[法语] 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17(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01-19 00:00:47
  请掀开经本,九十八页,倒数第二行:
  【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个是“众成就”。前面介绍过这个法会时间、处所、主讲,这个地方介绍听众。此
地一千二百五十人是世尊的常随弟子,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释迦牟尼佛,所以在每部经的
前面都会把他们列入其中。这个一千二百五十人怎么来的,注解里面有说明,不必多介绍
。这些是声闻众,也就是我们讲的小乘弟子。下面这是菩萨众:
  【菩萨三万二千人。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这里有个错字,“法王子”,他这里写成“五”,法五子,这个“五”是个“王”字
,法王子。
  声闻众一定是出家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出家人,菩萨众不一定出家,在家众就很
多。像在我们中国示现的四大菩萨,只有地藏菩萨示现出家相,其余的像观音、文殊、普
贤都现的是在家相。所以菩萨众里面,在家的多。菩萨众的上首是文殊师利菩萨,这是代
表智慧第一。本经,声闻众里头没有列上首,只有菩萨里面列了一个上首,这是因为这部
经发起的因缘非常特殊。
  通序就介绍到此地,下面是别序,就是发起序。我们看一百页第一行。发起序里面有
两段,第一段是“对辨不同”。对辨不同里面又分两小段,第一段是“泛举差别”,第二
段是“正显今经”。发起是讲这部经,本经的因缘。通序几乎所有一切经大致上都相同的
,发起序是每一会不一样,都有它特殊的因缘。我们看本经的因缘,在这一面的第二段,
“正显今经”。“今经正以杀父,以为发起”,所以这个发起非常的特殊,阿阇世王杀父
害母,因缘从这个地方起。“何故举此逆事为发起耶?为彰此界极恶,令人厌弃,亲所生
子,犹尚危害,即欲令人同欣净土。”这是发起的意义之所在。实在讲在古时候这种违逆
之事有,自古以来就有,但是总是少数。在近代的社会里面,我们看到不孝、违逆的事情
就太多了,简直不能算是新闻,到处都有。
  在古时候,过去李老师给我们讲一桩事情。不晓得是哪个朝代,我也记不得了,他讲
的时候是讲得很清楚,时间太久了记忆很模糊了。他说在古时候,有个地方,儿子不孝杀
了父亲。这是一桩大事,所以地方官吏呈报到朝廷,皇帝下命令,把这个省,就是相当于
现在的省长记大过。县长撤职处分,你这个县怎么会出这样一个不孝的人?不但县长受撤
职处分,从前县都有城墙,城墙拆掉一个角,皇帝下命令城墙拆掉一个角。这个意思表示
,你们这个地方出了这么一个坏人,是整个地方上的羞辱。从前对这种逆伦的事情看得多
么严重!不像现在,现在甚至于发生这样的事情,报纸都不愿意报导,太多了,报不胜报
。从前少,现在多。在古时候,说儿女不孝,父母请求官府治他的罪,只要一告状,政府
不要审判,就治罪。父母对儿女爱护是无微不至,父母不要这个儿女了,这个人在社会上
就不能立足。在民国初年,我们法律上还有亲权处置这个条文。亲权就是父母,父母说我
儿女不孝,告到县官那里,请县官把我这个儿子枪毙掉。不要审问,拉去就枪毙。所以那
时候儿女对父母不敢不孝。这个法律好像是在民国二十几年废除的。过去对这种事情看得
很重。
  从亲生儿女都犯这种大逆不道,可见得这个世界确实像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五浊恶世。
使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没有留恋心理,令人厌弃,不希望在这个世界住,向往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没有这些恶事,不但没有恶事,就是恶名都听不到,哪里还有恶事?
这样殊胜美好的一个处所,我们为什么不去?何必留在这个地方受罪?这是以阿阇世王的
逆行为发起的大意。实在这个发起的因缘也是真正不可思议。
  我们看底下这段文。“下韦提希,愿为我说无忧恼处,不乐阎浮提浊恶世”,这个“
下”是讲下面经文。韦提希夫人是阿阇世王的母亲,连母亲都厌弃儿子,厌弃这个世界,
求佛给她说一个无忧无恼之处,她想到那里去往生。“发起因缘,大叵思议,逆罪本是无
间狱因”,这是五逆之罪,果报在无间地狱,“随因趣果,沈阿鼻狱中,受极重苦,至轻
须一大劫”。这个几句话我们也要记住,五逆罪造作之后必定堕地狱。地狱罪苦之事,大
家念《地藏经》就知道了,《地藏经》可以说是广说地狱里面的情形、状况。在地狱受罪
要受多久?最轻的罪是一大劫,时间太长了,非常可怕。佛在《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讲六
道轮回,对于地狱这一段讲得特别详细,几乎占六道文字里面的一半。为什么说得这么详
细?就是叫你要真正了解,千万不能造地狱罪业,地狱容易进去,不容易出来。这个苦是
极重,我们无法想像,时间太长,非常可怕。
  “今为净土作发起缘,匪惟韦提希叵思议,即阿阇世亦叵思议也。”是以这种因缘来
发起这个经,所以净土经也称为不思议经,小本《弥陀经》里面,题目就讲的很清楚。跟
《华严》没有两样,《华严》称为不思议经,我们中国人一般称它为大不思议经。“具见
逆事能用,即是性恶法门,性恶融通,任运摄得性善,由性恶而起修恶,甚之为地狱因,
能用之为法门,转而为净土种,岂非自性中本具之德耶。”实在说,阿阇世王要不杀父害
母,佛就不会讲这部经,我们对西方极乐世界认识也就不会圆满。再说个老实话,他的母
亲也不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许还要轮回多少劫都不一定。儿子一杀父害母,母亲反而
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这个不可思议的因缘。是一桩恶事,结果变成极好之事,结果非常
之圆满。
  可见得善与恶的确是很难讲,必须要看结果。善的因,如果得的恶果,这个善就不是
真善。恶的因得极善之果,阿阇世王的功德很大。你看叫他母亲一生成佛,伺候他母亲的
五百宫女,也都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度了这么多人;经典流传到后世,不晓得度了多
少人。他这一念恶,反而叫这么多人成就了,这个不可思议。所以他到临终的时候后悔,
忏悔往生,生上品中生,是满有道理的。所以,善与恶要看后果,要用智慧的眼光去观察
。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晓得岳飞是个民族英雄,不幸被秦桧害死。自古以来对于秦桧就
是恨之入骨,这么一个坏人。实际上,他两个人的功德都相等,怎么说相等?岳飞是教给
我们应当要效法他尽忠报国,要学他。秦桧做的样子,是叫我们人不要学他,学他那个样
子是遗臭万年。一个正面教,一个反面教,两个都是好老师,都是功德无量。这就是看后
果,后果对于社会有深远教化力,有正面的影响力,这是功劳,这是功德。我们从佛法这
个观点上看,跟世间人看法就不相同,晓得它确实对后人教化产生了正面的影响。阿阇世
王这个情形也是如此。
  所以,善与恶都是从真如本性起的,就看我们怎么用法。恶用,那就是果报在阿鼻地
狱;善用,成佛作祖。由此可知,我们现在生活当中有顺境、有逆境,我们所遇到的一些
人有好人、有恶人,好人固然好,恶人也不坏,顺境固然好,逆境也好,就看你怎么样运
用,你要会用,顺、逆都是增上缘。就跟《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
识有善、有恶,都是真正的大善知识,都能够帮助你成就无上菩提。也正证明了蕅益大师
所说的,境缘无好丑,好丑在自己的心,不在外境。自己的心纯善,善良,所有的一切境
界都善,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反省的。唯有从这个地方真正觉悟,我们心才会清净,才会平
等,不管与什么人相处,与什么环境相处,都能得到清净自在,修行的功夫都能够得力。
他是把它转变成法门,转而为净土种,说岂非自性中本具之德。
  “今之逆事,其种子即是性具之缘因佛性。”这是讲韦提希夫人,她遇到这个事情,
使自己真正觉悟这个世间无常,这个世间险恶,她悟到这个事情。这是智慧,这是觉悟。
不遇到这个事情她不觉悟,遇到这个事情,她觉悟了,这是缘因佛性。缘是什么?过去生
中的修行,就是过去生中的善根,与佛结的缘。现在受这个境界的影响,把无始劫的佛法
种子激发出来。“造逆心即是性具之了因佛性”,了因是明了,一看这个事情完全明了,
世出世间法的真相,一接触明了了,明了是智慧。缘因是过去生中的种子,我们一般讲善
根。“而正因佛性,终日不变,终日随缘,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正因就是本性,就是
佛性。缘因、了因、正因在佛法里面称之为“三因佛性”。我们对于这个世间要能够很冷
静的观察,实在讲,时时处处都能够启发我们的觉性。
  我在上个星期参观中央研究院,看甲骨,董作宾先生室。董先生从前有个好朋友,严
一萍先生,跟董先生在一起研究甲骨文的,他是台大的教授。我就问起现在这边主持的负
责人,他就告诉我,他说严先生五年前就过世了。我都不晓得,严一萍跟我很熟。以后他
开了一家书店,艺文印书馆,我们中国古书是他家最初印,我第一次看十三经、二十五史
就是他家印的。我到他那里去买书,跟他很熟。开书店赚了钱,在最初大概十年当中赚了
很多钱。赚了钱,他学校的事情他就不做了,他把教授辞掉,专门做生意。大概在十年当
中他买了五十栋房子,租给人家收租,那时候房子便宜,现在还得了。以后专门搞房地产
。我跟他二十年没见面了,在我想一、两百栋房子是一定有的,可惜他没有寿命,死了,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财产不晓得多少亿了,开书店赚钱就买房子。我这么多年没见他,没
想到他五年前就死了,这是人事无常。有钱不晓得做好事,那么多财产,死了以后一分钱
也带不走,一栋房子也拿不去,还得随业流转,很可怜!
  我那个时候刚刚开始学佛,有一天他跟我谈起来,他说佛经,《金刚经》我看过。我
说怎么样?“没什么意思,像两桶水倒过来倒过去,重重复复。”大学名教授!我听了直
好笑,愚痴颠倒。像这些事情常常看到应当是常常要觉悟,常常要提醒自己,世法无常。
能有觉悟,我们修行的信心、愿心就会坚固,就会认真!
==
《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有善、有恶,都是真正的大善知识,
都能够帮助你成就无上菩提。
也正证明了蕅益大师所说的,境缘无好丑,好丑在自己的心,不在外境。
自己的心纯善,善良,所有的一切境界都善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9-01-19 03:22:00
南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arenshih   2019-01-19 09:1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1-19 23:16: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9-01-21 22:55: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