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前文 #1S09YDKz 佛诞节-58)
摘自:《入中论略讲》见悲青增格西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二、别释异生地
(疏)丁二、别释异生地
若此论中抉择菩萨甚深广大二道及彼果者,则于菩萨道极关重要之异生地诸道次第,
应于礼敬后宣说。今未说彼而即说圣地何耶?
答:已于礼敬时说。前明修三种因乃成菩萨,即是显示欲入大乘者须先修彼三法,故
此处不复宣说。又彼三法非仅道前须修,即成菩萨亦应修习。其不依二边之智尤为诸行之
上首。以彼为例,则施等余行亦皆须学。如《集经论》云:“菩萨若无善巧方便,不应修
学甚深法性,以方便智慧双运,乃是菩萨之正行。”
此说当学二种资粮双运之道。仅有智慧或方便一分,不应知足。若全无殊胜方便智慧
,仅修心一境性,尤不可恃。
未知观察真义正理所破之界限而妄破一切者,现世大有其人。误以一切分别皆是实执
,谓:“一切名言安立皆唯就他而立,佛果唯有智慧观空之真如法身,佛色身是所化相续
中摄。”若尔,则以教理成立声闻独觉从诸佛生,诸佛从菩萨生等,一切皆非《入中论》
之自宗。彼谓:“修三法乃成菩萨,亦非中观师自宗,唯就他而立。”
总之,凡自宗所应修之道,悉皆毁谤。与论说自性本空之有情,有六法如水车流转生
死等,悉成矛盾。应知彼等始从礼供乃至论终,皆是倒说也。
圣地所说修学施等,多有为异生地所应学者,故于现在即应精勤修学。
(记)
宗喀巴大师认为,你在学什么法就要修这个法,为了要修这个法而去学任何一法,应
该是要这样去修学的。不过,我们还是要分出修的内容与学的内容。
像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这一类,理解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要修的就是这个
部分。而要学的就是空正见的部分,如果没有理解空性,就没有什么好修的,所以一定是
懂了才修。
以上所说的是加行道以前的内容,加行道以前主要修的就是如出离心、大悲心、菩提
心这些内容。以下要说的圣者道的内容。
丁三、广明菩萨圣地
戊一、十地总相建立
(疏)丁三、广明菩萨圣地,分三:戊一、十地总相建立,戊二、诸地各别建立,戊三、明
十地功德。今初
(自释)
前已敬礼缘生缘法无缘大悲,今为宣说菩萨十种菩提心之差别。先依第一菩提心说。
(记)
前面已经礼赞大悲心,现在要宣说十种菩提心的差别。这边的菩提心与一般所说的菩
提心不同,这边的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
(颂)颂曰:“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由普贤愿善回向,安住极喜此名初。”
(疏)
安住初地之佛子,由见众生皆无自性,以无自性为悲心缘境之差别,此心为度诸众生
故,随大悲转。由普贤菩萨之大愿,回向众善。其无二相智,名曰极喜。证得功德数量等
果。此地菩萨之胜义心,名最初出世间心。初地菩萨发无数亿大愿,如《十地经》之十大
愿等,皆可摄入普贤愿中。故本论唯说普贤大愿。于中“文殊室利勇猛智”等两颂,《集
学论》尊为无上回向。
(记)
偈颂分三个内容。第一是“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此中佛子是初地菩
萨,初地菩萨由于修无缘大悲心的缘故,自己的内心完全随着悲心而转。
第二个内容是“由普贤愿善回向”,初地之时,菩萨会回向无数内容,这些内容都包
含在普贤行愿中,更包含在普贤行愿的二个偈颂—“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一切的愿都包含在普贤愿中,所以我们回向时应用普贤愿来回向,
这样可以包含一切愿。这边是说菩萨会由普贤愿善回向,不见得真的是用普贤愿,是会回
向很多之意。
第三个内容是“安住极喜此名初”,极喜指极喜地,初地称为极喜地,安住极喜地的
这个是初地。
(自释)
菩萨无漏智为大悲心摄持者,得名曰地,是功德所依故。由功德数量,神力殊妙,布
施波罗蜜多等增胜,异熟增长等辗转上进之差别,安立极喜地等十地差别。诸地体性实无
差别,如云:“如鸟飞越空中迹,智者无说亦无见,如是一切佛子地,尚不可说宁可闻。”
(疏)
此中说极喜等十一地者,如《宝鬘论》云:“如声闻乘中,说声闻八地,如是大乘中
,说菩萨十地。”今依彼论所说十地,及略说佛地为根本,并依《十地经》。
彼说极喜等十地为十种发心者,意取胜义发心。建立为胜义发心之十地,《释论》以
地之体性、何法摄持、得名,及其名义四义而释。
如云:“菩萨无漏为悲等所摄持,各别分位,名之为地,是功德所依故。”其体性之
无漏智。有说如《俱舍》漏不随增者,名为无漏,是未解此宗安立无漏之义。
自宗谓实执无明与彼习气随一所染,即为有漏,离染之智乃是无漏。如《显句论》云
:“离无明翳障诸智,非观待无漏境性。”此复应知,未得佛地以来,其未为无明习气所
染之智,唯圣根本无分别智。彼亦是暂时。从根本定起,仍生习气为彼所染。乃至七地以
来有无明染。八地以后与阿罗汉,断尽能染之无明则无彼染,然仍为无明习气所染。
又《释论》说初地始名无二智者,是约无心境别异之二相而说,非谓远离二边之智。
又此论师多说离无明翳之智慧,故有说无明及彼习气尽时智慧亦灭,以为论师宗者,如观
行派外道,妄计垢尽心亦尽,是大断见。有说圣根本定中无智者,亦与彼同。
《宝鬘论》云:“见彼则解脱,为由何法见?名言说为心。”此问由何法能现见真理
,答以于名言中由心现见。《法界赞》亦云:“犹如火浣衣,为众垢所污,投于猛火中,
垢焚非衣损。如是光明心,为贪等垢染,智火烧其垢,非彼光明性。”此说如石绵衣,若
有垢染投入火中,火能烧垢而不损衣。如是心垢用智火烧,仅烧其垢,非光明心亦随之而
尽。
(记)
对初学者来说,这个段落要讲说地道才能了解。在此无法广说,若要清楚了解的话,
应该去了解地道一门的内涵。地道是真正的道次第,有标准的道次第格式,某一种心量到
达某种程度就是资粮道,又到达某种程度是加行道,这些标准清清楚楚,如同法律一样,
清楚标出可行、不可行,像《广论》就不一样,它是以情感的方式,宣说修的胜利与不修
的过患等,劝请修行。
简单地说,我们做任何事都有前行与正行,如出门前准备行李是前行,出发上路是正
行;修道也是一样,正行的内容是入禅定修空性,前行则是聚集资粮,聚集资粮有点类似
收集资讯、资料等。
修任何道时都会分根本定与后得智,根本定是指专注在空性上的禅定,后得智时就修
菩提心、大悲心、布施、持戒等空性以外的法。根本定又分为凡夫的根本定与圣者的根本
定。凡夫的根本定是,如在加行道时对空性达止观双运,那是在修禅,但是是用分别心在
修。(初地以上就能够用离分别识修空性。)
可以这么说,菩萨也会吃东西等,那是一般的世俗领域,不在道的范围中。接下来菩
萨去修行,修行可以分入定与出定,菩萨入定时,有很多种禅定的内容,不一定是修空性
,如世尊示现成佛时,有一大堆魔来干扰他,所以祂就入定降魔,那时候修的是慈悲三摩
地,是修慈悲而不是空性。若是专注在空性上的定就是根本定;若是禅定在空性以外其他
内容,如修慈悲的定,或出定后的布施等就是后得智。
在应成派来说,佛陀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是无漏智,除此之外
,有情之中,只有圣者根本智才是无漏智,才是完全没有错误的,其他的都是有漏的。像
世俗菩提心很伟大没错,但是它还是有差错的,因为它有二现、实有现,所以仍是有漏的。
总之,加行道的根本定,虽然是以止观双运在修空性,但是尚未现证空性,所以仍有
实有现,还是是有漏的。圣者的根本定则是无漏的,因为它是完全无过—没有杂染。这种
无杂染的智,有情之中,只有这种根本定才有,所以又称为无漏智。
大乘圣者根本定是无漏智,又称为胜义菩提心。声闻、独觉也有现证空性之智,但是
那并不是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必须要由悲心摄受。若要给胜义菩提心定义,就是由大
悲心所摄受的,现证空性的圣地菩萨智。也就是,胜义菩提心是初地以上现证空性的心。
又,胜义菩提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指的就是世俗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
就是任运而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胜义菩提心与菩提心没有关系,但是它是实在的菩提
心。
何谓菩提心?菩提指的是佛果,希求佛果的心是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世
俗菩提心才会希求佛果,胜义菩提心(空正见)不会希求成佛,它是缘某个法而了解它的空
。虽是如此,真正把菩提弄到手的是它,佛的智慧其实是由胜义菩提心达成的。
会说“佛母般若经”,但是《般若经》不是佛母,真正的佛母是胜义菩提心,《般若
经》是因为讲说的是空正见,所以才说它是佛母。胜义菩提心才是佛的母亲,如说小孩是
父母所生,其实是母亲生的一样,但不同于母亲只生出小孩,不会变成小孩,胜义菩提心
不仅产生佛果,它后来也变成佛果,所以造成佛果的因素或成分就是它。而世俗菩提心、
大悲心就好像是模器一样,是要造就胜义菩提心成为佛的智慧。
也就是,胜义菩提心(由大悲心所摄受的现证空性的圣地菩萨智)自己成为菩提(佛果
一切种智的法身果),从而佛陀的种种(佛果报身化身等)皆是它(佛果一切种智的智法身)
显现出来的,所以菩提的真正因素是胜义菩提心(空正见),但是因为胜义菩提心没有在想
菩提,所以得不到菩提心的名称。菩提心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它是一个动机(为利有
情愿成佛的发心),在动机之后,要成办佛果就要修空正见。成办佛果的程度到哪里,看
的就是修空性到哪里(由修空性的智慧获得地道功德的增上),都是由空正见方面在谈。
(没有菩提心(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无法进入大乘道;没有空正见(去除实有执
的智慧),大乘道走不上去。故菩提心与空正见是大乘道的两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