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索达吉堪布问答之财富篇

楼主: Biwogo (非颜)   2018-12-26 07:00:24
◎问:在这个人人追求财富的时代,为什么很多人却没法依靠“财富”得到快乐和满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cm1.html
索达吉堪布:之所以命名为“财富”,是因为它能让人得以满足,不管精神财富还是物质
财富,都会带来一种满足感。但如果你精神上非常空虚,物质上再怎么富裕,内心也无法
满足,装多少财富也没办法填满。现在很多富翁无论有多少钱,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所以,佛陀在大小乘经典中说,知足少欲是所有财产中无与伦比的,其实如果知道满足,
即使没有那么多财产,也堪为一个真正的富翁,因为“财富”就是令人得以满足。
曾有一个富翁,他有很多房子和钱财,可是他一点都不开心,每天寝食难安,愁眉不展。
而他隔壁有一对穷夫妇,靠卖豆腐维生,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妇俩从早到晚有说有笑。富
翁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我如此不快乐,他们却这么快乐?”有一个人对他说:“你不
必多想,隔墙扔几锭银子过去,便会知道了。”于是他趁夜黑无人,将五十两银子扔进了
隔壁的豆腐店。拾到这笔从天而降的财富,夫妇俩欣喜若狂,忙着埋藏银子,又要考虑怎
么花,又要担心别人偷……弄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再也听不到往日的笑声了。富翁这
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不快活的原因,就是这些银子啊!”
因此,现在的社会需要知足,有吃有穿有住就行了,没有必要跟别人攀比竞争,这对你没
有任何意义。然而,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心里没有满足感,拚命去追求,最后根本
得不到快乐。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亲友书讲记》
◎问:人们大都羡慕有钱的人,认为钱越多越快乐,整天想的也是如何挣钱。该如何看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cm2.html
索达吉堪布:现在人一味地认为,经济条件越好,生活档次越高,从中得到的快乐肯定越
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到了那个时候,你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可怕,迟早会变成金钱的
奴隷。有些人想买100万的房子,把一辈子的储蓄、精力都付出去,结果还不够,不但得
不到快乐,反而晚上睡也睡不着。当然,假如你自己福报现前,无勤中得到大量财富,戒
律中也开许接受,但若非要靠勤作来追求,这将会是痛苦的来源。所以,无著菩萨说:“
知足具慧最富裕,不贪一切最快乐。”
譬如,龙王由于业力不同,有的有三个蛇头,有的有十个蛇头,有的很多很多蛇头……蛇
头上面有宝珠,因此,蛇头越多,说明这个龙王越富裕。可是龙王因恶业所感,大鹏每天
给它们降下热沙,又烫又痛难以忍受。热沙往往是降临到头上,若只有一个头,那保护一
个头就可以了。若是有100个头,每一个头上都降下热沙,它的痛苦可想而知。
现在人的财产越来越多,痛苦也是越来越增加。表面上看,你在香港有一个公司,深圳、
北京、山西等地有好几个分公司,自己还有好几套别墅、好几辆轿车,似乎很成功、很不
错。但我们南赡部洲的福报,毕竟不像北俱卢洲和三十三天一样什么都是自然现前,每一
笔财富都需要你费心经营,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与各种人发生冲突,还有许许多多的矛盾
和困难,就像龙王的头遭受热沙袭击一样,非常的痛苦。
因此,只有依靠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我们才懂得怎么样生活,才会真正获得快乐。若凭自
己的分别念和世间愚者的传统,全力追求金钱财富,最后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招感无量
无边的痛苦,获得人身也没有多大意义。修行人应该对钱财学会取舍。倘若你的财富用来
弘法利生,且能将之观为如幻如梦,那不管别人有没有看法,你拥有财富也不会对自己造
成障碍。否则,对有漏财产非常执著,死的时候也会念念不忘,这是临终最大的违缘。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亲友书讲记》
◎问: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都希求财富。为何佛法教义并不重视这一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bur.html
索达吉堪布:“佛说信心与持戒,多闻布施净知惭,有愧智慧圣七财,知余财物无实义。
”佛陀在《宝积经》、《长阿含经》等经典中,都讲到了圣者拥有的“圣者七财”。为什
么叫做“财”呢?因为对财富人人都喜欢,渴望从中获得快乐,同样,圣者对这七种法也
很喜欢,能从中获得快乐,故称为“圣者七财”。
如今人人都想发财,结果发的只是有漏的世间财,成天惦记着自己的吃穿、钱财、房子、
轿车,这样的财富越多越不满足,最后自己非常痛苦。出世间的圣者七财,让我们不仅仅
是一世,乃至生生世世都非常快乐,然世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觉得只有钱财让自己满
足,没有想到却事与愿违,感受到了无边痛苦。
这七种法,唯有圣者才真正拥有,凡夫人只能相似具足。我们作为希求解脱者,应当尽量
具足圣者七财。因此,我们要依靠这些圣者教言反观自己,作为一个修行人,名声不重要
,利养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自心与法相应,具足清净的戒律,发放布施、广闻博学…
…若具足这样的圣者七财,别人不赞叹你也不要紧,别人歧视你也无所谓,自己修道定会
圆满的。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亲友书讲记》
◎问:佛教观点认为金钱有价值吗?如果有的话,如何更好地实现这种价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ak2.html
索达吉堪布:人人都认为有钱是好事。实际上,钱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
没钱的时候,和家人的感情特别融洽;有了钱后,关系反而大不如前,各种烦恼此起彼伏

钱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有时候会比想像的多。佛经中就有一个故事,讲到了金钱的过患:
一天,佛陀和阿难外出化缘,看到路边有一块黄金。佛陀说:“毒蛇。”阿难见后也说:
“毒蛇。”随后他们就离开了。附近一个农夫听后,好奇地去看,发现他们口中的毒蛇竟
然是黄金,大喜过望:“这些沙门真愚笨!你们不要,我要。”非常开心地将金子拿走了
。从此,农夫再也不去种田,每天和朋友们吃喝玩乐。好景不长,因为这块黄金,他惹上
了官司,被关进监狱。此时,他才幡然醒悟:原来黄金真是毒蛇。
可见,钱是个复杂的东西。当我们拥有时,一定要对它有正确的认知,如此,才有可能妥
善管理。
人有了财富后,不能只顾自己享受,还应该想到帮助别人。佛经中说:财富是五家共享的
东西——“王臣以法令取之,盗贼以非法夺取之,不肖后人以放逸衰败之,水火溺焚而毁
坏之,由人共取由天没收之。”所以,我们一辈子拚命积攒的钱,死后会落到哪儿去,谁
也说不准。
我看到网上有一段话,写得很有道理:一部高档手机,70% 的功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
车,70% 的速度是多余的;一幢豪华别墅,70% 的面积是空闲的;一屋漂亮衣物,70%是
闲置没空穿的;一生赚再多的钱,70% 是留给别人花的。可见,累了一辈子,争了一辈子
,自己能用上的也不过30%。明白了这一点,趁我们还有掌控钱财的能力时,应将它尽量
用在有意义的事上。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帮助他人。在我们平时不太关注的地方,贫穷的人非常多。对你来说
可能不算多的钱,却可以改变有些人的命运。比如,没钱读书的孩子,有了你的帮助,他
的人生或许从此不同;交不起医疗费而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病人,有了你的帮助,他的生命
或许会得以延续……其实,钱的价值就在于运用,是当金钱的主人还是奴隷?这是值得思
考的事。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你在忙什么》
◎问:一个人紧紧抓住自己的财富作为依靠,一点也舍不得上供下施。这样明智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buo.html
索达吉堪布:《增一阿含经》里就讲了一个大富翁,他叫婆提,特别特别有钱,但因为没
有子嗣继承,死后财产都被充公。为此,波斯匿王专门风尘仆仆地去拜见佛陀。佛陀问他
发生了什么事,一大早就赶过来,国王说了婆提财产充公的事,并说:“我去没收财产时
,发现不说其他的,单是纯金就有八万斤。但他生前吃的是粗陋饮食,穿的是污垢衣服,
乘的是瘦弱老马。”佛陀告诉他:“这是因为婆提在世时,心被吝啬所控制,不知布施。

波斯匿王就问:“那他命终后会转生何处?”佛陀回答:“他善根已断,现生于涕哭大地
狱。”
波斯匿王又问:“难道他没有一点善根吗?”佛陀说:“没有。他这一世用尽了往昔的所
有善根,却又未造新的,所以现在无有丝毫善根,只有在地狱中受苦。”
同样,现在有些人因为前世的福报,拥有一点钱财和快乐,但即生若没有积累福德资粮,
后世也会像婆提一样,善根用尽后只有堕落。就像我们手机里的电,今天用的,是以前充
的,这个一直用用用,到最后电全部没有了,再不充的话,明天就没办法打了。所以,我
们为了来世的安乐,今生务必要积累资粮,否则,一点资粮都没有的话,佛陀也没办法救
护你。
要知道,我们所有人终归一死,死期也是不定的。如果说你再过两三百年、五六百年才死
,那为今生而盘算一点也可以,但实际上,我们的寿命甚至比不上一件衣服长,这脆弱的
生命一旦终结,世上的一切都不会跟随自己,只有善业和恶业才如影相随。因此,我们万
万不要像婆提那样吝啬,而应尽己所能上供三宝福田、下施贫穷乞丐。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问:很多人修黄财神,但很多还是没发财。为什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b9h.html
索达吉堪布:如今很多人的因果观念比较差,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贫穷。其实就如同一个父
母所生的两个孩子,一个好好读书,成长之后有智慧;一个不愿意读书,长大后就找不到
工作,二者命运有天壤之别。同样,我们即生中若勤于布施,来世就会有财富,但如果特
别吝啬,理所应当变得贫穷。所以,我们希求“因”比希求“果”更重要。有一个人总抱
著黄财神像说:“黄财神,我很想发财,你快给我财富!快给我财富!”听说她在佛堂里
天天磕头,一直把头贴在黄财神身上。其实就算黄财神的威力不可思议,但你若没有种布
施之因,也不能得到财富之果。所以,布施对今生来世的功德非常大。
我们要认识到,有漏财物如同水泡一样,现而不实、刹那毁灭,无有可信赖的实质。有些
人无论多么富足,仍然贪得无厌,其实世间财物虚幻不实,今天你是亿万富翁,明天也许
会一贫如洗。因此,当你拥有财富时,理应“知财动摇无实质”,广作布施、造福众生。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亲友书讲记》
◎问:布施普通的财物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bun.html
索达吉堪布:布施的时候,首先,自己的意乐一定要清净。若能如此,即使财物不多,功
德也相当大。倘若意乐不清净,就算施出去的钱财再多,功德也仍然寥寥无几。所以,布
施的财物并无大小、多少之别,关键要看自己意乐是否清净。假如以贪心、嗔心、吝啬心
、竞争心去布施,心态就肯定不清净,功德也不会太大。
同时,施物也一定要清净。《宝鬘论》中讲了,倘若布施烟酒、武器等伤害他人之物,此
举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极大过失。包括买肉布施给众生,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以外,这
也是不合理的。
我们作财布施,不能把东西给别人就完了。别忘了还要回向,若能回向无上菩提,任何布
施的功德都将变得不同。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问:有些人拥有很多财富,但最终却成为危害自己的因。如何将暂时拥有的财富转化为
永恒的利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33p.html
索达吉堪布:有些人因往昔些许善业成熟的果报,今生富如多闻天子,但因他不具足取舍
善恶的智慧,舍不得上供下施积累资粮,只是贪得无厌地积累,一生处于积财、守财、失
财的痛苦中,而不能自拔。有些世间人本来拥有大批的钱财和眷属,但由于没有智慧,交
一些狐朋狗友,行为放逸,最终财物耗尽时,反沦为他人的奴仆。就像印度的狂象,虽威
猛无比,令人畏惧,若为人驯服之后谁都可随意役使。
若具足智慧,即可将有漏的财富转变成无漏的福报。如藏地犹如太阳般的伏藏大师蒋扬钦
哲旺波,其财富圆满具足是无与伦比的。但尊者都用于济贫供僧等有益的善法方面,他虽
然具有取之不竭的财富,而圆寂后,弟众中没有因财产引起微小的争论。
大家一定要明白,讲经说法在一切善法里功德至上,大家一定要尽己所能为大家提供闻思
修行的顺缘,合理使用有漏的财产,以让自他都能获得无漏的圣财,可以说这就是智者的
选择。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君规教言论释》《藏传净土论》
台湾菩提学会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PuTiXueHui/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2-26 17:21:00
阿弥陀佛!
作者: pter7533 (Chang)   2018-12-29 21:06: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