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自我觉察

楼主: joe680710 (乔少)   2018-12-23 19:38:12
脸书每年都会回顾自己这些年的这一天,纪录了什么事。
约莫于2014年开始,期许自己能够四十不惑,能够在四十岁证初果,于是有意识地在脸书
写下修行的心路历程——真实地纪录,而非拾人牙慧。
每天看到自己前几年书写的文字,自省自觉,这也是很棒的修持。所以有所思,就应尽量
真诚地书写叙述。
十九岁那年参加佛堂青年班的活动,大家围坐一圈,分享心得,清楚记得当年我说:我很
想知道,如何缩短负面情绪影响我的时间。
当时正青春,会这么问是因为人生太不如意,家庭、亲情、友情、爱情、课业、工作经济
压力,对未来的徬徨等,人生真的太苦,烦恼太多。
二十年后39岁的我,仍然得面对负面情绪,差别在于已经能够立即觉察、接纳、放下,而
不再是压抑它。
这里有个最特别的体悟是,清楚知道有两个我存在。
一个是对诸事不满,抱怨批评指责生气的心智思维,它是惯性的我执,遇境就会生起。
一个是知道自己正在运作思维的那个觉知。
觉知是很深邃广袤的,觉知就是当下清净的本体。
我目前的班上有位小女生,独生女,学习出现问题,总是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妈妈非常焦
虑,与我长谈多次,我也与小女生对话多次,情况仍然没有改善。爸爸妈妈小孩每天都发
生冲突。
于是妈妈转而求助教务处、辅导室,透过辅导老师有方法地谈话引导,期望会对他们产生
影响。
昨天辅导老师转述时,提到家长希望老师配合改善的部分,当下我就觉察到内心的不满,
小我心智模式立刻启动防卫机制:
怪兽家长等等的标签与批评,叹息与无奈等负面情绪,立刻就产生。
所谓有两个我存在,就是指在经历事件时会产生惯性思维模式的小我,这个吴乔智,会立
刻以39年来薰习而来的自我,去对抗眼前的事件,内心开始说故事,抱怨,指责。
而与此同时,有个觉知一直存在,知道吴乔智正在上演的戏码。
禅修、就是努力让觉知更加清明,不让小我占据一切。
艾克哈特说:你就是那个“知道”。
这些转换只发生在片刻,我接纳后告知辅导老师会调整并妥善处理,第七节课处理完后回
报辅导老师。
调整呼吸,清楚知道:“这个也会过去。”不让小我有机会不断回味抱怨。
也就是圣严师父说的:“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一直回到当下的那个觉知。
所谓的“初果”,其实也只是用来检视自己,是不是已经不再被小我惯性的思维模式给侵
扰,是不是可以一直临在当下,内外一致,遇境时仍然如此。
断身见结:此身、此小我心智思维,并不是我,不执著于此。
断疑结:对于宇宙人生的实相,不再有疑惑。
断戒禁取结:没有什么非怎么样不可的限制。
此即证初果的基本条件
也是一位修行者自我检视的基准。
作者: redbalon (红色男爵)   2018-12-23 20:23:00
赞叹吴老师,您是一位有正知正见的修行人。
作者: yaqqq (^^)   2018-12-23 20:37:00
能有这份涵养不容易呀!随喜~~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12-23 21:0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2-24 06:15:00
阿弥陀佛!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12-24 23:16:00
能一直回到当下的觉知,是正知.这样可以练习打坐,培养正念
作者: redbalon (红色男爵)   2018-12-23 12:23:00
赞叹吴老师,您是一位有正知正见的修行人。
作者: yaqqq (^^)   2018-12-23 12:37:00
能有这份涵养不容易呀!随喜~~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12-23 13:0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2-23 22:15:00
阿弥陀佛!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12-24 15:16:00
能一直回到当下的觉知,是正知.这样可以练习打坐,培养正念
作者: kenlo0425 (KEN)   2018-12-24 17:45:00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作者: kenlo0425 (KEN)   2018-12-25 01:45:00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