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索达吉堪布问答之菩提心篇

楼主: Biwogo (非颜)   2018-12-19 21:46:46
◎问:学大乘佛法,首先需要听闻修学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f3m.html
索达吉堪布:如果慈悲心的观念都没有,那就谈不上大乘佛法;而要断除轮回,空性这一
根本一定要抓住,若没有抓住,将永远沉溺在轮回中不得解脱。要想对大乘佛法有深刻认
识,这些关键问题一定要掌握;至于次要问题,则可根据情况适当了解。
不管听什么法,在听闻之前,都应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发殊胜菩提心,这千万不能忘。如
果以菩提心摄持,短暂的一个小时,善根也会变成无量无边,即使如来也无法衡量。这个
功德大家应该清楚,这是第一件事。还有一件事,听闻佛法尤其是般若空性,这在人生长
河或整个生涯当中,是极为难得、非常稀有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欢喜心。世间人在参加
宴请时,一般来讲心里都有欢喜心,而听闻般若法远远超过它,所以在通过辅导等方式学
习时,大家心里一定要有意乐心!而有了希求心、恭敬心和精进心,通过诸佛菩萨的加持
,自己相续很快就能生起证悟般若空性的见解。否则,虽然有一分功德,但不一定能很快
得到如此境界。学世间学问也是这样,如果学生特别爱学《语文》,或《化学》、《物理
》,那他得到的成就与他人就会完全不相同。所以每个人都应在菩提心和欢喜心摄持下听
每一堂课,这特别重要!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问:发心并念仪轨受菩萨戒后,相续中存留戒体的最低条件是什么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oee.html
索达吉堪布:受戒之后,关键要看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舍弃菩提心,如果没有的话,才
可以说你相续中有了菩萨戒。所谓的不舍菩提心,堪布根霍在讲义里也讲过,就是指内心
不发恶愿“从此以后我不学大乘佛法,不度众生了”。假如没有产生这样的念头,即使你
暂时没有能力度众生,也不算是破根本戒。
比如我今天在路上看到一个可怜的众生,但我自己也特别累,没有办法帮助他,那我有没
有破菩萨戒的根本誓言呢?没有,因为我没有发那种恶愿。如果发了恶愿,那就很危险了
。所以我们有些时候与别人产生矛盾时,千万不能想“这个人这么坏,如果有机会度他,
我也不度了”。虽然这只是一个众生,但舍弃一个众生,也算舍弃了愿菩提心,这一点是
比较可怕的!
当然,“一切众生我都不度了”,这种想法作为大乘佛教徒恐怕不会有,因为大家都知道
舍弃菩提心的过失。但平时关系不好的人出现在面前时,自己心里暗想:“这个人特别坏
,经常无缘无故地害我、诽谤我,说我不好看,说我偷东西,说我吃得太多,说我太懒惰
……这样的话,以后有机会我也不度他了!”这种想法也是舍菩提心。
所以,大家千万不能有这种心,一旦快要产生这种分别念了,马上要忏悔,第二天念仪轨
重新受持菩萨戒,令其恢复。倘若认为菩萨戒毁坏了也无所谓,没有戒体也可以,从今以
后就不用再受持了,那将来必定堕入恶趣。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问:有需要发心的事情没有去做,这算是舍弃菩提心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f94.html
索达吉堪布:光是不想发心做某件事,也不一定是舍弃利他,但如果凡是利益众生的事情
,今后都不参与,自己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了,这就是舍弃了利他之心。
大乘所有的行为中,利他是最珍贵的,自利是最可耻的。我们有些发心人员,每天几乎没
有自己的时间,也没有自己的空间,全部都是为众生做事情。这种心态若能继续下去,即
便你今生没有什么成就,我觉得一点也不浪费。在释迦牟尼佛的公案中,有时候佛陀因地
时一辈子专门利益一个众生,所以,利他的机会相当难得,有了这种机会时一定要珍惜,
不要觉得这是很容易的事情。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问:发了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f3l.html
索达吉堪布: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抓住这两点——励力对治自己的染污心、好
行无义心,根本不可能护持菩提心。有些人经常想:“什么时候休息啊?我好好地放松一
下。”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心态,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不应该经常想着自己快乐,虽然
凡夫人偶尔会生起这种念头,但要立刻发现它、认识它、对治它。既然我们的身口意已经
全部奉献给众生,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空间,在众生没有解脱之前,利他的步
伐不可以停下。当然,对我们现在来讲,闻思修行对众生是有利益的,在此过程中,如果
产生懒惰懈怠,想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马上要提醒自己不能这样,心态必须要改过来,
断除一切无义之事。
一般来讲,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行住坐卧都要观察自己:“我做这件事对众生有没有意
义?对我的解脱有没有意义?”首先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考虑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体
,否则便不是大乘修行人。
有些人刚开始好像很有把握,觉得肯定不会舍弃菩提心。但实际上这需要一个长期串习,
不然的话,就像藏族的俗话所说:“晚上睡觉时的心态,早上起来时就没有了。”所以在
闻思过程中,经常串习非常重要,这种习惯永远也不能退失,否则到了一定时候,原来的
心态就会模糊、淡化,不一定非常坚固了。当然,若想菩提心誓言十分坚固,无论处于什
么样的环境、面对什么样的人群,永远都不会舍弃,首先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而若要有
这种坚定的信心,前提必须进行长期的闻思。如果没有长期闻思,听法的当下认为菩提心
很重要,自己肯定不会舍弃,但凡夫人在遇到各种外缘时,往往经不起考验,很容易退失
道心。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问:听闻佛法之前,有时忘了发菩提心,这很重要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f90.html
索达吉堪布:每天听法时以三殊胜摄持极为关键,即最初发菩提心、中间聚精会神听受上
师教言、最后将听法功德回向天边一切有情,如此一来,即使不具正知正念者穷尽毕生精
力的相似修法,其功德也比不上听一次法的功德。这一窍诀简便易行,并非如同钻山塞海
般难以行持,只是经常闲散放逸导致很难忆念而已,但若连这几秒钟的观想都难行难为,
那所谓的坐禅、观修实在令人疑惑不解,难以对其生起信心。
法王如意宝曾经说:“上根者从家里出发时就会想——为利益一切众生去听闻佛法,中根
者在听到海螺声时会发起菩提心,即使下根者,在上师劝发菩提心时也一定要生起发心的
意乐。”如果每天串习,心心念念中都想到发菩提心的重要性,这样在很短时间内就会造
作很大功德,何乐而不为。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
◎问:发了菩提心,真的就会很快乐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na7.html
索达吉堪布:发了菩提心以后,对自我就不会特别重视,如此一来,你的许多痛苦便会自
然消失。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心里所有的折磨、痛苦、障难等全部源于我执而产生,假
如没有我执,就根本不会有这些痛苦。人们为家庭、为感情、为财富所感召的痛苦,说来
说去都是围绕一个“我”字,如果对“我”不在乎而对众生特别在乎的话,生活真是非常
快乐。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一问周围的人,看他们到底为了自己还是为他人而痛苦?现
在很多人欢喜看一些书和电影电视,尤其在家人经常看一些迷乱的东西,整天都迷迷糊糊
的,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伤心不已。然若详细观察一下,真正为众生而哭泣流泪的有多少
呢?可见,只有舍弃自己而一心为了众生,痛苦才会荡然无存,内心始终充满快乐。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问:发了菩提心的人,与众生接触时是如何存心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na6.html
索达吉堪布:在没有发菩提心之前,我们的心态经常是为了自己、为了亲戚朋友,但发了
菩提心以后,自己的身口意、所作所为、言行举止都应该是为了利益众生。把我作为对境
,不管是对我恭敬、供养、礼拜,还是用各种不恭敬的行为来对待我,都愿这些行为成为
他们的菩提之因。无论在什么地方,凡有众生看到我、听到我的声音,对我生起欢喜心,
或者对我生起厌烦心,都愿他们离苦得乐,究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这就是我们发愿的
总目标,大家一定要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
平时也应该这样想:我在发菩提心的时候,已经把身口意都布施给众生了,从此以后,任
何一个众生,不管是未来过去现在,什么地方、什么种类,只要是看见我、听到我的声音
、接触我的身体、心里观想我,乃至对我生起贪心、信心、嫉妒心,只要把我作为对境,
愿他们的今世来世,直至获得佛果之前都具有极大的利益。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台湾菩提学会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PuTiXueHui/
作者: MM79979 (90后愤青)   2018-12-20 23:1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2-19 22:00: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