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 现观:三十七道品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8-26 10:02:57
转自:仓忠仁波切<略释:三十七道品>
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当心相续中生起真实出离心——不须造作、任运生起,即是进入声闻资粮道。心续中
任运产生“希求缘觉菩提之心”,就是进入缘觉资粮道。
进入资粮道者,分为两种根器:利根、钝根。利根者,进入资粮道之前先观修空性而
比量证空性,之后,生起出离心而进入资粮道;钝根者,入道前未能先比量证空性,先产
生出离心进入资粮道,后再比量证空性。进入资粮道之后,还有加行道、见道、修道、无
学道,共计五道。以地作区分,又可将声闻地小乘分为“声闻八地”。
声闻道最主要修习的是:四圣谛十六行相。对其作闻思、观修,以对其证悟而作为修
行上的地道区判。
先于资粮道观修四谛十六行相,当获得“止观双运缘四谛十六行相”之时就是进入加
行道。加行道分为四位: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
进入加行道,首先是煖位,再经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于世第一法时,观修四谛十
六行相之力最为增胜,直至现证法性(现证空性)的刹间,即是进入声闻乘见道位,并且同
时产生“见道正对治”,进入见道位的第一刹那称为“见道无间道”,意义是:无有间断
正对治所应断的见所断。
此处的见所断,主要是指“遍计补特伽罗我执”(遍计坏聚见/遍计萨迦耶见),此是
见道无间道的主要所断品,断除此所断品后所获得之智,即称为“见道解脱道”。
“见道无间道”与“见道解脱道”二者是一相续间生起,由“无间道”断除所断品,
断后所获之智即是“解脱道”,就是说,后者是由前者相续而生起;而且,二者皆是“等
持智”,因为是定中之智的缘故;出定之后得位则是“后得智”──等持之后的所得智。
所以,见道之智有:等持智之“见道无间道”、“见道解脱道”以及“非此二道之智
”(见道后得位,将要进入修道之等持智)。
将“见道无间道”与“见道解脱道”之等持智,于见道中作分别,分为“八忍”与“
八智”。“八忍”于无见道中,是有的,就是:缘欲界之四圣谛中,有四忍;缘上二界(
色界、无色界合为一)之四圣谛中,有四忍。“八智”是于解脱道中,是有的,就是与“
八忍”相对之“八智”——断除所断后生起的解脱道,“八智”是:缘欲界之四圣谛中,
有四智;缘上二界之四圣谛中,有四智。
等持智之后是“后得智”,后得智中是以概念性的方式观修空性,然后再进入下一刹
那的等持(即前说“非此二道之智”),于此等持相续进入修道,就是生起“对治修所断
之道”,同时产生“修道上品之正对治”。
修道分为九品,是针对断除九种修道所断而安立,也就是“修道所断九品”,是将修
道所应断分为上、中、下三品,三品中又各分上、中、下三品,例如,上品中有:上上品
、上中品、上下品。以此类推,故共计九品。从上品之粗分(上上品)开始断除,直至断
除下品之细分(下下品)。
此“修道所断九品”,以三界九地而言,每一地又有九品所应断。此九品所应断的区
分是,一地分为上中下三品,此三品又分上中下三品,计为九品。例如,属于欲界的修道
所断有上中下三品,此三品,又分上中下三品,即是:欲界上品——上上品、上中品、上
下品;欲界中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欲界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
欲界一地九品。以此类推,色界有四地、无色界有四地,各地皆有九品。
总之,欲界一地,九品;色界有四地,四地各有九品,共计三十六品;无色界有四地
,四地各有九品,共计三十六品。以上,九地各有九品,共计八十一品。此中,是从欲界
上上品粗分开始作断除。
于修道位所断的最后一品,能对治道是修道上上品,此即是修道位最后之无间道,又
称为“金刚喻定”。于此“金刚喻定”中所断除的是“修道位最细微所断品──修道下下
品烦恼”,断除此所断品之后,于第二刹那获得无学道,也就是证获声闻阿罗汉果。如同
声闻乘的五道次第,缘觉乘的五道次第也是相同,差别在于修习的时间上有所不同。
以地作区分,可将小乘分为声闻八地:(一)种性地、(二)见地、(三)八人地、(四)薄
地、(五)离欲地、(六)已作地、(七)声闻地、(八)缘觉地。
(一) 种性地——指加行道。
将加行道称为种性地,是因为在加行道已获得止观双运,于其相续可决定之后能获得
现证法性之智,由是种性已决定,故称种性地。
(二) 见地——见道之最初预流向。
(三) 八人地——见道预流果之后的诸果位。
(四) 薄地——是指烦恼轻薄。修道位之一来果。
(五) 离欲地——修道位之不还果。
(六) 已作地(已成办地)——已成办阿罗汉果。
声闻、缘觉阿罗汉之相续内已经息灭苦,并已尽除所断品,已经产生尽智、尽无生智
,由已成办此等法的缘故,故称已作地(已成办地)。
(七) 声闻地——即是安立声闻乘果位之名。
声闻乘见道以上,预流、一来、不还,加上一来向、不还向、阿罗汉向,称为声闻地。
(八) 缘觉地——即是安立缘觉乘果位之名。
缘觉乘加行道以上诸地,称缘觉地。
总以上说明声闻乘修行者的五道八地,就是此声闻乘相续中之道。
声闻乘于修习五道八地,所修是何等法?以“三十七道品”为主要的修习,也就是所
谓“三十七菩提分”。大乘菩萨也修习“三十七道品”,但是,下二乘之声闻缘觉则是以
此为主要修习。所以,在对道地作分别之时,下二乘的修习是以三十七道品为主要修习。
“三十七道品”可分为七:(一)四念住、(二)四勤断,或称四正勤、(三)四神足、(
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知、(七)八正道。
首先是修习四念住,如是依次修习,共计三十七法。
(一) 四念住:(1)身念住、(2)受念住、(3)心念住、(4)法念住。
此是安立从资粮道下品直到佛果位。
下二乘依此次第修习而趣入缘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之观修。
四念住的修习是:身念住——观身是不净;受念住——观受是苦;心念住——观心无
常;法念住——观法无我。
观修身念住,所缘的是身,身又可分内、外两种身,内身是指自相续所摄之身,外身
是指非自相续所摄之身,在此身之上观修身是不净、观其觉受是苦、观其性是无常、是无
我。观修受念住,主要是观觉受,受有:苦受、乐受、平等舍受,于此中观诸受皆无真实
之乐,皆是以苦为体性。观修心念住,所缘的是前五根识及第六意识,也就是指心王,所
缘的是心,观心是不净、无常、苦、空等理,其中以观心无我为主要。观修法念住,即是
观修,除了受、色、心王之外的其他法——心所及不相应法、无为法,观其等是无我的行
相。此中,心法的部分,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心,观其等是无我性;观法是除了色法、
心法及受之外的其他法,观其无常性等(等包括无我等)。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住,其定义,即是于其各自所缘境上以慧或以念作简择修习而进
入资粮道的体性。
四念住的观修有:总相观修(共相观修)、别相观修(自相观修)。所谓总相观修、
别相观修,是就所缘境之总、个别而言。以个别的观修而言,即是单单于身观修其是无常
等性;以总相观修而言,即是观修身受等诸法(等包括心念住法念住等),诸行无常、诸法
无我等性。
安立四念住的修习,是从资粮道直至无学道佛位都有观修。
为何必须些四念住?最主要是要训练对四圣谛法能作如理取舍,为此一原因而观修四
念住。
(二) 四正勤:(1)未生恶法令不生、(2)已生恶法恒令灭、(3)未生善法令出生、(4)
已生善法令增长。计为此四者。
此四正断,其体性的最主要是来自于精进,必须精进勤修的缘故,故称为四正勤。如
《集论》说:“自体为何?谓精进。”《俱舍论》说:“正断说为勤。”
四正勤的修持,就是于观修四圣谛无常等十六行相,观苦的体性、观乐的体性,于所
断之恶、所修如理修行,此等即是令未生不善法不生,已生不善法令断灭,以及令善法生
起并辗转增上,即是将四正勤合于观修四圣谛。
将之称为四正断,主要是因为:此中是以——令不善法者未生不生、已生者令断除为
主要的修习;修此的同时,即是——令未生善法生起、已善法令增长。
安立此等法的界线,是从中品资粮道直到佛位。
(三) 四神足——是指修定的部分,于修定为基础获得各种神通,故称为四神足。
《俱舍论》说:“神足说为定。”
四神足是:(1)欲神足、(2)勤神足、(3)心神足、(4)观神足。
此四神足,意指依此四法修行获得各种神通之基,由是缘故,故称四神足,最初是由
(1)欲神足——欲得神通之欲求心,以此自力精勤修习而得三摩地;于此欲求心之上,更
需(2)勤神足——不如前者之强烈自力,是以长久精勤修习而得三摩地;进而(3)心神足—
—于所缘境一心专注串习,由过去生的习气以及此生串习而获得三摩地,(4)观神足(行神
足)——以正确之行、正确之缘作观待而获得神足,最主要是,依他善知识所开示之教法
作修习之观,称为观神足。
修习四神足的主要作用是能引生各种神通,如由神变之上而趣行无边诸佛土以作修行
等等,有如第二双脚一般,所以将此等修习称为四神足。
安立此等法的界线,是从上品资粮道直到佛位。
(四) 五根:(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此五根即是自身所具足的根器,虽然三十七道品中所说的五根是指道上的资粮,是加
行道以上才具有;但是,平常所谓利根器者、钝根器者,就是以观察此五根为依据,虽然
在凡夫相续内并没有三十七道品中所说的五根,但由有与其对应、相类似的五根之缘故,
以观察此五根的利、钝,判别此是利根器者或是钝根器者。
为何安立此等五根?因是作为引生见道以上诸圣道之根本、根基,由是缘故,故称五
根,彼是生起圣道之基因。相对于凡夫的五根一般,其是能生起自果五根识的缘故,故称
为五根;而三十七道品中所说的五根,其是引生圣道的根本、引生圣道的因,所以称为五
根。
修习五根的界线,从加行道煖位直到佛果位皆有。
五根的观修方法,首先是由(1)信根——修习于四圣谛如理取舍之信心,亦即是,于
如理取舍四圣谛无常等十六行相,生起坚定的信心。后由(2)精进根——发起猛利心精进
心,不间断的修行。再由(3)念根——由忆念如理取舍四圣谛之法,进而生起(4)定根——
以修定而获得安住于四圣谛之定。由此再引生(5)慧根——对四圣谛如理分别观察之慧根。
此五根是大小乘共同修习之道,亦是属于大乘所应修习,就大乘道修习五根而言:
(1)信根——深信无上佛果;(2)精进根——广行菩萨道精进不懈;(3)念根——忆念大乘
菩提法门;(4)定根——大乘之止,于大乘法一心观修之禅定;(5)慧根——观修法性。
之所以修习五根,最主要是希愿:圆满加行道,以及快速成办圣道。
(五) 五力:(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此五力的心所和五根的心所是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五力是加行道忍位以上的信等
法,已引生其力而作修持。
安立此五根,从加行道煖位之上直到佛位;安立此五力,从加行道忍位之上直到佛位。
为何将加行道煖顶二位时之信等,安立为五根;于忍位却是安立为五力?
这是因为,加行道忍位以上之五力,无法被对治品作违害,其是于所断能作断除,并
且无法被障碍等所违害,由具足此力的缘故,故称五力。
为何此五力不为对治品所违害?因为加行道忍位已获人无我不共之止观禅定的能力,
由此力能令于加行道忍位之后不堕三恶道,有如是之力作防护,并且由于具有通达无我空
慧的缘故,诸所应对治品不能对加行忍位之上的信等善法作妨害、障碍,故称五力。
那么,是否在煖位之上就没有不具信心等五个相违品?这一点则是必须观察判断:从
加行道煖位开始,信等称为信力等,那么,在此位之上是否会在心续中生起不信等所断品
?这是需要作观察的。
(六) 七觉支:(1)念觉知、(2)择法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5)轻安觉支、
(6)定觉支、(7)舍觉支。
七觉支的安立,是从见道位以上直到佛位。
七觉支亦可摄为五:(1)念觉支是安住支;(2)择法觉支是自性支;(3)精进觉支是出
离支;(4)喜觉支是功德胜利支;(5)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等三,是无染污支。
以上是七觉支的名相,为了避免紊乱,于此先不逐一详细解释。
(七) 八正道:(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
正念、(8)正定。
一切有部认为此八正道是属见道位以上,七觉支是修道位以上;但是,以大乘而言,
八正道是于见道及修道中皆有。
八正道是规范身语意三门行于正确之道的法:(1)正见——正见解是指清净的智慧,
是指见道后得以观察慧作简择;(2)正思惟——依于正见之正行的发心动机;(3)正语——
语业清净之智,以及(4)正业——正确清净的身行为之智。此是规范身行为、语行为,现
威(不正确的身语),大言壮语(不正确的身语),说所得供养之多,以动人心(不正确的身
语)。(5)正命——身语二业清净之智,即是以正确的行为而为活命,远离五种邪命:诈现
异相,博取信仰,如辟谷、得道、神通等事;自说功德学问;占相吉相;高声的;都是为
了取利活命,故名为五邪命。(6)正精进——勇悍于断除所断。(7)正念——不忘失止所缘
之念、(8)正定——制心等引由念取境的三摩地,此二者属是意上的正确行为。
总之,此八正道是规范身语意三门行正确之道。此中,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四
者,于见道位的等持智中是否为有?这一点是需需要去作观察的。余下四种——正见、正
精进、正念、正定,于等持智(禅定)中是有。
将之取名为八正道,因其是圣者所行之正道,由是缘故,故称八正道。
以小乘《俱舍论》中所说:(1)四念住——安立于资粮道到无学道;(2)四勤断(3)四
神足(4)五根(5)五力——安立于加行道;(6)七觉知——安立于修道;(7)八正道——安立
于见道。以大乘而言,(6)七觉知(7)八正道,皆是安立于见道。
此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道品),是为了趣入四圣谛之取舍修习所需之法,前前法的生
起,必定是后后法的基础,并且不会还灭。因此,即使已获得阿罗汉果,三十七道品也可
以安立于阿罗汉的相续内。
作者: rcanny (初心)   2018-08-26 21:42:00
感恩您的分享,也随喜自己再次复习。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08-27 13:22:00
随喜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8-27 15:40:00
_/\_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