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 佛诞节-《释迦佛赞偈》、《浴佛功德经》25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7-05 23:25:18
(....接续前文....)
摘自:《摄类学初阶讲义》仓忠仁波切教授
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略释:遮遣法、成立法
* 非遮法之“觉知遣他法”
  “觉知遣他法”的性相:是非遮遣他法,且仅存于分别假立。
  “觉知遣他法”的事例:1.执瓶分别中“显现为从非瓶返回”的显现(执瓶分别中显
现为非非瓶)、2.无我有。
  觉知遣他法是“非遮遣他法”的分类之一,其性相中有二条件:
(1)是非遮遣他法(彼义于觉知中显现时显现为遮遣相,说自之声时遮遣自法之所遮
品能牵引成立法)、(2)仅存于分别假立——唯依于分别知安立而存在。
所以,“觉知遣他法”(是非遮遣他法且仅存于分别假立)是“无为、常、共相”,因
为,经部宗主张仅存于分别假立的法是无为(常、共相)等等。
  *“无我有”是“非遮之觉知遣他法”的事例。
“无我”是无遮法,“无我有”则是非遮法。
当说“无我有”之声时,不仅遮遣无我的所遮品“有我”,并且直接牵引成立法“无
我有”,此中“有”就是成立法的意义。
又,“无我有”是仅存于分别假立的法,所以,彼是非遮之觉知遣他法。
  *“执瓶分别中‘显现为从非瓶返回’的显现”,或有将其称为“执瓶分别知中‘显现
为非非瓶’的显现”,甚至简称为“分别上显现为非非瓶”,彼是分别知中的一种显现,
彼是非遮之觉知遣他法。
  其中所说的“非非瓶”是如何安立的?
首先了解,分别知趋入瓶之时,是以遮遣“非瓶”的部分而显现瓶,由此再说,于趋
入瓶的分别知中,此一显现(“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是“从非瓶的部分返回”而有的
显现,由此道理而安立其中所说的“非非瓶”。
  所谓“执瓶分别知中‘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如其词句所说,彼是执瓶分别上的
一种显现——彼显现是从非瓶的部分返回而有的显现,所以,总的来说,彼是含摄于执瓶
分别知中义共相的内涵。
这部分如何理解?首先清楚,执瓶分别知的“显现”与“显现境”有差别:
是“显现”不周遍是“显现境”,例如显现“瓶”;
是“显现境”周遍是“显现”,例如显现“瓶的义共相”。
所以,执瓶分别知中有显现“瓶的义共相”、“瓶”。
如是,以执瓶分别知的显现而言,有二分是含摄于“显现义共相”的部份——1.“执
瓶分别知中‘显现非非瓶’的显现”、2.“执瓶分别知中‘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彼
二(‘显现非非瓶’的显现、‘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是非遮法、共相,但是,后者(
‘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则又含摄于显现瓶的部分,瓶是自相。
换言之,前者(‘显现非非瓶’的显现)仅是含摄于显现义共相的部分,后者(‘显
现为非非瓶’的显现)则含摄于显现义共相(瓶的义共相)以及显现自相(瓶)二分,为
了指出“执瓶分别知中‘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又含摄于显现自相(显现瓶)的部份,
因此词句上安立有“为”字。
  由上说可知,“执瓶分别中‘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不一定是执瓶分别的显现境(
义共相)(是“显现”不周遍是“显现境”),因为,彼含摄于显现瓶(自相)、瓶的义共相
之二分。
又,“执瓶分别中‘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是共相,但是,是“执瓶分别中‘显现
为非非瓶’的显现”不一定是共相,例如瓶,瓶是自相。
这种道理就如同,“所知”自法是共相,但是,是“所知”不周遍是共相,例如树是
所知,树不是共相。
如是,总的来说,将“执瓶分别中‘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安立为显现境的部分,
若是更加详细其中的内涵,彼法含摄于显现瓶的义共相(共相)以及显现瓶(自相)。
所以,此处以彼作为觉知遣他法的事例,仅是总的以“执瓶分别知的显现境”而言,
并未详细区分差别。
  总之,“执瓶分别中‘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是“非遮之觉知遣他法”,因为,通
达彼法的分别知直接通达“显现为非非瓶”,同时又牵引出显现,显现本身就是成立法,
又,彼法是仅存于分别假立的法,故是非遮之觉知遣他法。
又,“执瓶分别中‘显现非非瓶’的显现”是非遮之觉知遣他法,因为通达彼法的分
别知直接显现、通达非非瓶,依此而间接通达瓶(但此认知中没有显现瓶),又,彼法是
仅存于分别假立的法,故是非遮之觉知遣他法。
  再者,从“分别知通达对境”的角度来说,分别知是透由二种不同的显现——显现共
相、显现自相,而通达对境,
以此而言,“执瓶分别中‘显现非非瓶’的显现”含摄于显现共相的部分,“执瓶分
别中‘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则含摄于显现共相、自相的部分。
所以,彼二有关自返体、基返体,前者(‘显现非非瓶’的显现)有关瓶之自返体,
后者(‘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有关瓶之基返体,但是,彼二(1.‘显现非非瓶’的显
现有关瓶之自返体、2.‘显现为非非瓶’的显现有关瓶之基返体)是仅存于分别假立的法
、共相、常,因为是以“分别上的显现”之理而建立。
* 于事例上比较遮遣法的部分,例如瓶上的遮遣法
瓶上有三种遮遣法:
(1)无遮遣他法:无“瓶与无瓶的同位”,也就是“无瓶”,彼是无为、共相。
(2)非遮之觉知遣他法:分别上显现为非非瓶,彼是无为、共相。
(3)非遮之义自相遣他法:非非瓶,彼是有为、事物、自相。
无遮遣他法、觉知遣他法能于一切法上安立而有,但是,义自相遣他法仅能于有为上
安立而有,因为彼是事物。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