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图滇悲桑格西:学佛的核心与步骤

楼主: xcloudx (U are the banana king!)   2018-03-19 17:30:04
图滇悲桑格西:学佛的核心与步骤
http://www.geshetp.com/speech/xuexifangfa/519
一、学习的核心:道次第
道次第不但整理出修行的先后次第,而且也清楚说明每个修行科目的关键处;产生什么样
的觉受与证量,就代表自己达到什么阶段,这个阶段的下一步又该做哪些修行。学会道次
第之后,才有办法判断自己的程度到哪里,也才能知道自己应该要从哪里开始实修。
学佛如果离开道次第,不但很难把学到的与实修结合,也不容易运用;如果不离开道次第
,则无论学到什么,都可以成为道次第的补充。
二、学习的步骤
(一)先广泛听闻
学习佛法的步骤,我个人的想法是:先听闻,而且量要大、种类要多,这可以使你的眼界
变得宽广。必需听闻的内容有三大类:佛法介绍、道次第、五部大论。
A.首先建立对佛法的概略认识
在学佛之初,不论精纯度如何,都必须先对佛法有整体的认识才行。尊者无论在哪一场讲
经法会中,几乎都会先概略介绍佛法是什么。他常说:“虽然学佛的主体是实修道次第,
但在进入主体之前,必须先建立对佛法整体的认识。”。
B.完整听闻整部道次第
从整个道次第的架构来看,虽然“依师轨理”与“暇满难得”是最开始的两个科目,但如
果对道次第没有完整的概念,这两科其实不容易修。
以依师轨理为例,依师轨理的实修项目中,有一项是要修“念师长恩”,若你要运用的理
由是“师长对我有恩,因为他对我开示空性的道理。”这个理由到底能不能真正说服你,
就要看空性在你心里的价值有多少。如果对空性一点感觉都没有,对你而言,开示空性之
理其实没什么了不起,还不如直接给你几十万元,你会更感激;反之,若对“空性很重要
”有些许体会,想到“上师对我开示空性”,你内心的欢喜感会很不一样,也会很自然对
师长生起恭敬心。
同样地,如果对空性与菩提心的重要性毫无体会,听到“暇满人身可以用来闻思空性、实
修菩提心”这些话,你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值得高兴。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再怎么修“暇
满义大”,内心也不会有改变。
所以在实修之前,必须完整听闻整部道次第。
(二)统整所闻
如果你很精进又注重实修,下列问题也许不会发生;否则在广闻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自
己参加任何法会或课程,会觉得这些内容都是听过的,而且都听得懂。然而,虽然听得懂
却无法复述,或虽听懂却不知如何思惟。此时你该做的是:把听过听懂的内容做统整,并
且在内心确认、牢记。
(三)开始实修道次第
在确认并牢记这些佛法内容后,你开始有能力讲给别人听,也有能力思惟辩证,但你的心
却没有改变,甚至愈来愈油条。刚开始听法还觉得感动,但后来愈听愈麻木,觉得这些法
对内心没有帮助,听到后来,甚至觉得尊者总是讲一样的东西,了无新意。此时你该做的
是:开始在实修上努力。
无论广略,从头开始实修道次第,每天实修一小时,做不到就每天半小时,再做不到就每
天十五分钟。如果无法每天完整地修,那就修其中一个科目;如果无法每天修一个科目,
那就修某个科目中的一个子项,比如依师轨理中的“依止胜利”。针对这个子项,你可以
花一星期或十五天实修,之后再移到下一个项目“不依过患”实修十五天,依此类推。总
之,即使你没有很多时间,但每天固定花一点时间,依著顺序把每一个项目都花十五天去
修,如此不间断地完整修完一轮道次第。一旦你在这个过程中尝到了法味,再去听法时,
无论听到什么,你都会觉得饶富深义。
透过这种方式尝到滋味的人,这一生应该都无法放下经论了。无论读多少经论,他的心都
会得到滋润而持续进步,即便那些经论都是早就读过、没有一个字没学过,他还是会孜孜
不倦地想要再多读几次。就好比美食当前,就算肚子已经饱了,再吃就会肚子痛了,你还
是很想吃。
在纯粹听闻的学习阶段,获得新知、运用理路的成就感,会引起你对学习的高度兴趣,但
那时的你应该还没有真正尝到佛法的美味。除非前世曾做过实修,今生才能在没有实修的
状况下,就能真正尝到佛法的法味。总之,除非真正去实修,否则根本不可能尝到法味,
百分之百不可能。
(四)如果条件够,继续学习大论典
过去噶当派分为“教典派”、“教授派”、“道次第派”三派,噶当三派都有得到修行成
果的人,表示这三种方法都是可行的。三派之中,教典派主张广大学习各种论典。虽然不
学大论典、只要依照正确方法实修道次第,也会产生具量的觉受;但如果照着教典派的方
法,不只学习道次第,而且也学习大论典,就好像一个既会开车又会修车的人,途中如果
车子抛锚,他有能力自己检查到底坏在哪里,不必在路边等人救援,直接把车子修好后就
能继续上路。
如果你的身边无论何时都有一位有学识、有修行、有慈爱心、又有时间的师长在,那么,
没有经论的基础就没有关系,这就好像开车时身边随时有会修车的人跟着你一样。但如果
身边没有这种人,而你自己又完全不懂车,万一车坏了,你就只能在路边等了。
总之,先花三、四年的时间广闻佛法、建立整体概念,这是很重要的。而后,如果你真的
想把佛法学好,就要开始实修道次第,站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的学习。
三、遇到瓶颈时
(一)把重点放在净罪集资
刚开始实修时,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有时修了有体会、有时没有体会;有时修得不错
、有时修得很糟,这些都很正常。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你无论怎么修,内心一点进步的
感觉都没有,这个时候就要把重点放在“净罪集资”上。
(二)向上师祈求
同样地,到了这个阶段,与依师轨理有关的“祈求上师”确实很有用。有时候,再怎么努
力都没进步,若用了某个方法竟然立刻改善,这类方法藏文称为“博敦”(译注:意思是
“很明显地发挥了效用”,类似中文的“立竿见影”)。帝洛巴尊者曾经跟那洛巴尊者说
:“所有‘博敦’中最殊胜的,就是上师啊!”有亲身经验的人都会说:无论实修什么,
共同的“博敦”都是祈求上师。
无论你实修的主题是什么,共同的博敦都是“祈求上师”。这个方法不仅遇到实修瓶颈时
可以运用,当你学习经论时记不住文句,或虽记住文句但不明白文意时都可以用。正如《
广论》所说的:“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在这个时候若去净罪
集资、在依师轨理上下功夫,将会很有帮助。因此,不仅实修,在学习经论、闻思之时,
净罪集资与依师轨理都很重要。
四、文殊菩萨的教示
如果你希望能做到以下三件事:第一、能掌握到真正的内涵;第二、凡掌握的内涵都真正
利益自己的心;第三、凡利益到自己的,也能利益到他人。文殊菩萨说,那么你应该做的
是:第一、向与本尊无二无别的上师祈请,无论你所修的本尊是哪一位,都要把他视为与
上师无二无别,如此地向他祈请;第二、随分随力地净罪集资;第三、以具备前两个条件
为基础,学习五部大论。
文殊菩萨所说的这段话里,包含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我们很容易看好
只具备某个条件的人,比如我们可能会想:“这个人非常聪明,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他应
该会有很好的成果。”但隔了几年,他的表现却不如预期,而且每况愈下。这是因为他没
有具备所有的条件,“因”没有齐备,“果”就不会产生。
…摘录自:四圣谛第一回 第五讲 2007.12.1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