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8(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3-19 13:06:02
(续:“本经之殊胜在于契理契机”)
  我们看,这文字我们把它看下去。“理者:实际理体,亦即真如实相。本经乃住真实
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并惠以真实之利,纯一真实也。”这几句话,本经的经文,念老
特别拈出来教给我们。我们继续往下看。“又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经中所诠之一切
事理,即《华严》之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我年轻的时候,学《华严》,学
了不少年。讲《华严》,大概讲了十分之一,我觉悟了,遇到念老的注解,我觉悟了,我
把《华严》放弃。为什么?太大了,不是一般人都能学的。我学《华严》、讲《华严》,
《华严》不保证我往生,《华严》不能帮助我断烦恼,我得抄近路。
  又何况,这部经叫中本《华严》,意思就是说小《华严经》。虽然是小《华严经》,
有大小,但是理、事完全相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真法界,原来那就是极乐世界。
那我们用这部经求生极乐世界,对了,一点都不错。所以放弃了《华严》,回过头来专念
这部经,专依这部经,一句佛号念到底,一切放下,真得自在。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的,学
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体会到了,我对老师永远无尽的感恩。我相信,我舍弃《华严》
回来念佛,老师要在面前,看到一定哈哈大笑,你的路走对了!
  我们看末后这一句。一真法界,“《华严》秘奥之理体,正在本经”。我们真的得到
了。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在一百四十六页第二行。“本经之殊胜在于契理契机。理者,实
际理体”,真心、自性、本体,哲学里面讲的本体,“亦即真如实相,真实之本际”。下
面念老又告诉我们,“契理者,盖本经乃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并惠以真实之利
,纯一真实”。这几句话讲得太好了!
  契理,住真实慧,这个真实慧是真、是实,圆满的智慧、奇妙的智慧、自性本具的智
慧。大乘教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在这一句。什么人证得?法身菩萨证得
,大乘经上佛说的,《华严》说的,地上菩萨。菩萨的果位五十一个阶级,十住、十行、
十回向、十地。修到初地菩萨,就住真实慧了,不圆满,它有十地。十地上面去,往上去
,有十一地,十一地叫等觉。再上去,圆满了,成佛了,算上那就十二地,十二是圆满。
圆满的见性,没有侷限的见性,真的见到了,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全明白
了。为什么?一切法不离自性,圆满证得自性,就见到自性圆满的体、相、作用。所以,
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空间,全明白了。
  下面这一句,惠以真实之利,纯一真实,真实的利益,这个利益是什么?证得圆满究
竟的佛果。成佛了,不是一般的佛,究竟圆满的佛果。这叫纯一真实。他用《华严经》作
证,“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经中所诠的一切事理,即《华严》的事理无碍、事事无
碍”,即叫一真法界。事理无碍是体,事事无碍是用,从体起用。
  “《华严》祕奥之理体”,理体好像哲学里面讲的本体。也就是说,整个宇宙从哪里
来的,怎么会有这回事情,研究这一门学问的,叫哲学里头本体。本体能现相,整个宇宙
,过去未来,森罗万象,全都明白了。《华严》所讲的祕密,所讲的奥妙,就是讲这个理
体。所以方东美先生说得好,佛经,他指的就是《华严经》,是哲学的里面的最高峰。我
虽然没有那么样的深入,我相信方老师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晚年把时间、精力
都放在经典上,他对《华严》真下了功夫。非常可惜,学校没有开这个课程,如果开《华
严经》这个课程,他一定讲得非常好。
  所以《华严经》讲的本体,正在本经,也因此而称本经为中本《华严》。中本,本子
大小不同,《华严经》八十卷,分量大,本经一卷。里面的内容没有两样,完全相同,一
个细说,一个是略说:细说的,《华严》;说得简单一点、扼要一点,《无量寿经》。所
以这个经契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依据的理体就是《华严》,就是《无
量寿经》,源头找出来了。
  下面我们再看契机。这一段文更重要,太重要了!机是什么意思?根机。我们是不是
学《华严》的根机?是不是学《法华》的根机?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是,你会大
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是。不是的呢?虽然学了,学了些文字,没开悟。不但没有大彻
大悟,连个大悟、小悟都没有。讲《华严经》,只是依著文字、依著注解说说而已,不得
受用。我们学佛,最重要的是开悟,最重要的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我们看看念老在这里告诉我们,“至于契机,更是本经之独胜”。独,独一无二。为
什么?“以持名念佛,三根普被,凡圣齐收,上上根全体承当,下下根亦可依之得度,下
至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横出三界,圆登四土,顿与观音势至并肩,可见
此法门究竟方便,善应群机。”群是一个不漏,遍法界虚空界,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只要
具足信、愿、持名,没有一个不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成佛,妙就妙在此地

  我们看念老的解。“经中之持名法门,普被三根,齐收凡圣。上上根者,正好全体承
当;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上,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法身大士,他们在华严会上
发愿求生,这个文字在《四十华严》。下,“下至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亦必随愿得生”
。这十二个字要特别注意,“五逆十恶,临终念佛,随愿得生”,这是给我们业障重的凡
夫,唯一一生成就的保证书。能不能帮助人一生成就,那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
里头,只有这一部经,第一经。我们要相信,不要再让自己找麻烦了。哪一部经有效,哪
一部经能帮你的心定下来,哪一部经能帮助你放下万缘,一心专注,你就成功了。
  所以“横出三界”,不是竖出。在我们人道,那一边就是极乐世界,那一边就是莲池
海会,所以横出。“圆登”是圆满,“四土”,凡圣同居土、实报庄严土同时证得,所以
圆证。“顿与观音、势至并肩”,观音、势至是阿弥陀佛的助手,阿弥陀佛贴身的两位菩
萨,大势至,观世音。“可见此法门之究竟方便,善应群机也。”究竟方便,意思就是说
没有比这个更方便的,我们不能不知道。方便到究竟,我们遇到了,为什么不要?我们有
什么特别的能力靠自己往生?这部经典,佛是告诉我们,完全依靠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我回头了,给大家做个榜样。愈简单愈容易得力,学多了,学复杂了,到临命终时,
哪个有效?到最后统统没有感应,都没有效。不是经典不灵,是我们的心太乱,不知道抓
哪个好。佛在此地教我们,只抓住阿弥陀佛,其他的都不要了,就对了。这是念老这段开
示里头最精要的地方。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愈简单愈容易得力,学多了,学复杂了,到临命终时,哪个有效?
到最后统统没有感应,都没有效。不是经典不灵,是我们的心太乱,不知道抓哪个好。
佛在此地教我们,只抓住阿弥陀佛,其他的都不要了,就对了。
分享一段广钦老和尚的故事,大家可以温故知新。广钦老和尚的故事我真是看不腻呢!
在往生前第六天,他忽然演出了一幕极其余韵深远的戏,那天,老和尚忽然一反平常教人
专念阿弥陀佛的作风,突然很紧急命大众为他诵“大藏经”,大藏经浩如烟海,真不知从
何诵起,于是请问老和尚要诵那一部。老和尚答:“总诵。”
大众就赶紧请出一大部一大部的藏经,搬得气呼喘喘。看他老人家一副决定要往生的样子
,心中又急又难过,更不知从何诵起,老和尚就说:“看你会什么经,通通诵!”于是大
众便一部部诵起,心经、金刚经、药师经、地藏……。在这紧要生死关头,才发现连仅仅
二百多字的心经都几乎要诵不顺口,可说是口诵心焦。
当这大众搬大藏经一部部诵时,老和尚只幽默一笑,迳自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
佛!南无阿弥陀佛!”一点也没受周围诵经声的影响。
老和尚演出中,谁真把大藏经“总诵”了?惟老和尚他念念清楚分明,又念念恳切有力的
“南无阿弥陀佛”,真正“总诵”了大藏经!
别人要往生都这么慌张了,自己要往生呢?
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能伏住我们的妄想(戒)、能让我们的心“定”下来(定),
能保持我们的正念(慧)。
我记得版上曾有网友分享有一次以为自己要呜呼哀哉了,
在那个当下,什么经什么咒都想不起来了,最后只能想起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版友得到的结论就是,面对死亡时,真的只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3-19 14:4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3-19 17:0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3-19 17:10: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3-19 20:2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edros0605 (pedros)   2018-03-20 00:1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3-20 05:5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8-03-21 16:13:00
阿弥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8-03-23 23:45: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