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7(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3-17 16:52:31
  我们继续看念老后面这一段注解,在一百四十二页第三行,“但此殊胜第一之净宗宝
典,竟在我国大藏中尘封一千余年”。《无量寿经》,现在我们明白了,不但是净宗的宝
典,净土三经里头最重要的一部经。我们得到这个会集本,得到念老的注解,帮助我们觉
悟,帮助我们醒过来,真搞明白了,往生极乐世界,现在人旅行讲护照,这个护照通行证
我们拿到了,护照通行证是什么?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科注》,是真的,不是假的。他
看我是同学,我看他是我老师,这些年来,功夫都用在这部经上。
  过去不能流通的原因,是此经有五种原译,五种原译里头互有详略,而且出入很大,
“例如弥陀大愿”,这举个例子来说,“在魏唐两译是四十八愿,在汉吴两种译本是廿四
愿,在宋译则为三十六愿”。这是最主要的部分,居然不一样,所以让初学的人生怀疑,
我到底依哪个本子好?所以把《无量寿经》放弃了,都去依小本《阿弥陀经》。小本《阿
弥陀经》只有两种译本,我们所依靠的鸠摩罗什的译本,还有个译本是玄奘大师的。净土
的学人,这些经论都要读,都要知道,然后在里面选择一本专修。我过去选的是《阿弥陀
经》,《阿弥陀经》的《疏钞》、《要解》、《圆中钞》,我都学过、都讲过,我依莲池
大师的《疏钞》,我记得我讲了好像三百多个小时的样子,讲这部经,大家听起来感动!
  这一段为我们说出来,古人为什么不取这部经,是没有善本。我把这个文念下去:“
遂使初心学者,专持一译,难明深旨;遍读五种,又感艰难”,五种一起学是麻烦。“于
是多舍此经而专攻《阿弥陀经》矣”。说得好!确实如此,我们自己也是从这个路上走回
来的。“清初彭绍升居士曰: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诚哉是言!”这句话说得好
,真话。这么重要的经典、重要的法门,为什么没有人弘扬?主要是,说来说去还是缘分
不够。印度到中国来弘法的法师,有带这部来,所以翻译的版本很多,翻本的内容有很大
差别,我们初学的人不知道依哪一个好,所以舍弃了。是以宋朝的王龙舒(就是王日休)
,清朝的彭绍升、魏承贯,“均为宏扬此经,先后有会本与节本之作”。节本是彭绍升的
,会本是魏承贯的,这些本子《大藏经》里头都有。
  “宋代大居士王日休,曾撰《龙舒净土文》,四海称誉,传诵至今。王氏临终,端立
往生。可证居士实为我国净宗解行俱优、殊胜希有之在家大德。王氏深慨宝典之尘封,于
是乃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宋四种原译另成一本,名为《大阿弥陀经》。王本问
世,海内称便,丛林奉为课本,流通胜于原译。我国龙藏及日本大正藏亦均采入王本。莲
池大师曰: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这是莲池大师的话
。“又曰: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故于所著《弥陀疏钞》中,凡引证《无量寿经》
之处,多取王文,间采原译。又幽溪大师更有盛焉,于所撰《弥陀圆中钞》中,专取王本
经文。近代印光大师于所撰《重刻圆中钞序》中,亦赞王本文义详悉,举世流通。”这一
段是黄念祖老居士为我们介绍,历代会译的、节校的这些本子,都出现在中国,而且都有
人赞叹,也有少数人学习,都为我们说出来了。
  我们再往下看:“王氏会经”,王龙舒居士,“虽大有功于净宗,但所会之本颇多舛
误”,错误。“白圭之瑕,贤者惜之”。王龙舒的会集本,宋朝时候,最早的会集本,里
面问题很多,就是有错误的地方。“莲池大师谓其:抄前著后,去取未尽”,莲池大师说
的。“彭绍升居士斥之为:凌乱乖舛,不合圆旨”。“今笔者”,笔者是黄念祖老居士,
“仰承古德诸说,窃计王氏之失有三”,王龙舒居士这个本子,错误的地方有三处:“一
者,王氏会集,仅据四种,未及唐译。唐译名《无量寿如来会》,出自《大宝积经》,乃
菩提流志大师所译,多奥妙精要之文,为他译所无”。这是他疏漏掉了。“二者,去取未
尽,取繁遗要,改深为浅。例如莲池大师所责: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
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故云未尽。由上例可见,上竟不言
即是遗要”,重要的地方他疏忽了,“下曰不发即是改深为浅”。故莲池大师与彭绍升居
士对他都有批评。“抄前著后,未顺译法”,责备他抄引经文在前,后面又自己用自己的
意思来补后面的。我们记住底下这一句,“盖是会集,必须依据原经,万万不可于原译外
,擅增文句”,决定不可以,这是大错特错。“故责王氏未顺译法。由上可见王氏之失,
非是不应会集,而在于会本之多瑕疵也”,就是错误的地方。这个不能不注意到的。
  下面,“彭绍升居士憾”,憾是遗憾,“王本之失,乃取魏译本而删节之,是为《无
量寿经》之第七种”。它是仅仅这一种的节本,不是会本。“于是晚清魏承贯”,就是魏
默深居士,“为救龙舒之失,取五种原译,另行会集,别成一书,初仍名《无量寿经》,
后经正定王耕心氏改名为《摩诃阿弥陀经》。魏本文字简洁精当,远过王本。但率自增文
之病,未能尽免,故魏本亦未尽善也。”尽善尽美不容易!
  “先师夏莲居老居士,悲智双运,宗说俱通。圆融显密禅净于一心,专宏持名念佛摄
万德。为宏净宗,故愿此净宗第一之经,破尘生光;冀此无上之典,饶益当来。乃继前贤
,重行会集。屏弃万缘,掩关三载,净坛结界,冥心孤诣,稿经十易,方庆经成。首蒙宗
教俱彻之慧明老法师手持会本摄影于佛前,为作证明。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师继之专讲此经
于济南,并亲为科判。先舅父梅老居士在中央广播电台播讲此经,称之为最善之本。后复
于经序中赞曰: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艰涩
沉晦,使之爽朗;繁复冗蔓,归于简洁;凌乱俾成整严,阙疏悉令圆满。必期有美皆备,
无谛不收。……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于是先师会本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佛界尊宿
多以会本文简义丰,词畅理圆,讲说赞扬,流播中外。见者闻者,欢喜信受。持诵印行,
络绎不绝。近且蒙海外佛学界收入新印之续藏。行见大经光明,常照世间。昔贤会集之胜
愿,幸告圆成。《无量寿经》之善本,于兹庆现。此实为希有难逢之大事因缘也。”念老
这一段文字,希望大家多看几遍,遍数愈多愈好。愈多,能帮助我们把过去人的误会、现
在我们的疑惑完全化解。完全化解了,你的信就真信,你的愿才恳切,你的佛号才灵光。
句句佛号与真信切愿相应,将来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决定来接引。所以念老这些话,字字
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非常非常的难得,希望同学们不能疏忽,不能看轻了。
  我就是为了这个原因,帮助大家在一生当中,认识佛教,认识净宗,认识《无量寿经
》会集本。我们的寿命有限,我这个年龄随时可以往生。我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欢喜往
生。你问我什么事情最欢喜?往生最欢喜,其他的全放下了。一生得到方先生教诲的,学
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么大家知不知道?我得到了,一生三不管:不
管人,不管事,不管钱。人生最高的享受,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的,我得到了,我真干。早
年没人供养,我不提这个话,你没钱,你放下应该的;晚年讲经有一点效果,供养的人多
了。前面十几二十年,大概二十年,供养我的钱用在哪里?印经书。我自己没有力量,大
家凑钱印,有人凑钱,我一定都拿出来印经。当中这十年买了几套大书,《四库全书》、
《四库荟要》,赠送给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世界再大的灾难,我相信不会完全丧失
,总还有几套留给我们,我是这个想法。最近这二、三年来,我们跟欧洲的缘成熟了,在
欧洲大学里面看到我的书,摆在书架上,很明显,我问管理员,有没有人来借?他说没有
;有没有人来查参考资料?也没有,我听到很难过,所以就想起办汉学院。现在大家供养
我的钱,全是汉学院的基金,奖学金的基金。我们要培养一批年轻人,有能力认识汉字,
有能力读《四库全书》。别的事没了,问我自己,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我第一次读到夏老居士的会集本,里面词句之优美、畅达、简明,真的无比喜爱!
说得比《阿弥陀经》详细清楚太多了!随着文字,那个画面简直就直接浮现脑海!
夏老居士真是大菩萨来的!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3-17 20:24:00
南无阿弥陀佛 大家同拿西方visa 信愿持名 往生净土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3-17 20:3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3-17 22:01:00
阿弥陀佛!
作者: pedros0605 (pedros)   2018-03-18 00:29:00
南无阿弥陀佛所以现在我手中拿的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是会集本吗?有点搞胡涂了?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3-18 03:41:00
南无阿弥陀佛,是的,夏老的会集本书名即是如此。
作者: gg889g8 (凰)   2018-03-18 16:5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3-19 01:18: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