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法会供养红包的意义

楼主: future261 (咪呜猫抱着起司条)   2018-03-02 22:25:25
佛教的财富观和供养观
索达吉堪布
现在许多学佛的人都有这种毛病,虽然明白一些佛教的道理,但往往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
面,从来不去实践,导致闻思和修行成了背道而驰。以供养三宝而言,许多人也知道这有
很大的功德,可是从来不见他们有什么实际行动,以至于错过了许多积累资粮的好机会,
这非常可惜。当然,很大的供养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得到,但每个人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
围内作一些供养。希望道友们今后遇到殊胜的对境时,应当尽己所能地作供养。作为凡夫
人,要完全做到经论中的要求是很困难的,但闻思经论以后,无论如何也要根据自己的情
况,或多或少地行持其中的道理。
在拥有财富时,如果没有上供下施,则财富对自他都没有利益。
有些人虽然拥有一些钱财,但因为相续被吝啬所缚,自己舍不得用,也不愿意给亲戚朋友
用,更不愿意作上供下施。现在许多人把钱存在银行里,密码不让任何人知道,甚至妻子
的存款不让丈夫知道,丈夫的存款不让妻子知道,这些人死后,所有的存款都沉淀在银行
里,一辈子的辛勤积累成了给银行作贡献。
有些人虽然拥有许多财产,但这些财产不得不和怨敌盗贼共同享用,或者成为引发争论之
因。
佛经中说:“须知世上有为财,水火盗贼俱可夺。”钱财是众矢之的,强者会强行掠夺,
卑者会悄悄偷走,损耗鬼等鬼神会伺机损坏。
有钱人的生活并不快乐,而没钱人的生活却常常充满欢笑。律藏中说:“倘若一鸟衔肉块
,余鸟见后随围绕,如是了知欲妙过,当如犀角独自行。”当一个人发财以后,与他有
关系、没关系的许多人都会集聚在他身边,会倍加“关心”他。
此外,财产还有最初积累的痛苦,中间守护的痛苦,最后无常毁灭的痛苦。寂天菩萨曾经
说:“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
《别解脱经》中说:“财富如流水。”有漏的钱财都是动摇性的,没有什么实质性可言,
《亲友书》中也说:“知财动摇无实质。”所以暂时拥有财产时,不要认为自己会永远富
裕,也许今天你是众人羡慕的富翁,明天就会沦为沿街乞讨的乞丐。
过多的财富还会障碍修行。
我们反复宣说了上供下施的道理,如果有些人还是不能舍财作上供下施,以后必定会感受
贫穷的果报,这就是无欺的因果。
以藏地而言,虽然佛法非常兴盛,人人都信仰三宝,但经济确实比较落后。为什么藏地这
样贫穷呢?一方面是因为时值福报日趋衰减的浊世,但主要的原因就是藏人的吝啬心重,
没有以上供下施来积累福德。
以前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的时候说:“在你们藏地,甚至没有一个享受供施一把青稞果报
的人,简直成了饿鬼世界。”尊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因果的规律,在殊胜的对境
前作小小的供养,也必定会成熟巨大的果报,如果藏地的人们曾经作过一把青稞以上的供
施,一定会比现在富裕得多,既然藏人现在非常贫穷,这说明他们没有作过一把青稞以上
的供施。阿底峡尊者经常说藏地非常贫穷,甚至将藏地比成饿鬼世界,也许是当时印度比
较富裕。
透过阿底峡尊者“甚至没有一个享受供施一把青稞果报的人”的语言,大家要明白,因和
果之间有放大效应,这就像“微小的种子能生大果实、少量的种子能产众多果实”一样。
这方面的公案非常多,我们看三个例子。
《杂譬喻经》中记载:往昔舍卫城郊外有一个妇女,一次佛陀到她家门前乞食,妇女供养
了一钵饭。佛说:“种一生十,种十生百,种百生千,种千生万,种万生亿,而能现见真
谛之道。”妇女的丈夫听了佛陀的咒愿不相信,他说:“布施一钵饭能获得这样大的福德
,还能现见真谛之道,瞿昙沙门说话为什么这样夸张呢?”
佛陀问他:“你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城里来。”佛说:“城里的尼拘陀树有多高
?”他说:“高达四十里,每年结数万斛的果实。”佛又问:“树的种子有多大?”他回
答:“只有芥子那样大。”佛说:“你说的话太夸张,一粒芥子大的种子怎么能长成四十
里高的大树,而且每年结数万斛的果实?”他回答说:“这是我现量所见。”佛说:“无
情法的大地尚且能成熟这么大的果报,何况人以欢喜心供养佛一钵饭,福报一定会不可称
量。”夫妇二人听后心开意解,当时就证了初果。
看了这个故事,大家应该明白,对殊胜的对境作微小供养,福德也是不可思议的,而且以
供养的功德,最终能断除烦恼障垢,获得圣者的果位。《华严经》中也说:“供养诸佛少
功德,必断烦恼至涅槃。”
此外,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曾经转生为我乳转轮王,当时他统治了整个四大部洲,并与三十
七代帝释天王在三十三天的宝座上平起平坐。我乳转轮王之所以有如此广大的福报,这是
因为他前世成为穷人时,见到德护如来后生起欢喜心,供养了七粒豌豆的果报。
想想我乳转轮王的公案,确实任何人都不能轻视作供养。在作供养时,钱多钱少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心要清净。如果自己的心清净,供养多少钱都有功德;而如果心不清净,供养
时掺杂了烦恼,那即使供养的钱再多,也没有很大的功德。
大家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为了避免产生吝啬心,就不一定要拿很多钱作供养(当然,
若没有吝啬心,还是供养的钱越多,所获的功德越大);为了避免产生傲慢心,就不要当
著大众作大供养,可以悄悄地作供养。
《佛说诸德福田经》中说:“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出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五德
超世务,名曰最福田,供养获永安,其福第一尊。”出家僧众因为具有五种功德而成为最
殊胜的福田:一、毁形,在家人化妆打扮,追求华丽的服饰,而出家人剃除须发,身着坏
色衣。二、守志节,出家人远离一切非法的行为,一心一意行持善法。三、割爱无所亲,
出家人舍弃了亲朋好友,这种看破放下的精神非常可嘉。世间人在这方面是很困难的,总
是放不下自己的亲人,有些放不下父母,有些放不下妻儿。四、出家弘圣道,出家人一心
弘扬佛法,虽然有些在家人也能弘扬佛法,但跟出家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五、愿度一切
人,大乘的出家人都是发了菩提心的,他们都发愿要度化一切众生。因此,出家僧众具有
如此功德。
实许多人对财富的追求是很盲目的。在非洲大草原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当一只野兽在前面奔跑时,成百上千的野兽会毫无理由地跟着跑。许多人就像这些没头脑的旁生一样,看到别人追求财富,立刻不加思考地盲目跟风。这些人应该想一想:我一定要跟着别 人去做吗?别人买一栋豪宅,是不是我也要买?别人买一部轿车,是不是我也要买?通过思考,有智慧的人会明白,其实一个人并不需要太多的财物,如果自己的欲望超出了经济承受能力,很可能会以造恶业的方式聚敛钱财,而且在追求钱财的过程中也充满种种痛苦,这样自讨苦吃有什么必要呢?
许多人说:
“我是为了摆脱贫穷,过上富裕的生活,才不断地追求钱财的。”其实贫穷和富裕是在心
上安立的,在外境上寻求钱财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宝积经》中说:“积财虽千亿,贪着心不舍,智者说此人,在世恒贫苦
。”意思是说,有的人虽然积累了许多钱财,可是他一直处于贪著的状态,智者说这种人
恒时处于贫穷中。现在有些人已经有好几亿元资产了,但他们还是不满足,实际上这种人
就是标准的穷人。此经中紧接着说:“彼虽无一物,安住舍离心,智者说斯人,世间最富
贵。”意思是说,有些人虽然没有任何财产,但内心很知足,经常处于清净的舍心中,智
者说这种人是最富贵的人。
思维上述的道理后,我们要舍弃对财富的吝啬和过分贪求,应当合理使用自己的财富,尽
量将财富用在对今生来世有意义的上供下施方面。
当然,在作上供下施时,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为之。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些人本来没有
多少钱,连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这样的人作上供下施时就要适度。如果是犛牛,它随便
吃点草、喝点水就可以活下去,但我们毕竟是人,没有一点钱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如果
自己的条件比较差,首先应当保证自己的生活,然后再将余下的钱财作上供下施。可是现
在有的人太“大方”了,有些刚来学院的人本来没多少钱,但还要供养这个、供养那个,
最后连自己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又不好意思天天到道友家吃饭,最后不得不离开学院。
为了作供养而放弃闻思修行的机会,我觉得这种做法不妥当。
如果现在能积累福德,以后无需辛勤也会财源滚滚。古德有“辛勤如山王,不如积星福”
的教言。
此外,如果精进积福,不仅本人直接受益,后世子孙也会蒙受荫庇。
积福享乐、造恶受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为了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大家应当精
进积累乃至火星以上的福德。
-分隔-
总而言之布施的人要量力布施,当下一定要有清净的心
没钱布施的人,平常的生活也要做到少欲知足
人类就是贪,永远都认为别人付出的不够多,所以内心才会过得那么痛苦
最后重复转述这句话:
积财虽千亿,贪着心不舍,智者说此人,在世恒贫苦。
彼虽无一物,安住舍离心,智者说斯人,世间最富贵。
智者离诸恶,一切皆端严,愚夫由作罪,举身皆丑陋。
智者劝修善,愚夫恒为恶,宁受智毁骂,不用愚称赞。
共勉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3-02 23:27:00
阿弥陀佛!
作者: goldak (金牌卧底阿干)   2018-03-03 00:35:00
阿弥陀佛
作者: denhardt007 (蓝色的天空很美)   2018-03-03 02:42:00
随喜赞叹!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8-03-03 07:05:00
布施跟供养都不一定要用钱,当然也可以用钱,印象里的法供养跟法布施,能自己达成佛道是最好的宫养跟布施吧?就能随喜布施供养都是好事...-.-
作者: fred7620 (文殊师利勇猛智)   2018-03-03 07:11:00
随喜赞叹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iravaabhas (挨滴货)   2018-03-03 14:19:00
很棒的见解,阿弥陀佛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8-03-05 14:59:00
随喜开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