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1(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3-02 18:35:42
本次大经科注是2018年一月于台南极乐寺开讲。
讲经文稿转贴自
http://new.jingzong.org/masterspeech/show/10667.html
科目悉依净空法师所判之科注。
=================================
  经本一百三十七页,《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我们从第一段看起

  “讲述因缘:一、莲社授经,慈光闻法。二、华严启信,决择行门。三、专修专弘,
念佛三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四、流通疏注,广结胜缘。五、遵师教诲,海外传
灯,化解劫难,唯独此经。六、感得经解,愿海同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大家新年好!《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我们学了
不少年了。在这个之前,我们没有看到念公的注解,我们得到的本子,是李老居士,李炳
南老居士,在台中宣讲的本子。这个本子老师给我了,我看到非常欢喜,当时我就向老师
报告,我来学讲这部经。老师告诉我,现在不行,缘不成熟。
  隔了二、三年之后,我才明了什么叫缘不成就。是有一些人反对会集本,对会集本造
成很大的障碍。我们要讲这部经,必须要跟这些人辩论,那就错了。所以,老师教我等缘
成熟。这个缘成熟是李老师往生了。那个时候我在美国,这个消息传到美国之后,我从美
国赶回来,参加这个活动。同时,我在美国开讲莲公这个会集本,我记得前后一共讲了十
遍。李老师注得很简单,完全是用毛笔写在经本上,这个本子在我手上,我现在是交给胡
小林居士保管。
  到以后,在美国遇到了黄念祖老居士,无量的欢喜。在那个时候,海外,我一个人讲
这部经,在国内,他老人家也讲这部经,所以我们碰头格外的欢喜。注解出来了,那个时
候非常艰难,注解的原稿是油印的,这个现在已经看不到了,那是很落后的。字还算是清
楚,我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我问念老,我说你这个书有没有版权?他说你问这个为什么?
我说我想翻印,你有版权,我尊重你,你没有版权,我送到台湾去翻印。他笑起来,没有
版权。所以我们第一版在台湾印的,印了一万本,精装一册,也送了一些给念老,大家看
到无量欢喜。这是这部经最早的本子。
  现在我们用的本子,是念老的修订本,他又花了不少时间修订。经会集得尽善尽美,
注解也是会集的,他用了一百九十多种经论、注疏,来做注解。所以,经是会集本,注解
也是会集本,难能可贵!本子的好处在哪里?就是每一句、每个字都有出处,都不是随便
写的。这样集注来注经,大概他也是首创起始,过去我们没有看见过。这种做法,对于现
前、对于后代,可以说是非常负责的态度。让大家遇到了之后,深深感到亲切,如同面对
面谈话一样。让我们增长了信心,没有怀疑。
  这以后,我讲这部经,就用念老的注解,先后讲过四遍。今天这一遍是第五遍,前面
我叫第四回,这是第五回。我发愿,在这一生当中专修专弘,修学依靠这部经、注子,弘
扬也是这部经。讲经教学五十九年,这么长的年岁当中,自己不知不觉老了,今年九十二
岁。体力,外表看起来好像不错,里面可能有问题,我自己还没有严重感到,但是气力不
足,这是诸位能够很明显看出来。所以讲经,我试试看每次讲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后面
中气不足,接不上来。这给我警告,警告什么?要赶快培养能讲《无量寿经》注解的同学
,出家、在家都好。希望大家发心,为什么?这部经太难得了。
  我在因缘,写了六条,“莲社授经”是台中佛教莲社,李老师这眉注的本子,在那里
给我的。“慈光闻法”,台中慈光图书馆,老师没有讲这部经,这个闻法是大小乘一切的
经论。我在台中住了十年,也就是跟李老师学讲经,还算有一点成就,我非常感恩。学经
教,我可能是台湾第一个,有明显的成就。有人学成,有人没学成。
  我在台中的时候,我还邀来两个同学,介绍给李老师,希望我们有三个人跟他学。可
这两个人学了不到一年,就离开了。他们说,老师讲经的进度太慢了,一个星期只讲一次
,浪费了我们很多光阴。这个话讲得没错,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个因缘放弃了,谁肯教我
们讲经?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同学们离开了,我一个人留在台中,坚持到十年。也
是我跟老师见面的时候约定的事情,我说我至少希望能跟老师十年,十年才离开。
  十年当中也讲了不少经,我记得我是在临济寺出家的,台北圆山。第二天还是第三天
,白圣法师就来找我,他办了个佛学院,叫三藏学院,在十普寺,要我到他这个三藏学院
去教学。所以我可以说是出家第二天就上讲台。讲经教学五十九年,明年就是一甲子,我
也想到,我的讲经应当在一甲子就圆满了。以后,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一个个都能够上台,
讲得比我更好,讲得比我更圆满、更契机。这是我的愿望,讲经教学不能中断。
  我学佛的缘分,是跟方东美教授有关系,我认识他老人家,他是台大知名的哲学教授
。在那个年代,我爱好哲学,所以拜他做老师。我的课是在他家里讲的,学生是我一个人
,老师一个,学生一个,在他家小客厅。一个礼拜上一堂课,星期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
半,两个小时,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我感到很惊讶,
我向老师请教,我说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它怎么会有哲学?方老师告诉我,他说你还年
轻,你不知道,“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从来没听说过,第一次,在他
家里听到老师是这么说的,“大乘经典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大乘经典里面,他老人
家第一部介绍给我的,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经我也讲过,没讲完,大概讲了前
面五分之一。
  从哲学入门,所以我的一生,常常在国内外都说,谈到佛法,我都是讲佛陀教育。有
些老朋友听到我这个讲法,同意,不怀疑,很认真的接受。佛教确实是教育,而且跟中国
古圣先贤的教学,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方向、同样的成就,那就是教学目的是开悟,不是
念死书。佛教教我们开悟,儒、道也是教我们开悟的,这就是东方的教学跟西方不一样。
  释迦牟尼佛如果生在中国,中国人称他圣人,孔子一样的。孔子如果生在印度,印度
人一定称他作佛陀。那由此我们知道,佛陀跟圣人原来是同等地位,是一样有大成就的人
。这个大成就,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孔子有没有明心见性?有,你好好的念四书,
你就明白了,他大彻大悟。他们用的方法,获得的成就,跟佛陀没有两样,完全相同。所
以我们肯定,这些圣人,一家人,非常亲切,用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从哪里入门?章嘉大师告诉我,我第二个老师是他,缘很殊胜。方老师把佛法介绍我
之后大概两个月,我认识章嘉大师,这是佛学家,著作等身。可惜,他的著作非常丰富,
用西藏文写的,而且到台湾来的时候,当时局势很紧促,他没有能带出来。在台湾所写的
,晚年,少分,分量不多。我第一次跟他见面,向他老人家请教:方老师告诉我,佛教是
教育,经典是教科书,我能接受,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入门,大师能不能告诉我,从哪里入
门?我这个问提出来了,他老人家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我们对看了半个小时,一句话不
说,好像入定了。其实他所要求的就是入定,你心浮气躁,他不跟你讲话。他就是看你,
让你也看他,完全定下来了,他才给你讲。头一天,我是见面头一天提这个问题,他老人
家用这个方法来教我。
  我等了半个小时,老人开口说话了,说了两句话,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这
两句话看起来好像不难懂,意思也很明确,可是我们都把它看浅了,都把它看轻了,这是
圣贤教育、佛菩萨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为什么?为的是要我们开悟。为什么不开悟?你没
看破,你没放下。看破、放下不容易,你能做到,你确实很快就有成就。
  以后,我们再念儒书,念四书,《大学》里头有,古时候这些大圣大贤是怎么成就的
?我们这一对看,原来跟佛一样的,看破,放下。但是他没有用这四个字,他用的是格物
、致知。格物是什么意思?放下,你能把物欲放得下,格物。致知是智慧,你能把事实的
真相看破,这个人就是菩萨,就是佛。那下面给我们讲的是什么?怎么样你才能看破、才
能放下,《大学》上讲诚意、正心,从看破、放下起,到真心现出来。所以,我们看孔子
用的方法,跟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完全相同。我们只承认孔子是教育,那为什么不承认释迦
牟尼佛是教育?
  真学问不是从外面来的,外面没有,是你自性里头本自具足。你要智慧、你要德行,
从你心里面去把它挖出来,这是真的;外面学来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法叫内学,
向内求的,不向外求,这不能不知道。向外求的是知识,向内开发的是智慧,智慧是自性
本有的,自性起用,就是智慧。
==
刚好我们学完普贤行愿品,可以跟上继续学。真的是菩萨保佑。
老法师在普贤行愿品最后劝告我们,经要多听,一遍一遍听,原本没注意到的会注意到,
原本理解错误的,会恍然大悟。
以我自己读书学习的经验,确实如此。
更何况这几年老法师所讲的,都是六十年讲经、七十年学佛的总心得,不是寻常讲经。
我们比较刚读完的普贤行愿品就知道,那个味道完全不一样,那个磁场完全不一样。
就像佛法五味,老法师此时所说是最圆熟的醍醐味。
我们能学到夏莲老的善本、黄念老的经注,又能听到老法师晚年讲经精华,
谁能说这不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
希望大家莫要错过,一起来学习!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edros0605 (pedros)   2018-03-02 19:3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3-03 05:5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3-03 07:3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3-03 21:4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3-03 22:05: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