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谁是善知识?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2-23 18:58:00
: ※ 引述《tangchin (tangchin)》之铭言:
: : 我们经常会讲到依止善知识,为一切善乐根本,这时候会问到:什么样的人是善知识?
: : 我们所要依止的善知识应具备的德相是什么?
: : 依弥勒菩萨所著“经庄严论”善知识所应具备的条件:
: : 具戒学;具定学;具慧学;德增-比学者功德更增;具勤-勤于利他;教富饶-通达经律
: : 论;善达实性-通达无我;具巧-说法善巧;悲体-具悲心;离厌-对于说法不感到疲惫。
: 随喜分享,底下补充引述:
: CBETA B10,No.006《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道前基础〉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
: 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
■ 补充── #1QSi7a96 内文释义 (1)
摘自:《觉灯日光》尊者达赖喇嘛 (此段落篇幅颇长,会分几次贴完)
【丁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学者之相;三、彼应如何依
师之理;四、依止胜利;五、未依过患;六、摄彼等义。今初
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
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
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
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
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善知识的定义是什么?不同法门有不同的修法,依不同的法义会说到不同的善知识的
定义、应具备的条件。《广论》所讲的是三士道的修心法门,能逐渐引导弟子入大乘道的
善知识的条件有十条: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
、离厌。
这十个条件中,调伏为首,“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宗喀巴大师在此说得
非常尖锐,自己的内心还没有获得改变,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调伏他人的内心,所以上师必
须先调伏自己的内心才是。
以怎样的方式去调伏呢?如果自己只是随便地修行、假有道证功德之名,那没有什么
帮助。调伏内心,须配合著整体教法所说的调伏法门 — 三学,亦即依由闻思修经、律、
论三藏而得的戒、定、慧三学去调伏,这才是正确的调伏方法。
有时我们看到一些出家人会卜卦,而且卜得很准,或善修某种仪轨,但他们却完全不
知道大论典的内涵,也就是没有所谓的闻思修。只是很懂卜卦或很会修某种法会仪轨,这
种出家人一般都很受在家人欢迎;而另一些出家人,他虽不是很懂修法仪轨,也不懂卜卦
,叫他修个度母仪轨可能都不会,但是他对大论典的内涵通达无碍,可以解释得非常细微
深入,而且他的戒行也非常地如法,然而非常谦虚、不喜炫耀,所以这种出家人往往不会
受到在家人的重视。
我们的做法往往就是如此颠倒,与宗喀巴大师所说的完全相违。我们应该要知道,什
么样的功德才是佛教导我们追求的,不是神通、卜卦或者做法会,而是内心调伏的道证功
德。唯有经由闻思修经律论,才可以透过三学获得这种功德。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
,即此别解脱。”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悷马,
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
趣向所应作品。】
调伏,是尸罗学,也就是律学、戒学的意思。为什么要把调伏视为尸罗呢?因为要调
伏我们内心的这匹野马,先得透过身、语二业的调伏。
“上利之衔”是非常好的衔。内心这匹野马若顺着邪境转,就以上利衔 — 戒律来制
伏它,不使朝着坏的方向而做出身、语的恶业。戒律所要制止的就是造作恶业,尤其是身
业、语业的恶业。内心虽然相应着烦恼,但至少有尸罗的缘故,不会去造作身、语的恶业
。“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就是说以精进力使我们的心向着应该做的事情。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
所有定学。】
寂静,是定学的部分。“进止”就是取舍,取故而进,舍故而止。平常依由正念记住
善恶取舍的内容,用正知观察我们的行为是否合于所取和所舍。以正念和正知系住内心,
不使养成恶习,不使心相应于不应该相应的内容。
定学这种内心的训练是如何成办的?这是奢摩他的内涵,后面会说到。一般的定学,
就是专注一境的禅定,最主要是依靠正念和正知来成办。每个人都有正念、正知,如果反
覆训练,正念、正知的力量会慢慢增大;反之,不去训练它、运用它,它就好像生锈一样
,没有办法产生效力。
在还没有正式学九住心、成办奢摩他之前,要如何增长正念、正知?要靠戒学。平常
起居坐卧时,就要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有违背戒学。反复地透过正念、正知观察身跟
语,它的力量就会慢慢增长。如此,在正行时,才能更有力地生起正念、正知来观察自心
。所以在寂静之前必须要有调伏,有了调伏之后,寂静的力量才会更加强大。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近寂静,就是对于真实义生起的慧学。“真实义”,就是真理。烦恼是来自于对实际
状况的不了解或颠倒执著。只有生起智慧,才能使内心相应于真理,让内心不再随着无明
走。所以有了专注一境的定学,我们可以控制内心,之后,就要对真实义生起慧学,让自
己了解真理,如此才能使心与其相应,这就是把慧学取名为近寂静的原因。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