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掀开经本第五十一面,第二行,就是偈颂的第九首:
经【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这首是重颂“随喜功德”这一愿,经文虽然只有四句,已经将随喜的对象都说到了。
第一句是随喜一切众生,第二句是讲声闻、缘觉。‘无学’就是指四果罗汉与辟支佛;‘
有学’的,小乘从须陀洹,初果、二果、三果都叫有学,这是‘二乘’学者。第三句是大
乘,‘如来’是果地,‘菩萨’是因地,无论是修因或者是果地上所有一切功德,我们统
统都随喜。随喜的微细之相都在大经经文之中,特别是《四十华严》前面所说的五十三参
,这是五十三参最后的一位善友,普贤菩萨。如果不细读五十三参,不深入的研究五十三
参,随喜功德实在讲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学起,也不知道如何随喜,所以《行愿品》的全经
非常重要。再看底下一首。
经【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十大愿王实际上来说,前面七条是愿,后面的三条是回向,所以愿只有七条。这七愿
里面,从礼敬到随喜都是属于自利,第六、第七是利他,菩萨自利利他。利他里面最重要
的就是令一切众生有机缘闻到佛法,尤其是闻到佛法当中最殊胜的大法,这是普贤菩萨的
愿望。要令众生得闻佛法,一定要请人说法,一般人不知道佛法的好处,他不知道礼请,
我们得到佛法好处的人知道,应该代一切众生来请法,请善知识在这个地区讲经说法,转
法轮。
第一句是总说,‘十方所有世间灯’,灯是比喻,众生无量劫来心思昏迷,愚痴,像
黑夜在大海里行船一样,找不到方向,于是灯塔就非常可贵。由于这个灯明指引我们一条
正确的道路,所以将佛门大小乘的善知识都比喻作“世间灯”,它能够为我们照明前路。
第二句是请佛转法轮,‘最初成就菩提者’,这是佛。佛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我们后世的
学生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这是最初成佛为我们说法的人。第三句就包括所有的善知识,
‘我今一切皆劝请’,一切里面包括了菩萨、二乘圣者、佛的弟子,修行证果之人。这些
人我们要是遇到了,一定要请他为大众说法、开示。
在古时候,讲经说法的这些善知识多半都是修行证果之人,所以他讲的东西没有错误
,能够深契佛义广利众生。到近代,去佛时间久远,社会愈来愈复杂,物质生活上好像是
比从前进步,如果我们冷静仔细的观察,实在未必。原因在哪里?如果我们从人生的价值
观来看,从人生的意义上来看,现代人的价值远不如古人,这是非常可悲的现象。人是动
物,人跟禽兽不一样在哪里?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知道尊重自己应该怎样做个好人,所以
古时候的人跟禽兽距离很远。现代的社会,人跟禽兽是愈来愈近,大家冷静仔细观察,可
悲。人之异于禽兽的就是伦理道德,我们中国古代的教育教什么?就是教人怎样做人,教
这个。现代教育里头说教人做人,好像没有听说过,如果我们提出来,他听到都觉得奇怪
。现代的教育,无论中国、外国,我们仔细观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赚钱,把这个
当作教育的主题。所以钱可以赚得很多,人的价值没有了,意义丧失了,这是我们必须要
知道的。
在一切教育里面,佛法的教育是最完美的,是最究竟的,中国古圣先贤对于佛陀的教
育也赞叹备至,所以我们懂得劝请。在现代,证果的人我们见不到了,连真正修行的人已
经都不多见。拿着佛法当作商品,经典里面所说的“裨贩如来”,在现代社会里是很常见
到的,几乎时时处处我们都见到,这都是受了名利之害。眼前可以得一点小利,利用佛法
求名闻利养,求五欲六尘的享受,可以得到。得到的时间很短,不过数十年而已,将来的
果报决定在阿鼻地狱。这个诸位一定要晓得,我们万万不能干这个事情。
经典、论疏是佛菩萨、祖师大德遗留给一切众生的,现在有些人据为己有。我今天下
午到这边来,我们同仁拿了几本书来给我看,我们基金会想翻印。看到有不错很好的本子
,印得很清晰,翻开后面版权页,人家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版权所有”应该
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不应该是他讲的,他讲他版权所有,他已经偷盗了释迦牟尼佛的版权
。他盗佛的版权,怎么不堕阿鼻地狱?他印的这个书能赚多少钱?换得将来阿鼻地狱无量
劫的受罪,我们看到这个人愚痴到了极点,可怜到极点,真可怜,世界上没有比这种人更
可怜。他们拿来给我看,我说不印,不印他的本子,我们另外再找别的本子来翻印。这是
讲印书,印上“版权所有”。讲经说法也如此,好像在台湾还没有卖票的,在外国讲经是
卖门票的。而且录音带录下来也是“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不准翻印流通的。这真叫做
利令智昏,这是迷惑得太严重了,这种人你就不要去请他,那不是善知识,善知识的心愿
一定跟佛菩萨相同。
世尊每讲一部经,到后面都劝大家流通,三分后头有“流通分”,劝你流通经典,功
德无量。佛没有说“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没有说过这个话。连近代的一些善知识都没
有说过这些话,你看从前大陆上的,民国初年的,像弘化社的书、金陵刻经处的书、佛学
书店的书。凡是这些流通处出版的书,后面都说“欢迎翻印,功德无量”,都印上这八个
字。“翻印必究”大概只有在台湾才看到,过去大陆上没有。
佛是要普度众生,是希望一切众生都有机会得到佛法殊胜的功德利益,帮助大家离苦
得乐,帮助社会安定繁荣,帮助世界永久和平,人家是这个心愿。我们把这些道理事实看
清楚了,我们劝请就有个标准,真正是有慈悲心利益一切众生的,我们请他;如果有个人
名利夹杂在其中的,这个决定不能请,因为他将来堕阿鼻地狱,我还帮他一个忙,给他做
了增上缘,这也是罪过。所以即使是弘法利生,把佛法介绍给别人,也要小心谨慎,不要
让这个善缘变成别人造作罪业的机会,那就错了。我们有这种能力观察、辨别,你就有真
智慧了。所以福田不容易种,你不认识,种错了,帮助人造罪业,他堕阿鼻地狱,你也逃
不了。你虽然没有他罪过那么重,你也会堕边地,堕小地狱,因为你是帮凶,你帮他作恶
。
‘转于无上妙法轮’,“无上妙法轮”是指一切经典里面的了义经。佛在“四依法”
告诉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在一切经里面为众生演说一乘法,一乘法是无上的
妙法,一乘法是成佛的方法。佛在《法华》里头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
说”,二乘、三乘是佛的方便说,不是无上妙法,无上妙法是一乘法。我们晓得一乘法里
面,《华严》是一乘法,从《华严》当中我们得到一个很大的启示,《华严》末后如果没
有普贤菩萨导归极乐,《华严》就不圆满,就不究竟。由此可知,凡是劝一切众生念佛往
生极乐世界的这个法门就是无上妙法轮,那就不会错了,真正的一乘法。再看底下这一首
。
经【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前面在“请转法轮”,是从佛、菩萨、声闻、缘觉到凡夫的弟子,统统都包括。“请
佛住世”这个偈颂里头,这文里面只有佛,没有讲到菩萨、罗汉、凡夫身,诸位要知道,
文虽然没讲到,意思统统包含了。请转法轮是请善知识讲经说法,实在讲这也非常不容易
。我这些年来,最近这三年没有到外面去讲经,在美国也只有两个地方,其他地方都不去
了;在台湾,就是这个地方跟景美两个地方,其他地方也都不去。什么原因?叫大慈大悲
,不去讲经是大慈大悲,大家不晓得。因为他们那些道场不断的去请法师讲经,这位法师
来讲了,走了,过几天又请一个法师来。一年当中要请好多位法师,听了很多的佛法,我
何必再去找麻烦,又给他添一点?这很多,脑筋都听乱了,我们不忍心去凑热闹再给他增
加一些,所以没有必要。诸位要知道这个难,听多、听杂了,不知道学哪个法门好。
古时候,请转法轮、请佛住世跟现在不一样。从前请一位法师来讲经至少也要住上一
年半载,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薰习,对于大众解行确实有帮助。而且从前人请他会请,我
们这个道场大家都是念佛的,都是修净土的,我们请什么法师来讲经?一定请净宗的大德
,不会去请禅宗的,不会去请个密宗的,为什么?把我们的解行破坏了,得不到利益。现
在一般道场请许多出家、在家的大德,讲经的少,都是来讲演的多,来几天讲一个专题,
都是这样的多。这是宣扬佛教,都是讲的佛学常识,对于佛法概略的了解是有一点帮助;
对于深入、对于修行不但没有帮助,可能还有障碍,修行、解行都讲求一门深入。可见得
请转法轮也不是容易事情,真正善知识很少。
自古以来,有几个人听一部经就开悟了?即使讲一部完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这
部经可能今后我们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机缘了,因为这部经要讲下来,也不要说得很详细
,像我们现在一般这个讲法至少要三千个小时。如果要把《四十》跟《八十》合起来,去
掉重复的部分,九十九卷,这样的《华严经》应当要五千个小时。即使有人讲,到哪里去
找听众?听众没有了。非常可惜,这是希有的大法,圆满的法轮。向后这个时代科技愈来
愈发达,大家喜欢的是愈来愈精简,最好一部经半个小时就讲完,这大家最开心的;讲上
三个小时,摇头,太长了,时间太长。往后都是这样的情形,众生的福愈来愈薄,载不起
大法,福太薄了。
既然不能一部经上开悟,那就得请这位善知识长住在这个地方,长年不断的带领我们
修学,这就要请佛住世。佛不在世,我们遇到菩萨,实在讲现在菩萨、罗汉都遇不到了,
能够遇到真正好的修行人,出家、在家都好。在家的,像过去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是位真
正通达佛法、修持很好的人,跟出家人没有两样,他可以指导我们。遇到真正善知识要请
他住世。真善知识绝对不计较名闻利养,供养厚薄他完全不在乎,那要怎么启请?总得有
些真正修行的人,他看到这个就欢喜了。真正修行,不是做假的,不是做好看的,真正修
行,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这种真诚的心愿就能够感动他住世。
这首偈子里面举的例子,他要走了,他要入般涅槃了,他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我们要
至诚劝请,劝他不要走。诸位想这行吗?这就是他要死的时候,我们劝他不要死,再多活
几年。诸位要知道,真正修行人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从哪来的?愿力来的。我们凡夫生
死不自在,所谓阎王注定三更死,就不能留人到五更,我们是受业力的支配,真叫动弹不
得。人有命运,没有办法改变,可是修行人他有办法,诸位同修你们要真肯修行,你们也
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佛家常讲的乘愿再来。乘愿再来不是专指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了菩萨
、成了佛,再倒驾慈航来度众生。当然这也是乘愿再来,其实另一个意思是我们现在愿力
超过业力,业力不起作用,愿力起作用,这一转变,人就是乘愿再来。换句话说,你的愿
力是不是能超过你的业力,愿力超过业力你就跟佛菩萨没有两样,你就得大自在。你生死
做得了主,想去就去,想住多少年都没有关系,有这样的能力。所以真正善知识,真正有
修行的人,是可以的,是可以求他多住几年。
‘唯愿久住刹尘劫’,这是我们的愿望。他究竟住多久?实在讲,乘愿再来的人已经
没有业力,业力对他不起作用,愿力里面就是缘,诸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看缘。真正不
断的有学生发了真实愿心来跟他学,他就不能走,他就得多住几年多帮助他;如果没有学
生,他就走了,他住在这儿没用处,所以看是不是真的有人跟他学。我们在古时候看到一
个例子,玄奘大师发愿到印度去求学,那时候从中国走路走到印度要两、三年。他发心的
时候,那烂陀寺的戒贤论师化缘已尽,他就准备入灭,就准备走了。玄奘大师在这边发了
这个愿,他知道了,他要来,好了,就不走了,等他。那个时候没有预先通知,这个地方
有人发了真愿,那个地方菩萨就知道,他就不走了,等玄奘大师。把玄奘大师教会,学业
圆满成就,他才走。确实证明了佛门当中所说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当然玄奘大师是很了不起的人,把他教成了,就是把佛法从印度带到中国来,所以为
玄奘大师他要多住几年。请法是这样请的,不是口头上说几句甜蜜的话,磕几个响头,这
没有用处,善知识不会理你的,他还照样要去的。就是以真诚的心求法,续佛慧命,利益
众生,这位善知识一定要帮助你,他一定不能走。愿到这个地方就说完了,七愿。后面是
回向,后面三愿都是回向。请看五十二面。
==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