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类] 经教师图滇莫岚格西:学习《摄类学》的利益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1-28 14:05:17
TTS台北市藏传佛典协会(Tibetan Text Society)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已出版《摄类学》理路幻钥‧小理路单元:
◆摄类学小理路第一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白红颜色等的建立》
◆摄类学小理路第二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基成》
◆摄类学小理路第三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辨认返体的建立》
◆摄类学小理路第四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是反非反的建立》
◆摄类学小理路第五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小因果的建立》
◆2017/04/28新书出版:摄类学小理路第六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总与别的建立》
https://goo.gl/JieBem
◆摄类学小理路第七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宣说质返的建立》预定于2018/04出版
───────────────────────────────────────
经教师图滇莫岚格西讲学习《摄类学》与《量论》的利益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22.html
■ 理路的重要性
众生因不解空性而漂没于轮回,具大悲者透过种种方便与理路令其了解空性,进而获
得解脱。理路,是了解空性的途径。
《护国问经》云:
“空性寂静无生理,众生未解故漂没,
悲尊以多百方便,及百正理令彼悟。”
若要圆满执持佛陀的教法,亦必须善巧于成与破的理路,否则必有所缺憾。
萨迦班智达在《量理宝藏论》云:
“任谁通达成与破,如此理规之智者,
该为执持圆满之,佛陀之圣教法者。”
陈那论师怜悯众生,以正理来呈现佛陀的教法,开启了百种理路之门,赐予世人慧眼
;善巧于内外道见解的法称论师,亦特别以理呈现了经部宗与唯识宗的深观与广行二道,
为后世确立了理路的学习。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尊者在《吉祥那烂陀十七班智达成就者祈请文》说到:(注1)
“为以事势理宣能仁教,善为开启百扇量论门,
施予观察慧眼立量者,陈那祖师足下诚祈请。
善思内外量论之心要,经部唯识一切深广道,
理路决定摄稀有法理,祈请善巧大师法称足。”
如同上述的教言所说,我们可以理解理路的重要性。学习理路,必须学习陈那与法称
论师的《量论》,而《摄类学》是理解《量论》的绝佳基础。
■ 学习《摄类学》的暂时目的
我们学习理路及《摄类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暂时性的目的,另一则是究竟的目的
。从暂时的目的来看,学习理路及《摄类学》主要是增长智慧判断、抉择的能力,将根器
转钝为利。一般而言,学习过理路的人,可以快速的分辨好坏,对于别人所说的话,能够
快速的辨别真假、看出过失。
达赖喇嘛尊者某次传法时说到:
“持颂文殊咒、修文殊非常好,有助增长智慧。但相较于闭关修文殊、持念文殊咒若
干年,学习一两年的理路、《摄类学》的效果和利益来得更大。”
按照理路所教的方式去好好辩论、分析,抱持着正确的动机,能增长智慧是无庸置疑
的,学习者慢慢观察就会知道了。修持文殊,如果修持的方式不如法、不正确,能不能增
长智慧还有待商榷。
格鲁派的三大寺,以及其他教派的佛学院,在一开始的学习课程都是安排学习《摄类
学》,最早做如此安排的人都是不可思议的清净士夫,拥有非常高的智慧,且是经过深思
熟虑后而排定的。
为什么一开始要安排学习《摄类学》呢?因为它如同开启佛学大论之门的钥匙一般,
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过去三大寺等的圣贤看到这一点,经过一番思考且亲身力行,依自己
的经验制定出这样的学程。
《摄类学》是学习佛法经论的基石。想要趋入深广的教理与真正深层的菁华,在这之
前,若没有很好的智慧,是无法理解经论里的深广内涵。佛教的经论博大精深,跟其他宗
教的经典不同,并非是说其他宗教的经典一点也不深奥,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
以一般的方式学习经论,例如学《广论》、密法等等,每个人能够依各自的理解能力
稍作了解,但这就好像看到水果的表皮,只能够看到水果的形状、色泽,无法了解里面所
含有的精华。若有好好学过理路者,不是只像看到水果的表层,而能够理解更深一层的内
涵。
另外,《摄类学》也有助于学习其他的学科。近来有很多科学家都说:学过佛法经论
的人,思考方式很敏锐。他们会这样说,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学习过《摄类学》后,能将
《摄类学》的理路运用在学习科学上,配合科学的理论。佛学能够与科学一同并进。许多
科学家赞叹佛学,都是拜理路所赐。过去在印度和西藏出了很多清净士夫、先贤大师,这
些人都是学习过理路者,我们很难说他们有谁是没学过理路的。
■ 学习《摄类学》的究竟目的
要成就暂时性的目的,都需要依靠智慧,究竟的目的就更不用说了。我们都说要成办
解脱和一切遍智,但若我们没有好的智慧,是很难成办的。
要成就解脱和遍智,需要方便与智慧双运,一者是方便、一者是智慧,两者要相辅相
成,互相支助对方。单有方便无法成佛,独有智慧也无法成佛。智慧是方便的助伴,方便
需要智慧,就像右翅需要左翅才能飞翔。(注2)
要有好的智慧,一开始就要先学习《摄类学》,透过《摄类学》的理路帮助智慧的增
长,生起了知无常、无我、空性的智慧,这些都是要透过学习理路所成就的智慧。
■ 学习《摄类学》与修行
《摄类学》其实就是在学习五部大论中的《释量论》的理路,只是将其中的理路稍微
简化以利初学者学习。《摄类学》本身就是《释量论》的一部分,我个人不认同有别于《
释量论》以外的《摄类学》。
抱持正确的动机学习《摄类学》的理路,每理解一个理路,就摧毁一个犹豫与颠倒分
别,这都属于修行的范围。
《释量论偈品疏.无倒显明解脱道》的第二品中说到:
“《释量论》的根本颂从头至尾,无一词不宣讲皈依。”
所谓没有任何一词不宣讲皈依,代表整本《释量论》都在讲述皈依的方式。如果《释
量论》有宣讲皈依的话,而《摄类学》也正是《释量论》的论典,所以学习《摄类学》也
是在宣讲皈依的方式,只不过学习者是否能够理解个中的奥妙,能否从这方面着手思维而
已。
《摄类学》中有讲到无常、事物、无我等等,在讲到无常时能够思惟死无常、无我,
这些都能与修行共进。若好好思考,《摄类学》所宣讲的内容,都是要拿来修持的。
另一方面,修行中有分观察修和安住修。学习《摄类学》的时候,带着良善的动机好
好的分析,这也属于观察修,因此在学习《摄类学》时毫无疑问的就是在做修行,这是肯
定的。学习《摄类学》,智慧就越能增长,这也会有助于方便的增上,加速成佛的脚步。
学习《摄类学》就是一种修行,能不能修,只不过是学的人自己会不会运用而已。(注3)
作者: JxcIves (夏花秋叶)   2018-01-28 21:19:00
推摄类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