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前五识判作无分别是有问题的。
如果前五识无分别,鼻子就不应该自动呼和吸,身体就不应该有膝反射。
前五识辅助第六识了别外境,本身就有带有分别功能,只是意根的了别能力最强而已。
2)分别心用遮遣方式了知事物,这是带有逻辑游戏性质的说法。
第七识恒审思量,不是也遮遣了不恒审思量?
第八识异熟、持藏、恒转,不也是遮遣了不异熟、不持藏、不恒、不转?
只要前面加几个字,就好像有遮遣的运作方式。
只能说,有点想太多了。
3)否定命题不必然导向哪一个肯定命题。
譬如“胖子白天不吃饭”,有可能是因为:
a)胖子减肥中,白天、晚上都禁食。
b)胖子白天吃肉和蛋糕。
c)胖子生病了。
d)胖子原来是一个瘦子假扮的。
以此类推。
逻辑上来说,只要结论被推翻,就表示分别心用遮遣方式运作的前提,是不对的。
4)虽然空性常被譬喻作虚空,但是空性不只是虚空。
实际上,种种事物都有空性,不然怎么说成住坏空?
你的观点隐藏了灭色取空的见解,那只是空的相状,不是空的体性。
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其次,空性不应该是附属于第六识的一法,不然其他七识就没有空掉的机会,
这样等于宣告其他七识有不变的体性,不合乎佛法的道理。
般若系经典和楞严经,可以再研究一下。
_()_(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