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480(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0-04 00:08:48
(续:【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
名第一弟子。】)
  ‘悉皆增上’,“净念相继,精进无已,故诸善根皆能增上也”。这部经实在赞叹到
无以复加,太好了!帮助你所有的善根都能顺利的成长。“又《弥陀要解》云:同居净土
是增上善业所感。”蕅益大师说的,蕅益大师注解的《阿弥陀经》,书名叫《要解》。《
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的。同居净土是极乐世界最下面的,它怎么来的?是增上善业
所感。我们念佛不自卑、不傲慢,认真学习,这就是增上善业。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
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成就的,我们有增上善业,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意、同德同行,所以
自自然然感得同居净土。
  “以念念即佛,为成佛之亲因缘”。这句话重要,念佛是成佛的亲因,第一个因,最
重要的因。你凭什么成佛?我凭我念佛成佛。念佛成佛是阿弥陀佛说的,是诸佛如来说的
,决定不是假话,亲因缘。“净念相继,乃等无间缘”。我念佛一句一句不中断,除了晚
上睡觉睡着了,醒过来之后佛号又接上,不要让它中断,净念相继。这是什么?等无间缘
,当中没有间隔,没有中断,一句接着一句,这才行,诸佛尊重你。等无间缘,等是平等
,没有间隔。“以佛号为所缘境,乃所缘缘”,四缘生法。“言增上者,总摄前三缘,有
大力用”,这个大力用,帮助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不但不是小乘,“此人”,前面讲的一心念佛的人。世上多
少讥讽念佛为自了汉,瞧不起念佛。持戒的、学经教的、学禅的,确实有许多认为念佛是
自了汉,不是菩萨。自了就是小乘,只顾自己,没顾别人。殊不知,每个念佛自了的人都
度很多人,他怎么度的?他做榜样给你看,就一句佛号,你看他往生多自在,活在世间很
平淡,往生瑞相非常稀有。这些人对佛的意思疏忽了,没有真正能体会到,“是则未了佛
意”。“世尊金口亲宣”,释迦牟尼佛说的,不是别人说的,“如是之人非是小乘。弥陀
一乘愿海,悉赐大白牛车,唯是一乘,何有二三”。大白牛车的故事在《法华经》,古时
候交通工具,大白牛车就是马车,载重量大,坐人多。像羊车、鹿车只能拉一个人,两个
人牠就走不动了。所以马车是最好的交通工具,等于说是净宗法门是大白牛车,弥陀释迦
赐给我们,我们要接受,我们要乘坐,要认真去修学。弥陀确实是一乘愿海,所以说‘非
是小乘’。
  “佛复赞扬如是念佛之人”,‘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何以故?”这问话是
为什么,“以念佛法门最为第一”,但是这个法门难信,“最为难信故”。难信你能信,
你遇到的是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第一法门是带保险的,保证你不落空,你不愿
意接受就没法子,所以是易行难信之法。下面是这一句何以故?以念佛法门最为第一,最
为难信。“能生实信”,实信是真信,“如教奉行,故称第一。”如来第一弟子容易,不
难当,不难当而不肯干,这怎么办?只能说业障深重。这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3.劝依教修行而勿疑
(1) 劝爱乐修习
  前面讲第一弟子,下面经文“劝依教修行而勿疑”。这里头有六小段,第一段“劝爱
乐修习”,乐是喜欢,你爱这个法门、喜欢这个法门,认真的修习、修行。请看经文:
  【是故告汝天人世间阿修罗等。】
  这一句代表六道众生,诸天,二十八层天,人世间,还有阿修罗。
  【应当爱乐修习。生希有心。于此经中。生导师想。】
  老师里头导师的恩最重,为什么?他领导我们,他指导我们,我们能不走弯路,能不
走岔路,一生圆满成就。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右文复劝尊重依止”,对这个经,对这个
教要尊重,依止就是依靠。像海贤老和尚,这个道场的师兄弟几个人,真正是尊重依止,
所以个个都是有殊胜的成就,我们要赞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净影疏》云:是故已
下”,是故就是这个注解,这前面两个字,“劝学此经。以此经中说无量寿,闻获大利”
,多大的利益?下面举比喻说,“故设大火满三千界”,设是假设,大火,三千大千世界
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就是他的教化范围,这三千分为小千、中千、大千,称为三千,这就
是一尊佛他的教区,“亦须从过听受此经,况余小难”。这个法门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够
超过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的大火,听说此经、读诵此经、依这个经修行都能超过。
  “因此经”,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功德?这么大的福报?因为这部经“乃是净宗第一经
。于弥陀因地愿行”,大愿大行,“极乐依正庄严,三辈往生正因,两土秽净因果,理事
无碍,事事无碍等等,摄无不尽也”,把这部经里头利益众生的功德说尽了,说得很圆满
,面面都讲到。所以,故应‘于此经中,生导师想’。末后这句劝我们,“敬依经教,发
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就三句话,希望我们在二六时中,二十四小时,时时刻刻不能忘
记,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依经教,要发心,自行化他,一向专念。
(2) 令得不退
  底下这一段,“令得不退”:
  【欲令无量众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转。】
  “世尊复云”,这个话释迦牟尼佛说的,“凡欲令无量众生速证不退。”我们念佛这
一句话,心里面无量的欢喜、庆幸,为什么?这一生得度了。过去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在
六道轮回流转,无量劫来出不去。这一生遇到出离的缘分,这个缘分弥陀、释迦给我们的
,要抓住,决定不能放松,这是头等大事,其他的都是小事。小事里面利益众生的善行要
修,不利于众生的要放下。利益众生愈多,利益的时间愈长,功德就愈大。
  唐太宗编的这部书,利益全世界,利益过去、利益现在,也利益将来。可惜就是这部
书他只做了一半,唐朝以后没有收在这本书里头。隋唐宋元明清,这六代一千多年,有很
多好的东西,在《四库》里面,《荟要》没有。《治要》里头只有,三皇五帝到唐太宗那
个时代。所以我劝同学们要下大心,大愿心,把后面这一部分找出来,编一个续篇,让《
群书治要》有一部完整的。这个功德跟唐太宗一样大,都是稀有难逢。我希望大家能完成
这部,照前面的体例,也是五十卷五十万字。将来这套书总共一百卷,一百万字,就是《
四库全书》精华之精华,读这部书,等于把《四库全书》全念到了,功德无量无边。这部
书带给我们一生的幸福,生生世世的幸福,再跟《无量寿经》能够相接,从入世走向出世
,得大圆满,究竟圆满。我们看下面经文:
(3) 欲见胜德
  【及欲见彼广大庄严。摄受殊胜佛刹。圆满功德者。】
  念老注解里头说,“及为欲见极乐”,你想见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广大庄严,殊胜
佛刹’,“愿随佛学,亦自摄受佛刹”。这句话的意思,念老告诉我们,欲见极乐广大庄
严,殊胜佛刹,下面是愿随佛学,亦自摄受佛刹。“如极乐之广大殊胜,普被诸根,广摄
万类,以圆满功德者。”这个地方给我们透了个信息,重要的信息,我们真正愿随佛学,
就能自摄受佛刹,如极乐的广大殊胜。这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海贤老和尚就见到。不
但见到,他想见就见到,什么原因?前面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他统统都修了,而且修得
很圆满,所以他只要想佛,佛就在他面前。
  我们怎么样?我们怎么想,佛不现前。不是佛不现前,我们想他知道,为什么不现前
?我们有严重的业障障碍住。什么方法能把业障化解?念佛,念佛能化解业障。念久了,
业障没有了,随念随现,想见佛,佛现前;想见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现前,你的信心才真
清净,不再怀疑,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也能够随着自己的意思,求见西方极乐世界。广大
殊胜,普被诸根,广摄万类,圆满功德。希望我们大家一定要明了,这个缘无比稀有难逢
,遇到不要把它空过,就对了。遇到空过,太可惜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失人身很容
易,得人身很难。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要抓住,决定不能放松,这是头等大事,其他的都是小事。小事里面利益众生的善行要
修,不利于众生的要放下。利益众生愈多,利益的时间愈长,功德就愈大。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7-10-04 02:17:00
一心皈命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0-05 14:10: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0-05 16:37:00
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7-10-06 15:50: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