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得到念佛、拜佛、诵经,真实利益,须从这里入手……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
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顿消业累,速証无生,不致力于此
,譬如木无根而欲茂,鸟无翼而欲飞,其可得乎。
──印光法师文钞
一、念佛
◎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志诚之极,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
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
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正)复邓伯诚书一
◎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地不能圆
得,而其所得,亦已难思难议。若无诚敬,则与唱戏相同。其苦乐悲欢,皆属假妆,不由
中出。纵有功德,亦不过人天痴福而已。而此痴福,必倚之以造恶业,其将来之苦,何有
了期。
(正)复高邵麟书二
◎欲得佛法实益,须办十分诚心。持经念佛之事虽同,心之诚有浅深泛切之不同,则其利
益便大相悬殊矣。世间事事,均须以诚而成。况持经念佛,欲以凡夫身,了生脱死,超登
佛国,不诚而能得乎。
(续)复理听涛书一
二、拜佛
◎夫如来灭度,所存者唯经与像。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视作真佛,即能灭业障而破烦惑,証
三昧而出生死。若以土木金彩视之,则亦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亵之则无过。若以
亵土木金彩之佛像,则其过弥天矣。读诵佛经祖语,直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萌
怠忽,能如是者,我说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彻証一真。否则是游戏法门,其利益不过
多知多见,说得了了,一丝不得真实受用,乃道听途说之能事也。古人于三宝分中,皆存
实敬。不徒泛泛然口谈已也。今人口尚不肯谈一屈字,况实行乎。
(正)复尤惜阴书
◎礼佛仪式,极忙之人,不便特立。但至诚恳切,口称佛号,身礼佛足,必致其如在之诚
则可矣。
(正)复张云雷书二
◎舍利不能礼拜,丛林不能亲炙,有何所欠。但能见佛像,即作真佛想。见佛经祖语,即
作佛祖面命自己想。必恭必敬,无怠无忽。则终日见佛,终日亲炙诸佛菩萨祖师善知识,
舍利丛林云乎哉。
(正)与谢融脱书
三、诵经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历三世而不易,举十界
以咸遵。归元复本,为诸佛之导师。拔苦与乐,作众生之慈父。若能竭诚尽敬,礼诵受持
。则自他俱蒙胜益,幽显同沐恩光。犹如意珠,似无尽藏。取之不匮,用之无穷。随心现
量,悉满所愿。
(正)持经利益随心论
◎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又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
散其处。何以令其如此。以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而
诸大乘经,处处教人恭敬经典,不一而足。良以诸大乘经,乃诸佛之母,菩萨之师,三世
如来之法身舍利,九界众生之出苦慈航。虽高証佛果,尚须敬法。类报本追远,不忘大恩
。故涅槃经云: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况博地凡夫,通身业力,如
重囚之久羁牢狱,莫由得出。何幸承宿世之善根,得睹佛经,如囚遇赦书,庆幸无极。固
将依之以长揖三界,永出生死牢狱。亲証三身,直达涅槃家乡。无边利益,从闻经得。岂
可任狂妄之知见,不存敬畏,同俗儒之读诵,辄行亵黩。
(正)竭诚方获实益论
◎持诵经咒,贵在乎诚。纵绝不知义,若能竭诚尽敬,虔恳受持,久而久之,自然业消智
朗,障尽心明,尚能直达佛意,何况文字训诂与其意致。否则纵能了知,由不至诚,只成
凡夫情见,卜度思量而已。经之真利益,真感应,皆无由得。以完全是识心分别计度,何
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一超直入,顿获胜益也。
(三)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