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7-08-11 10:14:46《律海十门讲记》怎样修才不犯四根本戒?—(2)盗戒摄修心要(丁)果报
智敏上师
“受用图安享,是众苦之门”,有了财之后,就要受用;要享受,就会造罪,一切苦
就跟着来。有了钱之后就要吃好的,吃好的就要吃荤的,吃荤的就要吃鲜的,杀生等等,
什么都来了。所以说,一切罪苦,由钱而来,有钱就要受用,受用就要造罪,是“众苦之
门”。
“毁戒地狱苦”,得财的时候会犯戒,犯戒之后下地狱,这是果报。
“悭贪饿鬼沦”,有了财之后,悭贪,舍不得布施,将来做饿鬼,经上就提到有“守
财鬼”这个名字。
过去的地主,把他的财(金子、银子之类)一坛坛装好,埋在地下,他死了之后,把
它埋在坟墓里边。这么一来,他就走不掉,做守财鬼,守在坟墓边;他就做饿鬼,守他的
那些财。这就是“守财鬼”。他因为过去没有造过什么大罪,总算没有去地狱,但是因为
悭贪,这个悭贪的心就使他做饿鬼,做饿鬼之后还舍不得他的财,就守在坟墓里边。
“多求世轻鄙”,多求,一个人若到处求财,世间上就看不起他。一般世间人的标准
,都认为清高是好的,而一天到晚搞钱财、贪财的人,人家就轻视、鄙视他,这是不清高
的事情。
“坏灭安乐因”,本来在这个世间上没什么安乐的,但是即使还有一点小小的安乐,
这个财利也可以把它破坏掉。我们上次讲过的,住在地主屋宅外边的一对要饭的老夫妇,
本来每年过年的时候又唱又跳,很高兴地过除夕,忽然来了一包金子,就把他们弄得几乎
打架,“安乐因”马上被破掉。
实际上,因为财的问题而产生很多不适宜的事情,都有。你很有钱,人家就看上你,
那些劫盗(贼)就会来,乃至“王、臣”,都想办法要夺你的财,或者定一个罪把你关起
来,财物充公,等等,各式各样的。
我听说温州有一个女人,她把戒指、金项链之类的戴了很多,后来被人家杀掉,金项
炼、戒指都被人家拿走。结果是哪个人拿的呢?听说好像是她的邻居,熟知她情况的人。
这个你说财好不好呢?
温州人就是有财都要拿出来摆在面上。有一位居士说,他的姐姐,十个手指戴了七个
戒指。这是干什么呢?这些事情多得很,我们在温州听了不晓得有多少。因为那时候事情
比这儿少一点,谈闲话的人就多一些,他们做一个采访员,把很多消息告诉我。
有一个女人,到银行去取三万块钱,她拿钱的时候可能露了眼,被贼人看到,她还不
知道。结果回去的时候,走到里弄、将要进入她的家门,这时四边没什么人,后面跟着的
那个人就无声手枪一枪,她倒在地上,钱被拿走;等到人家发现她躺在地上,早就死掉了
另外还有一位居士,他说要出家,我说你怎么要出家呢?他说他是做生意的,他有两
个非常好的孩子,在江西做生意,赚了很多钱。有一天晚上,俩兄弟拿着一个皮箱,大概
是钞票,去存入银行,还只有八点多钟,路灯都亮着。就在马路拐角上,忽然跑出两个人
,对他俩“啪、啪”两枪,夹起箱子就跑掉了,一直到他跟我说的时候还没有破案。
他说:“我现在没有用了,做生意赚钱干什么?孩子也没有了,自己年纪也大了,生
意也不要做了,就想出家了。”他做生意本来做得很好,结果就是这个财,把两个孩子两
条命都送掉。在家人嘛,就是想要传宗接代的,他的子孙的根都断掉了,他说做人都没有
意思了,所以他想出家算了。但是弄了半天,后来他又做生意去了,毕竟他想出家的这个
因是不正的,结果出家没有成功。
这个“财利”,是“坏灭安乐因”的东西。这些事情,我们仔细体会一下,世间上就
有不少,经典里边,那些公案、因果报应之类的,也讲得很多很多。
“佛制四依住,十二头陀行”,佛叫我们不要贪财。“四依”,粪扫衣、常乞食、树
下住、陈弃药,都是不要钱的东西。一棵树底下,你住在那里,要跟你收租费,不会吧?
在旷野里的那些树下住,哪个来跟你要租费呢?粪扫衣,人家甩掉的布,你拿来做一件衣
服,也不用花钱;常乞食,你托一个钵,到处化饭去,也不要买,也不要烧,也不用花钱
;陈弃药,时间久了,人家不要、倒掉的药,你去拿一点,也不用花钱,前面那些财利的
害,都不会受到。
这是四依住,是修道的一个最好的方式。如果这些做不到,还有“十二头陀行”。这
“十二头陀”也是一种苦行,而比“四依”稍微宽一点。这“十二头陀”后边就有讲到。
海公上师经常说:有些人修头陀行,把头发留得长长的,头上弄一个铜箍子箍起,好
像表示这是“头陀行”。其实“头陀”是印度话,哪里是这样的头呢?
“头陀”意思是抖擞,“头陀行”就是提起精神来修行。这跟头有什么关系呢?无知
的人,就把头发养得长长的,弄个亮的铜圈子一圈,就叫“头陀行”。
所以后来玄奘法师,他就聪明了,把它翻译为“杜多”,那你还怎么说呢?“杜多行
”,这个你就没有办法搞了。所以说,我们汉人有的时候就望文生义,看到“头陀行”就
来个铜箍子头上这么一环,这都是自己胡乱编造出来的,印度话的“头陀”并不是你这样
的头。
“少欲知止足,是不贫之因”,出家人要少欲知足,能少欲知足就不会贫困。所谓穷
就是多欲、不知足。最穷的,穷到无产阶级;最无产阶级的,就是比丘。他什么都没有了
,一件衣还是人家不要的布,吃的饭也是讨来的,住的地方是树下,不要租费的,吃的药
是人家丢掉的陈弃药,这是最无产阶级的,比这个再穷的是没有了,但是他不穷,他能少
欲知足的话,还可以成道。而多欲的人,有再多的钱,他还嫌穷。
我们再讲一个公案。有一个女人,她发愿要生两个孩子,结果养下一个之后,又到处
去拜、求再养下一个;她是信外道的,到处去求神,但就是养不下来,有了一个孩子,还
不知足。一个孩子就够了嘛,现在提倡独生子,只能生一个,可她还不够,她说最少要两
个。
那么就到处求,求到后来,求到一个巫婆,巫婆看她这么呆头呆脑,就起坏心,问她
:“你要干什么?”她说求孩子。“求孩子,方法是有呀,但是你要听我的话,还要供养
很多钱。”她供了很多钱,巫婆把钱拿得差不多,就对她说:“你真正要求孩子的话,你
要祭神。”怎么祭呢?“把你现在的这个孩子杀掉,把他的心拿来祭神,那你决定会生孩
子。”这女人也是糊里糊涂昏掉了,真的要去把孩子杀掉,这时候有一个聪明人问她:“
你这是干什么?你第二个孩子到底生不生得下来还不知道,你把现在仅有的孩子杀掉,将
来两个都没了,你怎么办?”这句话一说,把她提醒,“算了,不杀了”。
这就是说不知足的危害。你不知足,弄到后来,会把自己原有的都牺牲了。第二个来
不来你怎么知道呢?你又没把握;巫婆把钱骗够了就算了,她才不管你后来的事情。所以
说“知足”是“不贫之因”,这在后边还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