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基、道、果”初步有了整体的认识后,若能学习四部宗义(有部、经部、唯识
: 、中观)的内涵,能够正确掌握佛法智慧发展的阶梯,而摄类学、心类学等又是学习四部
: 宗义的基础,配合现观八事七十义、地道建立,对于佛陀教法的解行,能够有整体完整的
: 认识,进而总摄佛陀圣教三藏十二部,依之闻思修,于佛法世布的不同所化机自利利他。
: 参考网址:台北市藏传佛典协会(Tibetan Text Society)
: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
■ 补充——四部宗义的宗义建立
摘自:《宗义宝鬘》(7)-2
2005/04/27 洛桑却佩格西 释法炬法师翻译 释见谛法师编辑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补特伽罗我,这个“我”在心中现起来的时候,似乎不需观待五蕴,因此会一直生起
我爱执的心。当他人稍微对我们不好时,会不舒服、不高兴、会生气,他人对我们好一点
时,就会高兴生起贪著的心。因为在心中有不观待于五蕴的我,这种思惟心的关系,所以
会说:“这是我的手,这是我的脚,这是我的衣服”,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有爱执的心,
这个心可说是一切痛苦门。因为这种心的关系,别人稍微碰一下我们的东西,我们的心就
会变很苦。自己的东西丢了的话,心就变得更苦,故说为一切痛苦门。
事实上,若好好治疗一下这个我,就不会有这么多苦,这个我一直都有的,并非我就
没有。因为有造业的我,有感果的我,有造不善业的我,有造善业的我,也有投生到地狱
的我,一直都有我在。只要好好治疗它,就不会带来那么多苦,既然我在我们心中一直都
有,它是怎么有的?若好好找寻,则找不到心中的我。我们说他是有,心中有我,他是怎
么有的?他是仅仅依于五蕴而安立的我而已。若好好寻找,是找不到的,所以这个无我,
不论对大、小乘宗派而言,都很重要。若是修小乘道者,对“法无我”就没有那么着重。
了解无我、了解空性非常重要,可是以我们现在的程度而言,因为我们对无我和空性
没有常串习,一下子讲太深,无法听懂,因此现在稍作解说,慢慢串习后,将来就可了解。
我们都知道利他是善的,不应伤害他人,因为我们都相信利他是善,不伤害人也是善
。可是对于修无我是善,修空性也是善,我们好像还无法很相信。真正讲起,若不去修无
我,不修空性,根本无法获得解脱轮回。不管怎么去利他、不害他,都无法直接脱离生死
轮回。现在既然来学习大乘法,虽然还无法马上证得无我或证得空性,至少在心相续中种
下无我和空性的习气。这一世若无望证得空性,他世应有望。
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如实了解何为无我?何为空性?我们应许下愿望,希望我在来世
能如实地证得无我和空性。一早起来应稍微禅修一下空性和无我。若如此做,即有望在心
田中种下习气。
接下来第三、其他旁涉事项的说明,此宗主张:三世实有。毗婆沙宗主张凡是有的皆
是实有。
生:刚说修道里有“有漏道”和“无漏道”二种,二种方式一为修无我,一为修粗静
相道。听起来修无我是属无漏道,修粗静相道是有漏道,所以还是二种方式吗?刚才又听
到有无间道和解脱道,无间道在修粗静相道,解脱道在修无我,所以他们二个是并行地修
吗?
师:不是如你所说的那样,实际上是,修道与无学道分有漏和无漏,修道的解脱道也
分有漏和无漏。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是依本论作者的主张而作的区分。这样的区分不是我
个人的意见。
世尊所传的经典会有不同的主张,所以有些会根据自己的主张,本论作者就是按自己
的主张讲出毗婆沙宗和经部宗修道位的行者会修粗静相道。粗是欲界的粗,静是色界的静
。我个人认为见道、修道、无学道三者都属无漏道,又修道位的行者根本不需要去修粗静
相道,许多论典也这么主张。
生:依您的见解,见道、修道、无学道全是无漏道,不会有有漏道的部分?
师:我们所用的其他论典都是这么说,所以我才说见道、修道、无学道全都属无漏道。
藏传格鲁派有三大寺,本论作者属哲蚌寺,本论广略适中,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是
一部好论。现在也有一些寺院以此论为教材。此论以前没有人拿它来当教材,只有哲蚌寺
的果芒把它当教材,其他的寺院都没有采用。
我到下密院时,下密院要我教四部宗义(注一),我便问:“用什么教材呢?”他们就
拿出这本。我问:“为什么要用这本当教材呢?”因为尊者的尊胜寺南贾扎仓用这本当教
材,所以我们也用这本当教材,因此后来有一些寺院就采用他。
当年我们学习四部宗义的教材与本论有很多不同处。可能在名言上、名相上有些不符
合,在究竟意义上是相同的。不相同处在哪呢?譬如本论说修道位的行者心相续中还有粗
静相道,我看的是有粗静相道,但不是在修道位者。在名相上粗静相道是相同的,但名相
的放置处有些不同。
毗婆沙宗主张三世实有。三世指三个时态,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态都是实有
的。举例说,瓶子不但存在于瓶子的过去时,也存在于瓶子的未来时,当然瓶子也存在于
现在时。
这点是毗婆沙宗的不共主张,事实上并非如此。就自宗主张:一切有为法都是刹那刹
那坏灭,第一刹那成立后,第二刹那就坏灭了。当有为法进入第二刹那时,第一刹那已经
消失。当我们想到无常时,表示他是在转变当中,粗的无常,如房子倒了、人死了、灯灭
了、东西坏掉等。论著里说的粗品无常就指这类,有很多的例子可以举。(注二)
粗品的无常,还可从那里看得出来?例如肚子饿时,吃东西就饱了,过了一会儿肚子
又饿了。口渴时喝水,过一会儿就去上厕所。东西吃进去以后,过一会儿就拉出来了。这
些都是粗品无常,可以很容易了解。
其实,细品的无常也不难了解。譬如说,人到了五十岁,五十岁刚到的第一个刹那过
了,就进入第二刹那。第二刹那时,五十岁已经没有了,已经超过五十岁。这个刹那的前
后,这个人判若二人。刚到五十岁第一个刹那的人,称为五十岁,到第二刹那时的人,称
五十岁又一秒的人。到五十岁又一秒,表示这个人已经超过五十岁了。因为他已经超过五
十岁,他已经在五十岁又一秒了,所以人就是刹那刹那一直在转变。
东西也一样,在刹那刹那转变中,这就是细品无常。犹如昨天来学习佛法的人,跟今
天来学习佛法的人,是同一个心相续,可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昨天来听法的那个人,他对空性可能一无所知,今天来听法的人,对空性已经有所知
。虽然判若二人,却是同一个心相续。既然是同一个心相续,昨天的那个人若去造善业,
可能有利于今天的人。就自宗而言,过去的人不可能还存在,未来的人也不可能存在。为
什么?因为过去的已逝,未来的未生。
若就毗婆沙宗的观点来看,在过去有,在未来也会有。至于极微细的无常,毗婆沙宗
就无法安立。
就毗婆沙宗而言,譬如车子,制造出来时是生的阶段,之后车子开来开去的使用是住
的阶段,之后车子坏了就进入灭的阶段。事实上,住并不是真的能永住,本身也在刹那刹
那坏灭中,所以毗婆沙宗的不共主张,说瓶子不但存在于瓶子的过去时,也存在瓶子的未
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