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94(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12-10 14:55:49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94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Ⅰ 谕忧恼劝舍
(Ⅰ) 共争不急
ⓐ 勤务恶苦
  请看经文,第九O三页倒数第五行,科题,“谕忧恼劝舍”。分两段,第一大段,“
共争不急”。这也分两个小段,第一段“勤务恶苦”。这一段经文往下这几品,我们是从
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个六品经是世尊在无量寿会给我们讲的戒律。佛法总的来说,不
外戒定慧三学,每一次讲演都离不开这三个主题。既然是戒律,我们就必须遵守,不能不
守,不能守就不能得定。我们随俗,浅而言之得不到清净心,得不到清净心,念佛就不相
应,往生就有障碍。我们要想像海贤老和尚那些人一样,临终时候自在往生,没有痛苦,
说走就走了,那学习这些经文比什么都重要。请看经文,这是说众生很勤快干什么?造恶
,现在世间人确实如此。经文: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
  佛法里头提到,我们现前生活环境总离不开苦恶,恶是因,苦是果。这一段念老的注
解,“首明”,这品经一开端就说明,“此土众生普皆忧恼,劝令厌离”。是不是真的?
一甲子之前,六十年之前我们还很年轻,二十几岁,没有想到苦,虽然苦好像日子还能过
得去,每天还是笑脸常开,没感觉到苦。这六十年,十年十年做一个比较,那就是让我们
真正感到苦,意识到苦,十年很明显。到现在,现在不是十年,现在每一年比一年苦,我
们看到了,我们感觉到了。一年比一年苦什么原因?造的这个业一年比一年重,恶业。苦
从哪里来的?恶业所感的,恶业是因,艰难是苦。佛在这边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世间人
,这个经在地球上讲的就是地球人,地球人在干什么?大家都在争,拼命的在争。争什么
?都不是重要的事情,我们常讲,鸡毛蒜皮的事情。
  念老的注解说得好,这第一句,“指世人皆共争无关紧要之俗务”,世间事真是无关
紧要,“不重本身急迫之大事”,什么是大事?生死是大事。“不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
”。年岁愈大感触愈深,小时候、年轻时候,小时候在一起玩耍的同伴,壮年的时候在一
块共事的朋友,大部分都不在了,于是感觉到生死事大,渐渐什么?渐渐就轮到我自己了
。我自己怎么办?不学佛的人疏忽、大意了,到死那个争的念头还没有断,还没有放下,
到哪里去了?六道轮回是他的果报。念老在这里说得好,不重视本身急迫之大事,不知道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但贪名利”,没有得到想尽方法要得到,得到之后又怕它丢掉,
怕失掉。“故忧苦万端,无有出期”,他没办法从这个痛苦里面跳出来。
  “如《会疏》曰:夫物有本末,事有缓急。以办了一大事为急先务。譬如人入大城中
,必先觅安下处”,先要找到一个今天晚上住的地方,“而后却出干事”。等到天黑的时
候有投身之地,先把旅馆找好。这是一般旅行的人都知道,旅行第一个把旅馆订好。现在
交通方便,无论是乘车、坐船、飞机,先把航班安排好,然后再把晚上到达的时候旅馆订
好,再办事就不急了,事情办完可以好好休息。现在我们在这个世间,到这个世间来,我
来了九十年,在这个世间住九十年的不多,多半五、六十岁走的,很多,七、八十岁走的
,比比皆是。走了,我们看到了,我们会不会去想他到哪里去了?真正学佛的人,猜想,
正是所谓八九不离十。为什么?经典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你只要念熟、念明白,
这桩事情你就明白了。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办?
  我们今天遇到无比殊胜的大法,不是普通一般法门。大乘经里头同学们都知道《华严
》第一殊胜,《华严》修学有困难,分量太大,没有老师;《法华》也殊胜,都没有老师
教。而有一个比《法华》、《华严》还要殊胜的法门,老师还挺多的,不乏善知识,这就
是净宗法门。海贤三圣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们往生了,自在往生,往生之前身心健
康,没有一丝毫老病死,没有这个现象。海贤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身体健康,一百一十
二岁还爬树去摘柿子。有信徒来看他,他去摘柿子分给大家吃,一百一十二岁。也是表演
给我们看的,虽然年岁大了,体力不衰,跟年轻人一样,年轻人能上树,他也能上树;年
轻人能工作,他也能工作。往生的那天,白天,他工作了一天,在大菜园里面整地、除草
、浇水,样样都干,从早干到晚,晚上往生了。没有说我今天晚上往生,我现在可以休息
一下,多念一点佛,他没有。其实他的佛号不妨碍工作,工作不妨碍念佛,他佛号没间断
,跟阿弥陀佛约定,时间到了,佛来接引,他真走了。
  这桩事情距离我们眼前不太久,今年二O一六年,他是二O一三年一月走的。阿弥陀
佛跟他约定说,你看到有一本书叫《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阿弥陀佛就来接他往生
。他天天盼望,他不认识字,他没有念过书,所以不可能有人送书给他看,不可能。怎么
偏偏就有这回事情,有个人带了一本书去送给他,也可能不是送给他,他自己看的,被老
和尚看见了:你带的有书,什么书?他把书名一报,老和尚非常欢喜,阿弥陀佛跟他约定
的,一点都不假,真有人送这本书来。穿袍搭衣,捧在手上,请人给他照相,第三天就走
了。做给我们看的,我们学佛、念佛不能输给他,他能自在往生,我也想自在往生,能不
能做到?人人都能做到,为什么?你本来是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不但我们本来是佛,所有的动物、花草树木、山河大地都是佛。树有树神,花有花神,
草木有草木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我们就知道,这一切万物同是一个根生的,这个根
就是真心。谁的真心?自己的真心。
  诸位必须要明了,真心是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动念。这个世界十法界依正
庄严、六道轮回都是同一个心生的,这一切万事万物跟我们什么关系,你真搞清楚、搞明
白,对佛说的不怀疑了,你就会肯定跟我是一体。不是一家,是一体!大乘经上常说:“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可以这么说法,十方三世万事万物共同一法身,一体!
学佛目的是什么?回归自性,就成佛了。我们凡夫很久很久迷失了自性,变成十法界众生
,变成六道轮回的众生,堕落成这个样子。现前居住的环境是一年不如一年,这是事实,
稍稍有一点知识的人都能觉察。虽能觉察,无可奈何,怎么办?我们是无比的幸运,遇到
佛法,遇到净宗,遇到《无量寿经》,遇到会集本,这个福报太大太大了!我们所遇到的
,你要都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个能量可以保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在这一生圆满成就
。我们不能够不记住,不能不认真去干,信、愿、持名,就能往生净土。真信,没有丝毫
怀疑;真愿,愿心坚定,绝没有改变;念念念著阿弥陀佛,像海贤老和尚一样,就决定得
生净土。这是大事!无量劫来,无论在哪一道,头等大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了,你能认识
这一点,你的智慧福报没有众生能跟你相比,一生必定圆满成就。
  我们看前面《会疏》的比喻,“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
花中,不落恶趣之谓也”,大限到来,生莲花中,不落恶道。“然诸人缓于火急之事,走
不急之经营。大命将尽,虽悔何益。”我这样的年岁,天天都可以往生,到底往生到哪里
去,这个不能不知道,要再搞轮回,那就大错特错了。脱离轮回,生十法界四圣法界,不
究竟,不圆满。从四圣法界去修,声闻修成缘觉,缘觉修成菩萨,菩萨修成佛,佛超越十
法界,这个时间要论劫数算,太长了,很辛苦。那是什么?不知道有这个法门,不知道有
这样的大道。这个确实真是高速公路,我们找到了,不要费很长的时间,就能达到目的地
。所以这是现前火急之事,什么火急?大命将尽我到哪里去?如果不生净土,肯定依旧留
在六道轮回,能不畏惧吗?
  前面给大家报告的,宋朝莹珂法师他觉悟了,真觉悟了,若不往生决定堕地狱,想到
地狱苦,这个机会抓住了。劝他的人没有抓住机会,他抓住机会,三天三夜,不眠不吃,
一句佛号不间断,真的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佛慈悲,我们起心动念他都知道。那我们为什
么见不到?他为什么能见到?他的心恳切,没有杂念,所以三天把佛念来了。我们的心杂
乱,妄想很多,杂念很多,对于往生极乐世界半信半疑,所以我们天天念佛,阿弥陀佛没
现身,原因就在此地。过失在我们自己,佛没过失,有感他就应。你真想往生,能像海贤
一样,能像莹珂一样,我们相信阿弥陀佛决定现前。
  我们再看念老的注解。‘剧恶极苦’,“剧”是大的意思,也是甚的意思。“《浊世
恶苦品》曰: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又曰: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
”。“恶是因,苦是果。杀盗淫妄酒,是为剧恶”。谁知道?知道就把这五样东西断掉了
。佛教我们初学,初学佛师父教你什么?三皈五戒。三皈五戒能帮助你离苦得乐,你要真
知道。佛给我们说出,真正知道不容易,为什么?真正知道他就做到,他还没有做到,他
不是真正知道,他还敢造,他还没有畏惧,比莹珂法师差远了。莹珂法师出家人,破戒比
丘,杀盗淫妄酒他干,干的时候不晓得,以后有人告诉他,这要堕地狱,他相信,堕地狱
太可怕了,赶紧回头。他自己承认,如果没有办法往生,肯定堕地狱,要想不堕地狱,唯
一的方法就是求生极乐世界,完全要依靠阿弥陀佛才能成就。这是剧恶,佛说的,释迦佛
说的,阿弥陀佛说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这个说法,造恶感恶果。譬如大火,焚烧人
身。恶是因,苦是果。杀盗淫妄酒是剧恶。“造恶感受恶果,名为五痛五烧,如火烧身,
故曰极苦”。“又《会疏》曰:人世炎炎,犹如火聚,故云剧恶极苦。”这个地方是把最
重要的,佛说出来了,简单明了。三皈受了,没做到;五戒受了,也没有做到。三皈五戒
,在家居士都可以受、都得要受,真能依教奉行就能得清净心,就能开慧、开智慧,就能
保证你往生净土。
  来看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他是如何经营自己的修行?‘勤身营务,以自给济’。《会
疏》里面给我们讲解的,“营谓经营,专力于事云务”,服务;“以是勤劳其身,故云勤
身”。“给者,相足也。以物饶足为给。又给者,供给也”。我们身体想要的,几个人不
求物质的供养,为衣食住行、娱乐,浪费多少心思、多少时间,多少岁月空过了。海贤老
和尚给我们做的榜样,他住在河南南阳,河南就是黄河之南,现在冬天应该下雪了。他的
衣服只是春夏秋冬四季几件衣服而已,冬天保暖的衣服一、二件就够了,夏天天热换洗应
该三套就够了,够换洗了,多的供给大众。老和尚信徒多,有人供养,年轻的小和尚没人
供养,老和尚要照顾,老和尚要栽培他们,佛法得后继有人,如果没有人承传,法脉就断
了,那个罪很重。所以我们自己学,希望成就,我们还要劝别人学,这叫弘法利生;还要
找传人,能够接班的,这个重要。能有一、二个接班的,可以了;能够有七八个、十几个
更好,那很少。接班人不容易,接班人得真干,要真干、要听话、要喜欢学习才能够承传
大法,特别是净宗,净宗做榜样,第一功德。
  “济者度也。故知经义为”,这两句话,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勤劳其身,经营事
务,求能自给自足,以度此生”。这个标准不能太高,住在这个地区,现在地球由于交通
方便,距离就缩短了,跟从前不一样。从前这个寺庙庵堂,尤其是山林、旷野小寺庙,真
的是非常清静,生活简单,需要不多就能维持。现在交通便捷,我们的生活空间大了,有
很多同参道友距离遥远,大家在一起参学比较难,那便捷的交通也能做到。一个法师经营
几个道场,在现在是很普通的事。经营几个道场,如果说是亚洲有、欧洲有、美洲也有,
一年要环球走几趟?至少要一、二趟。物资需要肯定比从前要多,但是不过分就好,总是
要记住常布施。
  “如《会疏》曰:士农工商,为给自身,故云以自给济。给,供给也。济,周济也。
”有对自己,有对别人,这个文字古人写的。古时候的社会安定,为什么安定?我们看这
四个字,看它排列的顺序就知道,社会有秩序,不乱。士放在第一,也就是在社会上,读
书人的地位最高,这表什么?尊重知识,中国人还不是讲知识,讲智慧,尊重智慧。读书
人有智慧,是真的,不是假的。智慧从哪里来的?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虽有,迷了
。所以一定要学习,破迷开悟智慧就能现前,智慧现前福报也现前,它有连带关系。所以
读书摆在第一,读书人懂得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真懂得,为什么?他做到了,完全
表演在日常生活当中,居家、工作、待人接物他都做到了。这是个好人,有智慧,有道德
,是社会大众的榜样。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天下太平。把他摆第一。第
二个,农,农夫,农夫摆在第二。农夫勤劳工作,种植粮食,供给社会大众。我们要感他
恩,没有他们,这吃的东西从哪来?每一餐吃饭,都应该回向给他们,感恩。第三是工,
工在农后面,食比工作更重要,食物缺乏,生命不能维持,衣服缺乏也还能熬过,没有粮
食不行,农比工重要,工是次要。最后是商,商是贩卖,他不是制造,他是贩卖,所以商
摆在最后。社会上如果是对士农工商能够做到尊重的,这个社会就安定,这个世界就太平

  现在我们看看,现在这个世界正好颠倒,商人是第一,他有财富,工人是第二,农民
是第三,念书的人最不值钱,摆在最后。所以,现在念书的人也变成商人,办学,办补习
班,学店,收很高的学费,不缴学费就不教你,现在变成这样的。古时候,民国初年,满
清末年,不是这样,教书不能收学费,收学费就变成开店了。所以从前读书的机会多,只
要你能够读书,老师都欢喜,家境清寒不收学费,家贫穷日子过不去,老师还要拿钱来帮
助学生。没有一个老师是问学生要钱的,要跟家长要谈条件,没有,它不是商业,它是教
育。一直教育你成人,然后参加国家考试。考试及格,录取了,你的生活就有保障,国家
给你。我们读《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小时候考中秀才,十五岁以后考中秀才,国家就
养他,每年给他九十多石稻米。当然他吃不完,吃不完他可以卖钱来养家。所以读书人可
以一辈子读书,生活是比较清苦,国家养你。这批人是社会安定的影响人,他们是无名英
雄,把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做出来给大家看,所以读书人对社会的贡献很大。世世代代
的人才从哪里来的?都是这些人教出来的。现在师道没有了,孝道没有了、师道没有了,
社会乱了,乱到今天,让我们感觉到非常严重。这不是小乱,是大乱。这个乱象带给人更
苦,但是人不觉悟,造的业一年比一年重,灾难也一年比一年多,非常可怕。我们要反过
来勤身营务,不是以自给济,是如何帮助苦难的众生,帮助他们就对了,这就是菩萨。这
边讲的是因果。
==
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个六品经是世尊在无量寿会给我们讲的戒律。佛法总的来说,不
外戒定慧三学,每一次讲演都离不开这三个主题。既然是戒律,我们就必须遵守,不能不
守,不能守就不能得定。我们随俗,浅而言之得不到清净心,得不到清净心,念佛就不相
应,往生就有障碍。
所以我们要格外打起精神,一条一条听,一条一条对,一条一条学,一条一条改。
虽然常常做不好,但方向是对的,总有一天能做到。
↑自我喊话。XD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t133qaz (wwtww)   2016-12-10 16:57:00
阿弥陀佛我今天才突然知道念佛是什么了 不自觉的开心有您长期贴文 我这样有空时间看 我才受益良多 感谢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2-10 18:42:00
随喜功德 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2-11 22:02:00
阿弥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6-12-12 02:4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12-12 18:06: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