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佛说十善业道经87

楼主: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2-09 16:43:19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八十七集)  2000/10/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
19-014-0087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四面,最后一行:
  【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
  这是说行十善业道,落实在忍辱波罗蜜上。这一段经文,前面这两句全部贯穿下面所
有的经文,那就是“举要言之,行十善道”,这个地方就是以‘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
具众相好’,这样念法这个意思就很完整。这是集结经藏的人在文字上的省略,这个省略
是美化文章。中国人无论是在文字、是在言语,都讲求简要详明,简单、扼要,还是详细
、明白,符合这个标准就是好文章、好的言语,所以翻译佛经也是遵守这个原则。我们读
诵、研究、讲解,一定要懂得文里面所含圆满具足的义趣,都是举要言之。
  “忍辱”是很难做的一桩事情,特别是侮辱。在大乘佛法里面,六波罗蜜佛只讲了一
个“忍”,而并不是专门指忍辱。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翻经的法师把这一条特别加个“
辱”,什么原因?中国古代读书人,我们所称的士大夫阶级,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知识分子
。中国人是非常尊敬知识分子,可以说中国立国五千年来,知识分子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怎样的改朝换代,没有不尊重知识分子,所以说选贤与能。过去士大夫阶级有所谓
“士可杀不可辱”,中国读书人把侮辱看得非常严重,这是不能忍受的;杀头都没有关系
,都可以忍受,侮辱不能忍受。翻经的法师看到士大夫阶级有这么严重的执著,所以把“
忍”下面加个“辱”,如果辱都可以忍,那当然没有什么不能忍的,所有都能忍了,所以
特别用“忍辱”。这个名词我们要晓得,在大乘经原文里,梵文经典,或者今天巴利文经
典、藏文经典,都不是“忍辱”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得。
  不能忍,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我们也看到许多人,甚至于包括自己,你看看你
不能忍的时候,那一副德相是什么样子?照照镜子就知道,现在能录像是更清楚,你看看
那是什么样子?决定不能教人看到生欢喜心,让别人看到生恐惧、厌烦,远离你、不敢接
近。这个情形,无论在世法、佛法,都是破坏而不是成就。
  我们要想在世出世间法得到圆满的成就,忍是功夫,忍是关键。中国谚语里面所谓“
小不忍则乱大谋”,佛在《金刚般若》,这是大家念得很熟的,说了一句名言:“一切法
得成于忍。”世出世间无论大事、小事,你要想成就,都得力于忍。“忍”这个意义深广
无尽。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人决定不能够脱离社会独立生存,人决定要依靠大众
,依靠大众、跟大众在一起生活,不能忍怎么行?尤其在末法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麻
烦多。《无量寿经》,世尊非常感叹的为我们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
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养成许许多多不善的习气,很不容易跟大众相处,这个
难!
  我们看看世出世法,凡是有成就的人,事业做得愈大、地位愈高,愈谦虚、愈和敬,
他才得到别人尊敬,得到别人仰慕,一桩事情能教你一生感恩不尽。我过去年轻的时候,
做个小公务人员,上班。上班有时候工作不多,我们在办公室里面看看报纸、看看书,这
是常有的事情。习气毛病有,坐在座位上不好好的坐,背靠在椅背上,椅子腿前面两个翘
起来,躺的是很舒服。我的长官从我背后来,拍拍我的肩膀,我一看赶快站起来,他没有
责备我,反而说的真是柔言爱语,他说:“你这种坐法容易跌倒、容易受伤。”他不说别
的话,一次教训终身不忘,这个毛病永远改过来了。如果是他把你喝斥一顿、骂你一顿、
教训一顿,他走了我还照样翘起来,不是从内心悦服,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他教导我们
等于说也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我懂得了,如果我要作长官,我如何对待我的部属,能够得
到部属衷心的拥戴,认真负责替我做事,都在一个谦敬。谦虚能够恭敬别人,时时刻刻只
要我们留意细心,都是我们的学处。
  过去太虚大师提倡的“菩萨学处”,首先要学着跟大众相处;跟大众相处最重要的,
要跟大众打成一片。今天我们佛教比不上基督教、天主教,原因是我们不能跟最贫苦的人
打成一片,不能过贫苦的日子。
  世法、佛法,古圣先贤教导我们,我们自己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把自己的本
分工作做好,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好,这个世界是祥和的。大家必须要互助合
作,没有忍辱的功夫就不能成就。忍辱一定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事事要忍,佛教给我
们随缘,不能忍就不能随缘;一定要随着自己的意思、随着自己的好恶就难了。殊不知自
己的好恶是烦恼,心不清净;能够放下自己的好恶,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那个功德就是
忍辱波罗蜜。
  “庄严”,就是做到尽善尽美,你修忍辱度修到尽善尽美,你得的果报。这两句是总
说。“得佛圆音”,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个音才是圆音。“具众相好”
,相好的因素固然很多,许许多多因素里第一个因素是忍辱。菩萨成佛还要特别用一百劫
的时间,这不是短时间,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一百劫修什么法门?跟诸位说,还是
六波罗蜜,不过六波罗蜜里是以忍辱波罗蜜为第一。我们要问:他为什么要修相好?众生
喜欢相好,众生爱相好,佛以相好摄受众生。
  确实佛的相好度了许许多多众生,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的,阿难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
子。阿难为什么出家?为什么跟释迦牟尼佛学?就是看到释迦牟尼佛的相好。《楞严经》
上说的,佛问他:“你为什么发心出家?”“羡慕佛的相好。”他说:“这个相好不是父
母所生的。”这是他修得的。所以,阿难发心学佛不是学别的,是想学相好。你才晓得相
好摄受众生,这个力量多强!说老实话,释迦牟尼佛早已经证得究竟圆满的果地,还要修
相好吗?做给我们六道凡夫看的。六道凡夫哪一个不想自己相好?个个都想相好。不管你
是哪一个族类,也不管你信哪一个宗教,哪一个人不想自己身体健康、容貌相好?都有这
个欲望。佛这种示现就是告诉你,你这个欲望可以满足,只要你修忍辱波罗蜜,你的愿就
达到了。
  事事能忍,时时能忍,处处能忍,忍辱波罗蜜的圆满就是相好光明的圆满。所以诸位
同修要知道,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一个不能忍的人,定就没有法子修。定是佛法,这是
不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它是枢纽,统统修禅定。八万四千法门只是
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修的什么?全是修禅定。忍辱都做不到,禅定没法
子修。所以佛对菩萨讲的这六条修行的原则,它是有次第的,决定不能颠倒。
  第一个布施,是教你放下;你要不能放下,你就不会守规矩,守规矩是持戒;你不能
守规矩,你决定不能忍辱;你不能忍辱,你决定不会有进步,精进是进步;没有进步,怎
么可以得禅定?所以这六条就跟上六层大楼一样,没有下面一层,决定没有上头这一层。
我们要怎样修法?要从布施修。真正放得下,真正守规矩、守法,绝对不可以把自己塑造
成一个特殊的人物,那就错了。为什么?离开群众。离开群众得不到群众的帮助;换句话
说,你变成孤立了。孤立,无论世出世法一事无成。
  所以我们细细去观察古今中外,成功的人决定是得到大众拥护、大众爱戴。尤其现在
是民主自由开放的社会,竞选凭选票当选,选票就看到群众对你的爱戴、对你的拥护。你
平常不能照顾别人,谁肯帮助你?所以跟大众相处是最大的一门学问,跟大众相处,布施
、持戒、忍辱这三条做到了,在佛门里面讲,你法缘殊胜,无量功德。好,今天我们就讲
到这里。  
...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12-09 18:4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2-11 21:44: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