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脱离轮回分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就我所知,走圣道门靠自力修行至成佛需要三大
阿僧祈劫,且得人生需要持守五戒,绝大数学佛人应该都没有能力持戒精严,且每天恶
念数量远大于善念,所以基本上必堕恶道,而信受弥陀救度,发愿往生极乐,远远比得
人身容易,请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居士与出家人要走增上生这条路,有任何好处吗?
目前问了许多以增上生为目标的人(包括居士与出家人),理由不外乎两个答案 :
1.没有真的去了解过净土法门,或是一学佛就是遇到圣道门
这理由没说服力,因为依这个理由选择增上生的人只是因为不了解或没碰到,而不是
都了解过而去思维抉择
2.增上生成佛比较快,极乐世界难以累积资粮
就我所知往生极乐之后应该就是菩萨,就可以乘愿回娑婆世界救度众生,而且走增上
生会成佛比较快应该也是就少数善根深厚者而言,大多数人基本上不去极乐世界一定
会堕恶道,一堕恶道就是难以估计的时间,成佛怎么会比较快? 而就算不堕恶道,这
样生生世世轮回也真的是很累也很危险,为什么不求生净土就好,偏偏要去做这么辛
苦又危险的事? 凡夫真的具备这么大的愿力吗?
想请问板上前辈有人知晓走圣道门殊胜于往生净土的地方吗? 念佛一阵子了,心中一直
有这个疑惑,但都得不到有力的答案,烦请解惑,非常感谢!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12-03 12:34:00佛在經上已說了,淨土是難信之法。而困難其實並ä¸åœ¨æ³•門,往往在於“我見â€é›£æ”¾ï¼Œé 一關想深入çžè§£çš„信念生ä¸èµ·ä¾†ï¼Œå¾Œé 解行è‰çš„部分就更ä¸å¿…èªªäº†ã€‚æœ«å¸æ‰€çŸ¥é“的,很多人其實都å¡åœ¨åˆ»æ¿å°è±¡çš„門外,其實白話來講,就是沒興趣,呵呵。這部分也是æ¯å€‹äººçš„æ³•緣深淺ä¸åŒï¼Œå› 緣到了自然會å¸ç¿’çš„~阿彌陀佛
釋尊在無é‡å£½ç¶“è£¡é¢æœ‰èªªéŽä¿®ç¿’é€™å€‹æ³•é–€çš„å› ç·£å•題從阿é—王åéŽåŽ»ç¦®æ‹œå››ç™¾å„„ä½›åˆ°å¾Œé¢å¹¾å“èªªæ˜Žä¿®å¸æ·¨åœŸä¹‹é›£,為什麼有人信有人ä¸ä¿¡....能è½èžã€å”¸èª¦ã€å®‰æ–¼é€™å¥ä½›è™Ÿ,é‚£éƒ½ä¸æ˜¯å®¹æ˜“的事
ä¿®è–é“門的é“å‹å…¶å¯¦æ˜¯åœ¨å¯¦ç›¸å¿µä½›çš„å¢ƒç•Œä¸ æ‡‰éš¨å–œè®šå˜†å¦å¤–ä¸çŸ¥é“樓主是å¦çœ‹éŽå¾¹æ‚Ÿå¤§å¸«éºæ•™é›† é–‹é æœ‰ä¸€æ®µè‹¥æ¤å¿ƒèƒ½èˆ‡å¹³ç‰å¤§æ…ˆå¤§æ‚²ã€‚便£åŠŸå¾·ã€‚ä»¥åŠè¬å¾·æ´ªå相應å³å¿µä½›æ³•ç•Œä¹Ÿã€‚èƒ½èˆ‡è©æå¿ƒå…度è¬è¡Œç›¸æ‡‰ã€‚å³å¿µè©è–©æ³•界修è–é“門的é“å‹å¤šä¿®å…度 是故皆在修è©è–©è¡Œ 阿彌陀佛但看他人都是è©è–© 我輩實是凡夫 故心繫彌陀
简单讲就是“不相信”,难怪世尊说是“难信之法”。“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作者:
horse1200 (horsetiger)
2016-12-04 23:50:00修增上生才能往生净土,否则是以少善根求生净土,难成在法鼓山台南分院,听出家僧上梵呗课的时候 讲过这件事修净土法门,出家最易成就。福报大者今生就是僧,他们要求生净土,信愿力最强,世出世资粮都兼备很多人能出家为僧,都是累世修来的。不修增上生,资粮一不足,会产生二十六种恶心所,一遇违缘 容易障碍往生这些师父发强愿往生净土,却不是这世就往生。至于为何大大可以多加思索。世间的万缘一定要放下,一草一木都不能贪念,不贪在家贪在家修行,临终前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何不选择更精进的环境全心全意的出家念佛,而要在家,在家念佛,进可攻,退可守,还有尘缘可贪,可慢慢舍?如果是这样的心态,就是累世增上善缘修得不够。
作者:
NWSK (南无阿弥陀佛)
2016-12-05 01:20:00如果对修习的方式有疑 不妨暂时放下 至少阿弥陀佛已经接引你入于佛教 可以接触别的法门 不过五戒十善一定是共同的基础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12-05 07:24:00增上生包含净土,增上生的范围比净土大,二者是总别关系不是相违关系,所以二者不相冲突,增上生是总,净土是别佛教的增上生是为了成办决定胜(解脱、佛果),不像外道只为了增上生而增上生,佛教为了成办决定胜(解脱、佛果)而趋入于增上生道,一个是暂时目标(增上生),一个是究竟目标(决定胜),要达到究竟目标有暂时目标的成办,因此,暂时目标的增上生,与究竟目标的决定胜(解脱、佛果),二者具有前后次第的因果关系。
作者:
congency (醉里挑灯看剑)
2016-12-07 14:59:00修什么法不见得都是理性抉择出来的,过去生薰成的根性各异,就比较容易感得走上某种法门的因缘。不求生净土,愿意生生世世陪伴众生成长的,也可能是大菩萨。对不同选择,加以尊重,平等看待就可以了。原po的第一段有个隐含的问题:如果来生能生善道,那或许求生净土是否就不是优先去的地方了?这一点可能还需要仔细思考审查的地方(主要是对净土行人而言)。(前两行:删去“是否”,前一行:删去“的地方”)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说:“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所以,易行道虽名为易却仍有标准,从此也可看出圣道门、净土门法门平等,判断修行的高下另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