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77(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10-23 19:31:12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77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七十五页倒数第五行,从当中看起:
  “又《毘婆沙论》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今天我们从这
里看起。《毘婆沙论》里面说的善根,简单明了。根,用树来做比喻,树木花草它有根,
才能长成,才能开花结果。一切善,善法,这善法根是什么?必定是一切善法都从这三个
根出生的,这就非常重要了。修什么?修行掌握住中心、掌握住纲领。善根的反面就是恶
的根,换句话说,贪瞋痴能生一切恶法,恶法感三恶道。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人生很短
,一百年,真的这一弹指就过去,百年之后到哪里去?出不了六道轮回,那就三善道、三
恶道是我们去的地方。这就看这一生当中所造的业,如果恶多于善,恶的力量大,善的力
量小,就三恶道去了。三恶道非常可怕,进去很容易,出来非常困难!佛在经上,我们相
信,他说的是真话,他不是吓唬我们,不是威胁我们,三途一堕五千劫,就算是小劫都不
得了。
  什么叫一个小劫?佛经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大家平常熟知的,就是一个增减,人的寿
命从十岁,平均寿命十岁,这很短的时间,每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这是人寿
命最长的,我们现在是在减劫,一百年减一岁;再从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
十岁,这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你就想想,这一小劫是多少年?你慢慢去想。多少个小劫
?五千个小劫,经上没有说小劫,我们就以小劫来算,这三恶道的罪苦要受五千劫。也许
你有一个机会生到人道来。所以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不容易。一失人身,麻烦
立刻就来了。
  我们今天能得人身,又遇到佛法,还遇到净宗,这个缘无比的殊胜,这个人真的是幸
运,怎么好事都被你遇着?遇到之后,问题是有没有福报?这话怎么说?如果有福报,你
能够抓住这个机缘,一生成就;如果没有福报,空过了,没有抓住机会。净土真的非常容
易成就,不需要消业障,不需要断烦恼,只要信、愿、持名,你看这三条,真正相信西方
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信心坚定、恳切,没有怀疑。这一句佛号能
念多少算多少,但是这个念佛要用真诚心念,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这不算数。念佛的时
候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执著,心里就这一句佛号,一念十念都能往生。祖师大
德劝我们佛号不要中断,往生决定成就。世间什么事最好?念佛最好,没有比念佛更好的
,为什么不念佛?为什么打妄想?
  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言行都从贪瞋痴里头生出来的,我们要把贪瞋痴降温。
这三个根本烦恼人人都有,没有贪瞋痴你就不会到世间来,你就超越轮回了。在六道轮回
里面的人,从地狱道,无间地狱,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最高的,六道里面最高的,贪瞋
痴没有断掉,所以功夫不得力。唯独净宗法门讲到带业往生,贪瞋痴不断可以,只要这句
佛号能把贪瞋痴伏住,不断,不是断烦恼,断烦恼难,伏住比较容易,要有能力伏住它。
那什么方法对我们有大帮助?真正有大帮助的,就是对于这个世间,人间天上,不起贪瞋
痴的念头就好,所谓是万缘放下,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就好!这个人一生决定得生净土
。例子太多了,我们听说的,亲眼看到的,是真的,他不是表演的。所以《毘婆沙论》里
头讲“一切善法从此三生”。
  “是故善能生妙果,并复生余善,故名善根。”能生妙果,这个果加上个妙,我们就
知道,没有比往生极乐世界更妙的了。念佛不能往生,都是临命终时贪瞋痴起来了,舍不
得离开这个世间,财色名利有一桩放不下就不能往生,它就障碍你往生。不能往生,善恶
果报马上现前,这一生善多恶少,三善道现前,三善道是天道、人道、修罗道;不善的念
头多,善的念头少,三恶道的境界现前,地狱、饿鬼、畜生,很麻烦!地狱时间长,论劫
算的,很难出来。我们学佛这么多年,对于这桩事情有很深的体会。
  消业障,什么样的修学真能消业障、快速消业障?那就是信愿持名,广修功德。什么
功德快速?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是我这些年来,跟同修们在一起,用这
四句话劝大家。什么是好心?跟诸佛菩萨一样,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好心。
这是佛菩萨的心,是大圣大贤的存心。我在这个世间,不为自己,为一切苦难众生,希望
帮助他们离究竟苦,就是六道轮回。不离六道轮回,那个离苦得乐是暂时的,时间不长;
真正脱离六道轮回,这是究竟的苦断了。怎么样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脱离六道轮
回。人人有分,真的不是假的。你把这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感恩佛菩萨。头一个
感恩释迦牟尼佛,不是他我们怎么会知道事实真相?
  得究竟乐,那就是往生极乐世界。里面第一个真正的乐是无量寿,阿弥陀佛无量寿,
每一个往生的人都跟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无量寿,修什么法门都能成就,有的是时间。
到极乐世界谁教你?阿弥陀佛教你。极乐世界的教学,一对一的教,佛有这个本事,大众
都在一个讲堂,各人学的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感觉得佛专对我讲的。我想学《华严》,
我听佛讲的经就是《华严经》,佛传授我的就是《华严》,一点没错;你学《法华》,你
坐在我隔壁,你听的就是《法华》,你所得到的就是《法华》,这妙极了!大讲堂里面坐
那么多人,每个人都感觉得佛是专对我的,承传妙法,成就自己,教化众生。
  所以你说这三根好不好?不贪、不瞋、不痴。后面还有两个余善,也算是善根,不傲
慢、不怀疑。这五个大善根,不贪、不瞋、不痴、不傲、不疑,不怀疑,我们要学这个。
这五个要扎根,然后能生一切善法,一切善法都从这五个根生的。有根就有言语,好话;
就有行动,善行,做好事,后面自然是好的果报。所以我们记住四好。我们日常生活都是
教化众生,做一个好的榜样给人看。我们用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修五戒十善,学孔老
夫子的五德,温良恭俭让。要真干,要记在心上。日常居家生活,温和、善良、恭敬,对
人恭敬、对事恭敬,就是认真负责,对一切万物恭敬。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大根,就是孝
敬,就这两个字。孔孟做到了,夫子学生三千,里面有七十二贤,七十二贤做到了,他要
没有做到不能称为贤人,这五个字全做到了,孔子做榜样,温良恭俭让。对于自己,节俭
,谦让、礼让,好!这样的人没有人不欢喜,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代,别人看到
都生欢喜心,都生恭敬心、尊重心,就常生欢喜心,你说话别人喜欢听,认真向你学习。
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是一不是二。
  下面念老引用《弥陀要解》,蕅益大师所说的,“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菩
提正道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此即成就菩提之亲因。”这说得好,蕅益大师说的。
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文字不多,真正是非常扼要,简单扼要。印光大师对他的赞叹,
说:即使诸佛再来,给《阿弥陀经》作一部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赞叹还了得!十
几年前我在新加坡讲经,演培法师也是我的老朋友,这是一个讲经说法的法师,他有一天
请我吃饭,我记得在素菜馆,客人就是我一个。他问我:净空法师,我今天请你吃饭,你
知道为什么?我说我不知道,我没神通。他说我有个问题向你请教。我说不敢当,请说。
印光大师对蕅益大师这个赞叹是不是说得太过分?问我这么一个问题。我就告诉他,印光
大师赞叹一点都不过分,是真的不是假的。真叫难信之法!演培法师在南洋也很出名,他
都怀疑,何况其他的!怀疑,念这句阿弥陀佛就不踏实,为什么?侥幸的心来修这个法门
,真的好,我这个便宜就赚了;那要是假的,骗人的,我就让他骗一次,存的这种心。但
是他肯念,他也能往生,品位不高。如果是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来念这句佛号,品位
高,高到你自己也不相信,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蕅益大师的《要解》,《弥陀经》注解里头第一殊胜,他讲“菩提正道名善根”
,就是亲因。菩提正道是什么?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句
话是净宗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不发菩提心不相应,菩提是觉。什么是菩提心?古大德为
我们解释的,菩提心有体、有相、有作用,菩提心的体,古德常说的至诚心,真诚到极处
,这是菩提心的体;菩提心的相,清净平等;菩提心的作用,对自己是正觉,对别人是慈
悲,正觉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这就是修学净宗要常存这个心,“真诚、清净、平等
、正觉、慈悲”,我用这几句话来解释大家容易懂。早年间,我在美国、加拿大到处讲经
,劝导大家发菩提心,我一共说了二十个字,这前面十个字劝发心,后面劝一向专念,“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一共二十个字,劝勉同修。这二十个字简单,容易记
。二十个字,十桩事,前面十个字是发菩提心,后面十个字是一向专念,专,着重在专。
所以要看破、要放下。为什么?看不破,放不下,专这个字做不到;能做到专,就是专心
、专念、专行,一定要看破、放下。
  看破、放下,是最早我跟章嘉大师第一次见面,他教给我的,我向他请教。在这个之
前,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最后这一个单元老师讲的是佛经哲学。在这之前,我们对佛
教产生很大的误会,认为它是迷信、它是宗教。老师把佛经哲学介绍给我,告诉我,“释
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要学哲学找哲学家,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
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这么进佛门来的。所以见到章嘉大
师,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佛法这么好,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契入境界?章嘉大师看
着我,我也看着他,我们看了半个钟点,一句话没有。这是大师的教学方法。什么原因?
我们年轻,心浮气躁。问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他老人家在等,等什么?等我们这年
轻人把浮躁的这个心行放下了。半个小时,看着我们,好像入定一样,他才说。说一个字
“有”,我们精神马上,等了半天,还不错,有,我们的精神又提起来,又浮躁了,他老
人家就不说了。这等了大概十分钟,我们又恢复到好像定的氛围,他就告诉我,“看破、
放下”。你看就这么两句话,差不多消磨一个小时的时间。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再帮助
你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相辅相成。
  我们那个时候初学,章嘉大师没有用佛门的术语,要用佛门术语我们听不懂。这是什
么?大乘教里面的止观,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那要用这个名词可费事了,两个小时
我们听不懂。他用最浅显的,看得破、放得下,我们一听,好像就懂了。其实是不是真懂
?也是似懂非懂。如果真懂了,真懂就放下了;懂了还放不下,这不是真懂。所以我跟章
嘉大师那段时间,三年,每个星期见一次面,他老人家教我的都非常踏实。我们做不到的
他绝对不说,都是我们能做到的,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缘六尘境界。
  看破是什么意思?明了事实真相。看破是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佛,我们做不到。我
们起心动念自己不知道,完全不知道,起心动念太微细,以后学佛学了几十年才知道。在
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今天讲主观、客观,主观的观念要放下,为什么?错了。《金刚
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帮助我们看破,看破之后你就能放下了。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法都要放下,都不能放在心上。为什么?清净心中
一法不立,也就是一法不生,那是真心。这要学好多年慢慢才能体会到。要把这个环境,
六道轮回、十法界,乃至于大乘、小乘,那是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对治烦恼习气用的一
种手段。好像大夫治病开的处方,目的是你吃了之后病好了。病好了之后怎么样?药就不
要了。病好了之后,药还舍不得丢掉,那你永远生病,这就错了。所以法尚应舍,世间法
统统放下,佛法也放下,就成佛了;世间法放下,佛法没有放下,最多你得菩萨的位次,
成不了佛,必须把佛法也舍弃。为什么?它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法因缘生,凡是因缘生法都不是真的。佛讲得清楚,我们自己要能把它听懂,依教
奉行。佛法的修学有法喜,法喜也是烦恼,法喜也是习气,要怎样?在佛法当中如如不动
,就对了。不能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妄想。我们今天念佛,心里有阿弥陀佛,算不算妄
想?算。那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放下?我们放下就没有依靠,烦恼习气全冒出来了,所以用
一句佛号代替所有的妄念。我们的目的不是成佛,成佛要一念不生,我们还有一念,我们
不是成佛,是为什么?是为往生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之后再放下,就
成佛了。所以这个道理要懂,搞清楚、搞明白了,不再怀疑,一心专念,到极乐世界去成
佛。这个地方修行的环境不是很好,我们在这个地方用功不得力,没有好老师指导,所有
的环境都是诱惑,都是让我们生起贪瞋痴慢疑,它不是教我们清净平等觉。到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教我们清净平等觉,就对了。
  清净平等觉是因,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福报。一切福报当中,无量寿是第一福报,
有它才有一切福报,要是没有它,寿命短,什么福报它都落空。所以无量寿是第一福报,
到极乐世界都能得到。阿弥陀佛的教诲,大乘,智慧;无量寿,福报,圆满的福报;庄严
,庄严就是美好,美好到极处,美好到究竟。这个经题上半段是讲极乐世界的果德,后面
是修因,清净平等觉是修因。净宗修学的因缘果报都在经题上。所以“发菩提心,一向专
念”是这部《无量寿经》修行最高指导原则,就八个字。这八个字,念老说,“此即成就
菩提之亲因。因者,种子也。乃成就菩提果之种子,故名善根”。
  下面引《大悲经》上说的,“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大悲经》
上说的。“故知善根是亲因。从因得果,果具种子,复作胜因。如是辗转,善根无尽。是
故菩萨具足如下种种妙德”。这些话字字句句都是实话,我们要这个态度来学习,没有一
个字是妄语,没有一个字是废话,稀有难逢。菩萨行,从果上讲具足如下种种善根,如下
举出几个例子。善根妙德太多了,无量无边,数不尽的,说不完的,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摧伏一切魔军’,这句话是从比喻上说的,这个意思是不受内外干扰,内
是妄念,外面是诱惑,这都是魔军。特别是现代这个时代,你们到街上去逛逛,那是什么
?那是跟一切魔军交战,你受不受诱惑?你听到、看到,有没有动心?动心就打败仗了。
如果还想拥有,据为己有,那你这败仗就败得很惨,你被它征服了。修行人怎样?逛市场
不为所动,无论看见的、听见的、接触到的,如如不动,这修行。看电视也一样,如果被
电视里面所表演的,你起心动念,错了,你打败仗了。你如果真正能在电视面前,看到,
这个东西寿命短,短到什么程度?这一张画面展出的时间,百分之一秒。太快了,我们掌
握不到,百分之一秒,你怎么掌握到?如果我们用一张画面,用一个画面,在百分之一秒
这样的频率里头让我们看,我们可不可能感觉到,光一闪?恐怕都感觉不到,是有光闪,
没见到。怎么没见到?它太快了。我们用幻灯片,这是从前电影用的胶卷,老的电影一秒
钟二十四张,就说它这一个画面,在银幕上显示的时间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用一张,
把前后统统涂黑掉,让它在二十四分之一秒,让我们看看是什么样子?我们看到光一闪。
那个光里头有什么?什么也没看见,只是看光闪了一下,这是二十四分之一秒。百分之一
秒,恐怕那个闪光都没看见。何况弥勒菩萨告诉我们,它的频率比这个高太多,一秒钟多
少张的这个画面,张张都不一样的,一秒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像这个底片,在一秒当中
就过去了,每一张停留在屏幕的时间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完全看不到,声音听不
到,没有感觉。这些东西没有今天科学的工具我们很难体会,概念都没有。这么多科学工
具在面前,藉著科学技术,我们有一个概念。虽有概念,这个概念看不清,没看见,它就
在眼前,没看见、没听见,甚至于我们接触手摸的时候没感觉。
  这些全都是魔军,魔军无量无边。我们迷了,就受它干扰;觉了,知道它假的,不放
在心上。不放在心上就不受干扰,放在心上就受干扰。不合自己心意的,烦恼给你痛苦,
带来痛苦;符合你心意的,带来是狂欢。狂欢跟痛苦是一不是二。为什么?狂欢是坏苦,
它在你面前,你很喜欢,它没有了,你就苦了,你再也享受不到了。所以要知道,它是假
的,它不是真的。现、不现,随缘,决定不放在心上就对了,那你就不受一切魔军干扰,
不受外面六尘的诱惑,把五欲六尘统统放下,不但六尘不能干扰我,六根在六尘上不起心
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那是自性般若照见,照见五蕴皆空,不是
假的。
==
什么样的修学真能消业障、快速消业障?那就是信愿持名,广修功德。
什么功德快速?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这个好的标准就是五戒十善。好人的样子就是温良恭俭让。
我们用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修五戒十善,
学孔老夫子的五德,温良恭俭让。要真干,要记在心上。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10-23 20:4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10-23 22:2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0-24 17:02:00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0-24 22:08: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