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佛说三转法轮经》四圣谛三转十二行 (28)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7-16 10:01:42
心认识对境(所知、有、所量、成事、境、法、存在),可从不同分类角度趋入:
一、常法与无常法;二、一与异;三、自相与共相;四、胜义谛与世俗谛;五、显现
法(现前法)与隐蔽法;六、成立法与遮遣法;七、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其中,法的分类有现前法、隐蔽法,隐蔽法又分略隐蔽法与极隐蔽法。现前法可以根
现前知证知,隐蔽法的了解需要透过共称比量、事势比量、信仰比量。
四圣谛、空性、前后世等属于略隐蔽法,可以势事比量的思惟观察证知;异熟果报属
于极隐蔽法,必须靠信仰比量,正确的信仰比量需依于三察清净正因。
《杂阿含经》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有疑者,则于佛有疑,于
法、僧有疑;若于集、灭、道疑者,则于佛有疑,于法、僧有疑。若于苦圣谛无疑者,则
于佛无疑,于法、僧无疑;于集、灭、道圣谛无疑者,则于佛无疑,于法、僧无疑。”
对于佛法产生正确的信心,主要来自对于四圣谛的认识了解。四圣谛的隐蔽分可透过
势事比量观察,而佛陀开示极隐蔽分的教言——“布施得受用、持戒得善趣”,宣说此教
言者,与传下四圣谛的教言者是同一人——释迦牟尼佛。由于四圣谛的教言无误,依此可
对极隐蔽分的教言产生信心的信仰比量。
对于开示见现前分,于现前量有无损害;对于开示微隐蔽分,于事势比度是否有损;
对于开示极隐蔽分,于前后的承许有无相违、于自词直接和间接有无相违,以三察清净正
因的信许比度仔细检验、获得定解。
隐蔽分的势事比量依于根现量为基础,极隐蔽分的信仰比量依于根现量与势事比量为
基础。对于经典的“现、比、教、喻”四量,以三察清净正因检验,需要透过广大的闻思。
势事比量与共称比量,比较普遍,信仰比量,则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因为信仰比
量,必须要有强烈的信仰才能产生推理的作用。例如,什么样才叫对世尊有强烈坚定的信
仰?就是必须清楚了解世尊开示的“四圣谛”之后,对世尊坚定的信仰才会产生。不了解
四圣谛,只是口头上说有信仰,或于世尊像前礼拜、供香、点灯…,是谈不上信仰比量。
“增上生与究竟决定胜”,次序上,必须先得到增上生,而后才会有决定胜。然而,
就理解上来说,则先了解决定胜,后了解增上生。
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来世投生人道或天道或三恶道,都必须种下相对的因,才会有
相对的投生。例如种下投生天道的因,来生即能投生天道,这就是增上生道的法。
增上生道的法,属极隐蔽法,它是世尊讲的,因为我们相信世尊,所以就“相信”了
此极隐蔽法,只不过我们无法真正去推这个道理,无法以势事比量去推理,只能借由对世
尊的相信而相信此极隐蔽法。可以说,对世尊的信仰极强的缘故,才能够相信世尊所开示
的极隐蔽法,才会有信仰比量。如果对世尊的信心很浅薄,信仰比量的推理上,不会有力
量。
要坚定对世尊强烈的信仰,就必须先了解世尊所开示的四圣谛才行。世尊开示四圣谛
,目的是为了让众生明白离苦得乐的追求上应如何取舍。透彻理解了世尊开示的四圣谛,
对于世尊坚定的信心,才能油然而生。对世尊坚定的信仰生起之后,相信世尊所开示的极
隐蔽法是真实的,就以此信仰的力量进行推理。前面的信心要强,后面的推理才推得起来
。因此,必须学习增上的法,才会理解其中的道理。
有些人认为,只想修下士道者,不必碰中士道与上士道的法,直接修下士道即可。这
是错的,要修下士道者,必须用中士道的法,这样,下士道才能修得起来。刚刚说过,下
士道的法,即增上生道的法;而增上生道的法要能修得起来,必须深入理解决定胜的法。
对决定胜(解脱果位的内涵)理解的愈深入、愈透彻,对世尊的信仰会很坚定,从那里,
即可推理出增上生道的法或下士道的法。
再者,若能了解中士道的四圣谛(决定胜的法),对于真要修下士道者,一定能产生
极大的助益。如果能再加上上士道的法,帮助更大。总而言之,中士与上士道的法,能帮
助下士道的修行,能让他真的修得起来。
因此,信仰比量一般人很难生得起来,它是在坚定信仰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推理的一
种比量。信仰比量的例子,“谓如以经过三种观察订正之教典为因。了解施致财富、守法
安乐教典所显示之意义是非欺诳之比量。”
把“经过三种观察订正之教典为因”当理由,肯定世尊说“施致财富、守法安乐”是
真实的,也就是依世尊开示的教法且透过三种观察为理由,此信仰之推理,即是信仰比量
。即使是世尊开示的教法,仍须透过三种观察才能确认是否正确。
例如,世尊有时说补特伽罗有我,有时却说补特伽罗无我,一下说一切法有自性,一
下又说一切法无自性,因此,虽然我们对世尊有坚定的信仰,但光用“世尊说的”这个理
由,并不能成立它就是正确的,还必须透过三种观察检视才行。
第一,世尊所开示的现前法,不能与现量相违;第二,世尊所开示的隐蔽法,不能与
势事比量相违;第三,世尊开示的极隐蔽法,不与世尊开示的其他经典相违。如果透过这
三种观察确定无违,而且又是世尊所说的,那我们就能相信这个道理。
现前法、隐蔽法、极隐蔽法,为的正是解释这三种观察。面对世尊开示的各种法,必
须检视现前法是否与现量相违?隐蔽法是否与势事比量相违?极隐蔽法是否与其他佛经相
违?要这样观察。
讲到极隐蔽法,一定是现前法、隐蔽法、极隐蔽法三者关连在一起。因为极隐蔽法要
靠隐蔽法,而隐蔽法则靠现前法。现前法,能慢慢推到隐蔽法,隐蔽法,也能慢慢推到极
隐蔽法。所以一讲到极隐蔽法,这三个法一定混杂在一起。然而说三者混杂在一起,并不
代表这里面一定有现前法、隐蔽法。而是若是极隐蔽法,这三种法一定是关连在一起。“
三种观察”(三察清净正因),意思即在此。
否则不明白为何要以三察清净正因的三种观察?不必考虑第一、二种的现前法的现量
,与隐蔽法的势事比量,光讲第三种信仰比量就好了吗?这不对。因为,极隐蔽法,必须
靠隐蔽法,而隐蔽法,必须靠现前法。从现前推到隐蔽法,再由隐蔽法推到极隐蔽法,比
量的证成愈推愈广愈远,到最后,完全是自己实际上可以经验或领受到的东西,像是一种
common sense。
比量的证成,必须依靠“正确的因”,正确的因,有三项定义条件,即“宗法、后遍
、遣遍”。有境的量,分为现量和比量,比量有三,现量有四;有境的量(现量和比量)
所认识的对境,若以对境的法的分类,可分为现前法、隐蔽法、极隐蔽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