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41(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6-28 01:18:49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41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一十四页倒数第三行,从当中看起,“修胜菩提行者”,从
这一句看起:
  “修习殊胜无上佛道之行”,这叫胜菩提行,当作动词用,也念为“横”,修胜菩提
行。与上一句要联起来读呢,“则从根本智而差别智,从文殊之大智,而起普贤之大行”
。学大乘的同学,这几句话不能不知道,不但知道,而且常常记在心上,常常在日常生活
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相应,那我们就在菩提道上。如果不相应,那我们就在六道
轮回当中,这个不能不知道。
  中国的佛教是大乘,没有小乘。没有小乘怎么修?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提倡《弟子规》
、《感应篇》,那是什么?《弟子规》是儒家的最重要的启蒙课本,《感应篇》是道家启
蒙的课本。唐朝中叶中国祖师大德们不学小乘了,小乘在唐朝初年有,中叶以后没有了。
小乘有两个宗派,成实宗、俱舍宗,这两个宗派的名词,现在人知道的都不多。不学小乘
怎么能学大乘?我们中国祖师大德用儒、道代替小乘。从唐朝一直到清代,在家出家,高
僧高士,高僧是出家人,高士是居士,在家人,出来的人才不少,密宗所谓有大成就者,
宗门教下都有,那净宗就不必说了,更多。由此可以证明,儒跟道可以代替小乘,我们不
学小乘,一定要学儒、学道,不学儒、道,一定要学小乘,你才有基础学习大乘;如果都
没有,大乘法不能契入。就是净土宗,要没有宿世善根,信心不能建立。所以修净土的人
多,往生的人不多。
  早年,我们在初学的时候,二十几岁,李老师常常提醒我们,以台中莲社做榜样,莲
社的同修,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老师说只有三、五个,真往生,绝大多数不能
往生。什么原因?不是经不灵,经要不灵,应该一个都不能往生,他还有往生的,少数。
这桩事情距离我们现在六十多年了,六十多年之后的今天,一万人当中有几个能往生?老
师在那个时候说三、五个,现在这个要往下降,大概只有二、三个。这个事情提高我们的
警觉心。
  现在社会的动荡,地球上灾难很多,比起六十年前严重了很多,我们细心观察这个社
会,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怎么办?这一段经文就给我们解答了这个答案,我们怎么办?
这教我们,修胜菩提行。怎么个修法?我们把这段文念下去。“修习殊胜无上佛道之行”
,这句话在此地就是肯定的告诉我们,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亲近弥陀,这就是殊胜无上
佛道,就专指这句。从文殊的大智,起普贤的大行,文殊大智我们生不起来,为什么生不
起来?没有生文殊大智的基础。基础是什么?净业三福第一句话所说的“孝养父母,奉事
师长”,没做到,所以接不上文殊大智、普贤大行。
  再看看大乘在中国的表法,中国以四大菩萨表大乘法,第一尊地藏菩萨。地藏代表什
么?孝亲尊师,就是净业三福前面两句,地藏菩萨代表。从这个根上,生出观音的大慈,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说白一点,观音菩萨的大爱,观音菩萨无条件,法尔如是,爱护一
切众生。不但爱一切人,爱一切动物、爱一切植物、爱山河大地,遍法界虚空界他用真诚
的爱心来对待。真诚爱心无条件的,为什么?因为菩萨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物跟自
己是一体。我爱不爱我的眼睛?我爱不爱我的耳朵?爱。为什么爱它?它是我自己。我们
就没有想到,遍法界虚空界就是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耳朵,没想到,它是真的,不是
假的。
  中国人,中国学佛的人跟惠能大师很亲切,为什么?惠能大师是中国人,大彻大悟的
中国人,所以他代表我们中国的佛教徒。他开悟了,开悟说了五句话,最后一句话告诉我
们,“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句话重要!这万法就是整个宇宙,过去、现在、未来,
此界、他方,佛经的术语说,“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这万事万物从哪来的?佛法没有
说是神造的,佛法说是自性生的。自性是什么?自性是真心。我们的妄心人人不一样,各
人有各人的妄心,但是讲到真心完全一样,真心是一个。整个宇宙是真心生的,妄心变的
,如果要没有妄心,这个自性所生的万法在哪里?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没有妄心变化,
只有真心显现的。所以自性能生万法,到极乐世界完全明白了。
  这句话里头含的意思我们要知道,什么意思?一切法是我心生的,是自己真心生的,
一切万法就是自己,不是假的。这地球上七十亿人跟我什么关系?跟我同一个自体,比一
家人还亲,这个要知道。所以佛教里头讲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是与乐,帮
助别人得到幸福快乐,这叫慈;帮助人离开一切苦难,这叫悲,同体大悲;无缘是没有条
件,无条件的大慈。我们知不知道?我们有没有这概念?我们是不是这样做法?这无缘大
慈、同体大悲是观世音表法的,谁去落实?普贤菩萨落实。普贤菩萨怎么落实?《华严经
》末后善财五十三参,就是普贤菩萨的落实。五十三位菩萨代表,代表什么?男女老少、
各行各业,这里头有出家在家,全包括了。跟我们什么?一体,跟我们同一个自性。
  如果你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方东美先生早年把佛法介绍给我,他告诉
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终于搞明白了,完全接受了。现在我在此地向大家介
绍,地藏菩萨的孝亲尊师,观世音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文殊菩萨的究竟圆满的智
慧,普贤菩萨对待一切众生,都看作诸佛如来,自己的父母师长、兄弟姐妹,不但是一家
人,而且是同体而生。同体而生,中国叫同胞,同一个母亲生的,这个母亲是自性。不但
所有一切人同体,一切动物同体、一切植物同体、一切山河大地同体,虚空法界同体。这
个人,我们尊称他是人类当中究竟圆满,真正享受到最高的幸福快乐。我们真是看明白了
、想通了,你就契入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所有经典上都有,我们把经典翻
到最后,最后一句是什么?“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不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吗?
  孔老夫子入这个境界了,颜回也入这个境界了,人生最高的享受。夫子把这句话,这
不是夫子说的,学生,《论语》是夫子往生之后才编的,把夫子这句话摆在第一句,大学
问!第一句说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把我所学的统统兑现、统统落实,像
我刚才讲的,地藏的孝亲尊师,观音菩萨的大爱,无条件的大爱,文殊菩萨的智慧,普贤
菩萨,统统落实了,全都做到了,不亦悦乎,那个悦是快乐。跟乐不一样,乐是外面来的
,悦是从内心的喜悦,那个欢喜从内心喜悦,佛法讲的法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
就是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学儒、要学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快乐,为了幸福,它真叫你
得到。孔子当年在世,在社会上没地位,没有做过高官,他是平民,他不是贵族。那颜回
更不必说了,三餐饭都有问题,但是没有一个人看到颜回在忧愁什么,无论在什么时候、
什么处所见到颜回,都笑咪咪的,佛法叫法喜充满。他那快乐从哪来的?从道来的,修道
得道,从这个地方来的,这个与世间富贵没有关系。
  现在这个社会上富贵人,我们看得很多,确实他没有我幸福,他没有我快乐。为什么
?贵而不安,富而不乐,这个不安不乐,他天天忧虑、忧愁,放不下。我们心安,没有牵
挂,没有忧虑,一心一意只想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天天增上出离心,天天心里面所
向往的,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你说你多快乐!极乐世界能去得了吗?真能去得了。那为
什么念佛的人那么多人不能往生?不能怪念佛,也不能怪学教,是怪他念佛、学教没有落
实到生活上。所以,他心里头还是有贪瞋痴慢疑,他的身体上还没有摆脱怨恨恼怒烦,你
从表面看到是怨恨恼怒烦,你看看他心里是贪瞋痴慢疑,不能往生。往生的人心要清净,
心净则佛土净,他这些东西扰乱他的身心,身心都不清净,他的心是染污的,是分别、执
著。这个不能让他往生,这一放下,就能往生。
  我们看底下这句话,非常重要,“而普贤大士之德,端在导归极乐也”。普贤菩萨的
大德,究竟圆满的大德是什么?就是领导我们回归极乐世界。华严会上,到最后五十三参
,最后第五十三参就是普贤菩萨,善财童子参访他老人家,他老人家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大家好懂,普贤以十大愿王,保举善财童子往生极乐世界。这是
大德!他保荐善财童子,同样也保荐每一个信愿持名的同修。你只把这四个字做到,真相
信,没有怀疑,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就行了。真正相信,真正愿生净土,我没有别
的希望,就这么一个希望,生极乐世界去,干什么?亲近阿弥陀佛。我到那个地方去拜师
学道,老师是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成道,成道之后像阿弥陀佛一样,发无上菩提心,普
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佛刹里面苦难众生,干这个事业。
  现在在这个世间,断恶修善,准备到极乐世界去。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
的相,著什么相?只著阿弥陀佛德相,只著阿弥陀佛名号,就行了。我再说得清楚说明白
一点,心上不能有东西,心上有东西,有善有恶、有人有我、有是有非,就染污了。清净
心里头没有这些东西,什么都没有,不但这个东西没有,佛法也没有。佛在《金刚般若经
》上讲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佛法,如果
有佛法,佛法染污了清净心。你看,清净到这种程度!达到究竟是什么?是一念不生。最
后连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头也不生,恭喜你,你圆满成就了,圆圆满满的回归自性,成无上
菩提。无上菩提,无上的佛果,我们今天统统用阿弥陀佛来做代表,我们心里头只要有阿
弥陀佛就行了,将来决定往生,到极乐世界决定成佛。普贤的大德就在这一句,如果不能
导归极乐,都不能说是究竟圆满的德行,还有欠缺,回归极乐就得大圆满。
  那咱们今天有很多同修说,我已经四十多岁,四、五十岁了,学什么都来不及了,怎
么办?净宗法门教你什么都不要学,阿弥陀佛特别留住海贤老和尚,在现在这个时代给我
们做榜样。海贤老和尚长寿,这个寿命不是他本来的,他到这个世间来是业力来生的,他
不是乘愿再来的。这个长寿我们可以说是他修来的,不是他本有的,也可以说他这个寿命
长寿是阿弥陀佛给他的。阿弥陀佛要求他,赞叹他学得不错,学得很好,可以给现代这个
地球上的居民学佛的最好榜样。为什么?学教要好老师,没老师跟谁学?学歪了,会学到
阿鼻地狱,很多,我看见了,不是假的。找不到老师怎么办?找到这本《大乘无量寿经》
,找到了海贤老和尚,就行了。
  海贤老和尚二十岁出家,出家不出家没关系,在家也一样修。二十岁开始修,师父给
他剃头,出了家,师父只教了他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告诉他一直念下去。
还告诉他,明白了,他也不懂什么叫明白了,“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他真听话
。什么时候明白了?大彻大悟,明白了。这个明白,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菩提树下夜
睹明星大彻大悟,同一个境界;换句话说,他成佛了。跟惠能大师同一个境界,跟这些诸
大菩萨、祖师大德同一个境界。但是他生在现在这个社会,现在这个社会不能说,不许说
。你说无师自通,哪个不骂你、毁谤你?毁谤你,造地狱业,你把人家都送到三恶道去了
,所以不能说。会看的人看懂了,看懂了也不说。现在可以说是什么?你已经往生了,可
以说了。你要不往生,我绝不提你的名字,我绝对不会告诉别人;往生可以说了。这个道
理要懂。
  跟他学,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念六个字可以,念四个字也可以。怎么个念法?
一句接着一句,没有一个妄念夹杂在里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快慢没有关系。我念慢,一个字一个字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有一个妄念夹进去,
快慢都没有关系。睡觉的时候睡着了断了,醒过来了就赶快接上,就行。除了睡觉之外,
一切时一切处,有些地方不能念出来,心里头默念,心里面的佛号不能中断,口里头中断
没有关系。口里念佛,自利利他,自己念是自利,念出声音,别人听进去了,是利他。“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就把阿弥陀佛的种子给人,传给别人,好事情。
  经文上讲的‘受记’,“从佛受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因具上述之智慧、誓愿,与诸妙
行,故必得佛之受记”,阿弥陀佛来给你授记。到时候佛真来,佛来告诉你,你的寿命还
有多久,等寿命到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的心踏实了,阿弥陀佛已经告诉你,你在
西方极乐世界已经被录取,那个地方名单已经有你的名字,你就可以放心了,老老实实一
直念下去。还有不少人抓住这个机会就不放了,真不容易遇到阿弥陀佛,既然是真的阿弥
陀佛来了,求阿弥陀佛现在带我往生,还有寿命不要了,不想在这个地球上过苦难的日子
,赶快求往生。这种人占多大的比例?很大的比例。我们今天看《高僧传》、看《净土圣
贤录》,里面许许多多人三年往生。
  早年我在年轻时候,在台北讲经,有个老听众,德融法师,他住在基隆。常常听我讲
经,问过我这么一句话,《往生传》里头那些人三年往生,是不是寿命都是三年都到了?
我跟他说,这个不合逻辑,讲不通。应该是什么?应该是阿弥陀佛来递信息给他的时候,
他要求阿弥陀佛,还有寿命不要了,这才能讲得通。这个例子也不少,古今都有,阿弥陀
佛带他走了。宋朝莹珂的例子是最明显的,这个是破戒的比丘,不守清规,造作罪业。幸
好他相信因果报应,想想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上对照对照,将来必定堕无间地
狱。想到地狱苦,害怕了,向同学们求救,有没有方法救我不堕地狱?就有一个同学给了
一本《往生传》给他看。
  他看了之后很羡慕,就把寮房的门关起来,一个人在里头念佛,不眠不休,念了三天
三夜。真诚心的感动,也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兑现,五逆十恶,临命终时真能念佛,佛
都来接引。阿弥陀佛来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十年之后佛来接引。他听了之后,就
向佛报告,我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跟你去。阿弥陀佛就答应他了,跟他约,三天之后来
接引你,他寿命不要了。阿弥陀佛走了,约了三天之后。他非常欢喜、高兴,房门打开,
告诉大家,我念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阿弥陀佛来了,告诉我,三天之后来接引我往生
。庙里人都笑话,没有一个相信,像你这样无恶不作的破戒的比丘,三天往生,哪有这么
容易的事情?好在三天不远,我们等,等三天,看你往生不往生?到了第三天,他也请求
大家念佛送他往生,大家当然都欢喜,一起念佛。念了一刻钟,古时候一刻钟,大概是我
们现在的半小时,因为中国古时候是把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一个时
辰是现在两小时,那一刻是四分之一,应该半个小时。他就告诉大家,大家看不见,他看
见,阿弥陀佛来了,来接我去了,跟大家感谢,照顾送行,他真走了。
  这个事情记录在《往生传》,记录在净土宗里头的往生圣贤的书籍里头。他这个例子
让我们想到《净土圣贤录》上说的、《往生传》上说的,讲得通,三年,以后寿命不要了
。我们在香港,这也是应该有好几年前了,六、七年前,黄忠昌,三十岁出头。他看到古
圣先贤的例子,他发心闭关,向小莉护关,照顾他。三年还差二个月,他往生了,也是自
在往生,二年十个月,功夫成就了。火化的时候留的有舍利,向小莉给他建了舍利塔。这
是现代,在国内、在国外我们都见了很多,不是假的。
  凡是念佛不能往生的,都是对于这个世间有牵挂,舍不得离开,只要最后有这一念就
拉下来了,就去不了。去不了,来生业力主宰你,你的善业成就,三善道;恶业成就,就
三恶道去了。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决定不能把这一次往生的机
会错过了,这个机会人人有分。到极乐世界得大自在,得大圆满,到达极乐世界,经上讲
得很清楚,就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这部经等于说给我们大家统统授记,你真想
去,去得成,到极乐世界那些生活环境都告诉你了。精进用功,很快就能成佛;不能大精
进,因为你在那里是无量寿,寿命无量,整个世界花草树木也是寿命无量,所以必定成佛
道。我们都应该懂得,应当理解。
  “圆满佛果,故曰受记当作佛。《净影疏》曰:举彼智行,记必成佛。弥陀此偈中首
二句,是智愿。中三句,是所修胜行。末句受记成佛,是所感之妙果也”。我们学习,最
重要的是深信不疑,经上所说的我们完全接受,依教奉行,这就对了。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06-28 09:3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6-28 15:12:00
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6-28 17:31:00
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06-29 08:54: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