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读经] 止观:奢摩他–住所缘如何修–正明所缘(17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5-11 20:34:06
: 界善巧者,谓知诸界从自种生,即知因缘。
───────────────────────────────────────
■ 释义──
眼等十八界,指眼识等六识、眼根等六根、及色等六尘。对界善巧,是对六境之尘,
所依之六根,能依之六识,了知根、境、识,乃从各自的种子而生。
蕴善巧是对于我及我所不明了的行者,界善巧是对于诸法之因不明了的行者,由以十
八界当所缘境,就知道十八界各依因缘而有,这叫作善巧。
1.前面讲的是五蕴,再过来是界,界讲的是十八界。十八界首先是眼界、耳界、鼻界、
舌界、身界及意界,这就有六个。加上对境,色处界、声处界、香处界、味处界、触
处界及法处界,这又有六个。之后加上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及
意识界,这样又有六个。加起来共有十八个,故称为十八界。
2.界善巧者,善巧是说,“知诸界从自种而生”,这个十八界从自己的自种而生,自己
的种性,自己的自性,自己的类型而产生。
3.一般谈到十八界时,好像认为十八界是我可以依靠之处,透过可为依靠的十八界,有
一个我可以成立,所以我是可以成立、可以存在;因为依靠在十八界,好像有一个我
可以存在,产生这种执著。把十八界做个分析,之后发现原来认为靠着十八界,有一
个我可以存在,这种执著可以排除掉,因此以缘十八界来做分析。
4.十八界是我的依靠之处,不过它就仅是依靠处,不是说依于这十八界,就可制造出一
个我,透过这个分析,可以把这个执著去除。“谓知诸界从自种而生”,这十八界每
项都不一样,不同类型由各自的种子而生,所以“即知因缘”由它的因缘而产生。
5.譬如说,由眼界的种子生出眼,耳界的种子生出耳,鼻界的种子生出鼻。这个界就称
为自性或种性,这个种性就称为界。种,就是它的因素或自性,透过十八界的分析,
可以知道各项有它的因缘。除此之外,我不可能成立,不能依靠十八界生出我,不可
能依靠十八界生出我。分析十八界,主要是要配合无我。
6.此处所说的眼界,眼界的意思是眼的自性,是指眼睛本身,从眼睛本身的性质来讲。
这里的自性,与经常谈到的自性可以成立的那个自性不一样,眼睛的自性是从世俗方
面来讲。有一个自性的性质从世俗的方面来讲,不是指自性可以成立的那个自性,种
性、界,是指在世俗方面有这个性质。
7.以眼界而言,有眼它自己的性质,不是另外一个色法,不是耳、鼻等。眼与另外一个
色法,其他的事物都不一样,所以存在它自己的性质。世俗方面,各个法都有它自己
的法性性质,有一个它自己的特性存在,不会说它是另外一个法。
眼等诸界有一个它自己的特性存在,可是跳过了这个范围,去说它的自性可以成立,
这样的想法就错了。依靠自性可以成立,在它上面所依靠的这个我本身,也是自性可以成
立,这种想法完全不对。透过这个方面来说明,认为有一个我,他自己可以成立、自己可
以存在,这个想法不对。
十八界亦即十八种类,即六根、六识、六尘。十八界相对于五蕴、十二处而言,对于
迷惑于心所而起我执之人,对此种人即说五蕴,以示其中并没有什么真实之我可执著,何
以别开出受、想二心所?以受、想二心所,易耽著于乐受及生颠倒想故,故此二亦为生烦
恼流转之因,依此理乃为推出轮回生死的根是萨迦耶见,并非是说只要有受、想,就一定
会生起烦恼或起颠倒想而流转生死,因为圣者亦有受、想。或有迷于色法而起我执者,对
此种人即说十二处,而将色法详细开阐,使知其中并没有什么真实之我可执著;或对于色
、心均迷而起我执,即说十八界,详细开阐色、心,以示其中并没有什么实有之我可执。
此中十八界中之六根是所依界,其为识所依,故能依界是六识,被能依界所了知者是
六尘。譬如眼根是所依,眼识是能依,色处是被了知者,如此类推,能依之耳识,依于所
依之耳根,闻所缘之声处。补特伽罗是十八界中之法界所摄。又,无常、苦、空、无我、
常法亦为法处所摄,这些都是唯意识所了知所缘的对境,故都是法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