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选择语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Buddhism
[心得]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楼主:
sunnypanda
(明辨是非)
2016-05-09 02:36:05
六祖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末学最近有个体悟,在社会上磨炼求生存比在佛寺里早晚念经要来的有成就。
末学试着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社会上磨炼求生存,有道是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简单的说,就是在工作中修行,面对上司、同事、下属之间,
往往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就是要经过这些磨炼刺激,
我们才会在压力中不断成长,如同逆游而上的鱼儿身强体健,
平静湖面中的鱼儿缺乏生气。
( 在社会上工作好比逆游而上,在佛寺早晚念经好比平静湖面中的鱼儿。)
有道是:大隐隐于市。
在社会上生存,得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困难,人际关系上的,
工作上的,家庭上的,都在此一范畴之内,
还有各式各样的引诱、陷阱在迷惑着你,
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与定力才有办法杀出一条生路,
当然就如同媳妇熬成婆一般,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事情经历多了,渐渐的就会有心得去趋吉避凶,
在社会大学生存的智慧慢慢的就会有了。
重点是,如同前贤所说,在有对境(魔考)的地方修一刹那,
胜过在没对境的地方修一百年。
有对境的地方就是社会,没对境的地方就是佛寺。
在佛寺的生活是单调乏味安逸的,一不小心起心动念差了就会因为
不用烦恼生活开销而懈怠,这样子反而会因为信施难消而堕落恶道,
当然佛寺也是有修的好很会自我要求的比丘或比丘尼,但在末法时期
的多数比丘比丘尼让人觉得生活安逸,不用为生活烦忧,甚多出家人
没有出家人该有的样子,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还不如不要惹这个罪业,
在社会上自食其力来得保险一些。
上述所说又回到一开始的主题,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在社会上工作,得面临家庭事业人际种种考验,饱尝酸甜苦辣滋味,
但是就是因为痛苦了,所以生出很强烈的出离心要好好修道脱离六道轮回,
就是因为尝过人情冷暖,才会向往在天堂无忧无虑的生活,
不经过这些磨难,也无法将我们个性上的劣根性磨掉,
更无法借此消除业障、还清累世的种种债务。
故在社会上一边修行一边顾营生,将来的成就是不可小看的,
若在社会上无法求得立足之地,于成佛的大事业又岂能成功呢?
以上小小心得与诸位师兄姐共参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6-05-09 05:53:00
看您的程度在哪里,怎样好我并不清楚,之所以一堆人求往生极乐世界,看的跟不退转有点关系吧,有些环境能修起来成就快,垮了退转也快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5-09 10:51:00
欲静需先动没错,不过还是要有正确的闻思基础,否则只是变成一个成熟懂事的人。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5-09 10:57:00
佛寺算不算人世间?呵呵~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5-09 11:40:00
文字游戏.....环境差异是重点。
作者:
ppcdabea93
(兴盛)
2016-05-09 13:07:00
出家人标准较高,身口意要供养佛教。在家人多数供养小家庭,不过都须念佛求生西方才能了生死。
继续阅读
Re: [闲聊] 关于做梦
viable
Re: [请益] 关于无我
d8888
[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25(下
summertrees
[心得] 无我~永恒的自我
ultrayoga
Re: [请益] 关于无我
lk011382
[活动] 5/10-13 达赖喇嘛教授《入行论》视讯直播
cool810
[摄类] 夏巴曲杰:学习《摄类学》的利益
cool810
[法语]【念佛要领三则】 黄念祖老居士
Amtb09
[请益] 关于无我
claudeee
[实修]《净土圣贤录.初编》:往生比丘第三(27)
summertree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