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香光庄严:《心经》(4) 小乘法与大乘法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9-27 00:48:09
香光庄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http://www.gayamagazine.org/periodical/detail/157
雪歌仁波切 教授 / 释见谛 编辑
1.1 《心经》在世尊教法中的位置
1.1.2 小乘法与大乘法
世间所流传的法,有小乘,大乘,大乘中有显密二教。小乘的法不讲空性,当然就更
不讲密乘的法。大乘的法讲空性。可以说,小乘大乘的法区别处在于讲或不讲空性。若是
否认空性的法,就属于小乘的佛教,讲空性者为大乘。讲空性时,不只是讲对境的空性,
对境上最有力的是空性的法。有境中最有力的为本来性或光明心。最有力的心,如何连接
对境上最微细的空性,这种修法即是密乘。先这样大略地认识,佛教的分类可分为小乘及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为何要讲空性?因为他们的着重于要证得佛的果位,当然他们也会追求解脱
的果位,但最主要是证得圆满的佛果位。小乘的佛教徒虽然也会说要证佛果位,但他们不
注重这个,他们注重的是个人证阿罗汉果,得解脱。因为这样,他们对空性法,没有特别
重视。另外的原因在于他们智慧弱,小乘也有智慧不广的意思,无法了解空性,故名为小
乘。小乘佛教徒不会辨别世尊法中了义不了义的差别,大乘的佛教徒就会分,世尊的法这
些是了义,那些是不了义,可见他们的智慧有差别。所以毗婆沙宗,经部宗根本不会分了
不了义经,唯识宗以上就会分了义不了义经。小乘佛教的祖师们因为不会分辨,若遇到他
们不能接受的经典,他们就判它为非佛说,他们无法以逻辑法分析其中的道理是否符合佛
意,小乘佛教的祖师对自己认可的经典之外的经典,都视为非佛说。唯识及中观的祖师们
不会这样否认,虽然他们不能认可其中的道理,他们会从各种角度观察,会融汇贯通,知
道它是了义或不了义,不了义经是世尊为某个方便而开示的。运用逻辑的分析,大乘的祖
师对经典会判别了义不了义。简单地说,唯识宗的祖师们对世尊第一转法轮,对第二转法
轮视为不了义,第三转法轮则视为了义。对中观来说,第一第三转法轮为不了义,第二转
法轮为了义。若想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以前我开示过的课。总之,小乘大乘的区别,智慧
劣胜是原因之一。
空性的道理非常神,或非常深,有点对,但又答不出来。空性的道理不可说,不可思
议,这个道理确实很有道理,小乘种姓者无法了解。小乘种姓,其实我们也当过小乘的佛
教徒,他们也当过大乘的佛教徒,都因为智慧弱的关系。智慧弱时则相应小乘法,智慧高
则相应大乘法。小乘与大乘没有那一个是最好,其实只是阶段性的。智慧高时,他有他的
看法;智慧弱时,他有他的相应。现在因为智慧低,因此对空性的道理不能接受。基本上
,若经典上有讲空性,肯定是大乘佛教徒认可的经典,包括众所周知的《金刚经》、《心
经》、《般若经》等。基于以上二个理由,一是大小乘的佛教徒其注重不同—一是对成佛
一是对解脱,所以要的法也不同。再者智慧本身也有差别,能接受或不能接受空性的法,
空性的法只出现在大乘中,原因如上。
注:要听声音档可至道次世界下载:http://lamrimworld.or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