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四谛讲修佛学会会讯
http://denpashi.blogspot.tw/
“不执著”的次第
雪歌仁波切
《金刚经》里面一直谈到“空”或者“不要执著”,是吧?!最重要的,我们要记得
,《金刚经》里面谈空或者不要执著的时候,一直都用缘起的理由,它没有把缘起丢在一
边而只讲空,而是以缘起的道理讲这个空,比如“若菩萨有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
菩萨。”,前面“若菩萨有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讲缘起,然后把它当理由,“即
非菩萨”,破除前面这个执著,就是讲空性。
所以,要非常注意喔!因为我们很多人会有这种反应:好像讲到空性或者读读《金刚
经》,就说:“啊,空了!”这是不对的!这应该有问题。因为他忘了前面那个“若…”
,然后“即…”;而没有把“若…”当理由。所以,如果我们没有想好前面这个理由,就
说“不想”或是“不要执著”的话,那不是《金刚经》讲的内容,不是真正空性的意思。
如果只是“我不要想”、“我不要执著”的话,这是逃避而已,根本不是智慧。
现在把缘起当理由,以缘起的道理讲这个空,那就没有逃避,而是面对这些事情,看
到它的缘起如何;透过这样子,然后就破除这个执著。所以,要记得这个“缘起”的理由
,先有缘起,然后由于缘起这个力量的结果,就没有什么可执著;应该要这样子的次第。
就像圣天菩萨写的《四百论》所说的,我们先要修业果这些缘起的法,然后才修空性
。意思是,前面是理由,由这个理由、这个缘起,慢慢地培养,培养、培养之后,就可以
达到修空性,或者可以学空性的一个境界,不是一下子马上就说“空”,没有这样子喔!
所以,要先培养缘起的法。
我们看《广论》的话就可以理解:这个缘起的法,先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然后
后面才讲空性。这个意思是,前面下士、中、上士道那些,都是空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