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类] 再决知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8-10 13:18:45
转自:仓忠仁波切部落格
http://blog.yam.com/tsadong
(三)关于“再决知”的解释,分二:定义、及分类。
定义:“了解‘能引生自己的前量所已经了解的内容’之非量的明了”,就是“再决知”
的定义。
“再决知”的定义如上本文,定义中有二个条件:(1)了解自己的前量所已经了解的内
涵(2)是非量的明了。简言之,已通达而又再通达──再次决定已经通达的内涵,这种
心类就是“再决知”。
【以事相作讨论】:
v (1)“见道解脱道”是不是量?
见道有“见道无间道”和“见道解脱道”。见道的第一刹那是“见道无间道”,是正
对治“见道所断品”,断除后证入“见道解脱道”。经部宗主张,“见道无间道”和“见
道解脱道”都是直接缘“补特伽罗蕴体”,间接缘“补特伽罗无我”。那么,以心而言,
“见道无间道”是第一次缘到“补特伽罗的蕴体”或“补特伽罗无我”,所以是量;但是
,“见道解脱道”是不是量?
“见道无间道”和“见道解脱道”的所缘境都一样,没有丝毫差别,但是为何“见道
解脱道”是量?以空性而言,唯识宗以上的宗派主张,“见道无间道”和“见道解脱道”
都是直接缘空性,二者所缘的空性是一样,没有丝毫差别,如,“无间道”现量通达瓶上
空性之时,同时通达诸法上的空性,因为以空性的角度来讲,遮除所破的部分都是一样,
某一法上的空性于现量觉知中显现时,其他法上的空性也是没有丝毫障碍的能显现,并且
能直接缘到,所以“无间道”现量通达瓶上空性之时,也同时通达诸法上的空性;当转入
“解脱道”之时也是一样,因为同是入圣智根本定。但是,为何“解脱道”是量?
此中,是以“断障离系”之分而安立是量,因为是新的。
“见道无间道”是正在断除,还没有断除见道位所断品,当证入“见道解脱道”时是
已通达“见道位所断品”之分,所以是量,是以离系果“灭谛”之分而安立,离系果是见
道位的灭谛。依于“见道无间道”断除见道位所断品而证入“见道解脱道”,同时证得见
道离系果灭谛。藏文中,“灭谛”是必须励力作断除而有的果位,这种果位就是灭谛;并
不是自然能灭除,而是必须努力作断除,因此特别将灭谛取名为“离系果”,但以因位而
取果名,并不是真正的果,于因位必须励力依止断除的方法才能获得果位,所以取名为“
离系果”。简要来说:是以“断除见道位所断品”之分,安立“见道解脱道”是量。
再者,能否成立:以观待境而言,“通达对境的觉知”的每一刹那,都是新的。这样
成立有没有过失?“新的”的条件,是否需要观待境而说?
如上说,“见道解脱道”是量,理由是:观待“断障离系”之分的角度而安立,所以
通达境的觉知也是新的。但是,例如,观待第二刹那通达瓶的眼知,“第二刹的瓶”是新
的,因为以所通达的“瓶”而言,第一刹那的瓶、第二刹那的瓶,二者并不一样。能否成
立:以观待境而言,每一刹那应该都是新的。这样成立有没有过失?“新的”的条件,是
否需要观待境而说?
“执瓶的眼知”是以所缘境瓶的角度而安立,换言之,“执瓶的眼知”唯是以趋入瓶
的角度,并不是以“趋入第一刹那的瓶子”而安立。“执瓶的眼知”第一刹那是量,因为
所缘境是瓶,故取名为“执瓶的眼知”;相续到第二个刹那,也是取名为“执瓶的眼知”
,并不是取名为“趋入第二刹那瓶的眼知”,虽然所缘境是第二刹那的瓶,但并不是以此
取名,因为它的主要境是瓶,以瓶来说,“执瓶的眼知第二刹那”就是再决知。所以,以
“执瓶的眼知”来说,主要的境是瓶,并不是第一刹那的瓶、或是第二刹那的瓶。如果以
观待每一刹那的境的角度而安立,可以这样成立的话,那么就有这样的过失:通达的每一
个心类都是量。
再说:见道十六刹那,每一刹那都是“瑜伽现量”。
属于欲界的四谛,有四;属于上二界的四谛,有四。如是,共有八个。依此安立有“
八忍”和“八智”──就是“见道十六刹那”。
经部宗主张,“八忍”和“八智”十六刹那都是见道;有部则是主张,前十五刹那是
见道,第十六刹那是进入修道,因为有部不承许“见道后得智”的缘故。此十六刹那,第
一刹那、第二刹那等等,每一刹那都是新的、都是量。先缘欲界的苦谛,通达欲界苦谛的
补特伽罗无我,这是新的通达;然后再换,又通达欲界集谛的补特伽罗无我,这也是新的
,所以每一刹那都是新的。后再缘欲界灭谛,再缘欲界道谛等等,缘到每一个所缘境,都
是新的而且是现量,所以都安立为量。“见道解脱道”的部分,是以“断除见道位所断品
”之分的角度来说,每一刹那都是新的。所以,见道十六刹那都是新的而且是现量,并且
是有前、后刹那的部分。
唯识宗以上的大乘宗派主张,“八忍”都是摄于“见道无间道”,“八智”都是摄于
“见道解脱道”。“见道无间道”第一刹那产生之时,“八忍”没有前后刹那的同时产生
,在一刹那产生之时,以所缘境的分类有八,而取名为“八忍”。缘到苦谛又通达苦谛上
补特伽罗无我,并且同时通达集谛、灭谛、道谛上的补特伽罗无我,并没有前后刹那。也
就是,“见道无间道”缘欲界的苦谛,取名一个忍;缘欲界集谛,取名一个忍,以此类推
,但是,是同时缘到八个忍并且通达其上的无我。“智”是解脱的意义,证入“见道解脱
道”之时,八个解脱道(八智)是同时产生。如是,因为所缘境有不同的八个,所以取名
为“八忍”和“八智”,其实是一个心,所以“八忍”和“八智”都是量。
如果不理解的话,可以思惟:当“见道无间道”缘欲界苦谛,而通达欲界苦谛上的空
性之时,有没有通达欲界集谛上的空性?再者,如果认为,有部、经部宗的见道十六刹那
是同时生起,那么,就如同上说的安立方式去理解,这样安立也是可以的。
v (2)“一切相智的第二刹那”是不是量?原因是什么?
“一切相智的第二刹那”是不是新的、不受欺诳的明了?应是再决知,因为是再次缘
到“一切相智的第一刹那”所缘到的诸法,所以应是再决知。能否成立?
中观应成派主张,通达主要境的觉知是“量”,所以“量”、“再决知”二者没有相
违,再决知是量,仅以这样的理由就能成立“一切相知的第二刹那”是量。
中观自续派以下认为,因为一切相智已经断除所有的障碍,所以有不同的主张。以“
再决知”的定义中有“非量的明了”的条件,排除“一切相智的第二刹那”是再决知,这
是比较容易了解;但是,从内涵去理解的话,就会比较困难。简要来说,如,“执瓶眼知
”的第二刹那是“再决知”,因为,是由他力引生再次通达已决定的对境,是由他力而有
──透过前第一刹那的眼知之力而引生,所以是“再决知”;但是,“一切相智的第二刹
那”并不是由他力而通达,所以不是“再决知”。
又如前说,“见道无间道”和“见道解脱道”并未断除所有的障碍,那么,是以什么
理由成立此二者是量?有没有具足,“量”的定义中有三个条件:(1)新的(2)不受欺
诳(3)是明了。又如,为什么“再决知”是非量?这些都是透过思惟观察。
v (3)大乘二地的第一刹那“修道无间道”,为什么是量?
见道是初地,进入修道的第一刹那就是二地。二地的第一刹那是现量通达空性的“修
道无间道”,这是第一刹那,所以是量。为什么是量?从见道初地进入修道二地,二地的
第一刹那是“修道无间道”,为什么是量?此中的道理如前说,并不是由他力所引生。这
是关于地道的部份,可以去思惟观察。
v (4)“再决知”、“补特伽罗”二者有何差别?
中观宗自续派以下主张,“补特伽罗”分为:假有的补特伽罗、实有的补特伽罗。实
有的补特伽罗有“再决知”?以实有的补特伽罗是“第六意识”而言,“第六意识”有没
有“再决知”?有的。所以,“再决知”、“补特伽罗”二者有三句或四句的差别?
有说:《摄类学》中,“补特伽罗”的定义是“依于五蕴随一而假立的士夫”,且补
特伽罗是“不相应行法”,所以无法观察“再决知”、“补特伽罗”二者有关系?
对此反难:并不相违,能安立二者的差别关系。
再者,“补特伽罗”是假有,“是补特伽罗”不一定是假有。道理如同,“所知”是
常,“是所知”不一定是常。“是补特伽罗”不一定是假有,如实有的补特伽罗,经部宗
主张实有的补特伽罗是“第六意识”。观察寻找“比量通达声无常的补特伽罗”,最后寻
得“第六意识”,此第六意识有通达声无常,通达声无常的第二个刹那是“再决知”,如
是成立:是补特伽罗,也是再决知。
“再决知”、“补特伽罗”二者有四句差别:
(1)是“补特伽罗”不周遍是“再决知”。如:假有的补特伽罗、人。人是补特伽
罗,是不相应行法,但不是再决知,不是心类。
(2)是“再决知”不周遍是“补特伽罗”。如:通达瓶的再决知。通达瓶的眼知的
第二刹那,是再决知,但不是补特伽罗。
(3)二者皆是。是“再决知”也是“补特伽罗”。如:通达瓶的第六意识的第二刹
那。
(4)二者皆非。不是“再决知”也不是“补特伽罗”。如:瓶。
分类。
分类有二:(1)现前再决知、(2)及分别再决知。
(1)现前再决知。
又分为四种:(I)根现前再决知、(II)意现前再决知、(III)自证现前再决知、(IV
)瑜伽现前再决知。
“再决知”分类有二:(1)现前再决知、(2)分别再决知。
“现前”有四种:根现前、意现前、自证现前、瑜伽现前。由四种现前而有的“现前
再决知”也有四种。
“现前再决知”有四:(I)根现前再决知、(II)意现前再决知、(III)自证现前
再决知、(IV)瑜伽现前再决知。
(I) 根现前再决知。前五根知第一刹那是量,第二刹那是再决知。前五根知的第二
刹那、第三刹那等等都是“根现前再决知”。
(II)意现前再决知。“意现前”分类有二:“此处所说意现前”、“非此处所说意
现前”。此中,“非此处所说意现前”的第二刹那是“再决知”。
又,“瑜伽现前”是属于“意现前”,所以“瑜伽现前”的第二刹那是“意现前的再
决知”,也是“瑜伽现前的再决知”。因为,如“意现前”的定义所说,“意现前”是依
于“不共增上缘意根”所引生的现前,所以“瑜伽现前”也是“意现前”;特别安立“瑜
伽现前”,是因为“瑜伽现前”依于“不共增上缘止观双运”所引生而有,因此安立“瑜
伽现前”。
(III)自证现前再决知。如,“缘取眼知之自证现前”的第二刹那、“缘取耳知之
自证现前”的第二刹那。
(IV)瑜伽现前再决知。“瑜伽现前”分类有三,所以“瑜伽现前再决知”也有三种
:声闻圣者心续中的瑜伽现前再决知、独觉圣者心续中的瑜伽现前再决知、大乘圣者心续
中的瑜伽现前再决知。
(2)分别再决知
分类,又分为二种:(I)由现前所引生的分别再决知,及(II)由比度所引生的分别再
决知。
事相。其事相如:“于‘取青色之现前’之后,所产生之确定(对境)为青色的决定知”
,就是第一(由现前所引生的分别再决知)的事相;而“了解‘声是无常’的第二刹那
比度”,则是第二(由比度所引生的分别再决知的事相)之故。
“分别再决知”分类有二:(I)由现前所引生的分别再决知、(II)由比度(比量)所
引生的分别再决知。
“分别再决知”的事相:
(I)由现前所引生的分别再决知。事相:
如,由“取青色根现前”引生第二刹的“执青色的眼知”、第三刹那的“执青色的眼
知”等等。或如,看到漂亮的花,后来回想漂亮的花的觉知,就是由当时“执花的眼知”
(取花的根现前)所引生的觉知,就是“由现前所引生的再决知”。又如,看到漂亮的风
景,后来生起回想漂亮的风景的觉知,就是“由现前所引生的分别再决知”。
(II)由比度(比量)所生的分别再决知。事相:
如,由“通达瓶无常的比量”所引生第二刹那的比度、第三刹那的比度等等。或如,
“通达声无常的比量”所引生的第二刹那的比度、第三刹那的比度等等,都是“由比度(
比量)所引生的分别再决知”。简言之,由“比量”所引生的第二刹那、第三刹那等等比
度,都是“由比度(比量)所引生的分别再决知”。
因为法上在《具理》(即《量观察》)中说过:“现前的第一刹那和比度的第一刹那
,这二者是量;然而,后来那些(与前述之现前第一刹那及比度第一刹那二者)没有不同
,并在前述二者的相续中成立及安住者,则已经不是量”。这是说明:将此处相同的成立
及安住,视为相同的结果。
这些道理是《心类学》的造作者依据《量观察》所说,主要是说:“比量”和“现量
”的第一个刹那是“量”,但是,由此二者所引生的第二刹那觉知、第三个刹那觉知等等
,虽然是在二者的续流中成立并且安住,虽然同样是通达对境,但不是量,而是再决知。
如文又说“成立和安住,视为相同的结果”,由通达对境(现前、比度)第一刹那所引生
的第二刹那、第三刹那等等觉知,都是相同的果位(再决知),都不是量。
学习清楚“再决知”的定义以后,运用于平常生活中观察:当观察某一事物时,心续
中第一次通达这个事物的觉知,就是“量”;到了下午或明天,又再生起通达这个事物的
分别知,就是“再决知”。是“再决知”的原因:有通达,但不是新的通达。
v 见道无见道“现量通达补特伽罗无我”,是不是依于正因所产生?
“比量”的第二刹那、第三刹那等等都是“比度”,因为“比量”的第二刹那、第三
刹那等等,同样都是依正因所产生,所以都是“比度”,也是“再决知”。但是,还有一
个问题需要清楚,如下所说:
依于正因而通达补特伽罗无我──产生“通达补特伽罗无我的比量”,第一刹那是比
量,是量;第二刹那是再决知。那么,例如,小乘资粮道已经依于正因而产生“通达补特
伽罗无我的比量”;之后进入加行道,依于“止观双运”而通达补特伽罗无我,但还不是
“瑜伽现前”;之后进入见道,见道的第一刹是“见道无间道”(是瑜伽现前)。那么,
“见道无间道”通达补特伽罗无我的“瑜伽现前”,是不是依于正因所产生?因为,它是
资粮道“通达补特伽罗无我的比量”的续流、后续流,当现量通达之时就是“见道无间道
”,所以问:见道无间道的“现量通达补特伽罗无我”,是不是依于正因而产生?
“见道无间道”有没有依于加行道?有的,以“见道无间道”来说,加行道是因。又
,有没有依于资粮道?有的,同样的道理。那么,资粮道的比量,有没有依于正因?有的
。所以,这个正因是“见道无间道”的间接因。“见道无间道”现量通达补特伽无我,是
从资粮道、加行道的相续所产生,所以,“见道无间道”现量通达补特伽罗无我有依于正
因,因为,如果没有依于正因,也不可能有后续流的现量通达。但是,这个正因不是直接
因,而是间接因。再者,以佛来说,佛现量通达补特伽罗无我,也有依于正因。
从这样的讨论可以发现,在“比量”的定义中说到“耽著知”。“比量”是:依于正
因而通达对境的分别耽著知。所以,佛现量通达补特伽罗无我、“见道无间道”现量通达
补特伽罗无我,都有依于正因而通达,但并不是直接依于正因,而是间接的,并且不是耽
著知,所以不是“比量”,而是“现量”。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8-10 19:13: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