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心摄持六度决定 (8)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8-04 07:50:31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学菩萨行〉 pg260L3~pg260L7
壬一、净修欲学菩萨学处 壬二、修已受取佛子律仪 壬三、受已如何学习道理
壬三分三:癸一、何所学处;癸二、其中能摄诸学道理;癸三、于此如何学习次第
科判:{癸二、其中能摄诸学道理─子一、正义数量决定}
───────────────────────────────────────
【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决定者。谓已得财位无所贪著,及于未得不希求故。于诸财位能不
顾恋,有此则能守护学处,受戒敬戒。依情非情所生众苦,能堪忍故,不起厌患。修善
所作,勇悍无厌。修奢摩他无分别瑜伽,及毗钵舍那无分别瑜伽。以此六事摄尽一切能
趣大乘,此由六度次第引发无须更多。
如云:“不乐着受用,极敬,二无厌,无分别瑜伽,诸大乘唯此。”由是因缘,欲入大
乘弃舍六度,实为相违。
───────────────────────────────────────
.午四、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量决定。一、对于已获的财位无所贪著,对于未获的财位
心无希求,由此便能不顾恋财位。二、不贪财位,则能守护好学处,受持戒、恭敬戒。三
、依靠有情和无情所引生的众苦都能安忍,故而不起厌离。四、修持善法内心勇悍无有厌
倦。五、六、修持奢摩他的无分别瑜伽和毗钵舍那的无分别瑜伽。以这六事摄尽了一切能
趣入大乘的行为,这些是由六度依次引发的,此外不需更多。如弥勒菩萨《大乘庄严经论
》说:“对内外一切受用不欢喜、不贪著,对戒律极其恭敬,连微小的恶作罪也不造作,
对依有情和无情所生的众苦不生厌离,以及修持善法无有疲厌,即是安忍和精进,以静虑
一缘专注而安住的无分别瑜伽,及以智慧对诸法都无分别的瑜伽。一切菩萨的行为唯一是
此六者,大乘行为尽在其中。”(不贪著受用而恭敬学处,安忍依有情、无情所生之苦,
于一切大乘道心不舍离,从而修行止观所摄的一切圣道,由此将圆满一切大乘。对此,在
六度之外不需更多,少了也不能含摄。)由于趣入大乘的行为唯一是六度,因此,欲趣入
大乘却舍弃六度,实际是自相矛盾。
■ 解说──
请看第260 页第二段,“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决定者。谓已得财位无贪著,及于未得
不希求故,于诸财位能不顾恋。”
这是讲到“少欲知足”,于已获得的财富无贪著,于未得之财富不生希求之贪,才能
于财富无顾恋。这是布施度的修行。
请看文,“有此则能守护学处,受戒敬戒。”
若有布施度,则不顾恋财富,将能善守学处。无法善护学处,主要是于妙欲贪著故;
若于色声香味处等妙欲无贪﹑无顾恋,将能善守学处,并受戒﹑敬戒,亦观财富无意义,
相反的,观见戒具有意义,因而欢欣﹑恭敬持守戒。这是持戒度的修行。
请看文,“依情非情生众苦,能堪忍故不起厌患。”
这是忍辱度的修行。苦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有情,一类是非有情。不管是哪一类,
遇到苦时,都应不厌修忍辱。
请看文,“修善作勇悍无厌。”
这是精进度的修行。修善行时要防止心厌烦﹑沮丧,有二方法,即忍辱和精进。
请看文,“修奢摩他无分别瑜伽,及毗钵舍那无分别瑜伽。”
“修奢摩他无分别瑜伽”这是静虑度的修行。“毗钵舍那无分别瑜伽”这是般若度的
修行。
请看文,“以此六事摄尽一切能趣大乘(所趣),此由六度次第引发无须更多。”
以此六事能摄一切修行。大乘行者的责任很大。大乘的“乘”是担子﹑责任的意思,
大乘是大担子﹑大责任。“摄尽一切大责任”,六事中含摄大乘行者应修的所有责任,此
由六度次第成办,无须更多。六度含摄前面的六事,六事含摄一切大乘。
六事是刚才说的,第一“于诸财位不顾恋”,第二“受戒敬戒”,第三“于苦能堪忍
”,第四“于行善勇悍无厌”,第五“修奢磨他无分别瑜伽”,第六“修毗钵舍那无分别
瑜伽”。
“以此一切能趣大乘”这句应译为“以此能趣一切大乘”,其中“以此能趣”是能趣
之大乘,“一切大乘”是所趣之大乘﹑所趣之佛果。“六事”是能摄者,是六度所摄。“
以此能趣”类似“道波罗蜜多”,“道波罗蜜多”是能趣之波罗蜜多。“果波罗蜜多”是
所趣之波罗蜜多。
“此由六度次第引发无须更多”的“此”应译为“彼等”指能摄者(六事),六事是
“1 于诸财位不顾恋﹑2 受戒敬戒﹑3 于苦能堪忍﹑4 于行善勇悍无厌﹑5 修奢磨他无分
别瑜伽﹑6 修毗钵舍那无分别瑜伽”。“彼等亦由六度依次成办”,六事亦由布施度成办
1“于诸财位不顾恋”。由持戒度成办2“受戒敬戒”。由忍辱度成办3“于苦能堪忍”。
由精进度成办4“于行善勇悍无厌”。由静虑度成办5“修奢摩他无分别瑜伽”。由慧度成
办6“修毗钵舍那无分别瑜伽”。六度能成办一切,故无须更多。既然无须更多,那么,
六度能成办一切大乘(六事),由六事摄一切大乘。这正是此科判“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
决定者”的意思。
六事是摄者,六事对一切能趣大乘是能摄,六度摄六事,六事摄一切大乘。
应该说:由六度成办六事,由六事摄一切大乘。看来,由六度成办六事,六事摄一切
大乘。六度可成办六事﹑可成办一切大乘,故六度之外,不须更多。接着引述《庄严经论
》为根据。
请看文,“如云:‘不乐着受用,极敬,二无厌,无分别瑜伽,诸大乘唯此。’”
“不乐着受用”是于诸财位不顾恋,指布施度。“极敬”是受戒敬戒,指持戒度。“
二无厌”是无厌于苦和无厌于善行,指忍辱度和精进度。“无分别瑜伽”是修奢摩他无分
别瑜伽和修毗钵舍那无分别瑜伽,指静虑度和慧度。
“诸大乘唯此”是诸大乘唯摄于此,此六事含摄一切大乘。由六度成办六事。六事仅
由六度成办而已,故说“诸大乘唯此”。
《庄严经论》的意思是:一切大乘的修行都摄于此六事,不是摄于六度,六事由谁成
办呢?由六度成办。《庄严经论》说的“不乐着受用﹑极敬﹑二无厌﹑无分别瑜伽”是六
事,由六度成办的六事,六事尽摄一切大乘的修行。
“不乐着受用﹑极敬﹑二无厌﹑无分别瑜伽”此六事是大乘应修持的,因此宗大师趁
此机会顺便破除对方的主张。
请看文,“由是因缘,欲入大乘弃舍六度,实为相违。”
既然说此六事是大乘应修持的,因此若欲修持大乘,必须修六度,须由六度成办六事
,因此,支那和尚主张:“修持大乘,或修能证佛果的方法,只修空性即可,不须全修六
度”,这是自相矛盾。因此宗大师趁机破除他的主张,说“欲入大乘弃舍六度,实为相违
”。
-摘自《菩提道次第》雪歌仁波切讲授 法炬法师翻译
此文稿为自他学习而做,仅供参考,容有疏失,恳请指正。
道次世界:http://www.lamrimworld.org/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8-04 12:27: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