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果硕仁波切:观修菩提心的方法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7-03 13:04:03
观修菩提心的方法
果硕仁波切讲授
壹、菩提心的意涵
寂天菩萨尝云:“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降生于此世间,所传授的一切教法,其核心即
为菩提心,犹如奶酪是由牛乳所提炼的精华一般,菩提心亦为佛法的精髓。”判别戒律是
否流传于世间之依据,是以别解脱戒是否仍存在为标准;而判别大乘佛法是否存在之依据
,则为菩提心是否仍传扬不息为依归。
菩提心主要之意涵有二:一、利他。二、证得正等正觉的圆满菩提果位。其中,证得
圆满菩提的果位,乃是由小乘行者希求证得寂静涅槃的精神衍生而来。由于希愿能证得圆
满菩提,故大乘行者与小乘行者皆不住于轮回,然而,大乘行者除了努力使自己得以从轮
回的痛苦中解脱之外,尚能以利他的精神,竭尽所能协助一切有情众生皆能脱离轮回的苦
痛,由于此种由菩提心所生起利他的精神,使大乘行者能断除仅求自利的心念,此与声闻
、缘觉圣众安住于寂静涅槃之中,时间长达数劫的情形,具有极大的差异。大乘行者由于
思惟佛陀所证得色身的圆满功德,能应一切有情众生之因缘,示现各种化身以度化有情众
生,因此,大乘行者既不住于轮回,亦不住于涅槃,此为大乘教法远胜于小乘教法之处。
大乘行者除能不安住于轮回与涅槃之外,尚须思惟:除非自己证得佛的圆满法身与色身,
否则将不能圆满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功德。以此发心,从而令自己生起菩提心。
菩提心是由利他的精神而发起,而利他的精神必须不断修持慈心与悲心,净除有情众
生的一切痛苦,使其能获致一切安乐。众生所面临的痛苦与所悉求的安乐,并非仅止于眼
前短暂的痛苦与安乐,而是必须协助有情众生能净除心续中的贪、瞋、痴烦恼,进而去除
业障,断除心续中一切烦恼习气的种子,生起各种道次第的证量,从而证得究竟的圆满佛
果,若非如此,则利他的精神将流于片面而短暂,无法圆满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功德。
行者欲使一切有情众生能获致暂时与究竟安乐的功德,首先必须去除自身的一切过患
,从而证得佛的圆满法身的功德,方能达致。行者欲应一切有情众生的因缘,而示现各种
应化身,必须证得佛的圆满色身的功德,方能如愿。此为行者发起菩提心之次第。
行者若安住于涅槃寂静之中,将无法圆满利他的功德,故由于利他的精神,行者不住
于涅槃;复因行者愿能证得圆满佛果,故不住于轮回。大乘行者由于发起“为利众生愿成
佛”的菩提心,故能同时舍离轮回与涅槃,不住于两者之中。
大乘佛法之精神必须同时包含利他与证悟正等正觉,二者缺一不可,行者若仅求自己
能证悟正等正觉,并不能成为一位大乘行者。小乘的声闻、缘觉圣众,亦执持自己所修持
的方法与证得的果位,均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然而彼等所证悟之果位,并非是究竟
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是故,唯有结合利他的精神与希求证悟正等正觉而修持,方能成为
一位大乘行者。弥勒菩萨曾开示:“由利他而求菩提。”精辟地阐述菩提心的内涵乃是利
他与希求证得圆满菩提,行者由发起利他的强烈动机,希求自己能证得圆满佛果的心愿将
随之产生,愿自己能证得佛果,以具足能力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贰、七重因果教授
一、教法的传承
导师释迦牟尼佛传下无数修持菩提心的方法,主要的传承可略分为:一、七重因果。
二、自他相换。其中,七重因果教授是由弥勒菩萨开示于《摄大乘论》一书中,传与无著
菩萨,复由无著菩萨授与阿底峡尊者。自他相换教授则是记载于《华严经》之中,由文殊
菩萨传与龙树菩萨,复由龙树菩萨授与寂天菩萨。行者无论采用何种修心的方法,最终所
欲生起的菩提心,其本质皆相同。二种修心方法的目的虽然相同,但自他相换教授适合心
续中已累积修持菩提心习气的利根行者,此种修心方法较七重因果教授艰深。亦有人认为
自他相换教授包含七重因果教授的内涵,然而若详加比较其修心的次第,仍可发现两者存
在些许差异,此一观点说明二种修心方法可合而为一。
吾辈修行人过去未曾听闻修持菩提心的教授,心续中亦未曾留有修持菩提心的习气,
若于修行之始,即以自他相换作为修心的方法,恐将难以生起觉受,故初次修学菩提心的
行者,应以七重因果教授作为修心的方法较为适宜。
二、教法名称之由来与次第之安立
七重因果教授的名称,来自于此教授有七项修心次第,前项次第为后项次第之因,后
项次第为前项之果,由此命名为七重因果教授,其次第分别为:一、知母。二、念恩。三
、报恩。四、慈心(悦意慈)。五、悲心。六、增上意乐。七、菩提心。大乘教法的精髓
在于菩提心,而大乘教法的根本在于悲心,行者修持大乘教法,必须由悲心开始修起,而
修持悲心的方法即为知母、念恩、报恩、慈心。行者欲生起菩提心,必须视救度其他有情
众生能离苦得乐,为自己责无旁贷之大任,此种超越仅求自己能获致解脱的心念(增上即
超越之意),而将救度众生视为自己责任的精神,即为增上意乐;欲生起增上意乐,必须
对深陷于轮回无边痛苦的众生,感到极为不忍,从而生起悲悯心;欲生起悲悯心,必须能
以欢喜心观待一切有情众生,视一切众生皆如自己挚爱的亲友,从而生起慈爱心;欲生起
慈爱心必须了知于吾人无数次的轮回之中,每一世均有一位母亲,故每一位有情众生皆可
能曾经是吾人的母亲,念及母亲广大无边的恩泽,此刻却深陷痛苦的漩涡之中,为人子者
,若袖手旁观,则无耻莫此为甚!故应当感念与报答母亲的恩泽,从而生起慈爱心。
修心的要诀在于必须依循次第而修,唯有对前项次第生起觉受,方能修持其后的次第
,终究能生起真实的菩提心。若未能依循次第而修,则所生起的慈心、悲心与菩提心,都
将短暂而片面,无法随时随地对一切有情众生任运生起慈心、悲心与菩提心,此乃由于未
能对每一项修心次第如实生起觉受,由于基础不稳固,故无法达致生起菩提心之目的。
行者过去未曾于心续中植下并串习修持菩提心的习气,以致于此刻即使竭尽所能策励
自己能生起慈心、悲心与菩提心,仍感到十分困难,纵能生起时间亦极为短暂。由于过去
生未能串习修持菩提心,所以今日未能生起菩提心;若此生再不依循次第精进修持,则将
来必定仍一事无成。故行者应下定决心,努力依循次第串习修心,使自己能于每一项次第
皆能生起觉受,有朝一日,必能生起真实的菩提心。
七重因果次第之安立,除将前六项次第安立为生起菩提心之因,而菩提心为前六项次
第之果,此一方式之外;亦有将增上意乐与菩提心安立为果,而将前五项次第安立为因的
方式。后者如是安立的根据,即是由于大悲心为大乘教法的根本,以此精神而如是安立。
《入中论》尝云:“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
大悲心。”大悲心为行者修持大乘教法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的根本,亦为大乘佛法的种
子。行者为何发心入于大乘之门?其原因即在于为使一切有情众生皆能离苦得乐,祈愿自
己能证得圆满佛果,以具足能力度化一切有情。故于修行之初,行者对众生正不断承受着
巨大痛苦之情形,感到极为不忍,愿能由自己承担有情众生的痛苦,此即于修行之初需生
起大悲心的原因。行者唯有生起大悲心,方能入于大乘之门,成为大乘种性之一员。
行者发起愿菩提心之后,必须修学各种难行的菩萨行,证悟各种道次第,以证得圆满
佛果,过程中,存在着无数的艰难险阻必须加以克服,若无大悲心的驱使,行者将无法通
过重重的考验与试炼。
佛陀证悟圆满菩提之后,由于悲悯无数的有情众生,仍于轮回中漂流不止,因此,佛
陀并未入于涅槃之中,而不断行持各种利益众生的菩提事业,直至轮回空尽为止,吾人今
日仍能受用佛法的利益,此即源自佛陀永无止尽的大悲心。
行者欲生起悲心,必须泯除将众生区分为亲友、怨敌、中庸(不相干)三类的分别心
,将一切有情众生视为自己最挚爱的独子,以如是欢喜与平等之心观待一切有情众生,此
即悦意慈心。
慈心可分为“悦意慈”与“令具乐慈”(愿众生皆能具足一切安乐)二种,悦意慈必
须于悲心之前生起,令具乐慈则可于悲心之前或之后生起,此为慈心与悲心的因果关系。
往昔,吾于国外演讲时,曾有一位听众认为悲心的生起较慈心容易,故其认为悲心的次第
应安立于慈心之前。彼能有如是之见解,表示曾深入思惟慈心与悲心,实属不易!此见解
即将令具乐慈安立于悲心之后,故令具乐慈与悲心之次第,并无决定,然而,悦意慈之次
第必然须安立于悲心之前,行者唯有生起悦意慈能平等观待一切有情众生之后,方能进而
生起真正的大悲心。
观修悦意慈之前,必须修持知母、念恩、报恩三项次第,而修持知母之前,必须修持
平等舍心作为前行。修持平等舍心犹如建筑房屋之前,必须先将地面整平,土地整平之后
,方能于其上堆砌建材。吾人皆贪爱自己所喜爱的对象与瞋恨所厌恶的对象,此种不平等
的分别心,即为修持平等舍心时,必须加以对治与去除的恶习。平等舍心可略分为行舍、
受舍、无量舍三种。行舍即指吾人于行为上,应远离贪取、厌恶、漠不关心等分别;受舍
即指吾人于感受上,应远离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受)等分别;此处行者所要修习
的是无量舍心。
(一)七重因果教法之前行──平等舍心
平等舍心不仅是一切道次第证量与功德生起的基础,亦是去除痛苦与获致安乐的根源
。佛法的精髓是菩提心,欲生起菩提心必须先生起悲心,欲生起悲心则必须先具足平等舍
心,因此,平等舍心乃是行者生起各种道次第的证量与功德的基础,且能证得究竟安乐的
圆满佛果。吾人由于未能生起平等舍心,任运生起的心念,皆是贪取自己所喜爱的对象与
瞋恨自己所厌恶的对象,由此而造作种种恶业,导致须承受恶业的苦果,因此,行者若能
生起平等舍心,则能遮止烦恼生起之门,免于继续造作恶业,从而断除一切痛苦的根源。
修持平等舍心的方法可略分为二种:
1、(1)首先观想面前有中庸(非亲非怨)的有情众生,思惟若随意伤害非亲非怨的
有情众生,乃是极为疯狂的举动,故不应对彼等造成伤害。复思惟彼等过去或许曾经对吾
人具有深厚的恩德,故不应对其漠不关心。
(2)其次,观想面前有挚爱的亲友,思惟贪爱与执著,乃是将吾人系缚于轮回大海
之中的枷锁。由于贪爱与执著所产生的过患,使吾人生生世世于轮回中流转不止,不得解
脱。吾人对亲友产生贪爱与执著,并非全然由于亲友对吾人有任何利益,而是由于吾人过
去所串习贪爱的习气,因而对彼等心生贪爱与执著,且此刻对吾人有饮食、医药、衣服、
卧具等利益的亲友,过去或许曾经对吾人造成极大的伤害,此刻仅对吾人略施小惠,吾人
即对其心生贪爱,此为极不合理的行为,故应遮止与舍弃对亲友的贪爱与执著。
(3)最后,观想面前有怨恨的仇敌,思惟由于瞋恨造成自己与他人皆须承受痛苦的
巨大过患,《入菩萨行论》尝云:“莫如瞋恨罪业深。”故不应对其心生瞋恨,而应平等
视之。吾人对怨敌心生瞋恨,并非完全由于怨敌对吾人造成伤害,其中有部分情形是他人
并未伤害自己,而自己却由于过去所串习的烦恼习气,而对怨敌生起瞋恨心。例如,原先
经济状况相近、和睦相处的两个家庭,若其中一家因为从商致富,两家之间出现贫富差距
,原本和睦的邻居,可能逐渐冷淡,甚至不相往来。即使面临他人伤害自己的情境,亦应
思惟此刻彼等虽伤害吾人,然而彼等过去或许曾经牺牲生命以保护吾人,如此难以回报的
深厚恩德,如何能对其心生瞋恨呢?无论由吾人或其他有情众生的观点,对中庸、亲友、
怨敌生起冷漠、贪爱、瞋恨的心念,皆属不智且不合理,此因众生受业力与习气的牵引,
皆心性不定且身不由己,彼等并无法自主决定成为吾人的亲友或仇敌,犹如三位饥渴交迫
、衣衫褴褛的乞丐同时向吾人乞讨,对吾人而言,彼等皆是亟需救助的对象;对彼等三人
而言,皆渴求吾人施以援手,若吾人以分别心,仅对其中一位(亲友)布施饮食衣物,却
对其他二人视而不见,甚至予以喝斥,此等心念与行为,乃极不合理!有情众生为心续中
的烦恼与业障所驱使,此刻所处之悲惨情境亦与乞丐相去不远,故吾人应舍弃分别与不平
等的心念,而能平等观待之。
2、观想怨、亲、中庸三类众生同时现前,中庸者位于行者前方,亲友位于右方,怨
敌位于左方,同样以前述的观修方法,修持平等舍心。
行者可视何种方法较易观修与生起觉受,作为抉择观修方法的依据。
如是观修之后,行者可进而思惟人生的过程中,利害无常(此刻利益吾人的众生,过
去可能曾经伤害吾人;而此刻伤害吾人的众生,过去或许对吾人深具大恩,众生对吾人造
作利益或伤害,实属不定)、怨亲无常(人生的过程中,常有亲友反目成仇或怨敌成为挚
友之事)二种现象,怨、亲、中庸三者亦是变幻不定,以此思惟使平等舍心更加坚定。
佛经中记载:佛陀曾教导一位极为悭吝的弟子,以左手拿起自己的财物,交给右手,
并观想左手是自己,右手是其他众生,以此方法对治悭吝。作为一位佛法的修学者,对于
所曾经听闻与思惟的教法,必须戮力实践,使心续能逐步产生体悟,此为获致成就的唯一
途径。若未能努力实修,纵然博学多闻,所能产生的功德与利益,仍属微薄而有限!故行
者当依四无量心所云:“愿一切众生远离爱恶亲疏,住平等舍。”如满月一般毫无阙漏的
平等观待一切众生,不弃舍任何一位众生。密法的修持常以圆满的月轮之上有一十字金刚
杵为象征,圆满的月轮即代表世俗菩提心,唯有对一切有情众生具足平等舍心,方能生起
各种瑜伽次第(生起、圆满次第)的证量,若未能具足平等舍心,则无法遮止贪爱与瞋恨
等烦恼,如此,将对任何地道功德的生起形成障碍,使行者无法生起悲心与菩提心,故行
者不应弃舍任何自己所不喜爱的有情众生,彼等正是行者能否生起平等舍心的关键,亦为
能否生起各种瑜伽次第证量的根源。
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于《无尽慧经》中,尝云:“大德舍利弗,又诸菩萨,大悲无尽
。所以者何?是前导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跟之所前导,如是诸菩萨所有大悲
,亦是成为大乘前导”大悲心犹如种子,能长出茂盛的枝叶与丰硕的果实,行者能否生起
各种地道功德,使自他一切有情能获致安乐,其关键在于行者能否生起大悲心。《戒经》
亦云:“广大教理法海中,若欲抉择最要者,恒以大悲心为最先。”大悲心是一切教法的
精髓,行者若能于心续中如实生起大悲心的体悟与证量,即犹如手中持有“如意宝”能圆
满所有的希愿一般,能通达一切的教法,行者若能精进修持大悲心,即犹如转轮圣王马车
所到之处,百万雄军皆随侍在侧护卫一般,能获致菩萨与佛陀的证量与功德。
菩提心是决定行者能否入于大乘之门的关键,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大悲心复由利
他之心而来,故行者必须于起心动念之间,恒常不离利他之心。
(三)、知母
七重因果修心教授的第一项次第为“知母”,“知母”可由教理与口传二方面加以说
明,此处以吾人的意识最初入住母胎的过程,来论证众生皆曾为吾人之母亲。吾人由于意
识入住母胎,而取得此世的生命,然而意识是相续不断如瀑流一般,此刹那的意识产生的
近取因,无法从外在的色法(物质)产生,而是延续前一刹那的意识而产生,外在的色法
只能做为意识产生的助缘,故目前有部分科学家声称人类有能力复制新的生命,此种说法
并不正确。人类借由科技的力量,能复制身体的器官,然而却无法由此途径,制造动物的
意识,只因意识必须延续前一刻的意识而来,无法借由科技创造出新的意识。
佛经中,以新旧两盏烛火为譬喻,当旧的蜡烛燃尽,将烛火引至新的蜡烛之上,则新
烛火是旧烛火的延续,然而却不能据此成立新烛火与旧烛火相同,吾人前世或许投生为畜
生、或许生为天神,此生获得人身,不可认为此生的意识即是畜生或天神的意识,而仅能
成立此生的意识是畜生或天神意识的延续。行者思惟意识能否突然产生?若能突然产生而
不需近取因,则学习即丧失其意义。此因突然产生的意识是片段而不连贯的,此刻学习的
成果无法累积至下一刻,此与事实相违背,故能成立意识是延续不断的过程,此刻的意识
是延续前一刻的意识而来,今天的意识是延续昨天的意识而来,如是回溯至吾人最初入住
母胎的意识(羯罗蓝位),亦是延续前一刻(前世)的意识而来,依此不断推演,能成立
吾人有无数的过去世之结论。吾人既有无数的过去世,每一世皆有躯体,在四种出生型态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中,胎生与卵生皆需要母亲,故吾人曾有无数的母亲,且
每一世的母亲不可能皆是同一人,由此成立一切有情众生皆曾身为吾人的母亲,且可能不
止一次身为吾人的母亲。以地球上的有情众生为例,地球处于成、住、坏、空的循环过程
之中,当地球坏灭归空、尚未生成之前,原先存在于地球上的有情众生的意识,可能往生
天界乃至其他三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意识是如此延续不断,一次
又一次的入住母胎,取得一世又一世的生命,故佛经中提及:若以柏子(柏树的种子)计
算吾人过去生母亲的数量,即使数尽如大地所有尘土的数目,依然无法穷尽。过去世的母
亲与今生的母亲对于吾人的呵护、疼爱,没有丝毫的差别,吾人如何能以分别心观待对自
己具足深厚恩泽的如母有情呢?即使此生无法认得过去世的母亲,仍无法改变有情众生皆
曾不止一次身为自己的母亲,对自己具足大恩的事实,故不应以分别心观待一切有情众生
,视一切有情众生与此生的母亲无有差别,若未能如此,即与不认识此生的母亲的情形相
同。
行者修持“知母”时,应先由周遭容易令自己生起贪爱与瞋恨的众生作为修持的对象
,然后由近而远逐步扩展,较为容易生起觉受;不宜由远而近,将心念专注于中庸的有情
,却将与自己较为亲近的有情弃而不顾。依亲友、怨敌、中庸的观修顺序,作为观修“知
母”的对象,视此三类有情众生的本质皆与此生的母亲相同。
欲生起菩提心须先修持“知母”的原因,在于菩提心由大悲心而来,而大悲心由悦意
慈心而来,悦意慈心是由念恩与报恩心而来。母亲是吾人所有亲眷中,最为亲近且恩泽最
为深厚的人,故修持“知母”最易引发念恩与报恩心,从而逐步引发悦意慈心、大悲心乃
至菩提心。
(四)念恩
观修“念恩”必须以“知母”的修持为基础,行者由认知一切众生皆曾不止一次身为
自己的母亲,进而思惟一切众生皆与此生的母亲相同,对自己具足生育、教养的无尽慈爱
,如是感念如母有情的深厚恩泽。观修之时,不宜将如母有情观想为具足极大力量之人,
而应将其观想为饱受病苦煎熬而虚弱不堪的情形。无论观修何种教法,皆须使自己融入所
观修的情境,犹如身历其境一般,生起真实的觉受,例如,观修三恶道的痛苦时,行者必
须使自己如切身感受到烈火烧炙、寒冰冻裂、饥火中烧等巨大的苦楚,使自己对三恶道生
起极度畏惧的心念,观修“念恩”时,亦须如此。使自己观修犹如处于母亲腹中、怀中,
如是观修母亲的生育与养育之恩。切不可如观看壁画一般,境我二分,事不关己,如此将
无法生起任何觉受,亦无法由此观修而生起任何证量。
观修“念恩”的次第,可分为初、中、后三个时期。初时,观修母亲怀胎之后,一举
一动皆甚为不便,即使简单的行动(如翻身、入座、起身…),对怀孕的母亲而言,均是
沉重的负担,然而,母亲却不以为苦。饮食起居亦须受到诸多限制,为了保护腹中胎儿,
一举一动皆须和缓;许多过去喜爱的食物,惟恐对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皆舍弃不食,凡
此种种,皆出于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吾人试想:若身体背负一、 二公斤 重的东西,莫说一日,仅数小时,吾人即感到疲
倦、累赘而失去耐性,而母亲却须于怀胎的过程中(妊娠的最后三个月,负担尤其沉重)
,日日如此,若非母亲如此小心翼翼地保护胎儿,吾人今日如何能平安诞生、拥有健康的
身体乃至有缘修学佛法呢?纵使承受着诸多不便与痛苦,母亲仍不以为意,胎儿诞生的那
一刻,母亲如获至宝,所有的痛苦皆一扫而空,满心喜悦地迎接胎儿的到来。
胎儿平安出生之后,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教导孩儿吃、喝、走路、讲话…等各种生
活技能,担心孩儿的身体健康,一旦孩儿身体不适,即四处求医,废寝忘食地照顾著孩儿
,将最好的食物留给孩儿,如是广大的恩泽,不胜枚举,此为中期之母恩。
孩儿逐渐成长之后,母亲若仅为自己谋求温饱,则无须奔波劳碌,然而为了提供孩儿
更为良好的生活条件,遂必须勤奋工作,与他人竞争逐利,纵使造做诸多恶业,来是须堕
入三恶道受苦,亦在所不惜!仅求能积攒更多的财富,使孩儿能过著优渥舒适的生活,为
孩儿牺牲自己的青春,甚至背负了诸多罪业,亦不以为苦,此为后期之母恩。
然而,子女长大成人之后,或因事业有成,拥有财富、权势、地位,遂认为自己很了
不起,完全不感念母亲养育的恩泽,此种观念谬误甚深。试想吾人今日所拥有的能力,乃
是后天逐渐培养而成,而非与生俱来,若无母亲的养育之恩,吾人如何能拥有今日的能力
?不仅人类的母亲如此,即使是其他动物的母亲,虽然彼等因躯体、能力等种种条件与人
类不同,而无法给予子女无微不至的呵护,但对于子女的慈爱之心,与人类并无二致,此
种情形可由拍摄动物日常生活的纪录影片中得知。行者观修念恩时,最初应以自己的父母
亲为观修的对象,思惟父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然后,逐步扩及周遭的亲友,次则扩及
中庸的有情,最后,观修的对象扩展至怨敌,此为念恩的观修方法。
(五)报恩
行者若能于“知母”的修心方法,如实生起觉受,则容易趣入“念恩”的修持;若能
于“念恩”的修心方法,如实生起觉受,则容易发起报恩之心。
众生由于受无明的蔽障与烦恼业障的折磨,身心均备受煎熬,且衰弱不堪!犹如丧失
心智(意识受贪、瞋、痴的役使无法自主,在轮回中流转不止)、眼盲(看不见、认不清
往生人天善趣的道路)、身罹重病(受烦恼与业障的摧折,承受着身心恼热的痛苦)、怒
火(瞋心)与饥渴之火(贪心)中烧、肩负重担(造做了深重的恶业)、缺乏柺杖作为支
柱(没有众生协助其远离痛苦)、无人导引方向(没有善知识导引其自轮回中出离)的老
妇,步履蹒跚地向着悬崖(三恶道)颠颠倒倒、跌跌撞撞(如母有情不知行善止恶,所作
所为皆是恶业)地跛行而去,身陷险境而不自知,眼看即将自悬崖顶端墬下,当此危急的
时刻,即使是与老妇非亲非故的陌生人,尚且能生起恻隐之心,而伸出援手,为人子女者
,岂能坐视而不设法营救?行者此生能获致暇满难得的人身,且能值遇善知识宣说正法,
使自己能有缘修学大乘乃至显密圆融的教法,犹如一位双眼明亮能看清周遭事物的补特伽
罗,因此,是最适合承担救度身陷险境的如母有情的人选。
观修“报恩”时,行者除了协助如母有情远离短暂的痛苦(遇有众生饮食、衣物、医
药匮乏时,对其布施)之外,尚须思惟如何帮助有情众生能彻底自痛苦中解脱,获致究竟
的安乐?除非自己能证得正等正觉的圆满佛果,否则即无法圆满如母有情求乐不能得、厌
苦却不能离的痛苦,如是令自己发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
(六)悦意慈心
悦意慈心能否生起的关键,在于行者能否反复串习“知母”、“念恩”与“报恩”,
若能借由反复串习而生起觉受,即能任运自然地生起以慈爱之心观待一切如母有情的“悦
意慈心”。修持悦意慈心可分为三项次第,一、何不使有情众生得到安乐?二、愿一切有
情众生具足安乐。(愿心)三、使众生获致安乐的重任由我承担。(增上意乐)
(七)大悲心
行者观修平等舍心之后,犹如将土地整平,此时必须将一切功德的种子──大悲心,
播入土中,且不断以慈悲的水与养分加以灌溉,以此譬喻说明大悲心是一切功德与菩提心
的种子。
悲心可略分为三类:一、对自己的子女所生起的悲心,称为一般的悲心。二、经由修
持禅定所生起的悲心,称为具量的悲心。三、七重因果教法中,作为生起菩提心的近取因
之悲心,称为大悲心。此外,以生起悲心所缘对象的不同,亦可将悲心分为三类:一、由
观待众生所承受的各种痛苦而生起的悲心,称为缘于众生的悲心。二、由观待众生皆是无
常(法)而生起的悲心,称为缘于法的悲心。三、由了知缘起性空的真实谛,观待众生皆
无自性而生起的悲心,成为缘于谛实的悲心。
观修悲心的方法,可由观想周遭乃至三恶道的众生所承受的痛苦,令自己生起悲心。
例如观想人们遭人杀害或因犯法而即将被执行死刑的时候,惊恐万分、哀怜无助的情形;
或观想地狱道的众生,承受着各种冷、热的残酷刑罚,痛苦呻吟、哀嚎的情形;或观想饿
鬼道的众生,不断承受饥渴之苦的煎熬,即使费尽心血获得少许饮食,送至嘴边之时,即
为喉中所喷出的猛烈火焰所烧毁…,从而令自己生起悲心。
三恶道众生的处境至为悲惨,所承受的痛苦至为巨大。然而,此刻尚未堕入三恶道的
众生,由于不断造做恶业,累积了无数堕入三恶道的因,将来必然沦堕恶趣,承受无量无
边的痛苦,行者如是反复思惟与串习,令自己犹如慈母不忍爱子受苦,亟思如何尽一切所
能援救爱子远离痛苦一般,生起欲协助有情众生远离一切痛苦及苦因的悲心。
(八)增上意乐
大悲心的生起,意指行者已然生起救度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及苦因的意念;增上意乐则
是由于不断地串习、强化此一意念,而能任运自然地生起,由自己荷担救度众生远离痛苦
及苦因的重任之决心,两者的差别,在于大悲心属于意念,增上意乐则是决心。
增上意乐系由不断的串习大悲心而产生,行者能否借由修持密法而迅疾获致成就?其
关键仍在于能否生猛利的悲心,悲心的广大与否?决定行者获致成就的迟速。往昔殷重修
持悲心而获致成就的大德,曾开示可经由某些现象省察自己是否生起大悲心?例如,行者
只要思惟三恶道的痛苦,随即寒毛倒竖;思及有情众生此刻正承受着如此巨大的苦楚,不
禁悲从中来,泪水夺眶而出;自己犹如孤立无助的幼童,仅能呆坐于地,口中不断地呼喊
著母亲一般,此为行者判断自己是否生起大悲心的依据。
行者若能生起大悲心,经由不断串习,即能发起承担救度众生远离痛苦及苦因的誓愿
与决心。行者修持增上意乐时,须任运自然地生起救度众生远离痛苦及苦因的誓愿与决心
,即使须替代如母有情于地狱中受苦长达数劫,亦甘之如饴,如此,方能如实生起增上意
乐的觉受。
(九)菩提心
发起增上意乐之后,行者复思惟自己纵然具有强烈希求救度众生的誓愿,然而此刻却
连救度自己的能力亦不能具足,如是思惟唯有证得正等正觉的佛陀,方能具足救度一切众
生的能力。四圣众之中,声闻、缘觉由于仅希求自己的解脱,故彼等救度众生的能力与功
德,不及初地菩萨的千分之一;初地菩萨救度众生的能力与功德,亦不及十地菩萨的千分
之一;十地菩萨虽已具足极为殊胜的能力与功德,然而其救度众生的能力与功德,仍不及
佛陀的千分之一。如是思惟,令自己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唯有以利他的动
机,发起希求自己证得正等正觉的圆满佛果,如此,行者方真正发起菩提心,契入大乘教
法的精髓,从而使自己入于大乘之门,成为一位受人天礼敬的菩萨。由于行者已然发起菩
提,故能借由修持密法,迅速成就圆满佛果,菩提心的生起与否?为金刚乘行者能否借由
修持密法获致成就的关键,故行者于此须殷重修持。
行者虽处于五浊恶世之中,充斥着各种痛苦,然而,此生能获得暇满人身,且能值遇
大乘教法(特别是显密圆融的金刚乘教法),应深自庆幸自己是如此幸运,能拥有如此善
好的因缘,必须珍惜此生难得的机缘,不断于心续中串习与累积生起真实菩提心的善因与
资粮,切莫虚度光阴,甚至造做恶业,如此,方能不负此生。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7-03 23:56:00
随喜
作者: skyblue19 (386)   2014-07-07 08:25: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