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ETA T02 No. 99
《杂阿含经》卷十三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所谓:名、色。
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
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明、解脱。
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止、观。”
───────────────────────────────────────
■ 1.五蕴名色,五蕴包含色法(色)与心法(名)。“色法”:“色蕴”,“心法”:
“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取蕴为有漏【苦谛】,这是所应知道明了的。
2.十二缘起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
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其中第一支“无明支”与第八支
“爱支”,是能引能生惑业烦恼生死流转的【集谛】,这是所应知道断除的。
3.无明烦恼的相违品─“明”与“解脱”─【灭谛】,这是所应知道证得的。
4.灭除无明烦恼,应修─“止”与“观”─【道谛】,这是所应知道修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