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佛法带给家人的利益─专访滇津明就格西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6-24 15:33:22
转自:慧炬 http://www.towisdom.org.tw/
佛法带给家人的利益─专访滇津明就格西
编者按:初次踏入“金法林利生佛学中心”,是在今年(二○一四年)仲春时节。连
日的寒流伴随细雨纷飞,令人倍觉春寒料峭。甫入中心大门,迎面呈现的是脱俗风格的建
筑装潢,到达一楼会客厅,窗明几净,陈设简单,让人感觉相当舒适,心情也自然地放松
下来。格西亲切的招呼采访者就座,他以流利的中文,分享其个人出家修行与出生家庭间
的因缘。滇津明就格西生于西藏康区,十八岁到南印度的色拉寺学习经论。经过数十年努
力不懈地学习,终于完成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的修学,并且通过六次格鲁巴僧伽大学的考试
。在二○○三年通过最后一次的考试后,获颁第一等“拉然巴”格西学位。
出家修行圆满父母亲的期盼
西藏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当家中有男孩子出生时,父母亲都希望男孩子能出家。
因为他们知道人生中会有许多穷通起伏,尤其轮回的痛苦众多,所以希望男孩子能走不同
的道路,而出家是最好的选择。我的父母亲育有三男二女,其中只有我和弟弟出家,哥哥
因为要扛起家里的生活责任,因此没办法出家修行。我在西康生活的时候,父母亲不断地
叮咛我要亲近寺院,当时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许多寺院正要重建,于是我就去寺院
帮忙重建的工作,父母亲心里就比较满足,心想这个孩子一定会出家。
我和弟弟一出生,父母亲就已经在寺院里进行要让小孩出家的登记手续,其实我根本
没有想过要出家,我们可以说一半是被逼迫的。
我十八、十九岁的时候,父母亲要我到印度留学,其实这是善意的谎言,叫我到印度
深造,主要目的就是要我出家修行。我的舅舅当时在色拉寺,当我到达南印度色拉寺以后
,舅舅就立刻帮我剃度,并把袈裟拿给我穿。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一直无法认定自己
已经成为一位出家人,这样的心情调整很久。后来我借由佛法的薰习,深入了解佛陀宣说
的义理,自己的思想也愈来愈成熟,才真正体会到出家是人生最好的选择。对我们西藏人
而言,孩子出家修行就是满了父母亲的愿。当父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寺院里研读和修持
佛法,个性与想法都和过去变得不一样,各方面都成长得更加成熟且稳重的时候,他们就
很开心,很满足了。
出家,与家人的关系反而更加紧密
有些人认为,出家以后就必须要和家人断绝关系,会与家人失去连结。
也有执持传统观念的人,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想法,认为小孩出家以后,家族的血脉
会因此中断,所以认定孩子出家是一件糟糕的事情。这种传统的观念,是需要改变的。血
脉中断这件事情并不重要,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单独生于这个世上;死亡
的时候,也是独自一人离开人世,我们没办法把家人带到下辈子去。人们在世间上生活很
辛苦,由于外在经济条件的不足,容易受到生活压力的打击。但不管孩子承受多大的压力
,甚至经济生活无法自给所需,抱持传统观念的父母亲都会认为孩子将来一定要成家,这
样才是圆满父母亲的愿望,这种想法有时候会与现实生活冲突。父母亲一直希望自己的孩
子能够好好过日子,生活一定要快乐美满,但各方面的条件都想和别人比较,他们的想法
跟做法不一样,一方面要孩子好好过日子,另一方面又有许多的标准和要求,甚至不允许
孩子出家修行,追求离苦得乐的涅槃之道。
我还记得当年离开西藏,到印度留学时,弟弟年岁尚小。十几年后,我和家人商量,
请他们将弟弟送去印度学习佛法。第一次由大哥陪同弟弟前往印度,途中就被中国的公安
抓回去了。弟弟是在第二次离开西藏时,才顺利抵达南印度色拉寺,由我负责照顾他,供
给生活所需的开销,并指导他在佛法学习上的诸多疑难。当时我们无法使用电话与家人联
系,仅能依靠书信往来,让父母知道我和弟弟的近况。有几次收到父母的回信,父母亲都
和我们说:“能够看到你们兄弟俩藉著佛法的修学,想法愈来愈成熟懂事,我们很安心,
也相当高兴。”我认为自己身为出家人,无论是持守戒律的生活方式,或是依著修学佛法
所获得的体会或领悟,这都是相当殊胜的。从经济层面来说,虽然出家人什么都没有,可
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也非常少,如此简单且清净的生活,的确是值得让人感到羡慕,也
让自己深深自豪的一件事情。
在佛法的修学上,出离心是让我们可以借此脱离轮回的因。所谓的“出离心”,是指
出离三界内诸多烦恼所产生的过患,出离三界内负面的心念和行为。家人与亲戚朋友并不
是轮回的原因,轮回的因是我们身语意上的过失,自己不愿意有这种过失,所以想要离开
五浊恶世,脱离轮回的痛苦。例如:贪求女色与荣华富贵、名闻利养,这些都是轮回的过
患。出离心不是远离家人、远离众生,而是远离罪恶。
缘著父母修慈悲─七因果口诀
(一)知母
佛教谈到慈心、悲心和四无量心,种种修行方式都有其对境。阿底峡尊者曾开示七因
果口诀,我们可以借由培养慈心与悲心,累积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增长大悲心,最后成
就无上菩提心。首先我们必须踏出第一步─“知母”,心中想着:因为知道有前世和来世
,而自己从无始劫来即反复于轮回中受生,投生的状态则有“胎、卵、湿、化”四种,若
为胎生者,即须父母受胎及照顾,也因为我们于轮回中已受胎无数次,是故可借此推断无
量的众生亦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亲。因为时间的隔阂,再加上我们没有记忆宿世因果的智
慧,不知众生曾经是自己的父母,他们在过去世实际上都曾像今生的父母亲一般,对我们
悉心照顾。众生对自己有如此大的恩德,所以当众生面临痛苦的时候,希望能够帮助他们
脱离痛苦,能这样思惟的时候,就是修练悲心。当我们借由如理的思惟,得以确认无量的
众生都曾是自己的父母亲,这就是知母。
(二)念恩
其次,我们应当忆念父母亲对自己的恩德,心里想着:假如没有父母亲的照顾,自己
根本就没办法存活下来。父母亲为自己付出这么多,真的很伟大。再者,无量的众生在过
去世也曾像母亲一样照顾过我,同样也爱过我。那么我现在从做人做事的基本观念来看,
就不应该离弃他们,要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去帮助他们,这样反复不断的思惟,就是第二个
步骤─“念恩”。
(三)报恩
第三个步骤是“报恩”,既然知道父母对自己有很大的恩德,必定要尽己所能去报答
他们。这就像是我们接受他人赠礼时,要懂得感恩回馈,是一样的道理。如何回馈他们呢
?自己应该要好好实践正法,有能力的时候,要与父母分享佛理,法布施给他们,引导他
们走在正道上,这就是最好的报恩。没有这样的能力,就大力的去发愿和发心,将行善所
获之功德回向给他们,希望他们能脱离痛苦,好好的过日子,这样子也是很好的心态。
(四)修慈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与各式各样的人相处。而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我们将某些人视
为最好的朋友,某些人则是最讨厌的人,此种心态的出现就是内心里具有某些烦恼,导致
分别心显现在面前,这是不对的。我们一定要反省,这是自己的错。我们可以试着去推论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别人觉得很顺眼,自己却觉得看不顺眼?这问题存在于他的身上,
还是存在我的心中。我们仔细去想,可以知道问题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心中。这怎么说呢?
我们从自己的角度,成立一个厌恶的对象存在,这个对象还是自己加油添醋所产生的。自
己可以先观察一下,我们的心是不是按照自己粗鲁的心念,把对方视为厌恶的人。如果对
方根本上真的是一个厌恶的人,那么应该不论是谁都会厌恶他。但事实是如此吗?并非如
此。这是我们的缺点,我们根本就没有察觉到,令自己感到厌恶的对境,这都是自己造作
出来的。
以世间法来讲,修慈心是道德的行为,具足慈心就没有敌人,拥有智慧就没有烦恼。
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创造自己的前途,看重自己的尊严,但是我们习惯用分别心去看待
他人,一边是讨厌,一边是喜欢,有这样的看法,你的前途就不会那么好。若我们常修慈
心,能忍辱,自己的人缘就会愈来愈好,生活当中没有敌人,大家就能相信你。否则,如
果仅依靠个人的偏见去看待人事物,用分别心去和人相处,你的人缘就会愈来愈差,这样
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成功。举例来说:一个做事好商量的人,即使他学问不好,但在公司
上班,老板还是会多关照一些。相反的,一个人学问虽然很好,但是脾气不好,常常跟同
事吵架,这种人在公司人缘不好,也不会有朋友。我们应该如此思惟:所有的人就如同自
己的父母一般,有可敬和可爱的一面,逐渐转变眼前这个对境,使他从厌恶的对象变成悦
意的对象,这样修慈心才会顺利。阿底峡尊者也曾说过:“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能够
把一切众生视如自己的父母亲一般,那么这世界上就没有你的敌人,都会是你悦意的对境
。”
(五)修悲心
慈心跟悲心两者并不一样,慈心能够把厌恶的对境转而视为悦意的对境,悲心则是针
对受苦受难的人,希望对方能够脱离困境。悲心和慈心的所缘境是相同的,皆是缘著一切
有情,但想要帮助一切有情远离痛苦的心,就是悲心。修学慈心与悲心,对佛弟子而言是
相当重要的。当你的好朋友生病,或不幸发生意外,你一定会感到伤心难过,想尽办法出
钱或出力,帮他解决困难。
如果你有慈心,悲心就会比较容易修持,心中会希望悦意的对境,可爱的众生,赶快
脱离困境,摆脱轮回的痛苦。我们这样反复的修持与思惟,摄受的范围愈来愈广,当我们
有一天,心里有:“恨不得一切众生,都能早日脱离轮回痛苦”的想法,能够如此修持,
就会产生大悲心,这种能力增长的过程,就是我们下面所说的“增上意乐”。
(六)增上意乐
在修持慈心与悲心的阶段,我们仅是希望生活周遭的人们能够离苦得乐。而“增上意
乐”则是希望借由一己之力,让一切众生能够早日离苦得乐,这样的发心远超过慈心与悲
心,是故以“增上意乐”称之。
我们在内心中如理地思惟,忆念一切众生,希望三界众生脱离轮回的痛苦,这个心念
就叫大悲心。我们可以仔细想想:一切众生于轮回中受苦的包袱,都由我来承担,我有没
有能力扛起这个责任呢?我们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是谁?除了佛陀以外,
已经没有其他的人。因此为了利益众生,我必须先成就佛果,再来救度一切众生。而这种
“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念,就叫做菩提心。
(七)生起菩提心
透过以上的思惟方式,让自己的心中生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念头,这种念头对我
们现在而言,并无法任运生起。我们藉著“七因果口诀”的教授,依次思惟,就能够在心
中生起造作的菩提心。再依著不断练习造作菩提心的因,最终就能够生起任运的菩提心,
具有进入大乘菩萨道的资格。即便现在无法生起任运的菩提心,仅能生起造作的菩提心,
这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我们若借由造作的菩提心行种种善行,即使只是称唸一遍
六字大明咒,功德也是相当广大的。
每个人在生活当中,有许多迎面而来的冲击与挑战,使自己无法调伏自身的心绪,产
生各种困难。如果能够改善自己的心,修行就会愈来愈顺利,也会具有能力帮助自己和他
人。
接引家人学佛,从改变自己开始
给父母最好的佛法礼物,有两种:一种是父母看不到的礼物,你依著佛法的义理,所
做的种种善行,从中所获得的一切功德,永远都回向给父母亲和一切众生,这就是给父母
最好的礼物。另一种是父母看得到的礼物,如果你能依教奉行,自净其意,就可以让你的
父母与家人看到你的转变。他们看到你在身语意上有种种正向的改变,心里就会很高兴,
也更安心。
家人如果反对你学习佛法,我们就更要依教而行,尽量改善自己的行为与负面的情绪
,学习包容。我们可以发愿:将来要与家人一起迈向佛道。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让家人看
到你在身语意上的改变,这种善的转变会影响家人,让家人觉得修学佛法是很有意义的事
情,也让自己有机会向家人证明学习佛法的利益。
佛法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们的生活过得不愉快,皆来自于个人内心的习气与烦恼,
借由学习佛法去调伏内心的烦恼与习气,烦恼愈来愈少,内心就会清净,生活也会愉快,
各方面懂得知足,即能常乐。
作者: cutekid (可爱小孩子)   2014-06-24 16:01:00
推(Y)
作者: skyblue19 (386)   2014-06-24 17:38:00
随喜 推
作者: iamkren (kk)   2014-06-24 19:26:00
谢谢!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6-24 23:28: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