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智者大师《天台小止观》止、观如车之双轮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6-12 18:14:25
.CBETA T46, No. 1915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山修禅寺沙门智顗述
“若夫泥洹(涅槃)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当知此之二法(止、观),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
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
了见于佛性。’
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涅槃)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
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
■ 经论对读
.CBETA T44, No. 1848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
长水沙门子璿录
“问:何故止观合修耶?
答:若不双修皆成邪故。
涅槃经说,定多慧少不见佛性,慧多定少见性不了,定慧等学明见佛性。
又诸处说,不见佛性,无明邪见自此而生,故今合修。”
.CBETA T12, No. 375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八
“善男子!
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
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缘不见佛性。
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
■ 解说──
1.就声闻的阶段而言,胜观与等持二者,等持的力量非常强大,相对的胜慧力量就很薄
弱。这是因为在声闻的阶段,所见的目标为自求解脱为主,以可以完全达到此目标为
目的,为了追求并达成这个目标,需要有很强的安止力量。由于没有为了其他众生的
利益,将救度众生当成是自己的责任,众生无量无边,需要透过无量无边的方式去思
惟利益众生,这方面没有去做,因此在胜慧的力量是薄弱的。
2.声闻较专注于自己解脱脱离轮回,并没有追求利益众生的佛果位,因为这两个原因而
看不到自己能够成就佛果,因此说“声闻不见如来种性”。声闻完全以个人脱离轮回
的痛苦作为目标,并没有思惟荷负利益一切有情,当仅仅只趣入自利的目标而修等持
,等持的力量是很大的;因为悲心薄弱,虽然了悟空性,但是胜慧的力量是薄弱的,
没有透过无边正理去了悟空性,仅得了空慧的一分。由此以致“声闻不见如来种性”
,没有看见自己可以成佛。
3.就大乘种性菩萨而言,为了利益无边众生,是由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由于知道一切
众生内心里的想法无量无边,以悲心作为支持的力量,去思惟众生内心的想法是无量
无边。透由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之后,也能够同时去了知一切的所知,除了断除烦恼
障,也可以断除所知障──对于遮盖所知、遮盖万法的这个部分去除掉,而声闻对于
这个部分根本不知道,声闻的了空慧只能断烦恼障。由于发心的不同,菩萨发菩提心
,为了广化利益众生行六度万行,方能断除遮盖所知、遮盖万法的所知障。
4.菩萨由无边理门证悟空性的了空慧,依着它能够圆满菩提,即佛果位。证悟空性这样
的一个心,在声闻、独觉而言,了空慧的那个心很小,也不能够看见自己可以得到圆
满的菩提。而靠着无边理门去了悟空性,这种了空慧的心,因为透过无边理门了悟空
性的内心,能够成为烦恼的对治,将烦恼障灭除掉,也能够成为所知障的对治,将所
知障灭除掉。认识到经由无边理门了空慧可以得到圆满的菩提,因此菩萨能见到圆满
菩提成就佛果的如来种性。
5.“菩萨虽见而不明显”,菩萨热切渴求成满佛果,虽然见到但不明晰,因为菩萨的胜
慧力量强,等持力量弱。由于重视利他为主,把救渡众生当作自己的责任,对于一切
众生内心的想法为何?众生的痛苦为何?快乐为何?仔细去分析、仔细去了解、仔细
去利益,要做的非常多,因此胜慧的力量非常强大,相对的,等持的力量就较薄弱。
6.而佛果位心续之中,胜慧的力量十分强大,等持的力量也十分强大,此二者力量完全
均等,因此止观均等、等后一味。等至位与后得位完全一味合和,毫无差别,唯有佛
果才能成办。等持是等至根本定的阶段,胜慧是后得位的阶段,等至的阶段与后得的
阶段毫无差别,等后一味双运,唯有佛才能做得到,这是佛的特色。佛陀止观均等双
运,一个心能同时现证二谛(胜义与世俗二谛),因此如来能遍见一切诸法所知。
■ 此段说明止观均等双运的重要,我们想要得到佛果,而佛果是等至和后得二个阶段,
同一本质而反体各异,能够同一时间安住在这二者上面。现在随顺着果的情况下,应
当将止观二者双运做实修,在观修的道上面,当如此配合。果是等至和后得双运之故
,所要观修的道也应当是止观二者双运,以如此之道来做实修,将来得到的果也会是
等至和后得双运的本质。现在禅修的时候,止观二者应当同时进行,二者力量要均等
;禅修的时候,等至阶段修安止,后得阶段修胜观,这二者力量要同时进行,也要把
二者力量均等,以如此目标而作实修。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6-12 18:56: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