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年参加了三位长辈的“做七”往生超度法会 1

楼主: jason4qq (共构共构~柯P社会宅澳购)   2024-04-03 23:01:31
【我一年参加了三位长辈的“做七”往生超渡法会】1
梦中见到了在过年前往生的外公,所以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其实是因为外公生前曾经交给我一本关于养生的书,希望我能够摘要其中内容,分发给家
人,照顾家族成员的心意非常深切。而我当年因为觉得该书的内容不值得分享,所以并没
有照做,后来见面时,他也曾询问过我几次。现在决定依著老人家的初衷,多将能够照顾
家人身心的善知识与家人分享,所以开始执笔。
这篇文章分享参加法会过程的经历和感受〈法会,佛教的存在皆应是为了人〉;佛法与法
事的探索〈法会的起源〉;第二集有〈我的信仰比你的信仰好!那是人性,不是佛法。〉
佛教的发展历史介绍,以及如何跟民间信仰对话。第三集与第四集则侧重在佛法内容的介
绍,以及自己修行的学习心得分享。若你在阅读时有任何感想,不管认同与否,平静或者
被扰乱,都欢迎留言给我。大家可以一起进步!
序 ─〈我做了一个梦〉
一开始的梦境是我和一些大学同学在坐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到了内湖后我要下车了。车上有家住中
坜的同学要回家,我用手机查询了他回家的路线,告诉她只要再一站就会到了,但是要走
路很久。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骑ubike过去。
走路回家的路上和一名暂住在公公家的外国女孩谈起了恋爱,她不知道回去之后要怎么跟
大家说,我说就直接告诉他们吧。回到治磐之后,公公还在,大家在圆型餐桌前吃饭。大
家都试着告诉公公一些什么资讯或者笑话,一如往常般的。
那名女孩回到在走廊尽头右侧的主卧房里,好几位中医师在为她整骨,妈妈挡在门口不希
望我过去看。“小孩子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她这样说。 我告诉妈妈关于中医我可
能懂得更多,我为什么不能看?然后便扭打起来。(第一次有此荒谬的情节) 房内的护理
师开始唸接下来要整骨的人的名字,也唸到了我。“我也有吗?”妈妈跟其他亲戚对我微
笑地说:“是啊!你也有。”
我对梦境的解析: 外国女子象征的是外国思想,新观念。 可以解读成三民主义,或者国
族主义,或者社会主义,或者佛法。 她寄居在公公家,似乎是家人所熟稔的。但和我谈
恋爱的比喻,暗示着我潜意识中认为我可能比家人更加了解这些观念的可能性。恋爱,连
结,交心,深度认识,秘密“只有我知道这些秘密哦。”但在现实中,却因为自以为没有
能够言说的管道和机会,于是,在过去对家人是一直沉默著的。
〈我一年参加了三位长辈的“做七”往生超渡法会〉
这一年来,我参加了三位长辈的头七(女友外婆、我的阿伯和我外公),地点分别在南投、
宜兰、以及台北。参加丧礼的频率比婚礼还频繁,有些感叹。法会内容不外乎是人手一本
佛典,跟着法师唸经,拜佛。 “水忏”、“地藏经”、“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
经”、“心经”、“大悲忏”、“金刚经”之类的。
法会皆是以佛教的形式进行,每次的参加都让我心里产生了不同的疑问跟好奇,法会究竟
是为了活着的人办的还是亡者办的呢?既然亡者听不到了,那么肯定就是让活着的人听的
。那么我们真的在这些仪式中,安顿了自己的身心了吗?先讲感受,若说我有得到什么慰
藉,那肯定是因为看到家族成员,又因为丧事而聚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与亲情的流
动,是最主要的。 但同时也心念著一些因为信仰基督教,而不便参加法会的亲友,我也
好想跟他们在一起啊!
在治丧过程中也不好与人讨论这些事情,于是就变成我着手开始研究的动机。仪式的由来
,经文的内容,以及对于仪式的社会功能的探讨。会中诵经完毕的休息时间,我便是用手
机不停地查找经文的翻译,“阿耨三藐三菩提,原来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啊!意为“对
一个事物拥有至高无上的,又正确又彻底的觉悟。”
到底功德是什么?回向是什么?这是佛教的观念吗?或者这是民间信仰?这是汉传佛教独
有的吗?
记忆中满深刻的一次记忆是2009年的时候参加大伯的告别式,那是第一次对于法会有深刻
的印象。(其实阿妈的告别式与头七我也有参加,但我当时年纪还太小,只记得在内湖的
二伯家外跪了很久,没有太多的印象。)
刚从印度旅行回来的关系,我对于参加法会是充满期待的。以为会像是在印度时看到的法
会一样,会有法师为我们解说经文内容,然后大家因为得到了灵性的启发所以心生法喜。
又因为在印度的法会中看过tabla与“梵呗”的结合,因此想要看看未来是否能够以塔布
拉鼓加入诵经过程的可能性。
没想到就是拿着经书,或跪或坐的跟着唸。 当时年轻幼稚的我心里不免碎念:“没有人
要解释或说法,那我来这里干嘛?这不就像是学校里最差的老师一样,只会叫大家照着课
本念而已?那我自己在家念就好啦。不行!不能表现出来!”于是便转念,不然就利用机
会好好了解经书在说什么好了。
法会当时念了很多经,或许是刚从印度旅行回来的关系,对于经文中若是与古印度风俗相
关的部分,原本晦涩不明,如同天语般的部分,变得可以立刻理解。 记得“地藏经”中
念到“婆罗门女”的故事,立刻就联想到“哦!那就是在说像是塔布拉鼓老师的妻子那样
的人嘛!” 可以联想到他们对于信仰的虔诚,以及节日祭仪时对于念经的重视。本来模
糊的文字就变成了清楚的影像,联想到具体的故事情节。
发觉原来佛经就跟论语一样,是当时佛与弟子或世人的对话纪录,对于喜欢故事与知识的
我,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但是遇到整篇整页是汉字记下的梵文的部分,有音无义。就觉得很怪,这是在干嘛?? 没
有翻译好吗??? (笑,后来知道玄奘的“五不翻原则”但恕我资质驽钝,依然无法全部
苟同。)
想到欧洲在十六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前,圣经只能以已死亡的古语─拉丁文纪
载,只有神职人员和少数显贵才理解内容,为人民解说经文内容。为了平民的利益与宗教
自由,后来才以欧洲各国的通俗母语书写圣经。莫非汉传佛教尚未经过宗教改革吗?
在外公的五七法会休息时,阿姨向助念的师姐询问她在家念金刚经的相关问题。他们讨论
的重点在如何回向,以及经书该放在家中的哪哩,如何摆放的问题上。这倒提醒了我,可
以回家看一下金刚经以及白话文释义。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
我环顾自己和大家正在念著经,跪在佛前,祈望某某佛能够大发神力接引超渡亡魂。
心想:“可是刚刚念的经,说这样是邪道耶... 这...真的没问题吗?”
〈法会,佛教的存在皆应是为了人〉1wb
开始查找文献,想要确定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是否是真实的,而发现大名鼎鼎的“印
顺导师”(1906年—2005年)他的“人间佛教”的理念。他影响了慈济、法鼓山、佛光山等
团体,也是证严、昭顺法师等人的师父。他起心动念的问题意识,跟我在法会中所感受的
一样,让我大为鼓舞,觉得自己不是孤单的。 同样的问题,几十年前也深深地困扰着他
,而为此努力研究著作。被佛教史学者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
印顺长老说“俗化与神化,不会导致佛法的昌明。中国佛教,一般专重死与鬼...然佛法
以人为本,也不应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神教,非鬼化非(天)神化的人间佛教,
才能阐明佛法的真意义。”(印顺《华雨集》第五册,p.51)
希冀将传统上过度重视往生与来世的佛教界,重新聚焦到在此生此刻的人们身上,回归到
佛陀见世间苦,而为人说法的初衷。
我认为现行头七法会的缺陷主要在于流于形式主义,缺乏对佛法的深入解释,修行次第法
门的分享和心灵抚慰。为了亡者而做的仪式感,多过为了生者的开示和说法,很可惜。
如果以为念佛、超度、诵经就具足多大的功德,或以为就是佛法修行的全部,便不免弄错
方向。传统佛教偏重在这些面向上打转,不能从这些方便形式的背后去追求更深的道理。
“念佛,吃素,诵经,是菩萨行的胜方便,但由于不求智慧,慈悲薄弱,偏于信仰,弄得
善巧的方便法门,都不曾能尽到方便的功用。这真是中国佛教的悲哀,衰落的根源!……
学佛学菩萨行,必须从这些妙方便中,认清目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