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都不说有潜在两种人导致天与地落差非常大

楼主: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23-06-05 12:09:41
这世界上 总是有潜在的两种人 导致像似天与地一般的 落差非常大
但是他们又不说 他们都隐藏隐匿...
而且这两种...也不是真的只有两种....而是有 "很多很多的两种"
( 我不知道佛经有没有在说这个? 或记录过这类型? )
ex:
1. 其中一种 就是相信有业报的 或相信没业报的
2. 又一种 是相信有来世的 跟 从来不觉得有来世的
3. 我还记得有过一些别的事情... 但是现在暂时想不起来了...
总之 还很多... (这些隐藏的元素)
例如你本来跟一个人聊天 发现他跟你类似同波段 观点看法都相同
但更加熟识之后 反而又发现 这个人在某些关键处 跟你大大的不同
他们有很不一样的看法
而这非常有潜在的不同 可能是其有各自天生的原因造成
导致这个人有极深处的看法不同
(例如 这个人最后你发现他是认同gay的 也就是所谓甲甲派)
但是又说根到底 河纳百川 不同个性派别 还是有学佛能够很高深的人
只是他们有某种...属于天生的秉性吧? 或执著....
那个都是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功课 那都是要靠他们自己去消除的
(不然就等到另一个佛出世 才能帮他们点化了吧 大概~)
但是...又就我所知...其实有些个性 是完全不用消除的 也不挡道的 (不碍道)
我是记得 约超过7年前有看过某一篇 : 只要你...进入非道
也就是 例如你本来有相好的老婆 但是你只要有一天 产生了好奇? 去试试x她肛门
然后 你就马上被注记了 要去地狱报到 (类似这样的意思)
总之那篇是说 在家五戒居士 走正常的夫妻之道 仍将来可能上天
但是只要试了后门? 就注定了 电梯向下 去一趟
看有没有人还记得那一篇佛经?
(我多年前硬盘跟记忆卡有故障过或遗失过 所以找不回很多资料了)
对了 又想起来一个
+4. 我发现有些人吃东西 是不会腻的 是不知道感到腻的 吃不厌倦的
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就是很容易感到腻 即使曾经第一时间很喜欢
但是后来 就是可以 不再那么留在心上
但我发现 有些人 好像100年都不会吃腻那个样子 (一个亲戚)
这隐性差别很大! 她们又都不说....
作者: luciful3 (阿源)   2023-06-05 17:55:00
我觉得佛教的包容性很大,是我们人有分别心
作者: Mian1997 (免)   2023-06-05 18:00:00
生存之道而已
作者: cartervun (carter)   2023-06-06 17:36:00
关于非道我举一个网络上看到的例子:吕洞宾是修道的人,道家的炼丹是把身体修成高能量物质直接羽化飞仙而去,吕洞宾大丹结成后,知道自己已经是不死之躯了。于是想试一试把自己脑袋割下来的感觉怎样就拿剑喀嚓把脑袋割下来,后来他描述人被砍头的感觉就像人头上顶一个烧红的炭盆走四十里的路...我不知道他这样自杀要不要堕地狱,我说这个道家的故事有几个感触:人只要还没有尝试过的事,只要时机成熟你就会去做,即便是非道。因为人总想要尝试过才觉得值得这个成熟的时机,想想这次不做,还有哪个时机能做?释迦牟尼佛一开始没尝试做过王子,过人间最高贵的生活他会愿意直接当成乞丐般的修行人吗?因为他做过王子,他才知道原来人间最高贵的生活也没办法满足他想出离轮回因为他知道还有比王子的生活更值得追求的,就是清净的梵行。但如果释迦佛一开始就是出生在乞丐堆,你想他愿意,一生都做一个乞丐吗?我觉得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
作者: FHShih (hou)   2023-06-06 21:16:00
楼上可以思考 悉达多为何不会尝试当天人? 而是看到生老病死直接想到要求取让一切有情解脱之法? 也可以想想 每个人都看过生老病死 新闻至少也看了几千几万则了 有谁发起和悉达多太子一样的求法之心的?所以 前面您说的前提:[人总....] 并非总如此宿昔的智慧和习气差距很大的这一生要留下什么习气到来生 来生又做什么选择 是自己这辈子要好好努力的 有的人玩一辈子 到老了还觉得贪恋轮回 也有好人家的孩子小学就决定不结婚 大学就出家的这个孩子从小不爱玩 喜欢看书 提的问题都很难 大悲咒是随口唱起来 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的 带他玩还不要呢所以 未必是[人总想要尝试过才觉得值得] 看有没有智慧和善妙的宿世习气了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3-06-06 21:28:00
c大可以这样去想,如果佛陀一开始是乞丐,然后修梵行,那众生会怎么想?“乞丐本来就很苦,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修道刚刚好而已”所以佛陀示现成为一个王子,然后弃王位修梵行,做众生的表率,让众生知道,连这么高贵的人,都愿意放弃一切去修梵行。试想假如你是郭台铭的儿子,财产全部都要过继给你,你愿意放弃吗?
作者: cinss (人在青莲瓣里行。)   2023-06-06 21:57:00
我不愿意,因为我要把钱全部捐出去,想到就好兴奋XDDD
作者: cartervun (carter)   2023-06-08 15:28:00
如果没有尝试过,你没有经验,不可能无中生有出现智慧人的智慧是从过去的经验累积,不可能一步登天吕洞宾一定是没有自杀的经验,所以想尝试看看因为他已经修仙到最高了,他有那个资格尝试如果不是修仙成功他敢这样做吗他知道这个尝试的机会是极难得的同样的,佛陀也是得到了王子的经验才有放弃世俗的想法你会问有很多王子也有这经验,但是佛陀不同因为佛陀不只是王子,他还拥有金轮王的资格他放弃的不只是王子,还包含了金轮王佛陀没当过金轮王,为什么会放弃金轮王,他没经验到阿这不是违反常理吗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3-06-08 15:52:00
这不就是共产主义的笑话,你问他有2亿愿不愿意捐1亿他一定愿意。 但你问他有2头牛,愿不愿意捐一头,他一定跟你拼命,因为他真的有2头牛理论上我们的心境不太可能像佛陀或达摩、莲花生这样他们的起点就是我们无法到达的终点,王子在古代是比首富还大的存在,就是整个国家都是他的资产
作者: cartervun (carter)   2023-06-08 15:55:00
他那无中生有的智慧从哪来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3-06-08 15:56:00
所以他在这个世界上是“要风得风”的状态,等于全世界都是他的,所以他已经彻底的体验过物质人生的最高境界近代有一个案例就是马来西亚第二富豪的儿子出家他的心境可能类似,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他都享受过了这时候他的内心会有一种很深的空洞,他才有可能出家一般的穷人要生出这种智慧不太可能,光是要解决你爸妈的问题你就倒了,你爸跟你说家里房贷缴不出来,你就得去打工。 你妈家务事忙到快晕倒,你一定会承接那烦恼他们会有一个期待,他们为那个期待而活,你必然也会跟着去承担,过程中你就被压倒了,这个就是业力的流转所以中国古代讲的“且战且学仙”就是这样,菩萨道也是一样,你要一边扛着,一边修清净心有一些成就,可能也要先完成,你才能放下简单说你没有吃过牛排,要直接放下“吃牛排的享受”是不容易的,你会分不清楚到底是真的放下,还是假的?所以要放下你没有得到过的事物,那个境界很高不太容易做到,要先得到,然后你经历了,再修离相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又可能会迷失,你在追求时会透支而且可能被绑得更深,比如说你恋爱了结婚,结果另一半坚持要生小孩,你生了,他又坚持要帮小孩存到出国念书钱。 或者你没有钱,你家人帮忙出,但是就会介入你的生活,告诉你应该要更努力做某件事 ,你就被搅得更深所以单身狗通常倾向阿罗汉道,因为他知道自己扛不住菩萨道你的智慧要很高,第一你挑队友就不能挑错第二你在外境搅的时候,要修定慧,有一种功夫叫摩利支天隐身法,那个手印很搞笑,你照着修成功机会不高要取那个心法,就是可以隐形在集体讯息场中但是又不能躺平,躺平你就会被踩死庄子说的龙蛇之变也是类似的道理,就是你可以自由的决定自己的存在或消失,“介于有用与无用之间”在这当中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谋求利益,然后尽可能的不受到损秏,然后不过度追求外境,但是也不舍弃外境阿罗汉道当他或他家人想吃飨飨时,第一他做不到,第二他要刻意离欲来放下这件事,然后还要劝他家人也离欲他就会被公干,或者被社会认为不正常菩萨道就是,好我请客请大家去吃,大家一起黑皮然后过程中塞一些东西进去,告诉他们有一种食物得到的快乐更高级,叫做禅悦,你们有兴趣吗? 我来教你们内观。 这个就是不离欲的修行方法,基本上出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98%都要这样修,但是通常打不过外境问题很多,你光参考古代的资料是不行的就比如饮食好了,你热量不够工作就会没力,有的说是油的问题,吃水煮的,没有油你就营养不良,那你就要另外吃鱼油,那如果你又不想吃动物的,就要去买酪梨吕洞宾是在酒店遇到他老师的,他并没有刻意去寺庙现代修行,你必须先“懂得生活”,不一定是很有钱就是你很懂得如何让自己过的舒适,善运你能用的资源一边“体验”一边“离相”,享受经历你的人生,不去逃避,一边修清净心以免过度沾染,要有新的思维和技巧比古代复杂很多,但是善用的话,也会有古代没有的优势
作者: cartervun (carter)   2023-06-08 18:09:00
讲一个我个人最近的例子,我去应征其他单位的面试当他问我与同事如何相处,我说随缘他问我的精神疾病如何调试,我讲信仰佛教我一讲出这两个答案,评审就不想再继续问下去了因为现在社会上,这样的人被当成无法试应社会的边缘人我已经知道我的面试不会上了这就像B大说的,现在学佛都要隐藏自己,只要曝光了你就被视为异类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3-06-08 18:48:00
对,你得隐藏自己,然后去熟悉人性,你讲他们不了解的事情是很危险的。第一点你不能说随缘,要说你期待认识大家会扩展你的视野,你充满期待,融入群体,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也会尽可能的跟大家沟通取得共识第2点要说以前你不懂得运动跟饮食的重要,现在你会积极的运动跟有健康的作息,然后还要感谢他们给你这个融入社会的机会,可以过健康的生活,让主管感到有光环,觉得他提拔你是做一件很伟大的事讲他们潜意识里喜欢听的话,不要把佛学那一套拿出来讲,会很容易碰壁克里希纳穆提说的,在关系中揭露,就是这个意思在关系中你会发现彼此有一个断层,你讲的那套理论对方觉得他的生活中一点都不想要、也不需要这个这时候就揭露一件事,就是你的意识层次不够你就得从当中去观照,生出一种能够洞悉心智的能力你就可以看见他的意识层次,知道他相应的是什么状态讲出在那个状态中,他抓的住的东西,他就会跟你相应这个才叫“修空性”,在自己的世界中离欲或放下那个不算数,要能在外境中通达,这个才叫“心量广大”但不要修成另一种型态,就是重视社交或资源运用的佛油子,现在社会上稍有一点影响力的施主很多这种,佛皮鬼骨,只重视人际关系跟资源运用,根本没有在内观的你可以表现成这样,但内心不能迷失,要常缘清净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3-06-08 19:33:00
嘿嘿,厉害啦,那就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重点是核心那个体你通了,相跟用可以是anything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3-06-08 19:43:00
不用特地说自己学佛,遇到有缘的人才讲,否则就像c大说的,会变成异类。尤其不要随便说随缘,因为大部分人认为,随缘=消极不作为,甚至是摆烂。将佛法融会贯通后,真的就变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以政治比喻,遇到蓝粉就可以说蓝话,遇到绿粉就可以说绿话,因为自身的特地立场已经减弱甚至消失了。当然内心还是可以有一个见解,但是不会执著住。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3-06-09 00:26:00
看了BR师兄的留言,我可能也要反省自己或许也是佛皮鬼骨的根性...,我从小就很容易向外潘缘、容易被外缘刺激,使得自己无始劫以来的业力现前,包括阿赖耶识里的瞋心、想要追求某些事物的贪心(或者是执著),以为要广结善缘、有人脉、广交朋友,才能让自己在世界上生存下去。后来才发现,有些人可能在世俗社会中没有涉入那么深,但是在自己独居、或是道场、或是有福德去养地(农耕造林),他们才展现自己的修为。原来我从小的生长环境,价值观也受到家人、同侪、媒体(包括异国文化)、网络等等的影响,原来我不一定是对的。有时,我只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错,也许是不甘心那么坚持的东西,就这么被否定意义,希望能做点什么,向外界证明它的价值或意义。扯远了,抱歉。谢谢cartervun分享,我之前在一间公司当保全,也有一位同事批评我学佛,我觉得他就像BR师兄说的“佛皮鬼骨”,他自称是佛教徒,却又诽谤正法。不知道他后来是否有改变,但他福报大,短时间内要对治恶业的习气,恐怕不容易,除非他有足够的觉照力,或是值遇善因缘导正他的知见。gogo师兄留言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前任AIT处长-郦英杰,我印象中曾有新闻报导,他看着一幅书法,纸上就是写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还是我记错?时光飞逝、岁月荏苒,我的记忆也有点模糊了,但就是因为看了新闻,才让我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有所感触。*注:我在楼上留言“农耕造林”,意思是1.农耕 或2.造林,有些人是种田、耕作,有些人是种树、造林。如果有读者看不懂,希望这样解释,让你们比较容易厘清、解开误会。《少女的奇幻森林》,我曾在Disney Channel看过电视动画,女主角未由里(Miyori)心里想“城里的紫苏冰真的很好吃”,然后她刚从城市里(旧环境)来到乡村(新环境),跟其他小孩吵架,还抱怨说“这里连一间便利商店都没有!”,典型的都市小孩想法。后来有一次,她好像在一棵树下睡着,梦境里再次浮现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家庭失和、在学校也和同学相处不来,开始习惯当独行侠。她在睡梦中流泪哭泣,食梦貘(剧情中设计的一种灵体生物)出现,帮她把恶梦吸走,未由里的心情也稍微好转了。
作者: cartervun (carter)   2023-06-09 06:55:00
请教B大,要怎么修空性,让心量广大,谢谢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3-06-09 12:09:00
这个你应该从你自己学佛的法门跟师傅那边去体会。但是缓不济急,你要先看一些面试回答技巧的书或经验
作者: cartervun (carter)   2023-06-09 12:17:00
其实我觉得没有修空性这件事,重点还是在于经验乞丐再怎么提升心量也没有王子的经验我还是强调无中生有的智慧是不可能的
作者: cinss (人在青莲瓣里行。)   2023-06-09 12:54:00
你指的经验的范围是侷限在今生吗?
作者: cartervun (carter)   2023-06-09 13:18:00
每个人投胎的时候,过去的记忆都会被洗干净如果你说过去世对现生有什么影响,就是他的出生和有缘的因缘,其他的都要在这一生去经历这是我个人在人生中的体悟,其他的看法我也尊重当然也有宿世的息气会移转到下一世智慧会不会移转,我持保留态度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3-06-09 13:47:00
我知道你在讲什么,这就是我反对逻辑思考的原因真相在于“体验”,像你说的没有当过王子,只能推理王子的心境,但事实上那个推理跟实际上的体验是两回事我说修空性,其实是在提醒特别喜欢空观的人,这个功夫在自己一个人的武林不算数,要回到生活中体验,实际被沾染到,或者实际体验到一些事物,然后转化、净化才是功夫。 现在问题你卡在一个死胡同,就是你认定自己没办法用佛学的心得说服身边的人,然后你又认为佛学的心得没有实际的说服力,因为实际的智慧需要从生活中经历然后你的精神很可能在这种冲突中被损秏,精神力很弱精神力很弱时,跟身边的人互动,就会有气无力但是现在要你去修持这种内在的精气神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像你说的,你要暂时放下很高深的佛学理论回到生活中先去学习一些世俗的知识和智慧,比如说你不能很直接坦露出现在那种很虚弱的状态,要装要把仅存的一点能量,集中在很重要的时候,与人互动至少在那个关键的5分钟,让人感觉你很集中、充满热情跟男生追女生是一样的,约会的时候要装变成你要回到“运用”层面去学习,了解世界要的是什么然后穿着、发型什么的,都要去学习这个就是后天的聪明才智。 这个先建立了,你才能去缘“无中生有的智慧”,无中生有的智慧并不是不存在,只是你不了解那是什么… 那是一种自性的能量,你没有这种能量当然要从后天去努力现在问题又来了,要你去学习这些后天的东西是不是又很无力? 那要怎么聚足这些力? 佛学你还是不能放掉啊…透过不管内观或念佛,净化你的心念,当然还要搭配饮食
作者: cartervun (carter)   2023-06-09 14:05:00
其实我觉得这跟佛学说的现量、比量、圣言量、非量有关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3-06-09 14:05:00
这就是你要承担的,不能一直在思想中反复辩证损秏自己的精神力,这样不但转不出去,还会愈来愈秏弱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3-06-09 14:37:00
刚好法华经里面有一个类似的比喻。有一个富人,他的口袋中有一个最珍贵的摩尼宝珠,结果他不知道,沦为乞丐,只要他知道有这个宝珠并把它拿出来,马上就富可敌国。以上面推文的王子乞丐做比喻,所谓学佛、修空性,就是告诉你,其实你不是乞丐,你是王子。你能相信吗?只要你相信,你的身份马上就变成王子。但还没真正过王子的生活,因为还必须走回皇宫才行,就看你要不要而已。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3-06-09 16:09:00
试着观自己离有所执、离有所缘,会发现心本无量。过去因有所执、有所缘而画地自限,失去了无量可能性,不相信自己是佛,也不相信、或无法随喜他人。就很容易是被展现出来的相。因为我们累世以来已经习惯用所知、所见在解读、看待事情,甚至以想为我。那么,会得到狭隘、有限的结果只能是必然,所以才要出离,从八识中的染执中出离,帮助证奢摩他的九住心就是很好的教法。
作者: APttUser (功德随喜)   2023-06-09 21:33:00
https://pse.is/39kvyp学佛Q&A: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连结网址底下的其中一则Q&A,点进去看到文章内容如果仅仅把前生、现生、未来生看成三世因果,那是看得太狭隘了。人既知有现生之中的三世因果,必能推想到有无尽的三世因果;不过问题在于今生的三世因果,是凭记忆力—所谓经验-而能相信、接受的,对于隔生或生前与死后的因果关系及事实,因为已出乎用脑细胞记忆的范围,所以,难以接受和相信。因此要求诉于鬼神和神通的帮助,等到亲见了过去和未来的生命现象,才能真正地笃信不疑。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是有的,但极其有限;纵然能够使人知道过去世或未来世,也是极其短近的时间范围,不可能使人知道无穷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既然如此,那依旧不能使你相信最初是什么?最后是什么?是有?还是没有?怀疑三世因果的问号依然存在。佛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用神通和神鬼的力量来告诉你过去和未来,而是要你知道两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现在的未来,就是未来的现在;现在的过去,就是过去的现在。因此,只要你清楚地了解、掌握现在这一刻,那就已经包括了三世因果的现象。否则追求、追问、探知过去和未来,除了增加现在的困扰和浪费现在的时间之外,别无益处,既对于现在无补,对未来也无益。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3-06-10 00:51:00
对了,不争指的不是相上的不争,而是跟实则无辱可忍的道理一样。既然相上是无相的,那也可以是任何相,“争相”当然也可以是其中一个手段,但是知道背后有一个东西是不动的。所以工作上该争的也是得争、或是教育孩子、惩处下属也是得惩处,但是不执著。不然就是对不起公司、孩子、责任、众生的钱,那就坏世间法了。在其位谋其事,尽人事。适时的在争的同时又能尽量圆满一切,就是在自他不分别中要学习的智慧了。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3-06-10 17:57:00
g大说的是,随缘的真正意思就是这样,不是躺平不作为,而是随着缘分,该做就做,不该做绝不勉强,为一切所应为,但心恒处无为。
作者: blove (我渴)   2023-06-16 01:08:00
获益良多 感谢
作者: MM79979 (90后愤青)   2023-11-10 22:53:00
看推文受益良多 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