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人世间真多烦恼

楼主: Uguar (零零漆)   2022-09-08 23:46:04
这世间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害他人,不论用言语或行为,那都是被利益给蒙蔽。
一旦立了目标,这目标路上有什么障碍都可以用损德无情的手段去除掉。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佛,因为这时候只能好好禅修修自己的忍辱。
佛法教我们要让世间更美好,但这世间往往不是任何人能去做什么改变,因为
别人的贪嗔痴不是外人能阻断的...到最后只能修自己的内心,或去吃一份大餐
、或看一场电影,选择让内心抛开郁闷。
烦耶~这世间很多事情都很烦,而我们却置身其中首当其冲。
有时候光只是存在就是别人的绊脚石,当别人在人行道上向前冲,你只是漫无目的
的游走就被撞到了。有时候光是你的存在就是别人的障碍...
这时候要好好禅修,修愈高愈好,依照佛经修愈高别人伤害欺负你的业障愈大。
虽然你跟对方无怨无仇,但当你的存在就是人家的障碍的时候,管你多善良天真
慈悲大爱,甚至不认识对方,人家就是要伤害你。
禅修对自己就是一种保护,佛经有个例子是有一只鬼踢阿罗汉就直接下地狱了。
你就好好的,甚至不认识对方,就只是因为你的存在.....这样真的莫名其妙结
恶缘耶。我们常常不希望自己去招惹是非,但有时候还真的是无辜被牵连...
好好禅修就是希望莫名其妙伤害别人的人业障能重一点....也算是阿Q式的保护自己吧。
版上有人修到跟佛经的阿罗汉一样,鬼来找麻烦瞬间就可以让无形沉入地狱吗?
有也不敢说吧,说出来也没人信吧....反正这境界佛经有啦,有这境界可以瞬间
处理阴障问题,真的是很厉害啊。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9-09 00:36:00
觉得可以透过观想如幻来帮助自己'回'到无辱可忍。觉得这过程比较像是观想,直到发现想如幻,真明白、真了解了,就不会因此产生烦恼了。这个过程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楞严经: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而不是一直用大脑告诉自己想如幻,这两种完全不一样,只是知见上自以为知道了而已。就像是看一堆食谱就自以为明白原理知道如何炒菜了,却不去真正的炒菜,做中学、错中学、成长。观察到蛮多人有这个状况,会犯了后者的谬误,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自解脱烦恼。就像是你一直看着天上的乌云,看着看着,当乌云的空档出现了,光明自然就会透出,这才发现乌云是无常变幻的,根本无需因乌云而感到烦恼,又何辱之有?这不也就是花开见佛悟无生吗?(云开见自本性,发现本来就在那,并无生灭)但是如果用大脑一直想着乌云如幻,却不去观,直到空档时光明透出。请问想像的光是真的吗?虽然感觉好像暂时也有效,但只能算是自我满足、慰藉的一种方法而已,依然不出离,不真。心佛众生本无差别,我们的觉性本来就善分别,何必再透过一个知识来洗脑自己想识是幻?这是心外求法了。教法如标月指,我们应顺着标月指去看月亮。而不是看着手指头,然后就告诉自己知道月亮长怎样。应摄心为戒、生定,自然会拨云见日而开慧。依教奉行,或是拿来印证用是否有偏差或还不足,就再继续深入。《圆觉经》: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花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楞严经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也是教: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中间可没有观察到一半,再用一个什么善知识来告诫自己喔。在止八进九时,连宗教的东西都要放下,六根也要忘,连累劫以来伴随而来的‘一切’都要放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也是教,一人专忆佛念佛,一人专忘。这个过程就像是解开被打了六个结的丝巾,本来就是一条丝巾(一心),只是交盘了六个结假名为六根而已。圆觉经也教: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技术方法在蛮多经典都能找到印证的地方,刚好之前有把收集起来,方便用时不恨少,哈。另外,觉得‘依教奉行’就像是科学实验一样,不是迷信也不是疑,就只是照着经教试着去做看看、实验看看,然后拿观察到的现象再跟经典印证,次第渐增。顺便分享一下六祖坛经: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圆觉经那边漏标了’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2-09-10 03:13:00
这时候应该修的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进一步观察此苦的集因,而不是用其他方式来逃避它。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9-13 16:44:00
“好好禅修就是希望莫名其妙伤害别人的人业障能重一点。”个人觉的,这个想法不是很正确。不是,以行者的观点看,这个想法是必须修正的,但该往那个方向修正,就要行者本人自己去参了。因为想法转成,让加害者无法再害其它人,似乎又OK。但还是有点怪怪就是。第一念的关系吧!我所学习的,第一念是很关键的。若最初没有第一念倒也罢了,好好禅修就是。但情况是第一念出来了,且有修正的必要……还是看你啦!是不是真有效果也不知道。但出现了两个假设,一是无效,二是真有效果。若答案是一也就罢了,那如果答案是二时,该怎么应对?这是自己最近一直思考着的。好好禅修对应的应该假设答案为二……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9-14 23:19:00
耶稣是因为他犯了一个错,就是到处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在政治上在宗教上都侵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你跟耶稣一样,到处宣称自己的禅修成就。但问题在于,耶稣真的有成道,而且他做好准备去殉道了,但是你只是躲在自己建立的一个修行体系,把自己保护的密不通风重点你这个体系是自己土法练钢东拼西凑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 也就是说人家是真的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真的在革命,你把自己放在这个位阶上,是过份高攀了那你要说有另一种是与世无争、韬光养晦型的,如六祖慧能,或者是道家老庄这种夫唯莫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境,我跟你说这种境界已经不是禅修的境界,是悟性的境界。 所以你现在的处境在于,修行未成,却常感觉生活中有人阻碍你,而陷入了一个错觉,认为这是成道者的宿命,但事实上那些阻碍恰好是你自己业障的投射及反射使你感觉生活不能随心所欲、游刃有余你没有决心要突破,只是想要保护自己,那其实无妨只是说,不要太自信自己这样就一定可以升天或证果好人在外面容易被人欺负,基本上就是气场太弱你气场很强眼神明亮的人,就算是好人在外面人家也不会容易欺负你,你看南传的大师,有的很瘦,但是那眼神穿透力极强,一般人看了就会莫名的起敬所以精进一点好吗 要升天也不是容易的事这就是自我保护机制啊 就像我上次说的 比方说我的目标是升天,那么我就要定一个可以很稳定处于色界的境界那就是光明要能积聚嘛,这个就是色界的福报如果没有,我要做的是很积极的去找禅师请教学习我不会说“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这是我个人的事”不会去建立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反而会勇敢把这种自我放下,这种心叫勇猛精进。那么当我真的很肯定达到时,就会很有自信的说,我如法依此实修,常处于色界定中,光明炽盛,我会如此依法修行直到寿命终结,必能升天。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9-15 07:17:00
最近照镜子,也都特别注意看自己眼睛亮不亮。针对眼睛明亮这点多做点发挥。一般形容某人突然眼前一亮,大概率指的是突然看到某些喜欢的事物,特别想见的人之类,因此,可将眼睛明亮与内心喜悦做连结。也就是说,内心愉悦之者,眼睛必然明亮。然后,所谓修行,也颇强调让自己时时处于愉悦的状态中……不可能修行修到愁眉苦脸嘛!然而,内心愉悦的状态有时是必须隐藏的,因为在社会上有些人,特别是上对下的情况,看到人开心,他就会不开心,便会想来找麻烦,有这样的情况。结论,内心愉悦眼神亮,但外不显,就是功夫。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22-09-16 03:22:00
□ [问卦] 英国王室成员都是演员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