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破斥"大乘是后期出现" 一说

楼主: khara (高阳酒徒)   2022-03-01 20:53:57
有许多事未必是那么想当然耳的必然。
学者考证,是在现今有限的认知的情况下去提出假设并作论证,
这没问题。
但这些说法未必是定论。
尤其涉及信仰的层次,
涉及超越体验的层次
(如果否决这个,那就不需要佛教了,搞些骗小孩的乐观鸡汤文就好了),
涉及实修经验涉及求取解脱道的训练的层次,
“把一切都先考证清楚再说”恐怕未必是个好方法。
举个类比。
《孙子兵法》,司马迁说是春秋时代有个叫孙武的,写了献给吴王阖闾。
汉朝时大抵没有异议。但到后世开始有人质疑。
近代一些知名学者,例如钱穆,写了一堆理由声称这不是春秋时之书,
像是“春秋大国用兵,不过数百乘,未有兴师十万者也”,
像是“形名之语,亦起战国中晚”云云。
考据了老半天,
结论是这书是战国时孙膑写的,而春秋孙武不过误传云云。
结果后来竹简出土,
才发现到孙膑自有孙膑的兵法,讲得很具体而不像孙武那种大原则的哲学。
(恐怕也因此孙膑兵法较易淘汰:时代变了战术也变了。)
然后出土的孙武的兵法还不只那精选的十三篇!(当然,今存十三篇较精华)
直接打脸了一干人众的“学者”。
实际想想,所谓春秋大国用兵不过数百乘,那是春秋早期。
晋文公城濮之战总共才七百乘是没错,
可到了春秋晚期,连鲁国都可动员革车千乘!
而所谓“形名之语起战国中晚”也不具备绝对证据。
这些想当然耳的“演进定律”的臆测就构成了这种“考证”的核心!
再举例。
何炳棣(引自李泽厚)有所谓《老子》源于(故而晚于)《孙子》说。
何当然是优秀的学者了。但此说也不免脑洞太大。何氏的说法,大抵谓《孙子》中的某些
用词如“奇正”、“纷纷纭纭”、“混成”、“五声/色/味”等等皆见于《老子》,其哲
学思想与《老子》有某些相似,而《老子》却更有体系、更完备,故而《老子》一书当属
晚出且继承《孙子》之思想而发展之者。
这说法相当可疑。刚好西方人有讨论到底黑格尔(G. W. F. Hegel)是否对克劳塞维兹(
C. von Clausewitz)有影响的。当然今天我们有充分的证据知道黑格尔发达于柏林大学
在先,克劳塞维兹书写其军事著作在后。但假如文献湮灭,后人只能从作品去猜呢?难保
不会有人说克劳塞维兹的书中有着“某些辩证法的成份”,而黑格尔却把它充分发展到一
整个哲学体系,从而黑格尔的著作必定晚于克劳塞维兹且是继承克氏?
牛顿时期他用个说不清楚的“无穷小量”来阐述微积分,广受批判。后来几个世纪逐渐发
展出逻辑上较清晰但很不亲初学者的ε-δ法来讲极限讲微分积分。但现代又有人搞出“
非标准分析”玩出一套“无穷小量的代数”,为的就是觉得ε-δ法很不直观。(不过他
们为了破除一套“不直观”的东西,搞的那套代数也复杂到让人头晕。)假如其他理由都
消失了只剩方法在那,是不是又会被考据学者认为是先有无穷小量的代数,后来才发展出
ε-δ法,忽视了这种螺旋式的思想进展?
当然不是说考据方法必不能达成定论。历代判疑伪确实已揪出许多有问题的经。但方法上
得相当精细且证据上得很确凿。而什么给思想排序云云恐怕未必那么能肯定。
(父母恩重难报经确实是伪经的一个例子)
佛经麻烦的问题是,这许多经典根本也未曾明确写出某年某月某日所书。“一时”总是不
那么肯定的某时。这种情况下要说佛经必定有什么顺序也难。至于思想发展史那套,疑点
重重,难说必然。
又,是否“佛亲口所说”,其实对阐明思想有帮助,或许也未必非得要亲口。
南传有一部《弥兰陀王之问》
https://agama.buddhason.org/Mi/Mi1.htm
很明显是释迦牟尼涅槃之后的,不妨碍其为经典。
(其实说到思想排序,那个 hvariables 不但在佛教上大放厥词,
还插足到亚伯拉罕宗教,在那扯啥基督教不过是篡改犹太教的异端。
其实以子之矛,也大可说佛教不过是篡改耆那教的异端。
基督教允许吃不洁的食物
一如这个 hvariables 老忍不住想吃肉嫖妓,搞了一堆自我辩护。)
学术考据是一回事,信仰层次并修行体悟又是另一回事,
两者可相辅,但不必然得重叠,
或者说凡夫奋其私智自以为的相合也未必不会被打脸,
何不各从其所好,提升各自的修行体验去?
不过说到无穷小量,
今天部派只剩赤铜鍱部的说词是有点可惜。
不知道说一切有部或其他部派对“极微”各自的阐述如何。
(当然这不是数学上的 dx 的概念而更近似物理(色法)的基本粒子的概念)
大乘在偏重胜义谛的同时,由于觉得世俗谛是不了义,
就相对较少探讨了。
似乎是稍稍可惜的。
但当然,古人的语言要如何与今人的想法对上号也是个难题。
“四大”中的“水”的概念当然不等同于今天化学的所谓H2O,
是不是要换一套编译体系来说明其实也是可思考的。
(物质的、波的、能量的、空间中的向量的?)
作者: FHShih (hou)   2022-03-01 21:12:00
真是有趣~ K大提到[无穷小量] 不知道是不是佛法当中说的[无方分微尘]? 大乘见当中 会认为如果是要找[构成物质的最基本、最小粒子] 会认为是找不到的 ~理由是:1.若能被找到 一定还可以被切分更小、再切更小 ...2 如果已经不能再被切的所谓[无方分微尘],那代表它不会有体积、它的六个面会通通黏在一起,若是如此,那它也不能透过堆叠[无方分微尘]而组成一个更大的物体了。还有很多关于[无方分微尘]的讨论 可以参看:https://www.lama.tw/content/edu/data.aspx?id=2805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3-01 21:31:00
无穷小量的概念应该是连续的 但现在微观在探讨无穷小的主流是离散的 也就是量子力学 任何物质的最小单位就是量子 但问题量子不是连续的 所以你没有办法说他的大小 他是物理的能量耆那教好像也有分析过无穷小量 就是任何东西分析到最后就是空无,所以“0”就是古印度人发明的但是量子力学比较适合我们现在来解释微观世界 也就是说任何东西分析到最后是“不可测”的你要说他是空 找不到实体也行 但是他又有作用 只是如何作用的? 这个才是奥妙 也是修行的核心 就是如何透过不停的抽丝剥茧细微化心识 然后进入微观的作用领域而不是得到“什么都没有”的,类似小乘的结论这时候祖师的心得就很有意思了,“觅心了不可得”就是没有实体、没有大小,可是呢却又遍照十方怎么让这个了不可得显发,或说“而生起心”,就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努力让本质显露出来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3-01 22:21:00
物质上有原子 中子 垮克 弦理论 量子是性质描述不是实体物质 是指可以量化性质 如光以前认为是波动是连续性 但发现它可以量化成粒子 连续性变离散的概念光子具备粒子性跟波动性二重性 而所有质量也都有波动性质 这种特性只有在微小世界才会显现弦理论下确实就是无 是一种波动可以形成垮克 可以具备四种以上维度 故有12种垮克( 印象中) 垮克是目前人类在高能物理中能够找到最小实体存在,而弦理论是一种假说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3-01 23:36:00
感谢虎大跟原PO分享 长知识了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3-02 00:41:00
客气了 因为是本科东西 所以能知道更深一点 两位涉猎其它事是我远远不及处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3-02 09:34:00
波粒二相性,是不是仍在二法。科学家认为,观测与不观测。实际上波只是没有第一次观测,第二次还是被观测。这就是佛法讲的二法相待空。空离不开有,有=观测者的心识。无穷小量来自于心识的相续流。时间跟空间的基本单位从这边产生。在空的境界中,没有这些东西。所以A=B,纠缠态就是空的境界。全面静态空拍 跟 陆单点行动的差异。空拍整个台湾,高雄跟台北是同时的,时间 = 0。可是你从陆地-高雄出发走到台北,会有距离产生的时间感。所以,人类有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感受,代表什么 ?代表我们是在游戏者的"陆行"视角模式。圣者之所以用神通宿命观察未来,会认为很神奇,其实只是他们开启了空拍功能。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3-02 15:37:00
长知识
作者: sysp (无极)   2022-03-02 17:30:00
如果以空拍来解释时间 不就代表未来是确定的 不可改变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3-02 18:13:00
不可改变,但也可以改变。因为未来不是单一剧本。
作者: wugilin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满愿)   2022-03-04 12:3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