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持戒而死或破戒而生

楼主: hawls (以和为贵)   2019-01-15 15:24:43
40.真正的须陀洹(Sota pan)
很重要的,诚恳的行者要记住,符合道德戒律应该是自然自发的,不需要蓄意的努力或
一种自己强加的任。那意谓,道德纯净是根源于想摆脱邪恶的愿望与勇猛的热诚。这不是
说,一开始行者就不需要修习自我约束,来让自己道德纯净,我们的意思是,他的目标应
该放在:无论生起多强烈的违反欲望,都能拥有那打不败的道德纯净。因此他需要检查是
否已经实现这种道德纯净,否则他可能冒着被迷惑的危险,就像我之前的一位信徒一样。
一次,有位在家信徒来找我,他不是普通人,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佛教徒。他说在禅修
几次以后,他的老
师宣布他已是须陀洹。藏经中并没有提到任何阿罗汉,除佛陀外,可以给予这种裁定的例
子,我们总是认为做
这种判断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我们只给观智各阶段的教示,作为评估个人心灵进展的
基础。
尽管如此,因为他对老师的强烈信心,这人相信自己是须陀洹而严格的奉行五戒。有一
天他向一位老比丘报告他的宗教经验,这位九十岁老比丘仍然活着而且精通藏经,跟我很
亲近。这人告诉老比丘,关于他在修习 禅修时,看到的目标和现象的消散,以及他老师
的裁定。
这时,博学的禅师说他简直胡说八道,又说没什么可以认証他对佛法的了解,更别说去宣
称他是须陀洹圣
者。这位幻想破灭的人告诉我,在他与直率的禅师会谈后,他不再太多关注于严格遵守五
戒。我劝他别这样,
不管别人怎么说,他应该继续维持好的道德生活。行者必须避免像这位在家信徒一样,变
成自封的须陀洹。
48.注释
关于须陀洹圣者的道德坚固性
像我之前在这本书说过的,所有佛教徒应该坚定不移的记住,没有完全许诺道德五戒的
人,不可能成为须陀洹圣者。现在我将再多阐明这一点。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开导一些信息不足的人,我并不是意图再度证实我的说法。除了
前面所提到的作家以外,这是佛教徒的学者或非佛教徒的巴利学者,二五OO年来一致同意
的见解。事实上,那位作家是唯一搞不清楚而想法误入歧途的人,他所提的荒唐的看法,
并没有任何经典专家支持。但假如他愚蠢的著作影响或误
导无知的人,那么那一些醉鬼和恶人就会冒充自己是须陀洹,而损坏佛法的声誉与其追随
者的福祉。
所以我们不能承担及忽视这个危险的后果,这就是 我为何要在圣居法的演讲中认真思考
这点。现在,我要 提出几个藏经(Pitaka)与注释书(commentaries)的 摘录,给那些没有
巴利文献基础的人,作为道德的提 升。
在《增支部》(An guttara-nika ya),佛陀形容须陀洹与斯陀含(Sakada ga n)为完
全尽心尽力于道德戒律,部分奉献于修习宁静与智慧的圣者;阿那含 (Ana ga n)圣者则
完全拥有道德的美誉,但只有部分 智慧的修习;阿罗汉则是完全奉献修习道德、宁静与智
慧(戒、定、慧,si la, sama dhi and pan n a )。
因此,根据这个说法,佛陀把须陀洹与阿罗汉在道德纯净的完全尽心上,看成是同等级的
。所以我们需牢记,虽然须陀洹还没有完全远离一些像是感官欲望或坏脾气的烦恼,凭著
信心、力量、正念和其他圣道相关的
性格特征,须陀洹僧严格禁戒世俗的罪行,是道德纯净的。而须陀洹在家信徒奉行的五戒
,也是完全纯洁的。
假如有人依循一般人的意见说,因为残留的感官欲望、恶意等等,须陀洹的道德完整性,
在面对威胁生命的危
险时是脆弱的,这就与佛陀的教诲是矛盾的。
到达恰当的结论的正确想法如下:
须陀洹达到圣道第一阶段后,再起的信心是完全而 坚实的,就是这种信心的力量,让他
可以依照约束所有 比丘的纪律守则(Patimokkha-samvarasi la),去支撑自 我约束的道
德生活。简言之,对佛陀的完全信心,意谓 遵从他的教诲,因而导致道德纯净。另一方
面,缺乏信心意指道德生活的缺陷,就像对医师专业技能的怀疑,使病人不愿遵从他的建
议。
须陀洹圣者受到对佛陀坚定、 不动摇、理智的信心 之鼓舞,同样的对佛法与僧伽也有无
疑的信心。所以他 信心十足地避免做任何佛陀认为错误、应受指责而禁止 的事。即使危
及生命,他戒绝作恶。再者,因为他那圣 道导向的精进力,他不会违法赚取自己的生计
,而是靠努力工作。再次由于他基于圣道的正念,他心中不会起强烈不可控制的贪、瞋等
等(那可能引他到下层世界)。凭借这种信心、警惕、正念与其他特质,须陀洹的道德生活
是绝对纯净而稳固的。
以下是注释书对佛陀这个教诲的解释:
假如一位权威者,对在前世不知不觉成为须陀洹的圣者说:“杀死这只蚂蚁,你将成为
宇宙的君主”,这位须陀洹圣者还是没办法去杀这只蚂蚁。换个说法,假如须陀洹被人以
死相逼去杀生,他宁可选择死也不去杀生的。因此,须陀洹在任何情况下是不会杀生的。
注释书为了让巴利圣典易懂,举例说明。以下是 佛陀在《法镜法门经》(Dhammadasa, th
e mirror of the Dhamma)的教诲,可以帮助须陀洹评估他们的心灵进展:
(一)“阿难,圣徒有着对佛陀不动摇的信心,因 为佛被称为阿罗汉,因为他值得特别尊
敬,因为他的无限能力被称为世尊(Bhagava)。”
(二)“圣者对佛法有不动摇的信心,他坚信那是佛陀充分宣示善说的,只有靠智慧的圣
者自己去分别了解并经验它。”
(三)“圣者对僧伽有不动摇的信心,相信作为佛陀的信徒,比丘拥有好的道德性格,而
成为所有想做善事的生物之最好耕地。”
(四)“他有着无瑕疵的、未失光泽的道德性格 (不坏五戒),有益于宁静(tranquility),
为圣者所钦慕。”
这是佛法之镜。完全致力于这部法的圣徒,可以宣称他不可能再生为地狱之民、动物、
鬼、恶魔,作为须陀洹,他不再暴露于四个下层世界的危险,他只要再通过三个更高层次
的观智,就可以达到至高无上最后的解
脱。
这里我们要强调真正须陀洹的最后一项特质,注释书阐明如下:
圣者珍惜敬爱道德五戒,不会让它在来世消 散。对五戒的奉行是完好、无瑕疵、完美的
,因 此对发展安止定(appana -sama dhi, attainment of ecstatic concentration)
与近行定(upaca ra-sama dhi, neighborhood concentration)有益。
这些巴利圣典与注释书清楚说明须陀洹圣者的道德 纯净,死后仍维持完整,这对于达到
真正的宁静与专注 (sama dhi)是必要的。
在对须达多(Anathapindika)开示的《增支部》 (An guttara Nika ya)一篇经文里,佛
陀提到前文《法镜法门经》,有关须陀洹圣者的四个主要特质。再者,他指出须陀洹能远
离五种危险,胜过任何违反五戒的人。 这些危险是:现世苦恼的危险、来世的危险、不快
乐与 忧悲。注释书形容现世的两种危险为内在与外在的危 险,例如,有人杀人了,外在
危险是被害者之子想报复 的欲望,内在危险是他想阻止敌人谋害他生命的意图。
基于这些巴利经典与注释书,所有佛教徒、比丘、在家信徒都要认为理所当然:须陀洹
圣者将永远不会违反五戒,他的道德生活是绝对纯净的。他们应该永远记住,自称须陀洹
却道德不纯的人是假冒的,不是真正遵循巴利经典与注释书的须陀洹。
以上转录于马哈希尊者著作《回家路上-圣居经讲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简单来说:如果烦恼强烈到违犯五戒的程度,那就有落入四恶道的可能。但由于须陀洹圣
者已经断绝违犯五戒的可能,所以不会有落入四恶道的可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欢迎加Line:[佛法板友亲近群组]
请点选以下连结来加入:
http://line.me/ti/g/Adjaj7Sziq
加入后请详阅记事本的“群组主轴”。
作者: claudeee (祸风行)   2019-01-15 17:44:00
标题与内文不一样 = =是否要改标题?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9-01-15 18:55:00
不是到了初果才严守戒律,而是在内凡位就已经把戒,当成生命那样的重要,然后一步步的修行止观,佛法成为像自己身体一様,只有法,没有我.是这样自然而然的契合佛法的生活.
作者: yogi (Yogi)   2019-01-15 19:29:00
以南传佛教来说,除了预流果以上绝不犯五戒、预流向凡夫偶尔可能还会犯五戒以外,还提到了被授记的菩萨,往后在以凡夫身轮回时虽有可能犯戒,但绝不犯妄语戒、只说真实语。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9-01-15 19:59:00
yogi大,这里所指妄语有分大小吗?
作者: yogi (Yogi)   2019-01-15 20:16:00
什么大小?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9-01-15 20:48:00
菩萨戒有点不一样,是以利益众生为前提,如杀人为救更多人有点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态,菩萨不会为自己要守戒,不管不理众生的苦难,利益众生,断恶修善,才是菩萨戒
作者: yogi (Yogi)   2019-01-15 21:10:00
菩萨在成佛以前也只是凡夫身,偶尔也是会无法控制烦恼而犯戒的。最有名的本生故事就是菩萨前生色心大发给阿难前生戴了绿帽...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19-01-16 09:40:00
所以为了降妖伏魔,破戒而惩奸除恶的是菩萨。罗汉反而不会破戒。馆长完全搞错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