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开启觉察力

楼主: alex00275 (我是谁)   2018-04-29 12:07:59
“纯属分享自己的体验心得,不一定正确”
在禅宗的修行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觉察力。觉察不是思维,而是收心、摄心的
一个过程。在打坐中,第一步骤便是放松身心,所谓的放松方法就是去体验自己身体的觉
受,知道就好不去思维它也不去评论它。就像是坐在海边看着浪一波一波的打在岸上,不
去想着浪是哪里来的,浪有多大,就是专心的看着。可能会有人觉的这跟放空有什么不同
,放空是无意识的动作,但是觉察确实有意识的在运作著。
大家可以试试,我们可以去选择一个对象,可以是一片风景,一个水壶,或是一张桌子等
等。去认真看着它,不作任何思考,就是很专心的看着,便会发现脑中没多久开始出现妄
念,可能跟你看的对象有关系,也可能完全没关系,当你看到它们时其实是好事,代表你
发现了妄念,这也是觉察的第一个阶段。接着你看到了他们知道它是妄念,便不去跟着他
们走,一但你跟着走了便失去了觉察力,他会带着你到处晃呀晃,你连自己神游去了哪都
不知道。那要怎么降伏妄念?如果你发现了它进而不随它起舞,便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知道它本质并非实有,什么叫并非实有呢?就是它并不是恒常不变的,他不会一出现就住
在那里一辈子,他会消失,又出现又在消失,他哪时候消失及出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
了解了他的本质,便不会被骗了跟着他走。
建立觉察力并不会让我们立刻降伏烦恼,但是他可以让你透过一次次的觉察,对妄念的存
在与本质有更深的认识。有人会想问?那我有了觉察力能干嘛?先不要去论打坐要进入更
深层的集中心与统一心,他是让你收心、摄心的必要能力。在一般生活上,我们必须与人
相处,应对发生的所有事务。这无关你有没有在修行都是必须做的。所以我们常常是在心
散乱的情形下去处理情绪念头,这是危险的。怎么说呢?我们常常听到要理性要理性,知
道在理性的情况下处理事情可以较有智慧。但往往无法理性的原因便是被妄念牵走了都不
知道。觉察力能帮助我们察觉到情绪念头而不被干扰。
每个人都有自己情绪的爆点,例如在团队工作中,有人不但不做事还把功劳往身上揽,一
定会起瞋恨心,此时的瞋恨心便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念头,如果你没发现它,随着它起舞,
便会随着这念头无限的延伸出去,不但自己越来越不舒服,还可能做出许多不当的行为反
应。那会觉得难道就这样算了吗?这时就要去了解念头并非实有,如果起了生气或报复的
念头并不会对事情有所帮助,至少你不让情绪牵着走时,所想到的解决方法是较理性圆融
有智慧的。如果说我怎么样都咽不下这口气怎么办?可以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例如拜
佛、诵经、念佛等等都是佛教中帮助你转化情绪的好方法。最好是可以透由转念的方式;
例如去想,虽然功劳都被他揽走,但是我所做的贡献与成长都还是我自己的。或许当下没
被看到,但谁知道未来有可能是更好机会的契机呢?
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透由生活上一次次不断的练习去累积觉察的能力。就像打棒
球只要想打球的人拿着手套和球就可以开始打了,但是如果没有长年扎实的练习会有办法
打到大联盟投手的球吗?我们可以想像成那些高僧便是大联盟选手,经过长年的扎实训练
他们面对那种小妄念可以说是完全不受干扰,即使是大妄念也有能力能调伏在自己能承受
应对的范围内这便是长年练习不断累积的成果。因此我们不要妄想刚打球就想要打的跟大
联盟选手一样厉害,但只要《长年》持续练习,也可以帮助自己减少在日常生活中大小烦
恼的影响。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04-29 16:13:00
你这个不是禅宗的方法哟。话头禅以产生疑情为要领。默照禅以只管打坐为要领。禅宗的默照禅比较类似南传佛教的观禅,你文中所述的方法是挑一个所缘(一片风景,一个水壶,或是一张桌子等)来专注,其实是比较偏向止禅的。
作者: yaqqq (^^)   2018-04-29 23:44:00
感谢分享 欢迎多来讨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