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最近遇到的问题 【阅读分享】

楼主: happiness0 (happiness)   2018-04-06 23:59:20
【阅读分享】
lesson 10
从自己做起
在你想义正词严地纠正别人之前,先着手修整自己的内心吧!这样你才有资格给别人忠告。
如果你本身已经做到,对方也就无法对你发出质疑:“那你自己又怎么样?”当我们言行合
一,就别无矛盾,日子也更简单畅快。
身体力行不只是为了使别人信服,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本身。整顿好自己的人,才有整顿别人
的能力。
“自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因此,让我们努力做到控制自己吧!这才是最有意义、最令人
佩服的事情啊!
选译自《法句经》 158~159
以上文字摘录自《不为难自己的练习》,作者小池龙之介。
第2章 驯服焦躁的心
自己做得到的全都确实做好,就不会浮躁不安
【经文翻译分享】
158、
智者先立己,而后教他人,
智者行如是,方不染诸垢。
159、
若欲教他人,己行应如是,
自御能御人,御己最艰难。
https://goo.gl/u1QHCX
158
首先应该让自己,建立起适当之法,
然后才指导他人,如此智者没污染。
159
正如指导别人那样,自己也应该那样做;
已调服者才可调人,自己的确很难调服。
https://goo.gl/bo9P7t
158‧人们应自己先修好善法,然后才可教导他人。此等智者不会有烦恼。
159‧自己所作的应如自己所教的;只有在完全制伏自己后才可制伏他人。制伏自己的确是
很困难的。
https://goo.gl/gUz9bo
智者自己先奉行正法,然后才教导他人,
如此,才能免于犯错。(偈158)
人应该言行合一,克己的人才能调伏别人,事实上,克己甚难。(偈159)
https://goo.gl/JZGgFX
【公案分享】主在什么处
  尚未开悟或没有禅修经验的人,也可以揣摩这则公案。每天于公于私,有没有“我”的
利害得失在其中?如果无所执著而只有功能的发挥,心境会随之开明,态度也会因而积极。
https://goo.gl/8ESK7c
【分享】禅的生活观 —— 圣严法师的领导学
因此,一个好的领导者,是为大家指出正确道路的人,但并不能强迫大家接受,必须自然获
得大家的认同。若能进一步促成团体成员互信互敬,便是最好的领导者,永远是这个团体的
精神标竿。
https://goo.gl/Eg6ZBB
【分享】境随心转能转败为胜 - 圣严法师
“境”包括人、事、物,都可能影响我们的心情起伏。受外界因素影响心情变化,是非常痛
苦的事,但真能做到“境随心转”吗?事实上是不太可能的,因为 人、事、物都是外在环
境,天有不测风云,个人力量很难完全掌控。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态度,收
伏起落不定的心情,也就能转劣为优,转败为胜。
任何事都要往好处想,往坏处准备;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
放下它。
https://goo.gl/HJaSZT
【经文分享】
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
蜜。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https://goo.gl/c8YHMH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二
https://goo.gl/XDK3fD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
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
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庄严净土分第十、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https://goo.gl/n6r5nj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顾钱多离家近)   2018-04-07 17:52:00
佛经有没有跟你说 有时候就算你修行好了 别人也未必会意识到你是个有修行的人
作者: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18-04-07 20:04:00
无需让他人知道 你有修行 秘密自心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