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佛教三宝的缘起?

楼主: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8-01-21 20:03:41
※ 引述《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之铭言:
: 后学年幼随祖母皈依承天禅寺广钦老和尚,也因此很习惯将皈依证上的三皈依与四弘誓愿,
: 挂在心上。
: 三皈依佛教三宝 佛 法 僧。
: 有佛友知道出处吗?
: 又为何 不能谤佛,谤法,谤僧 的出处吗?
我在佛教经典中看到谤佛的案例都被佛化解了,
我没看过佛说谤法有什么恶报的案例,
杂阿含经(一二七八)有记载瞿迦梨诽谤舍利弗和目揵连死后堕入地狱,
这是比较有名的谤僧案例。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48
杂阿含经(一二七八)
: ( 后学有非经典的心得,即然是在学术基础的版上发问,就先以学术资料为依归吧… )
: 顶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02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
佛告阿难:“众僧于我有所须耶?若有自言:‘我持众僧,我摄众僧。’斯人于众应有教
命,如来不言:‘我持于众,我摄于众。’岂当于众有教令乎?阿难!我所说法,内外已
讫,终不自称所见通达。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
,以方便力得少留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隐,无
有恼患。是故,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
。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阿难!比丘观内
身精勤无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观外身、观内外身,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
。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谓,阿难!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
依于法,勿他归依。”
佛告阿难:“吾灭度后,能有修行此法者,则为真我弟子第一学者。”
长阿含经说明归依法就是修四念处,
如果只是嘴吧念归依法却没修四念处这样并没有真的归依法。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039.htm
增支部5集179经/在家人经(庄春江译)
  那时,屋主给孤独被五百位优婆塞围绕,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问讯,接着在一
旁坐下。那时,世尊召唤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你应该知道:凡任何白衣在家人行为在五学处上防护,是四个关于增上心
之当生乐住处的随欲获得者、不困难获得者、无困难获得者,当他愿意时,他就能以自己
记说自己:‘于地狱已尽,畜生界已尽,饿鬼界已尽,苦界、恶趣、下界已尽,我是入流
者,不堕恶趣法、决定、以正觉为彼岸。’
  行为在哪五学处上防护呢?舍利弗!这里,圣弟子是离杀生者,是离未给予而取者,
是离邪淫者,是离妄语者,是离榖酒、果酒、酒放逸处者,他的行为在这五学处上防护

  什么是四个关于增上心之当生乐住处的随欲获得者、不困难获得者、无困难获得者呢
?舍利弗!这里,圣弟子对佛具备不坏净:‘像这样,那位世尊是阿罗汉、遍正觉者、明
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知者、应该被调御人的无上调御者、人天之师、佛陀、世尊。’
这是为了未清净心之清净、为了未净化心之净化而被证得的第一个关于增上心之当生乐住
处。
  再者,舍利弗!这里,圣弟子对法具备不坏净:‘法是被世尊善说的、直接可见的、
即时的、请你来见的、能引导的、智者应该自己经验的。’这是为了未清净心之清净、为
了未净化心之净化而被证得的第二个关于增上心之当生乐住处。
  再者,舍利弗!这里,圣弟子对僧团具备不坏净:‘世尊的弟子僧团是依善而行者,
世尊的弟子僧团是依正直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依真理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如
法而行者,即:四双之人、八辈之士,这世尊的弟子僧团应该被奉献、应该被供奉、应该
被供养、应该被合掌,为世间的无上福田。’这是为了未清净心之清净、为了未净化心之
净化而被证得的第三个关于增上心之当生乐住处。
根据南传增支部5集179经
1.必须修四念处才能了解法的特性。
2.归依僧的僧指的是僧团的四双八辈。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14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四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
(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天帝释告三十三天:‘卿等若入大战中时,设有恐怖畏惧
之心者,汝等还顾视我高广之幢,设见我幢者,便无畏怖。若不忆我幢者,当忆伊沙天王
幢;以忆彼幢者,所有畏怖,便自消灭。若不忆我幢,及不忆伊沙幢者,尔时当忆婆留那
天王幢;以忆彼幢,所有恐怖,便自消灭。’
“我今亦复告汝等,设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有畏怖衣毛竖者,尔时当念
我身,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
号佛、众祐,出现于世。设有恐怖衣毛竖者,便自消灭。
“若复不念我者,尔时当念于法。如来法者甚为微妙,智者所学。以念法者,所有恐怖,
便自消灭。
“设不念我,复不念法,尔时当念圣众。如来圣众极为和顺,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
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四双八辈,此是如来圣众,可敬可事,
世间福田,是谓如来圣众。尔时若念僧已,所有恐怖,便自消灭。
“比丘当知,释提桓因犹有淫、怒、痴,然三十三天念其主即无恐怖;况复如来无有欲、
怒、痴心,当念有恐怖乎?若有比丘有恐怖者,便自消灭。是故,诸比丘!当念三尊:佛
、法、圣众。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根据汉传增壹阿含经
归依僧的僧指的是圣众四双八辈。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8_031
四分律卷第三十一(二分之十)
时菩萨即于彼处六年苦行,虽尔犹不证增上圣智胜法。尔时菩萨自念:“昔在父王田上坐
阎浮树下,除去欲心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喜乐一心,游戏初禅。”时菩萨复作是念:“颇
有如此道可从得尽苦原耶?”复作是念:“如此道能尽苦原。”时菩萨即以精进力修习此
智,从此道得尽苦原。时菩萨复作是念:“颇因欲不善法得乐法不?”复作是念:“不由
欲不善法得乐法。”复作是念:“颇有习无欲舍不善法得乐法耶?然我不由此自苦身得乐
法,我今宁可食少饭𪎊得充气力耶?”
根据汉传四分律记载,
释迦牟尼最后一世没成佛还是菩萨时因为不懂佛法,
所以浪费六年修外道苦行。
这就说明了菩萨不是三宝,
真正的三宝不会去修外道苦行。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8-01-21 21:46:00
谢谢H大 的协助 .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1-22 08:32:00
菩萨怎会不懂佛法,难道佛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是最后一世菩萨才学得的吗,那请问为何阿罗汉没有这些能力.论上说菩萨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难道只有最后世才懂"佛法"自己想想,菩萨那么长久的时间到底修行了什么.阿罗汉是完全断除烦恼,但佛的种种能力,却并不具备.所以我看过佛可以称阿罗汉,但没看过阿罗汉可以称为佛.佛陀最终教的一定是"成佛的方法",不会只是成阿罗汉的方法佛法才称为"佛法",不然叫阿罗汉法就好了.
作者: yogi (Yogi)   2018-01-22 09:51:00
佛法的核心是四谛,苦灭圣谛并非佛果独有。一个佛法教化期只会有一位佛陀,他是无师自悟的,其他依循佛陀教法达到苦灭的人都不会是佛。不要再用自以为的角度来理解佛教的意义了好咩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8-01-22 11:56:00
他的说法就是大乘经典 也没到自以为是说法
作者: yogi (Yogi)   2018-01-22 12:12:00
佛法不是因为教成佛的方法才叫做佛法 这是在中文字义上自以为的解读 不是南北传经典的讲法
作者: tonywoo0101 (东尼史塔克)   2018-01-22 14:41:00
我知道北传汉传的佛法的目的都是要成佛,也就是成为与佛陀同样解脱与智慧无差别的人。小弟问过释大寂法师大乘佛法非佛说的问题,师父也表示这样从阿罗汉与佛智慧相等吗? 佛是怎么来的等原因来探讨!至于佛陀六年苦行不是如H大所提的找不到佛法,大宝积经内文有提到:善男子!汝今善听。以何缘故,菩萨苦行六年?善男子!非是菩萨宿业余报受此苦也,欲令众生于\一切恶业报中能生患心归向菩萨。这是为了帮助众生修行所示现的表像。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01-22 17:49:00
to楼上t大 各个传承间对同一件事 会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可以把各传承的说法拿出来说一说 要奉行什么可以再自己决定就好了 因为小弟看到传承战传承头会容易痛出来多嘴一下 愿t大吉祥
作者: tonywoo0101 (东尼史塔克)   2018-01-22 18:04:00
没问题的C大! 目前佛法留下来的版本就是这些传承,我们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派系来修行就没问题。小弟只是查到经书上有解释就先分享,大家有疑问也可以再提出讨论都很好!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8-01-22 22:54:00
依照圆教义说法 一切法立目的就是一切众生成就佛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