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唯识论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宏印法师著

楼主: Xras (想不出来)   2017-11-12 01:53:22
有一派人呢,他们建构这么一个大乘佛教的模型
这个模型就是阿含→中观→唯识→如来藏
后者是从前者发展而来,因为后者是晚于前者出现的
这种“发展的”佛教史观有什么样的问题,教界已经很多人批判过了
我在版面上也发表过意见,这里不再重复叙述同样的观点。
退一万步言,即使姑且认可在印度佛教史上是如此的呈现
但是在汉传佛教史上却并非如此。
然而为了把这样的模型也套用到汉传佛教
有意或无意扭曲或忽略了历史的事实:
我将史料文献形塑、过滤成我要的样子,再拿来证明我建构的模型是对的。
或许用削足适履比先射箭再画靶更贴切?
在鸠摩罗什之后再来就是南北朝,
到了南北朝时候,唯识的经典、论典就渐渐介绍进来了,
到了唐朝时候,不只唯识的经论,
连如来藏真常唯心论的思想也大量的介绍进来。
好比这一段
如若说南北朝时期唯识学在汉地的传播可以用“渐渐”二字形容
他们所谓的“真常唯心”思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不是一字不提的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等到了唐朝才被大量的介绍进来
事实上是,除了密教部以外,几乎所有重要的‘真常唯心’的经、论
在这段时间都已经译成汉文并且被广泛的探讨,虽然当时没有宗派形成
但是学派是有的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竺道生〉、十七章〈南方涅槃佛性诸说〉、
十九章〈北方禅法净土与戒律〉,去看看那些内容。
连梁武帝都上台开讲涅槃经,他推素食不就是一堆真常唯心的经说应该要素食的?
不要跟我说那些不是真常唯心、不够大量、不够深入、
不够ooxx...,只有唐朝进来的才算数,因为箭貌似是射到唐朝以后的
又如,他们很尊崇龙树中观学,但龙树何止中观?
华严经谁从拿出来的?不光拿出来,龙树菩萨还著了论解释。
用他们的三系教判,华严是那一系的经典呢?
还有〈赞法界颂〉,这是标准的“真常唯心”的论,
藏传佛教的几位大德包括达赖喇嘛都开讲过这部论颂。
是不是早在“唯识与如来藏”合流之前,“中观与如来藏”已经合流了
但是这一派人基本不太会跟你强调这些,
因为龙树就是中观、性空,因为龙树与中观是属于纯粹而美好的初期大乘,
如来藏、真常唯心什么的那“必须”是后期的,连“中期”都不可以是,
它是佛教受到外道渗透污染“梵我一如化”之后的产品,
在那么早出现是不可以的。
那么,什么叫掉坑?请看示范:
早期的如来藏学派经典中,只有对如来藏常住的探讨,但未与唯识学派的学说结合。
唯识学派的经典,如《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等经典
出现后,与如来藏学派之间有紧密的关连。至《楞伽经》集成后,唯识学派的理论
与如来藏理论融合。《楞伽经》将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会通,也与般若学派
的一切法空会通。
依著这一派人所持的“发展的”佛法史观,后后由前前发展而来。
在这种框架之下,他的意思就是说:
有一群人的思想是唯识学派,有另外一派人是如来藏学派,
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个或一些不世出的天才,成功的融合了两派的思想,
其中一个学术成果叫《宝性论》
另外一个是晚于《宝性论》集成的作品叫《楞伽经》,
它不仅会通唯识系与如来藏系,还会通了性空系。
接着,用“合流”来形容这个过程。
到底谁该慎言?究竟是谁轻浮?
在这派人的眼里,“论”或许是某人真实署名的著作,
然而“经”全都是不知何人的托名伪作
什么叫集成?根本就是论文发表的意思
也因此才会用那些莫名所以的言辞去描述经论之间的关系,
阅读这派人的文字,如何能不临渊履薄?
在这个宗教、思想自由的时代,任何人可以都可以有自己的信仰与想法。
然而
“直到近代,才开始纯学术的考证”
这十三个字这就是这派人在佛法思考上所有问题的根源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12 02:37:00
其实几个简单的逻辑观念,就能破这些妄想臆测了。
作者: redbalon (红色男爵)   2017-11-12 02:37:00
好复杂啊,小弟还是先好好研读杂阿含经好了。
作者: mickey286288   2017-11-12 02:37:00
作者: redbalon (红色男爵)   2017-11-12 03:23:00
可是Bona学友,证果除了佛陀授记,就只有自知自证了,外人无从得知。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12 03:41:00
佛经中确实也授记了后世几位大乘菩萨的出世。不过当后人对佛经逐渐失去信心,剩下的就是自我智慧辨别~举文中《楞伽经》来讲,有一派后世学者对此经有异议,但也有一派修行者对此经非常重视,就是达摩祖师以下的禅宗,所以两派放在天秤上看,谁的德行、智慧能取信后人,就是后代人自己智慧的取舍了。这是否其中一个标准,另外一个标准就是自己去实修了,去读了,去修了,是否能息灭烦恼诸苦,这也是一个标准。另外,学者考据这个工作,并非现代才有,早于玄奘法师之前,这些工作就是一直都在进行中,大藏经的编收、翻译、校正,几乎都是国家机关以及博学且修行的大德在把关。为什么以前没这么多问题,修行者也陆续有传承,乃至于日韩等各国还去中国留学,将经书取回各国去实修,也都出了不少高僧。而现代几位日本或华人的考据,这些学者在本身的修证上,似乎并没见过能化育各方的大善知识,再看其留下的著作,也几乎没有如高僧大德们的那般启悟人心的智慧。以这样的程度与证量,其实为什么现代人会觉得后人比较有可信度,这点我是满疑惑的。后来其实我有想过,中国在清末,佛教经历了满巨大的变革整体的僧培教育机制崩解,这是一个很大的主因。如果能维持如唐宋的教育审核系统,僧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一定会非常受到尊重,而整体的佛经传承,也会少很多风波~前述稍微补充,现代学者也有非常好的,有贡献的一面,这部分是值得肯定的,但某部分对于佛经的较勘,仔细看其论述,多半只是停留在臆测的部分,很少看到能透过教理的层面来提出不同观点,这是很遗憾的。而为什么前面说证量很重要,因为佛经并非单纯世间书,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修背景,是很可能错解佛经的,在这情况下去判断佛教史的传承脉络,误判的可能性就极大。就像历史上道安法师的弥天高判,智者大师的三止三观,佛经都还没完整传入中国,他们已经能透过部分教理观察出佛法中深入的道理与脉络,这就是证量与无证量的差异。所以很多细节是要留意的。(有证量者就像历史上道安法师... (前头漏了几个字。)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7-11-12 10:11:00
其实有时也要看中观,唯识,如来藏两两合流的情况理论与理论间的合流是不是合理根本不须考古哲学归哲学,考古归考古理论间的合流难道就一定合理吗?不过修行上最好以阿含为主最没问题还是喜欢般若经,一翻两瞪眼看不懂就是境界不够境界够自然看得懂南传大藏经也有空义,但你可以不了空,不可以不修四圣禘,四念处,十二因缘南北传都有空义的经典要了解空没必要去揣摩后来不一定合佛义的理论佛时代阿罗汉数量高达千二百五,菩萨数量应该没这么多代表阿罗汉其实是比较普遍的菩萨境界太高,本来就不是适合所有人但初期大乘经典很多是人类瑰宝我本身是曾花大量时间读大乘经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12 10:50: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7-11-12 11:03:00
金刚经解空宝典,人若能解空,阅解深密经也能豁然。单纯觉得法门是接引人,落于文字思想,总是不圆满阿中唯如,这都是在发展上的机遇问题,如果 世尊出世在中土,由于发展环境的关系,可能整个演进史又不同了佛法演进与推广受在地的人文影响很大,这点不能不考虑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12 11:54:00
说合流其实满讽刺的,中道、唯识、如来藏早在阿含就都有记载了,这些一直都是源流。而且唯识这方面的观念,不单传承至汉传与藏传佛教有,纵使南传佛教也有,他们的教义有一部分也是认同在六识之外,有更微细的识存在,只不过南传称之为 "有分识"。《清净道论》是南传很重要修行解脱的一本指引,当中也提到不少有分识相关的作用。玄奘法师在《成唯识论》怎么说 ?余部经中亦密意说阿赖耶识有别自性,谓大众部阿笈摩中密意说此名根本识。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 是因义唯此恒遍为三有因。化地部说此名"穷生死蕴"。说一切有部增壹经中亦密意说此名"阿赖耶"。所以唯识这些观念,一直都是源流,只不过分支流各别解释~再看上座部如何解释有分 ?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当中,从投生至死亡之间的生命流不会中断。每当没有心路过程发生时,有分心即会于每一刹那中生灭;然后再看《解深密经》怎么解释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7-11-12 12:28:00
密意这个词能造成太多可能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12 12:29:00
暴流是什么意思呢 ? 即是刹那相续不断。这些就是从法理上去了解佛教历史传承,自然得出另种答案~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12 12:31: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12 12:32:00
如果单纯从文字相去考就,这什么字,那什么字,什么音,然后再去考察这个发音应该什么时代..等,那又是另种答案但佛怎么教导我们 ? 依义不依语。义理才是不变的,语言、文字、发音,都会随各地域流传而有不同的发展,流传就有时间上的差异,文献保存散失的风险,这些都是要留意的。举个例子,台湾喝咖啡一般都会加奶精,奶精在中国用语称咖啡伴侣,台湾与中国也不过隔条海峡而已,试着去想百年以后 "奶精" 与 "咖啡伴侣",如果不从法理上去理解,是就变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走向了。在过个两三千年,可能后人已经不喝咖啡了,那考据咖啡的学者,会不会推论出,咖啡伴侣可能是喝咖啡时中国特有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台湾并没有,而奶精因为在中国出现非常晚,所以推论奶精应该是从台湾传入中国。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12 13:14:00
b大这段文字有意思,这几天后学一直在思考<解空>的<解>字,如果当初译时的原意不同,那是否就整个不同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12 13:48:00
所以佛教的传承就非常重要,自印度到南传、汉传、藏传,都是一样重视的。传承中会有历代从佛陀一直留下来的教诲解释,也会有各时代祖师他们证悟对修行上义理的论述,这两方面都有助于后人理解佛经真正的原意,至少有一个标准的范畴可依循。若是离开了这些传承,单靠自己或者没有证量传承的他人来理解佛经,那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为什么呢 ? 因为烦恼轻,智慧长。智慧增长,理解就改变了以您的 "解" 字来讲,第一种理解是研究推论而得到的理解~第二种理解,就有可能是生活中悟性启发的理解。第三种理解,也可属于见思惑断尽的证解。所以同样的解空,一个人一生当中,就可能历经三种"解"。至于翻译,也要看译者本身的能力与德行而定。能力攸关词句的精准度,德行攸关翻译品质的严谨度。不过回归到根本,学佛本意是为了解脱,而大乘佛教的本意是为了一切众生都能解脱,所以站在解脱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无论学哪个传承,无论学术界如何考据,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处理 "无明" 跟 "欲执" 这两大轮回因。这个层面,就我目前所了解的,是佛教一致性的共识。所以,无论喜欢哪一种佛法,讨厌哪一种佛法...最终都是要回归到这个层面才有意义。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12 14:29:00
感谢b大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