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
在此后学先感谢 Y大的提问,
借此机会,让后学可以再整理一下关于之前和老禅师所学习的心得。
<善>一词,基本上是后学用来提醒自己的用词。
底下后学摘要几则之前后学与老禅师的对谈,
对谈中有老禅师所参悟的佛法,
当然这也是后学当做善的准则,
提供Y大参考。
后学初结识老禅师时,是遵循老禅师指导的:
忍辱、持戒、忏悔、除傲、勤布施、诵水忏,这六点在修行。
----
去年9月初,后学和老禅师对谈,聊到持<不邪淫戒>时,后学问到:
有些人会主张<活在当下>,会认为<活在当下>就是<禅>,
若以<男女性事>作思考,有人甚至认为<想要性时,就要当下做>!
老禅师当时则提醒我:是注意当下,而不是<活在当下>。
老禅师说:
活在当下您懂意思吗?
我写给您的此刻是当下,您读的时候是当下,读完您接下来要干什么,
读的当下已逝,接下来是您要行事的当下,
为何过去,现在,未来之心不可得,唯当下呢?
过去执事非,现在计较事非,未来空幻,用心计较设计他人,
唯有活在当下注意我此刻的一切行为和谈吐有犯戒吗?
请切记是注意当下而不是活在当下。
性交除了夫妻之外,犯了一律下犯戒。
---
去年11月有一次和网友讨论<以戒为师>和<持戒>一事,之后和老禅师讨论,
老禅师则说:
归依守几戒都是凭人各定,但是释迦牟尼佛是告诉阿难应<以戒为师>而传流,
您告诉他如此是对的,但是须解说:
以戒为师,守住当下的一切行为,如果说要注意当下不犯错,
倒不如把爱心大大的开放,爱父母,爱兄弟姊妹,爱亲族,夫妻相爱家庭必定和乐,
孩儿天真无邪,如果能贡献大爱的话,般若会涌流也就没有守戒的理由来绑住自己。
野牛需要用绳绑才能驹顺,野牛如果乖巧了何需再用绳子绑吗?
因此要解除戒之绳那就是要有宽宏大量的心,
但是人类却非常愚痴,却不知佛陀所传的“心量”第一之功德如天高。
对人客气礼让,与邻居,朋友……等等亦如是,这种行为功德很高,
又如果寸步不让人,必然是心胸狭窄之人,
以上二种人类一则天天积功德又不用花钱事业又腾达,
另一则是天天造业左旁右邻看都不顺眼,前程暗淡贵人消失。
佛陀所遗流的法其实是世间法(每一当下都是道埸),
不是壁关碰壁关死自己,人一诞生下来就必须是有因缘的存在,
一个人如果断了因缘是没有办法生存的,
又与人结缘之后我们务必要清醒善待有缘人(汇入功德库),
如果以客气谈吐无所不致的关怀对待一切有缘者……
说我们是奉献其实是我们捡到了功德,如果我们能彻底的了解,那么我们何必守戒呢?
是这些群众让我们成佛的我们感恩都来不急了哪会生起傲慢之心呢?
有计较下地狱,有奉献上天堂,再笨的人都要上天堂。
自古以来因为传法失误而苦了天下有心求法的众生,
因此之故您一定要了解“心量第一”的妙法,善加修行,加油!
后学,也就是在这次对谈之后,再加上<念念善>
也就将<忍辱、持戒、忏悔、除傲、勤布施、诵水忏>,
这六点简化成<忏悔除傲念念善>或<忏悔除傲结善缘>,
有时也会突然想成<心存正念念念善>来提醒自己。
-----
某次老禅师说:
佛法:做人的道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以上遵守正行就是佛法。
这个大方向,或许可以当做善的准则,提供Y大参考。
----
文末后学心得补充:
暂不论是否因缘俱足,能够今世成佛。
也暂不论是否能够往生净土,持续修行。
至少,此刻生为人,就珍惜这难得的人身,勤修佛道。
后学从老禅师那儿领悟到的几个心得分享Y大参考:
1:或许来世大家都还有缘再聚。
那么此时此刻大家是否该好好的结善缘呢?
不论是对身旁的有缘人,甚至是网络上的朋友?
以三世因果来论,
今世结善缘,来世续善缘,
今世结佛缘,来世亦结佛缘。
反之,此刻交恶缘,来世再相报,
此时,结善缘岂不就很重要?
2:若要释迦牟尼佛所指导的<忍辱>,
那么甚至要和<怨怼>结善缘,
处处都是都是修成佛缘的善缘。
而也就没所谓的 冤亲债主。
3:行善修福若无法成佛,往生净土,得天人福报。
也但求再得人身,继续修善续成佛道。
老禅师所指导的东西,虽然浅,然而却很紥实,
后学和人分享佛法时,目前较不强调<忍辱>,
也只有当因缘俱足时,后学才会提醒有缘人<开始学忍辱>。
<除傲慢>很重要,后学也比较少强调<除傲慢>,
因为因缘不足时,一个不留意,反而会引发人的<傲慢心>而造业,
而倒底只是单纯对方的<傲慢心>起,
还是自己的<傲慢心>勾起对方的<傲慢心>,这又不得而知了,
所以,在这点更是 小心 再小心。
见<傲慢心>起,就要立刻反省忏悔,方不造恶业。
而后学目前单纯的想法:
即然,未必在今生成佛,
那就好好的修善做人 勤学佛法,
与众生结善缘。
期盼来世再得人身,
再与众生能够续结佛缘,
如此生生世世修下去,直到成佛。
后学浅见 , 分享与您参考。
生生世世结善缘,
生生世世续佛缘,
直到成佛。
顶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