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关于<善>

楼主: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0-15 11:47:34
关于<善>
在此后学先感谢 Y大的提问,
借此机会,让后学可以再整理一下关于之前和老禅师所学习的心得。
<善>一词,基本上是后学用来提醒自己的用词。
底下后学摘要几则之前后学与老禅师的对谈,
对谈中有老禅师所参悟的佛法,
当然这也是后学当做善的准则,
提供Y大参考。
后学初结识老禅师时,是遵循老禅师指导的:
 忍辱、持戒、忏悔、除傲、勤布施、诵水忏,这六点在修行。
----
去年9月初,后学和老禅师对谈,聊到持<不邪淫戒>时,后学问到:
 有些人会主张<活在当下>,会认为<活在当下>就是<禅>,
 若以<男女性事>作思考,有人甚至认为<想要性时,就要当下做>!
老禅师当时则提醒我:是注意当下,而不是<活在当下>。
老禅师说:
 活在当下您懂意思吗?
 我写给您的此刻是当下,您读的时候是当下,读完您接下来要干什么,
 读的当下已逝,接下来是您要行事的当下,
 为何过去,现在,未来之心不可得,唯当下呢?
 过去执事非,现在计较事非,未来空幻,用心计较设计他人,
 唯有活在当下注意我此刻的一切行为和谈吐有犯戒吗?
 请切记是注意当下而不是活在当下。
 性交除了夫妻之外,犯了一律下犯戒。
---
去年11月有一次和网友讨论<以戒为师>和<持戒>一事,之后和老禅师讨论,
老禅师则说:
 归依守几戒都是凭人各定,但是释迦牟尼佛是告诉阿难应<以戒为师>而传流,
 您告诉他如此是对的,但是须解说:
 以戒为师,守住当下的一切行为,如果说要注意当下不犯错,
 倒不如把爱心大大的开放,爱父母,爱兄弟姊妹,爱亲族,夫妻相爱家庭必定和乐,
 孩儿天真无邪,如果能贡献大爱的话,般若会涌流也就没有守戒的理由来绑住自己。
 野牛需要用绳绑才能驹顺,野牛如果乖巧了何需再用绳子绑吗?
 因此要解除戒之绳那就是要有宽宏大量的心,
 但是人类却非常愚痴,却不知佛陀所传的“心量”第一之功德如天高。
 对人客气礼让,与邻居,朋友……等等亦如是,这种行为功德很高,
 又如果寸步不让人,必然是心胸狭窄之人,
 以上二种人类一则天天积功德又不用花钱事业又腾达,
 另一则是天天造业左旁右邻看都不顺眼,前程暗淡贵人消失。
 佛陀所遗流的法其实是世间法(每一当下都是道埸),
 不是壁关碰壁关死自己,人一诞生下来就必须是有因缘的存在,
 一个人如果断了因缘是没有办法生存的,
 又与人结缘之后我们务必要清醒善待有缘人(汇入功德库),
 如果以客气谈吐无所不致的关怀对待一切有缘者……
 说我们是奉献其实是我们捡到了功德,如果我们能彻底的了解,那么我们何必守戒呢?
 是这些群众让我们成佛的我们感恩都来不急了哪会生起傲慢之心呢?
 有计较下地狱,有奉献上天堂,再笨的人都要上天堂。
 自古以来因为传法失误而苦了天下有心求法的众生,
 因此之故您一定要了解“心量第一”的妙法,善加修行,加油!
后学,也就是在这次对谈之后,再加上<念念善>
也就将<忍辱、持戒、忏悔、除傲、勤布施、诵水忏>,
这六点简化成<忏悔除傲念念善>或<忏悔除傲结善缘>,
有时也会突然想成<心存正念念念善>来提醒自己。
-----
某次老禅师说:
 佛法:做人的道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以上遵守正行就是佛法。
这个大方向,或许可以当做善的准则,提供Y大参考。
----
文末后学心得补充:
暂不论是否因缘俱足,能够今世成佛。
也暂不论是否能够往生净土,持续修行。
至少,此刻生为人,就珍惜这难得的人身,勤修佛道。
后学从老禅师那儿领悟到的几个心得分享Y大参考:
1:或许来世大家都还有缘再聚。
 那么此时此刻大家是否该好好的结善缘呢?
 不论是对身旁的有缘人,甚至是网络上的朋友?
 以三世因果来论,
 今世结善缘,来世续善缘,
 今世结佛缘,来世亦结佛缘。
 反之,此刻交恶缘,来世再相报,
 此时,结善缘岂不就很重要?
2:若要释迦牟尼佛所指导的<忍辱>,
 那么甚至要和<怨怼>结善缘,
 处处都是都是修成佛缘的善缘。
 而也就没所谓的 冤亲债主。
3:行善修福若无法成佛,往生净土,得天人福报。
 也但求再得人身,继续修善续成佛道。
老禅师所指导的东西,虽然浅,然而却很紥实,
后学和人分享佛法时,目前较不强调<忍辱>,
也只有当因缘俱足时,后学才会提醒有缘人<开始学忍辱>。
<除傲慢>很重要,后学也比较少强调<除傲慢>,
因为因缘不足时,一个不留意,反而会引发人的<傲慢心>而造业,
而倒底只是单纯对方的<傲慢心>起,
还是自己的<傲慢心>勾起对方的<傲慢心>,这又不得而知了,
所以,在这点更是 小心 再小心。
见<傲慢心>起,就要立刻反省忏悔,方不造恶业。
而后学目前单纯的想法:
 即然,未必在今生成佛,
 那就好好的修善做人 勤学佛法,
 与众生结善缘。
 期盼来世再得人身,
 再与众生能够续结佛缘,
 如此生生世世修下去,直到成佛。
后学浅见 , 分享与您参考。
生生世世结善缘,
生生世世续佛缘,
直到成佛。
顶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claudeee (祸风行)   2017-10-15 14:15:00
作者: holinsi2 (go)   2017-10-15 14:17:00
推,十分受用,感恩
作者: kodi (赤司征十郎)   2017-10-15 15:51:00
Sadhu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7-10-15 16:18:00
我的操作方式是干脆让自己显现本能贪瞋,傲慢,然后观照这些东西,它们的来源,念头的生成,意识的运作方式,造成的结果。能不能压抑,压抑会如何,不压抑又会如何,目前的心灵品质有可能遏止吗?长期静心与观照是让自己容易觉知吗?半年前跟现在遇到同一件事的起心动念有差别吗?自己创造一面照妖镜,仔细的看看自己潜藏的黑暗,彻底看破自己,再开始修行,进步很快,所以我才会常说压抑是没用的,因为还不够了解心念的运作方式,了解敌人的弱点才能攻克它们,最后你就可以看清众人,也才能真正包容,与人为善,但目前还无法扭转的愚痴与恶人,就尽可能不与之接触。
作者: yaqqq (^^)   2017-10-15 17:24: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7-10-15 18:15:00
嗯,我现在已将经典文字全丢了,完全实际的一直观照,仅是知道当下身体在做什么,感受是什么,妄念就让他来,想完了就放下,一天一点点前进,这种方式很原始也很单纯,真正佛法就是纯觉知没有其他了。
楼主: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0-15 18:55:00
赞叹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7-10-15 23:30:00
赞叹R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