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有情1/3
中译版序
本书是根据英文版《To One That Feels》翻译而成,而英文版《To One That Feels》则
是由Bhikkhu Nirodho[澳大利亚]与Tavivat Puntarigvivat[泰国](两人均是隆波田在世
时的弟子)根据隆波田的法谈(泰文)译成。
根据本书英文版的书名《To One That Feels》,把其汉译版书名译为《献给有情》。如
果把其汉译版书名译成《献给觉知者》就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了,因为英文“Feel”一词不
是“觉知”的意思。
本书的汉译初稿是由一位法友进行了初步翻译。笔者阅读该初稿后,发现书中相当数量的
段落只是按照英文字面的意思进行了翻译,没有把隆波田的真实原意准确、完整地表达出
来。因此本书在此初稿的基础上,由笔者、法桥、黎明等人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全面地
审查和修正后,才呈现出目前的面目。
在修正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其原意,对于某些不易理解或容易造成
误解之处,做了注释或者添加了内容。注释的内容放在符号【】之内,添加的内容放在符
号‘’之内。
如果您对本书有任何指正,请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岩松
2014.12.20
目录
中译版序
引言
序
原序
第一章 在遮蔽的东西上雨显得更猛烈
第二章 请敞开遮蔽的事物
第三章 然后就不会下那么大的雨了
第四章 当下可见
第五章 透过觉知来体验
第六章 练习的次第
第七章 不能简单地由期望而得到
引言
逆流而上的碗
故事是这样的: 悉达多 (Siddhartha)吃完了苏伽塔 (Sujata)供养的满满的一碗食物后
站在河沿上许下了如下誓愿: “如果我能够从有害的、虚妄精神世界中解脱出来并完全
觉悟,那就让这只碗逆流而上。”他把碗放在河里,碗逆着河流,一直漂到了水的源头。
【注:故事中的河流寓意为念, 这只碗则寓意为觉性。当觉性非常强大时它将会逆念流
而上,直到念流的源头 —— 无明】
原序
本书的主题不是文字,而是你自己的修行:法是自证自知的。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
方法。就是当念头生起时,看见它,当下就识破它,并且在生起处解决它。这并不是要知
道念头并对它加以评价,因为那样做的话还是无明(也是瞋和贪)。只要我们能够在此处
斩断念头,当下就是圆满的觉、定、慧(sati-samādhi-paññā)。
实践过这个方法的人,包括泰国人和外国人,尤其是新加坡人,为那些从未尝试过这种方
法的人捐款出版了这本书。由于这本书中所记载的方法如同人的生命一样乃是无价之宝,
因而本书是不可以买卖的。
隆 波 田 1984年2月1日
第一章 在遮蔽的东西上雨显得更猛烈
在遮蔽的东西上雨显得更猛烈
在敞开的东西上雨显得并不大
今天,我们要谈谈如何遵循佛法来灭苦(dukkha)。佛陀教导我们,每一个
人都可以到达一种非常重要的境界,那就是苦的止息。因此,我将根据自己的亲
身体验来谈谈一种简单而直接的修行方法。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种方法真的可
以让你们从苦中解脱出来。
当我们谈论灭苦的方法时,语言是一回事,修行又是另外一回事。这种修行方
法就是在行、住、坐、卧等一切身体姿势中培养觉性(sati)。这种练习常常被
称为念处(觉知的所缘)。但是不论你如何称呼它,关键在于觉知
你自己。假如你能够觉知自己,无明(moha)就会消失。你们应当通过觉知自
己身体的所有动作来培养自己的觉性,比如翻掌、举起或放下手臂、往返行走、
转头与点头、眨眼、张口、吸气、呼气、吞口水等等。你们必须觉知所有这些动
作,这种觉知就称为觉性。当你有觉性时,无明就会消失。
觉知身体的动作是为了培养觉性。你们应当试着在每一个肢体动作当中培养
觉性。一旦你能持续地觉知自己,心中就会生起能够如实了知实相的智慧
(paññā)。如实看见自己,就是看见法(Dhamma,实相,事物的本来面目,
自然或者万物的真相)。看见法并不是看见神祇、天堂或地狱,而是看见自己翻
掌、举起或放下手臂、往返行走、转头与点头、眨眼、张口、吸气、呼气、吞口
水等等。这是─色─名∥(roop-nahm)。色是身,名是心。身和心相互依存。我
们所看得见的是色,会思考的心则是名。当我们知道名色时,我们就会了知实相。
当你用眼睛看时,你应当觉知;当你用心眼看时,你也应当觉知。
法就是你自己,每个人都是法,不论是男人、女人,还是泰国人、中国人或
西方人。我们随时都可以修行。佛陀的教法真的能够引导我们达到苦的止息。每
个人是法,法是每个人。当我们明了法时,我们就会明白一切事物并非如我们所
想的那样。每种事物都是假名(sammuti)。当智慧生起时,佛陀的教法才能被
真正地认识。无论佛陀是否曾经驻世,法都一直存在着。一旦你如实地知道这一
点,你就会超越种种迷信。你知道法就是你自己,是你在主导自己的生命,而非
任何其它事物。这就是灭苦的开始。
接下来我们试着在日常生活的所有身体动作中培养觉性。例如,当我们握拳
或放开拳头时,我们觉知它。一旦我们能够觉知所有的动作,不知道或者无明就
会自己消失。当我们觉知自己时,就不会有无明。就像把水倒入玻璃杯中一般。
当我们把水倒进去时,水会取代杯中的空气;当玻璃杯装满水时,杯中的空气就
完全没有了。倘若我们将水倒出来,空气就会立刻充满玻璃杯。同样的道理,只
要有无明,觉性和智慧就无法生起。一旦我们练习培养觉性,觉知自己,觉知就
会取代无明。只要有觉性,无明就不会生起。实际上并没有贪、瞋、痴(dosa - moha –
lobha)。为什么?当你们听我说话的时候,你们的心是什么样的状态?你们聆
听的心是自然的,没有贪(lobha)、瞋(dosa)、痴(moha)。
现在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宗教(sāsana)、佛教(Buddhasāsana)、恶(pāpa)
以及善(puñña)。恶是愚痴,善则是智慧,觉知的智慧:当你知道(法),你
就能够舍弃执著了。宗教是个人,而佛教是观智(satipaññā)【注:因为培养觉
性而生起的智慧】,它能够深入并了解心的本质。“佛陀”是指知道自己的人。
通过觉知所有的动作来培养觉性,我们就会在整个身体中培养出圆满的觉性。当
念头生起时,我们看见它、知道它、了解它。但就一般人而言,因为他们是念头
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无法看见念头。假设我们处在某栋房子某个房间的蚊帐里面,
我们必须先从蚊帐里面、房间里面、房子里面走到它们的外面,才能明白我们
原先在它们里面。念头也一样。假如我们是念头的一部分,我们就不能看见它。若
要清楚地看见它,我们必须从念头里走出来。当我们看见念头,念头就会停止。
这就好像在家里养一只猫来驱赶扰乱我们的老鼠。就天性而言,猫和老鼠互
为敌人。刚开始的时候猫可能非常弱小,而老鼠又大又有力量。此时如果猫扑向
老鼠,它就会被老鼠拖着跑。追了一阵子之后,猫就不得不放老鼠逃走。我们不
能责怪猫,不过我们必须喂养它。只要我们常常喂猫,很快它就会变得非常强壮
而有力量。当老鼠出现的时候,猫就能够逮住它们。老鼠被抓到之后,会在猫吃
掉它们之前因为惊吓而立刻死亡。念头也是一样。倘若我们能够培养觉性,那么
念头生起的时候我们会觉知到它,念头就会因此停止。因为我们看见了它,念头
就不会持续不停。因为我们在念头生起的那一刻具足觉性、定力(samādhi,稳固
的心)与智慧,所以它会消失。觉性意味着像猫盯着老鼠那样保持警觉。当念头
生起的时候,我们没有成为它的一部分。它们会自行产生,也会自行消失。只要
有觉性就不会有无明。只要没有无明,就不会有贪瞋痴。这称为名色。心会思考,
而我们则会知道念头的虚妄,我们及时地知道,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知道对治的
方法:这就是觉性。
戒(Sīla, 遵守道德戒律)就是平常心(normality)。戒是平常心的结果。觉、
定、慧也是如此。培养能导致苦灭的圆满觉性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功练习。
这是我体悟的,我相信这也是佛陀所教导的。因此,我们无须闭上双眼盘腿而坐。
如果我们那样子坐着,就无法工作。假如小偷闯了进来,他就会偷走我们的财物,
所以我们应当睁开双眼。如此一来我们就能从事任何工作并随时都可以培养觉性。
不论是作为学生、老师、父母、儿子、女儿、员警、军人还是政府官员,我们全
都可以在培养觉性的同时履行职责。每个人都可以在履行责任的时候培养觉性。
怎么做到的呢?因为我们并不是闭上眼睛坐着,所以,我们可以在履行职责的时
候同时观照我们的心。
心中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我”。只要心一思考,我们就看见它,知道它,
了解它。培养觉性就是唤醒一个人觉知‘身心现象’的本能。实相就在每一个人
的心中。如果我们不能看见,我们就不会了解,但它依然存在在那儿。如果我们
去看,就会看见。当我们如此看‘到实相’,这就称为见法。见到这种法可以断
除贪瞋痴。
圣道(Magga)就是练习能够导致苦灭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觉知念头。我
们的身体依我们的职责而工作,但我们的心必须观照念头。苦生起了,它征服并
奴役我们,它坐在我们头上并掴我们的脸,原因就是我们无法看见它;不过,如
果我们能够看见它、知道它并了解它,它就无法击败我们。苦就像水蛭,它贴在
我们身上吮吸我们的血。倘若我们试图把它扯下来,它会顽强抵抗,使我们越发
地伤害到自己。但是,如果我们聪明的话,我们只要用水混合烟叶和石灰,再将
这些水挤到水蛭身上,它就会自己从我们身上掉下来。因此,我们不必为了把它
拿掉而将它硬扯下来。同样的道理,不知道【注:不懂善巧】的人如果想断除贪、
嗔、痴,他们会与它扭打,会压制它,但知道【注:懂得善巧】的人就只要带着
觉性去观照心、去看念头就好了。
这也和打开电灯类似。不懂电的人会去摸灯泡而不知道打开开关,所以灯不
会亮。但是懂电的人就会使用开关,所以能使灯亮起来。贪瞋痴就像电灯,而念
头就像开关。念头是内心混乱的根源。如果我们想消除混乱,就要从念头下手。
当我们以觉性观照念头时,贪瞋痴就无法生起。其实并没有贪瞋痴。我们按下这
里的开关是为了照亮那边。我们培养觉性是为了灭苦。苦是因无明而生起的。有
觉性时就没有无明,所以也就没有苦。当我们移动手部时我们能觉知到,这种觉
知就是觉性,当我们有觉性时我们会与念头分离而看见念头。
你们不要将注意力专注在动作上,但要带着觉性观照那些概念性的念头。 注:
透过肢体的动作来唤醒觉性,从而看见念头】不要─盯∥着它,只是被动地【注:
自然地】看念头即可。当念头生起,就让它自然地消失。其实并没有无明。当我
们没有觉性的时候,无明才会生起。就好像我们刚盖好一栋新房子时不会有老鼠,
可是等到我们在房子里添置家俱等物品后,老鼠就来了。有时人们批评或指责我
们,我们会感到失望、沮丧。但是练习这种方法,觉知和失望会同时生起,就好
像猫抓住老鼠。只要我们能以这种方式照看我们的心,贪瞋痴就不会生起。当念
头、苦、迷惑生起的时候,不要试图阻止它们,但要观察它们,如此一来我们就
会了解它们的本质。念头一生起就立刻扫除它,并保持觉知──念头、苦以及迷
惑的心将会自行消失。
无论任何时候,当念头生起时,我们知道,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睡觉时移
动身体我们也会知道。这是因为我们有圆满的觉知。当我们能够随时看见念头,
不论是什么样的念头,我们每次都能战胜它们。能够看见念头的人便趋向于涅盘
(nibbāna,苦的止息)。之后我们将会到达某种境界,某种内在事件将会突然生
起。如果念头很迅速,智慧也会很迅速。如果念头或情感很深沉,智慧也会很深
沉。假使两者同样深沉而互相碰撞【注:指当心看见到念头时】,那么一种潜藏
于每个人之中的状态就会突然出现。此时眼、耳、鼻、舌、身、意会脱离色、声、
香、味、触、法。就好像拆开汽车的驱动装置一样,因为零件已经彼此分离了,
虽然车子还在,却已无法再被开动。
这种境界出现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死亡。我们还是能按照自己的责任工作。我
们还是能吃、能喝、能睡。但依照不可改变的自然的法则,现在已是对任何事物
不再执著。假设有一条绳子紧紧地绑在两根柱子之间,我们从中间把它剪断,绳
子就会断落。要想再将它在中间绑到一起是办不到的。如果从一个柱子上解下绳
子,将它在中间打好结,我们就无法将它的另一端绑回到柱子上。这就像体证六
根本性的人,他们的眼睛接触到所缘时没有执著,就像一支磨损的螺丝,因为没
有螺纹,所以无法再粘著。其它五根也一样。
佛陀所有的教导都指向一个目标:灭苦。如果不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怀疑
他的教导,就会陷入对轮回、天堂、地狱等名相的思索中。这些思索都是没有益
处的,它们会迷惑我们的心。佛陀的教法超越时空,不受语言、种族、国家或宗
教之藩篱所限制。根据《大念处经》的记载,假使你能够
像链条一般持续不断地修习四念处(也就是随时培养觉性),那么七年甚至短短
七个月或七天之内,你将可望证得阿罗汉果(arahatta,无苦者)或阿那含果
(不还者)。假如你能够依照我所说的方法培养觉性,并如同链子般
持续不断地保持觉性,那么最多三年,苦就会减少百分之六十,甚至完全消除。
有些人可能会在一年甚至九十天内获得这样的成果。不会有喜悦或悲伤,也不会
有满足或不满足。这条通往灭苦的路是一条简单的路。它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
没有真正地知道,我们才会有疑惑而缺乏信心。
只要我们对修行的每一步都有信心,就不会有困难。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修行,
但是你必须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倘若你能确信知道自己,那你就是自己的皈依
处。宗教就意味着皈依处。即使你钻研书本多年,那也只是理论罢了。但假若你
能真正地实践,不用多长时间,你会比理论家知道得更多、更深刻。巴厘文经典
中记载了两种重要的心的品质:第一种是正念(sati)第二种是正知(sampajañña),
也就是觉知自己。当你觉知你的手部动作时,你就同时具足正念和正知。这种修
行的成就是巨大的,是无法估量的。─不苦是金钱买不到的,你必须亲自练习,
直到─不苦自动生起,因为它本已存在。
做功德与持戒就像未去壳的稻谷,不能吃,但很有用,因为我们可以用它们
来播种,然后于来年收获。使自己平静就像已去壳但尚未煮熟的稻米,还是不能
吃。有两种平静:第一种是奢摩它(samatha,专注,制心一处)的宁静,第二
种是毗婆舍那(vipassanā,如实观照身心的实相)的宁静。修习奢摩它时,你必
须闭上双眼静静坐着,并注意自己的入息出息。当呼吸变得非常细微时,有时会
感觉不到呼吸,而且会觉得非常平静;但贪瞋痴仍无法消除,因为仍有无明,你
并没有觉知念头。而修毗婆舍那则可以去除贪瞋痴,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
地点体验这种平静。所以不一定要闭上眼睛、塞住耳朵地坐着。我们可以用眼睛
看、用耳朵听,念头生起时我们看得见它们。这种平静潜藏于每个人之中。
我们的心本来就清净、明亮和寂静。不清净、不明亮、不安定的不是我们的
心,而是烦恼(kilesa,染污)。我们试图战胜烦恼,其实并没有什么烦恼,所
以我们怎么能战胜它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清楚地观照原本的心,清楚地看念
头。只要我们能清楚地观照心,就不会有无明。
清净”(clean)这个词是指心没有被污染和遮蔽时的自然状态。当我们以
观智(satipaññā)【注:因为培养觉性而生起的智慧】去洞察心并看清它时,便知
道心原本是稳固的,如如不动的。这就是心清净。这明亮的心就像耀眼的光芒,
能让我们安全地抵达任何地方。沐浴在这样的光芒下,我们每一分、每一秒、每
一刹那都能够看到我们的本心【注:心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心的光芒。─寂静∥
则意味着息灭,亦即贪瞋痴的息灭,一切骚动与烦恼的息灭,同时也是对任何法
门或体系的追寻的息灭。我们不再需要寻找老师,因为我们自己真的知道了,于
身心之中自证自知。当我们真正知道心时,我们就会知道它一直都是清净、明亮
和寂静的。
当我们体证了心的本来面目之后,我们就会知道苦如何生起、如何息灭。每
当心思考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它。我们甚至会觉知自己心的跳动。无论肢体如
何移动,我们都能知道。我们能够轻松地、毫无紧张与压力地自然地知道。这样
的知道非常快,不但快过电流和闪电,而且比任何事物都要快。这种知道与智慧
相同,与观智相同;与觉、定、慧也相同,它们都是同一回事的。这种智慧知道
一切。即使是最轻微的声音,我们也会知道。风吹拂我们的肌肤,我们知道。任
何一种念头生起,我们也知道。念头深沉的时候,智慧也是迅速的。无论念头如
何迅速地生起,智慧都会知道它们。
这被称为缘起(pasamuppada)。没有无明(avijjā)时,产生苦(dukkha)
的环链就断裂了。这是因为有觉性在。你们或许听说过佛陀只剃过一次发,头发
便不再生长了。这是一个谜语。头发一旦被剪掉就无法附着了。这和斩断无明使
它无法再生起很类似。这是不可违反的自然规律,就像紧紧地栓在两根柱子之间
的绳子,一旦被剪断就无法再连接了。体证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它潜藏于每
个人之中。然而修行为什么这么难?事实上修行并不难,但也并不容易。它既困
难又容易。
泰国东北部有句谚语说:─贫穷者富有,富有者受苦。为什么受苦?为什么
贫穷?因为富有的人只是在金钱上富有,他们却因不能看见自己的本性而贫穷。
贫穷者虽物质财富上贫乏,因能看见自己、懂得这种自然规律而内在富有。金钱
无法将任何人带到这样的境界。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能力,能够到达这种境界,因
为这种境界人人本具。这与我们是女众还是男众,是泰国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
无关,而且也与宗教信仰无关。我们全都具足相同的本性,这是自然法则,正如
每个人都是由四大所组成。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每一个人都能修习,但是你们必
须有一颗真诚的心。
我相信法在佛陀出世之前就一直存在着。佛陀是法的第一个发现者。在佛陀
之前,法存在着但不为人所知,直到佛陀发现了它。这种真实的本性存在于每一
个人之中。当你站起来时,它随你站起来;当你坐下时,它随你坐下;当你睡觉
时,它随你睡觉;当你上洗手间时,它随你上洗手间。无论你到哪里它都跟随着
你。所以,你可以随时随地练习。你要知道如何练习──你要知道如何看到念头。
看到念头的源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正道将从这个起点开始自行展现在你面
前。
只要我们具足正见并行正道,一定能达成这一目标。无论听法、布施、持戒、
修习奢摩它还是修习毗婆舍那,假如未能达到此目标,那也只是世间意义上的善
法,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善法。假若我们没有布施、持戒,也没有禅修,却仍能抵
达此境界,那么我们仍然可以说诸事皆已成办,就像天空笼罩大地──它涵盖了
一切。因此我们可以说,囊括佛陀所有教法的巴厘三藏(Tipitaka)经典中所说
的八万四千法门都包含在这一目标中。倘若你研习了所有的巴厘三藏经典,你应
当能抵达这个目标。但是,假若你研习了全部巴厘三藏经典却未达此境界,那么
你仍会有疑惑,也仍会有苦。
我们不必学习构成巴厘三藏经典的经(Sutta,佛陀的开示集)、律(Vinaya,
僧团的戒律)、论(Abhidhamma,对经教的系统性分析)三藏,但我们必须达
到这一境界。当我们到达这个境界后,自然会明白整个巴厘三藏经典。有一次佛
陀和一些比丘走在森林中。他抓起一把落叶,然后问这些比丘:─林中叶与我手
中叶,哪个多?∥比丘们回答说:─林中叶远多于您手中叶,世尊。∥佛陀于是说:
─我所知法极多,如林中叶。但是,我教给你们的法如掌中叶。∥请你们务必了解
其中的意义:佛陀只教导苦和灭苦,别无其它。研究经典、布施、持戒、修习止
观应该能将我们引导至这一目标,否则它们就没有什么用。一旦达此目标,诸事
便皆成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