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诺那华藏精舍表达的禅定内涵

楼主: Kermei (one)   2017-08-05 19:29:26
来源:学佛?学魔?
作者:诺那华藏精舍编辑室著
禅定种类略分为三:
(一)世间禅:就是一般民间人士为让身体得到健康或训练精神统一以达到增加工作效率为
目的,如社会上的静坐,冥观,瑜珈术或于大树下吸取树之灵气,乃至择时在日、月之下打
坐,充电,以吸取天地精华,此类人士,修炼身体之精气神,以达到身心的安康,舒适,其
间虽有治病,灵动或各种神奇感应之事迹,唯如此的行法与开悟见性毫无相关,佛门称之为
世间禅。
(二)四禅八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此界人天调伏淫欲具修五戒,又具禅定力,足以
感得胜报生色界梵天,其身自有威光,无女惟男,貌如童子,身银白色,穿黄金天衣,头虽
无髻,如著天冠,寿命历劫,无量快乐,但以其仍有色质,光色互照,色身超胜,故名色界
,通名梵世,梵者“清净”之义也,已离欲染而得清净故也。色界依其禅定功夫之深浅而分
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境界。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空定合称为八定。色界
天人若修禅定厌舍色身之粗重,便入四空定;人同碧落,界若虚空,四蕴成身,唯一精灵神
识;无有色蕴,常住甚深禅定之中享受法乐,旷劫弥久,以其无色质,故名无色界,既无色
质可见,虽名为“界”,其实无界限可明,只由其空定之不同而略分四天(四空定)。
1、空无边处定:是修行人觉有身为碍,不得自在,于是修空观,灭身还无,亦即销碍归空
,这样一类名为空无边处定。
2、识无边处定:诸碍既然全销无余,无碍之念亦不存在,其中惟第八识阿赖耶识全在,第
七的末那识,只剩半分入于微细,内缘八识,这样一类,名为识无边处定。
3、无所有处定:空处定是灭色归空,识处定是灭空归识,到此色空两亡,识心亦灭,惟觉
十方寂然,再无所往,从此止步不前,这样一类,名为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定:识性即为如来藏性,从来就寂然不动,而凡夫天人,欲以灭尽定之力,
穷研精究,于本无穷尽中,强求穷尽,由于定力所逼,识性虽存,但不起现行作用,似尽而
实没有尽,这样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定。
以上四空定,前二穷境,后二穷心。欲令心境俱空,故总名穷空;此四空处的众生,于五蕴
中无色蕴,只有受想行识的四蕴(受——眼耳鼻舌身接受色声香味触五尘之义。想:第六意
识胡思乱想。行:第七意识末那识胡思乱想;想蕴是对外境所见之有形有相事物,行蕴属内
在,即对于一切无形无相过去,现在未来之内事而生起爱恶分别取舍而胡思乱想,前者属有
形有相之外境,后者属无形无相心之内境。识:第八识阿赖耶识,自身之灵魂也。)已无物
质的色身,而只有微妙的精神存在,亦无依报的国土宫殿,故名无色界,或四空天。四天之
天人皆入甚深的禅定,色质欲心悉皆泯除调伏,在空定中享受法乐,旷劫弥久,不知人世变
迁。以其入大空痴境故,虽旷劫享乐,福尽还易堕入畜生道,继续轮回,甚可警惕,故非究
竟安乐处所。
(三)出世间禅:行者修习九次第定,超越非想非非想处定即入灭尽定,证罗汉果,出三界
。虽名“出”三界,其实只是不被三界之业因所系缚,解脱自在,恣心所往,纵为地狱、淫
舍,处处是三界外,如是名为圣流解脱轮回也。出世间禅者如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
皆已出世解脱,其中以佛之禅定最为究竟、圆满。
没标彩色的句子倒不是重点。重点是上方标彩色的句子是我觉得说法怪异的地方。
佛理是像诺那华藏精舍如上方彩色句子显示地这么说的吗?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7-08-06 00:02:00
禅定的定义最好多方比较一下毕竟各个派别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描述最好还是先以阿含经的描述为主吧~不过禅定很来就不限佛教至少印度教人士也应该会有禅定https://goo.gl/pnGdYR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8-06 10:08:00
印度瑜珈对三摩地的描述以“大乐”、“至乐”为主;道家甚少对禅定下定义,顶多以“无念”描述之,但道家对浑沌应该更有兴趣。只能说功力够的话,只要方法改一下,上述说的其实都能体验到。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7-08-06 23:42:00
我说真的...以佛教的标准阿玛斯不算是开悟反正不是佛教的开悟就是了不过...佛教这么多上师大师,真正符合开悟标准的可能也...很稀有..总之先冲禅定就是了不论什么教派都能冲到的就算没开悟,各个宗教大师一定多少都有禅定基础不过有些念咒、念佛的应该不注重这个还有练气的人士...也许会有一些定力,可是不一定具备四禅禅定是不限教派都能达到的东西,大家加油看上面那段影片,陈国镇教授说书中的一些境界他也有体验其实我也有啦~~~~其实只要用功几年下来不是没有机率达到一些体验不过这种事自证自知,不能随便轻信自吹办得到的人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7-08-07 00:33:00
你知道“开悟”并不是不可说,还是有人下定义在讨论的吗?一般把“开悟”讲到玄之又玄,或是根本就不晓得“开悟”是什么东西?有一派是说“开悟”就是“一念不生的灵明觉知心”那个状态,这就跟上面说的禅定定义也有关联就是了。当然了,也会有人批评说那不是开悟。总之,也是一种说法就是了。 又拙火瑜珈强调借由四喜达到四空,所谓乐空不二,其实都是跟禅定有关联性的,只不过这又加了气脉来解决就是了。                     释我个人是认为由于气脉的打通以及心念的减少,造成脑内啡及巴多胺等让人极度愉悦的感受,使得短期内不受环境、身体觉受的干扰,加上心念也自然而然地大幅减少,才达到那种无念的状态。 总之,这并非不共,而是共同的东西,只是很多教派描述方式不同,加上方法略有不同,所以那个效果会不太一样。 到了那种状态,那个观察力是很敏锐的。所以说,有些南传佛教认为先修止禅,再修观禅,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有些修净土的,一直认为禅定很难如何如何,事实上净土是讲相应的,你唸了几十万遍,未必比较上在禅定状态唸个一遍,因为唸了几十万遍未必能跟那些神祇搭上线(就是相应),真有效果的话,一遍就够了。我这儿是打个比喻,意思是质比量重要多了。又不是你唸愈多愈有什么功德,咒语或圣号的真正目的就是跟神祇联络的电话号码,问题是你自己这个手机功率不好、收讯不良的话,是无法跟神祇联络上的。 还有练神通或超能力的,学会快速进入禅定状态是基本功,只是还有招式要练(各种神通或超能力,有其操作方法)。 说到底,色界禅应该算是基础,之后各人各依其方法或目的的不同,就各走各路了。只是绝大多数的人终身还是连边都摸不到。
作者: redbalon (红色男爵)   2017-08-07 11:18:00
大部分的人都无法静坐半小时以上,因为身心掉举不定不安宁,请看seafood眼皮狂跳便知,心虚不定。
楼主: Kermei (one)   2017-08-16 19:56:00
想与行,跟识应该不同概念。何以想是第六识,行是第七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