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Buddhism 看板 #1PLTj9yG ]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看板: Buddhism
标题: [读经] 《中部‧第二十一经》-《锯喻经》
时间: Fri Jun 30 13:01:58 2017
《锯喻经》-关于佛教徒的做人修养与忍辱
觅寂 整理的开示讲稿
各位居士:大家早!
今天我们想要来讲述《中部‧第二十一经》-《锯喻经》
(Kakac?pamasutta?,锯子的譬喻经),希望这部经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尤其是给我们佛教徒做人修养方面的启示。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当时,有一个摩利雅帕古纳(Mo?iyaphagguna)尊者过度的跟比丘尼们一起交往、往来。
摩利雅帕古纳尊者是如此跟比丘尼们过度交往、往来的:
如果有比丘在摩利雅帕古纳尊者面前批评、诽谤那些比丘尼,
摩利雅帕古纳尊者会因此而生气、不高兴,甚至会起争执、争吵;
假如有比丘在那些比丘尼面前批评、诽谤摩利雅帕古纳尊者,
那些比丘尼会因此而生气、不高兴,甚至会起争执、争吵。
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摩利雅帕古纳(Mo?iyaphagguna)尊者,
“摩利雅帕古纳”这个名字是由“摩利雅(mo?iya)”和“帕古纳(phagguna)”
组成的。
摩利雅(mo?iya)是发髻的意思。
他的真正名字是帕古纳(phagguna),由于在他还年青在家时,他会把头发留长,
缠绕在头顶上结为发髻,所以大家叫他为有发髻的帕古纳,
也就是摩利雅帕古纳(Mo?iyaphagguna)。
即使他出了家已经剃除须发,但还延用在家时的名字,
所以称为摩利雅帕古纳(Mo?iyaphagguna)。
出家比丘无论是与比丘尼还是与在家女众,如果过度的亲近、往来,
是很容易被他人讥嫌、讲闲话的。
=============================================================================
注释书提到所谓的过度往来是指超越界限(ativela)。
有三种界限(vela):
时间的界限(k?lavel?)、
境界的界限(s?mavel?)以及
戒的界限(s?lavel?)。
摩利雅帕古纳尊者跟比丘尼们所做的过度交往、往来总共超过了这三种界限,
例如,佛陀规定比丘教诫比丘尼不可以教诫到日落,
教诫到了日落之后就属于超过了时间的界限。
比丘与比丘尼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没有保持适当的距离,
可以说是超过了境界的界限;
佛陀规定一个比丘在向一个比丘尼说法时,在没有其他男子在场下,
不可说超过五、六句法,
说法超过五、六句法的话,也属于超过了境界的界限。
摩利雅帕古纳尊者在与比丘尼们说话时,会讲一些开玩笑的话或粗俗、粗恶的话,
是会违犯粗重罪的,这属于超过了戒的界限。
在《相应部‧因缘相应》的《獠牙经(Ka??rasutta?)》 里,
獠牙刹帝利(Ka??rakhattiya)比丘告诉舍利弗尊者摩利雅帕古纳比丘已经舍戒还俗了,
獠牙刹帝利比丘认为摩利雅帕古纳比丘应该是出家后在此正法律中没有得到酥息安隐
(ass?sa),没有证得任何禅定及圣道圣果才舍戒还俗的。
由此我们可以了知,摩利雅帕古纳尊者出家后并没有努力地如法修行,后来舍戒还俗了。
所谓“交往、往来(sa?sa??ha,相处)”是指交情很好,同苦乐(sam?nasukhadukkha);
也就是看到对方痛苦时也跟着难过,看到对方快乐时也跟着开心。
============================================================================
当时,有一个比丘前往佛陀那里,
把摩利雅帕古纳尊者跟比丘尼们过度交往、往来的事向佛陀报告。
于是,佛陀就叫一个比丘说:
“比丘,来,你以我的名义去向摩利雅帕古纳比丘说:
‘帕古纳贤友,导师叫你过去。’”
那个比丘回答佛陀说:“是的,尊者。”
然后就前往摩利雅帕古纳尊者那里,向摩利雅帕古纳尊者如此说:
“帕古纳贤友,导师叫你过去。”
摩利雅帕古纳尊者回答那个比丘说:
“是的,贤友。”
就前往佛陀那里。
到了之后,礼敬佛陀,然后坐在一旁。
佛陀对摩利雅帕古纳尊者如此说:
“帕古纳,听说你跟比丘尼们过度交往、往来:
如果有比丘在你面前批评、诽谤那些比丘尼,你会因此而生气、不高兴,
甚至会起争执、争吵;
假如有比丘在那些比丘尼面前批评、诽谤你,那些比丘尼会因此而生气、不高兴,
甚至会起争执、争吵。帕古纳,你真的如此跟比丘尼们过度交往、往来吗?”
摩利雅帕古纳尊者回答说:“是真的,尊者。”
佛陀问说:“帕古纳,你不是已经以信心来出家,过著出家人的生活了吗?”
摩利雅帕古纳尊者回答说:“是的,尊者。”
佛陀说:“帕古纳,如果你跟比丘尼们过度交往、往来,这对于以信心来出家,
过著出家人生活的你来说是不适宜的。
帕古纳,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批评、诽谤那些比丘尼,帕古纳,
你应当舍断在家人的欲望,你应当舍断在家人的想法。
帕古纳,你应当如此学:
‘我的心将不改变,我的心将不受影响,我将不说粗恶语,我将悲愍、利益他人,
我将安住于慈心而不生气。’帕古纳,你应当如此学!
帕古纳,如果有人在你面前用拳头、土块、棒杖、刀剑来打、攻击那些比丘尼。
帕古纳,你应当如此学:
‘我的心将不改变,我的心将不受影响,我将不说粗恶语,我将悲愍、利益他人,
我将安住于慈心而不生气。’帕古纳,你应当如此学!
帕古纳,如果有人批评、诽谤你。
帕古纳,你应当舍断在家人的欲望,你应当舍断在家人的想法。
帕古纳,你应当如此学:
‘我的心将不改变,我的心将不受影响,我将不说粗恶语,我将悲愍、利益他人,
我将安住于慈心而不生气。’帕古纳,你应当如此学!
帕古纳,如果有人用拳头、土块、棒杖、刀剑来打、攻击你。
帕古纳,你应当如此学:
‘我的心将不改变,我的心将不受影响,我将不说粗恶语,我将悲愍、利益他人,
我将安住于慈心而不生气。’帕古纳,你应当如此学!”
当时,世尊对比丘们说:
“诸比丘,有时候比丘们使我的心欢喜。
诸比丘,我曾对比丘们如此说:
‘诸比丘,我一天只吃一餐,而且在用餐时用完餐才离座起来,
这称为一座食(ek?sanabhojana)。
诸比丘,当我以一座食来用餐时,我觉得自己比较少生病,比较少病恼,起居轻快,
比较有力气,安乐而住。
诸比丘,来,你们也以一座食来用餐!
诸比丘,当以一座食来用餐时,
你们将觉得自己比较少生病,比较少病恼,起居轻快,比较有力气,安乐而住。’”
佛陀在讲述这段时,是在指佛陀看到现在的弟子难受教、不听话,
而早期的那些弟子很好教、很听话,不用制定太多戒律就能自动做得很好,
而且当时有很多弟子很轻易地就能证得圣道圣果,如今的弟子们就比较难受教了。
这一段佛陀提到自己一天只吃一餐,也建议弟子们一天只吃一餐。
事实上,佛陀并没有限定比丘们不可以吃两餐,因为有些比丘的身体比较弱,
无法过著一天只吃一餐的生活,
而且《锯喻经注》提到,一天吃两餐是有情众生的习惯。
佛陀只是制定比丘们不可以过了正午非时进食而已,
在此佛陀只是在提他曾经建议弟子们一天只吃一餐这件事。
“诸比丘,我不需要对那些比丘做太多教诫,我只要那些比丘生起正念就可以了。
诸比丘,就如在平整地面的十字路口,假如有马车的骏马已经上了轭,
而且站着在等候,鞭子也已经准备好了,当熟练的调马者、驯马师登上马车后,
他左手握著?绳,右手拿着鞭子,就能随其所欲的去到任何地方。
同样的,诸比丘,我不需要对那些比丘做太多的教诫,
我只要那些比丘生起正念就可以了。
因此,诸比丘,你们应当致力于舍断不善法,增长善法。
如此,你们将在这法与律中成长、增长、广大。
诸比丘,就如在离村庄或乡镇不远处有一大片沙罗(s?la)树林,
长满了妨害沙罗树生长的蓖麻(e?a??a)、蔓藤和杂草。
如果有一个男子走过来,想要这片沙罗树林长得好、长得茂盛。
他把那些会夺取养分长得弯曲的小沙罗树砍掉后,丢到外面;
再把树林里的蓖麻、蔓藤和杂草等全部都彻底清除干净,
那些长得直的小沙罗树就会持续长得正直。
诸比丘,如此一来这座沙罗树林过些时候就会成长、增长、广大。
同样的,诸比丘,你们应当致力于舍断不善法,增长善法。
如此,你们将在这法与律中成长、增长、广大。”
这里的舍断不善法是指舍断与禅那相敌对的五盖等烦恼。
“诸比丘,从前在这座沙瓦提城有一位名叫韦碟希卡(Vedehik?)的居士妇
(gahapat?n?),她是一户大富人家的夫人。
韦碟希卡居士妇有如此好的名声传扬著:
‘韦碟希卡夫人非常温柔,韦碟希卡夫人很谦逊,韦碟希卡夫人很寂静,
韦碟希卡夫人修养很好。’
诸比丘,韦碟希卡夫人有一个婢女名叫卡理(K???,黑),
她很能干、不懒惰、善于处理各种工作。
诸比丘,当时,卡理婢女如此思惟:
‘我们夫人有如此好的名声传扬著:
“韦碟希卡夫人非常温柔,韦碟希卡夫人很谦逊,韦碟希卡夫人很寂静,
韦碟希卡夫人修养很好。”
我们夫人到底是内心不会现出任何愤怒,还是真的没有愤怒呢?
还是由于我善于处理各种工作的缘故,
因此我们夫人内心其实是有愤怒但没有表现出来呢?就让我来试试我们的夫人吧!’
为了要试看看她的夫人会不会生气,所以隔天卡理婢女故意睡到天亮才起来。
当时,韦碟希卡夫人叫卡理婢女说:‘喂!卡理啊!’
卡理婢女回答说:‘夫人,什么事?’
韦碟希卡夫人问说:‘喂!妳为什么睡到天亮才起来呢?’
卡理婢女回答说:‘夫人,没什么事。’
韦碟希卡夫人说:‘坏丫头,不像话!没事竟然睡到天亮才起来。’
她愤怒、不高兴、皱着眉头。
当时卡理婢女心想:
‘我们夫人内心其实是是会愤怒的,只是由于我善于处理各种工作的缘故,
所以我们夫人内心的愤怒才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就让我再来试试我们的夫人吧!’
为了想要再试看看她的夫人会不会生气,
所以隔天卡理婢女故意睡到天亮之后更迟才起来。
当时,韦碟希卡夫人叫卡理婢女说:‘喂!卡理啊!’
卡理婢女回答说:‘夫人,什么事?’
韦碟希卡夫人问说:‘喂!妳为什么睡到这么晚才起来?’
卡理婢女回答说:‘夫人,没什么事。’
韦碟希卡夫人说:‘坏丫头,不像话!没事竟然睡到这么晚才起来。’
她愤怒、不高兴、说了些不高兴的话。
当时卡理婢女心里在想:
‘我们夫人内心其实是会愤怒的,只是由于我善于处理各种工作的缘故,
所以我们夫人内心的愤怒才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就让我再来试试我们的夫人吧!’
为了想要再试看看她的夫人会不会生气,所以隔天卡理婢女故意睡到更晚才起来。
当时,韦碟希卡夫人叫卡理婢女说:‘喂!卡理啊!’
卡理婢女回答说:‘夫人,什么事?’
韦碟希卡夫人问说:‘喂!妳为什么睡到这么晚才起来?’
卡理婢女回答说:‘夫人,没什么事。’
韦碟希卡夫人说:‘坏丫头,不像话!没事竟然睡到这么晚才起来。’
她愤怒、不高兴,就拿着门闩棒向卡理婢女的头打了过去,
卡理婢女的头被韦碟希卡夫人所拿的门闩棒打破而流着血。
卡理婢女就到邻居那里去诉苦说:
‘大家看看吧!这是温柔的人所做的事。大家看看吧!这是谦逊的人所做的事。
大家看看吧!这是寂静的人所做的事。
为什么一个婢女睡到天亮比较晚起来,她就愤怒、不高兴,拿着门闩棒打婢女的头,
打到婢女头破血流呢?’
诸比丘,从此以后韦碟希卡夫人有如此恶的名声传扬著:
‘韦碟希卡夫人凶恶,韦碟希卡夫人不谦逊,韦碟希卡夫人不寂静。’
同样的道理,诸比丘,有些比丘在没有受到不可意、不欢喜的话语来触恼、攻击时,
他表现出来的是非常温和、非常谦逊、非常寂静的。
诸比丘,然而当有不可意、不欢喜的话语来触恼、攻击到那位比丘时,
那时才能真正的知道那位比丘是否真的是温和、谦逊、寂静了。
同样的道理,诸比丘,当比丘得到袈裟、食物、住处、生病所需的药品等很好地护持时,
他可能表现出来的是非常温和、非常谦逊、非常寂静,看起来修养很好的样子;
但当这个比丘得不到袈裟、食物、住处、生病所需的药品等护持时,
他可能就会表现出不温和、不谦逊、不寂静,看起来修养不好的样子了。”
为什么韦碟希卡夫人表现出来的是那么的温柔、谦逊、寂静呢?
因为婢女把她奉侍得很好的缘故。
大家想想看,韦碟希卡夫人的好名声是经过很久的时间才慢慢累积起来的,
而坏名声却在一天之内就形成了。
当一个人有人把他服侍得很好,让他无忧无虑,再加上其他人的赞扬,
由于他处在顺境之中,所以容易表现出好的修养来;
假如很多事务都要他亲自去做,没有好的帮手,也没有人赞扬他,反而是有人在批评他,
使他处在逆境之中,如果他还能保持风度,有很好的修养,那才是真功夫!
就像有比丘受到信众们的恭敬礼拜,恭敬供养袈裟、食物、住处、药品等生活所需,
由于处在顺境之中,如果他能保持好的风度、好的修养,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如果他之前获得了很好的袈裟、食物、住处、药品等生活所需的供养,
如今却无法获得任何袈裟、食物、住处、药品等生活所需,没有人向他恭敬礼拜,
甚至有人批评他,使他处在逆境之中,假如他还能保持风度,有很好的修养,
这才是真功夫!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
“诸比丘,当比丘受到恭敬礼拜,供养袈裟、食物、住处、药品而表现出顺从、
好调教时,这样并不是我所认为的顺从、好调教;
只有当比丘恭敬法、敬重法、欢喜法、供养法、
尊敬法时(dhamma?yeva sakkaronto, dhamma? garu? karonto, dhamma? m?nento,
dhamma? p?jento, dhamma? apac?yam?no),
才是我所认为的顺从、好调教。
诸比丘,因此你们要以
‘我们将以恭敬法、敬重法、欢喜法、供养法、尊敬法来成为顺从、好调教。’
诸比丘,你们应当如此学!
诸比丘,当其他人在对你讲话、劝告、指责你时,
可能会用五种语气的方式来和你说话:
以适当时机或以不适当时机、
以真实或以不真实、
以柔和或以粗暴、
以具有利益或以不具有利益、
以慈心或以瞋恨心。
诸比丘,当其他人在对你讲话时,可能会在
适当的时机或在不适当的时机;
诸比丘,当其他人在对你讲话时,可能是讲
真实或不真实的话;
诸比丘,当其他人在对你讲话时,可能是以
柔和的方式或以粗暴的方式来讲;
诸比丘,当其他人在对你讲话时,可能是讲具有
利益或不具有利益的话;
诸比丘,当其他人在对你讲话时,可能是以
慈心或以瞋恨心说话。
诸比丘,你们应当如此学:
‘我们的心将不改变,我们的心将不受影响,我们将不说粗恶语,我们将悲愍、
利益他人,我们将安住于慈心而不生气。
而且我们将以慈俱心遍满那个人后而住,
并且以他为所缘以慈俱心、宽广心、广大心、无量心、无怨心、无瞋恶心
遍满整个世间而住。’诸比丘,你们应当如此学! ”
========================================================================
在《律藏》里佛陀教诫说:当比丘想要责备他人时,
自己应该具有这五法才可以指责他人:
1. 适时而不以不适时;
2. 真实而不以不真实;
3. 柔软而不以粗暴;
4. 以利益而不以无利益;
5. 慈心而不以瞋心 。
佛陀是如此的有智慧,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过失时,如果我们先检视自己,
看时机对不对,是不是真实的情况,我们是不是以柔和的语词、温柔的态度来规劝对方,
我们是不是真的想要对方有益,我们是不是出于慈心、悲愍心来劝对方的,
如果我们真的能先检视自己,再来规劝对方,就能减少很多纷争,不是吗?
========================================================================
接下来,佛陀用了大地、虚空、恒河、
已经搓揉得很柔软的猫皮袋和锯子这五种比喻来说明比丘对待他人言语的态度。
当有人拿着锄头来挖地、到处吐口水、到处小便想要使它变成非地,
这个人的目的是无法达成的,是无法使大地成为非地的。
佛陀要比丘们像大地一般,当其他人在对你们讲话、劝告、指责你们时,
无论是在适当时机或在不适当时机、以真实或以不真实、以柔和或以粗暴、
以具有利益或以不具有利益、以慈心或以瞋恨心。
比丘们都应当如此学:
“我们的心将不改变,我们的心将不受影响,
我们将不说粗恶语,我们将悲愍、利益他人,我们将安住于慈心而不生气。
而且我们将以慈俱心遍满那个人后而住,并且以他为所缘
以慈俱心、宽广心、广大心、无量心、无怨心、无瞋恶心
遍满整个世间而住。”
同样的道理,当有人拿着笔要画虚空,甚至想要破坏虚空时,
无论如何虚空是不会被破坏,也不会被影响的,
佛陀要比丘们像虚空一般,当其他人在讲话、劝告、指责时,不要受影响。
同样的道理,当有人放火要烧干恒河时,由于恒河很宽、很大、很长,
是不可被烧干的,佛陀要比丘们像恒河一般,当其他人在讲话、劝告、指责时,
不要受影响。
同样的道理,当有人要把已经彻底搓揉过、非常柔软的猫皮袋(bi??rabhast?)
使它作出粗糙声沙沙地响,这是不可能的,佛陀要比丘们像猫皮一样,
当其他人在讲话、劝告、指责时,不要受影响。
“诸比丘,即使有盗贼、坏人或鄙恶之人
握著两边都有木柄的锯子要把你的肢体一一地锯开来、锯断、肢解,
如果你的心因此而生气、恼怒了,那就没有听我的教导。
诸比丘,你们应当如此学:
‘我们的心将不改变,我们的心将不受影响,我们将不说粗恶语,
我们将悲愍、利益他人,我们将安住于慈心而不生气。
而且我们将以慈俱心遍满那个人后而住,
并且以他为所缘以慈俱心、宽广心、广大心、无量心、无怨心、无瞋恶心
遍满整个世间而住。’诸比丘,你们应当如此学!
诸比丘,你们应当经常作意、思惟这个锯子譬喻的教诫,
当你们心存这个锯子譬喻的教诫时,
假如有人无论用微细的或粗恶的语气方式来对你们说话,你们会无法忍受吗?”
比丘们回答说:“不会的,尊者。”
佛陀说:
“诸比丘,因此你们应当经常作意、思惟这个锯子譬喻的教诫,
你们将有长久的利益与安乐。”
世尊如此说,诸比丘愉悦,对世尊的话感到欢喜。
第五个锯子的比喻,正是本经的主题。
大家想想看,如果大家都能听从佛陀的教诲,
即使有坏人要用锯子把我们的肢体一一地锯开来锯开来、锯断,
如果我们的心都能不受影响,那别人所讲的话无论多么得重、多么得难听,
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就是佛陀期待我们佛弟子做人该有的修养与忍辱之心,希望大家能了解这个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