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5:08:06以下是我的浅见。
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 引述《WEINUO (行人)》之铭言:
: ※ 引述《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之铭言:
: :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89.htm
: : 佛教的四果不是四禅,
: : 有些人连初禅都没有就直接修四念处成为阿罗汉,
: : 至于隆波田说的四禅是他自己定义的概念不是佛经的四禅,
: : 想知道隆波田说的四禅是什么应该去问隆波田的弟子隆波通。
: 问本人当然是最能准确得知本人的意思
: 能入四禅天,不一定都是证四果的圣人
: 那能证入四果的圣人,是否一定能进入四禅天?
不一定。
你先了解四果的定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罗汉。
南传教义主张如果走菩萨道,则菩萨道行者在观智方面不会让自己证入初果,
不然无法持续轮回修行来累积波罗蜜资粮。
(北传教义说预流果的断德相当于初信位菩萨,暂且不论)
四果应用在解脱道。其中,修慧解脱的解脱道行者,没有修“深入的”禅定
(简单的禅定境界仍然有,毕竟“定”是所有佛法修行人必须具备的),
所以七次轮回而到天界时,不是去色界以上的四禅天、而是在欲界各天。
: 认知是主动去观,了知是明了,非主动非被动;二者义不同
: 由此可知,若不清楚什么是北传禅宗说的寂照心,就请别说荒谬
: : 南传佛教没有上师这个名词。
: 谢谢指正
: : 如果要修南传佛教传承的四念处,
: : 不应该混进南传佛教没有的教义,
: : 就像是纯物质如果混进其它杂质就无法了解纯物质的特性。
: : 我的文章并不是要别人迷信南传佛教,
: : 重点是不应该把不同修行方法混在一起。
: : 假设一个人拥有很多不同未知饮料,
: : 如果他将不同未知饮料混在一起喝,
: : 他就无法了解个别饮料的味道是什么。
: : 假设其中有些饮料有毒,
: : 混在一起喝后全部饮料都会有毒。
: : 比较好的方法是先假设所有修行方法都可能有缺点有错,
~~~~~~~~~~~~~~~~~~~~~~~~~~~~~~~~~~~~~~~~~~~~~~~~
很好。这不代表“不相信”。
反而是佛陀鼓励佛弟子该有的思辨。
因为佛法与佛理禁得起检验。而且通常是依照佛陀教导的修行方法,
很快就能体会(虽然还无法完全掌握)五蕴的变化而非固定实有这个佛教教义的特色。
禁不起检验的佛教内的似法或伪法,才不鼓励思辨,主张深信。
(实修当然很重要,但实修不是嘴巴讲“实修”两个字而已;
似法伪法的实修“成果”如果是在渺不可知的“未来”才能验证“糟了,被骗了”,
那么也无法在“现在”立刻靠实修有个判准;
思辨,是帮佛教徒在佛门正法似法伪法共存,让人眼花撩乱之余,避免走冤枉路)
: : 不同的修行方法独立不乱混合才能更仔细了解不同修行方法的利弊得失。
~~~~~~~~~~~~~~~~~~~~~~~~~~~~~~~~~~~~~~~~~~~~~~~~~~~~~~~~~~~~~~
h大这两句“语录”蛮精辟的。
: 纯粹的比较好
: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29
: : (一二五)中阿含大品贫穷经第九
: : 漏尽阿罗诃比丘已知灭尽,拔其根本,永无来生。
: : 中阿含经中佛有说明阿罗汉永无来生,
: : 所以永无来生的阿罗汉不会继续轮回也不会在未来成佛,
~~~~~~~~~~~~~~~~~~~~~~~~~~~~ ~~~~~~~~~~~~~~
h大指出的这个佛理原则很关键。
: : 假设禅宗的法师发愿成佛他们自然不会在释迦牟尼的佛教里面成为阿罗汉。
: :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15
: : 杂阿含经(三九六)
: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坏诸闇冥,光明显照。如是,圣弟子所有
: : 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所谓身见、戒取、疑,此
: : 三结尽,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边。
: : 发愿成佛的人不会在佛教里面证初果,
: : 因为证初果的声闻圣弟子会在七次轮回内成为阿罗汉不会在未来成佛。
: : 有些假佛经说阿罗汉还会继续轮回成佛那是在胡说八道,
: : 把阿含经看清楚就知道永无来生的阿罗汉不会继续轮回也不会在未来成佛。
!!!!!!!!!!!!!! ~~~~~~~~~~~~~~~~~~~~~~~~~~~~ ~~~~~~~~~~~~~~
h大上方这个提醒,发人深省。
也就是所谓阿罗汉(佛也是)“不受后有”。
这个根本原则,连北传相关经典也没有否认。
舍利弗阿罗汉般涅槃前还没有成佛,这一点大家不否认吧。
舍利弗阿罗汉般涅槃后,佛陀开示众弟子虽然舍利弗已经永远离开大家
(色身已灭后,根本无所谓法身、报身,更别提以某化身还能偶尔降世看看大家),
但大家无需难过云云的佛经典故,大家也有印象吧。
那么舍利弗阿罗汉要如何在般涅槃后“继续修行”成佛?
般涅槃前也明显尚未成佛目揵连阿罗汉呢?
这就是明晃晃奠基于佛法根本教义体系的共通道理。
不论后世要发展出这个宗那个宗、要修声闻菩提的解脱道
或三藐三菩提的菩萨道,都不能因此而牴触上述共通道理。
那么为什么某伪经作者编撰说舍利弗阿罗汉生前参与某次法会,
佛陀讲舍利弗、目揵连阿罗汉等人未来将会成佛?
上述整部伪经中的“小说故事”的与根本佛理的矛盾,
到底是怎样让某些佛教徒被灌输以后,
然后遇到有人指出其信仰内涵的“某些”(并不是说“全部”的)疏漏时,
这些人深怕改变“既有”(的“某些”)想法,就是大逆不道?
这是怎么养成的心态?很有趣。
当然,相信某些伪经的网友“另外提出一套(虽然牴触上述的共通道理,
但牴触之处‘其实叭啦叭啦不算牴触’,反正就依照‘另一套’为依据)的说法”。
然后说“应该秉持着各有说法、彼此尊重”云云。
这种“辩论话术”不是不行,可是有个问题(如下所述)。
: 这应该只是你个人或者是南传佛教派?的解读吧!?
: 简单点就是,北传有北传的讲法;南传有南传的讲法,大家各讲各的
????????????
佛教如来宗的妙禅也有妙禅的讲法,
佛教真佛宗的莲生活佛也有莲生活佛的讲法,
“大家各讲各的”。
所以妙禅、莲生活佛到底是不是附佛外道?
或是妙禅如来宗、真佛宗等等就转换成妙“传”、卢“传”等等,
只要到了“传”的位阶,就能用乌贼战术说“妙传、卢传从来没有抨击北传,
北传法师们(还有ptt佛教版)却很多人抵制妙传、卢传”云云。
然后就不必管如来宗真佛宗的教义正不正确,
焦点就被转提到是“其他传”没风度,所以他们才批判、甚至佛教版封杀
“妙传、卢传”的法语发表。
焦点变成好像是“传与传”的意气之争罢了。
这不就是现在对于伪经盲信不移的某些网友们,
面对质疑与论述时已经出现过的心态吗?
说明如下:
崇信伪经的网友认为:
“佛说阿罗汉不受后有是一回事,可是‘某经’(法华经)
里(另外重新开例外)说舍利弗会成佛,那么舍利弗就是会成佛”。
然后这样这样那样那样提出另外“一套”说法帮忙圆。
那么为何不承认真佛宗莲生活佛说的是佛教正法:
“佛说下一尊佛是弥勒佛是一回事,可是‘某经’(真佛宗的‘真佛经’)
里佛(另外重新开例外)说莲生活佛已成佛,那么莲生活佛就是佛”。
然后这样这样那样那样提出另外一套”说法帮忙圆。
真佛经牴触阿含经,某些网友能“事不关己”因此客观的说不要相信真佛经;
等到其他编撰舍利弗阿罗汉必然成佛的“佛经”牴触阿含经,
这时又“基于宗派至上的不管道理的立场”,
对于牴触的自我矛盾体系疑问,认为要“不算数”了?
佛法主张佛与阿罗汉般涅槃后不只此世五蕴、六根六识消灭,
而且因为断除无明而永不再生,因此才永远脱离轮回
不再有个你说它(基督宗教的)“灵魂”也好(而且搭配耶和华上帝的永生)、
(婆罗门教的)“梵我”也好、甚至:
(印顺法师说有着回归婆罗门教趋势的北传佛教的)
“报身、法身”、“真我”也好、
(道教的)“三魂七魄”、“道”也好
的其他宗教教义的某些“人死后仍实存”的元素。
例如同样说脱离轮回,道教认为修成至高等级、
如同耶和华一样永生的大罗金仙以后,
就脱离轮回而在某个“轮回‘外’”的状态,
跟北传认为修成佛以后的想法几乎类似:
届时(连道教体系内也同样适用的)“脱离轮回、不受后有”以后,
(这些宗派的关键教义就是)仍然有个“实体”存在。
因此,不自觉地认为舍利弗般涅槃后仍有个实体
(你要说他是真我也好、梵我也好)
努力继续修行六度波罗蜜,而最终成佛;
大概某些网友的思路逻辑是这样子的。
至于这种想法的跟佛法根本的共通道理牴触怎么办,
大概某些网友也自有坚定不移的“立场”,坚称“没有牴触、不算牴触”吧。
真佛宗、如来宗的牴触佛法根本教义,就是牴触,
真佛宗、如来宗提出的“其他配套‘辩解’”不可信,
“所谓的例外”不能推翻原则。
自己崇信的伪经的牴触佛法根本教义,就不是牴触,
接受相关伪经的各宗派提出的“其他配套‘辩解’”就可采信。
“所谓的例外”就能推翻原则。
依照某些网友们诚挚护持伪经,来让佛门正法被似法扯后腿的现象,
很有趣。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28 06:17:00信念,是信者的生命,信者必用力护之,当失此信是,如树无根飘流巨海之上。善护善引导之。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6:31:00达赖喇嘛:智慧第一、信仰其次。 善哉。善哉。“据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所授记的莲生活佛,是真佛宗门人所顶礼的对象。这种信念,是门人的生命,所以T大也赞叹囉?妙禅弟子“感恩师傅赞叹师傅”的佛门如来宗信念,是其弟子用力护之的信念。T大也随喜当今妙禅大成就天人师囉?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28 06:42:00注意我的词,引起您的不悦,我感到抱歉,也在此忏悔善护,是善讲众生的慈悲之心,即使他入外道,亦为了他的生存,善护之。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6:43:00达赖喇嘛:智慧第一。此法语给T大修行时参考。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28 06:44:00善引导,后学行正,自有人好奇老禅师的教导,不需宣传自然愿意跟随。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6:44:00此外有个疑问:我并没有不悦。为什么T大认为举反例跟T大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6:45:00交流询问T大的观点适不适当的人,会是以“不悦之心”打字?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28 06:46:00智慧需与慈悲并行,无谓高下哦…哪是我又误解了,真的抱歉,再次忏悔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6:47:00T大本身修行颇有功力。T大可以抽空教导一下T大认为依照佛法法理,舍利弗阿罗汉般涅槃后仍有一个东东据以继续修行波罗蜜而最后成佛。这个观点正法非法?以及进而: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28 06:49:00我身旁的人,一直以为末学的老禅师是妙禅,又常以攻击性的言论批评后学。又让为我请他但中立的看待每一个外道,是赞叹他们。这实在是误会呀…你会(上面<你会>这两个字请忽略)为何说 没根很可怕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6:50:00佛说舍利弗阿罗汉成佛云云,有人指此为伪说,不能随喜这种拨乱反正的护持正法的做法吗?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28 06:51:00未学这十年来的催眠执业中,遇到一些朋友,在无信仰时人是荒乱的,此时,只要一个小小的认同,都可以给予安慰。但,今天,如果不是慢慢引导,您可以想像他们可能会被黑道(甚至相关团体)吸收吗?因此末学才说,善护善引导...让您 费时为末学开示,真的是抱歉...末学实该忏悔...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末学尚无功力,去说舍利弗之事。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6:56:00T大太客气了。还是请T大拨空时赐教上述两个关于舍利弗阿罗汉的问题。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28 06:56:00然末学只能说:潜心修心,心定,他们会来我不会随喜他们,就是一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与他们结善缘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6:57:001.佛法法理中,舍利弗死后他仍有个东东据以续修行波罗蜜?2.如果没有,那么法华经作者竟敢自掰佛说舍利弗将成佛!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28 06:59:00若他们真的如法,当然他们会去他们该去的地方若真不如法,一声佛号与他们结善缘,盼他们今世来世得闻正法,继续修之k大的答案 容末学保留五年,五年后,会有能仁出现解答此事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7:02:00嗯嗯。能理解。所以北传佛教认为“脱离轮回”圣者其实跟道教修成大罗金仙(若经由尸解“死亡后”)“脱离轮回”而到“轮回外”的某个地方类似,继续有着“神我或真我或法身..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28 07:04:00抱歉,孩子似乎生病了,先照顾,中午再回来阅读,谢谢k大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07:04:00”等等的实存东东。那么自然藉著这个东东,舍利弗神我得以“在某个地方”继续修行,然后圆满了各波罗蜜,而成佛..。我只是想请大家想想:这套北传通行版本思路,性质上还属于佛法根本的正确知见,或已经偏移到似法性质?大家斟酌斟酌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06-28 13:40:00阿罗汉的涅槃跟八地菩萨有相似的地方,我想应该是乘愿再修法华经他们自己会再发心再修行,华严经是佛会跟他说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06-28 14:02:00再回头阅读此文,真如老禅师所说:眼见时的起心动念即已造业。后学见k大推文,引动后学过往之念。虽往事后学在他处<表面上>虽以平常心应对,事后也尽力修然在此事,还是见心未平 的 真起浮。真的是仍需再修。先 感谢 k大的推文让后学注意到这件事。后学经典研读的少,仅有 金刚经,心经与楞严咒。所以,南传,北传以级各宗各派,后学也一窍不通。而后学时常脑中提醒著自己: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嘱诸菩萨。(只这两句,以下无)以及: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说实在的,在老禅师的指导之下,后学努力将所有的众生,看成是未来佛。举凡所有一切的人天六道,也皆可能是未来佛。至于,各道如何修,是否转世......等,后学只能说,后学对自己的自律:非己所知所见,均是妄念妄语。后学在真正体悟之前,只能像孩子一般告诉大家:老禅师说(如孩子,老师说)...而末学<听说>的部份,暂且容末学保留,这些<听说>,在机缘到前,只会引起更多的分别心与妄念,为护念众生,暂且只能说:不知道,不可说。
就我了解南传的一行禅师也很推崇这些“伪经”他常提到的互摄互入 就是大乘的精义 比如大乘说世尊早已成佛 或者维摩诘早已成佛 这些都不是小乘可以体会的小乘的体悟是线性的 大乘是无时空遍法界性的
楼主:
Kermei (one)
2017-06-28 23:28:00一行禅师是北传啦。不是提倡禅修就是南传。不然圣严法师?可参维基就知了。 并非 叫↑
作者:
ffvbnm (夏雪宜)
2017-06-29 09:36:00越南什么时候变上座部的 怪哉一行禅师随即接受了越南大乘佛教及越南禅的训练临济禅宗第42代暨越南了观禅师第8代传人原来台湾是上座部佛教阿天堂抄魔戒的故事 常常在身边出现阿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7-06-29 14:36:00
判断僧人传承的方式,是不是从名字和袈裟可以看出?用“释”当作姓氏,应当接近汉传?
就我了解 他的禅修方几乎都偏向上座部的四念处越南 缅甸一派的几乎都是这样